刘建中,谷 曼 ,吕 刚,张光洲,梅 琳
(1.合肥学院 a.马克思主义学院; b.先进制造工程学院,合肥 230601)
2017年,面对我国当前新经济及行业产业升级形势,教育部形成了以“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及“北京指南”为指导的新工科建设,对促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亦是高等院校发展的良好契机。[1]新工科建设针对地方应用型高校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等具体新工科建设思路。[2]而“双元制”高等教育在国际上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完整的体系,成为继“双元制”职业教育后又一成功的典范,开创了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新途径,对推动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的新工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3]。
合肥学院基于与德国高校及企业合作的深厚基础,与德国埃姆登/里尔应用科学大学和德国大陆集团共同合作,借鉴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理念,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区域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等重大战略,在教育部指导下,推进专业综合改革。中德高校共同研究设立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新兴专业,使专业调整与产业结构变化同步,将专业设置扩展至新兴产业领域。[4]学校与德方高校和企业共同设置与德资企业和德国高校三方合作的国际“双元制”专业,探索国际双元制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创新多方协同育人模式,共同开展新工科建设。[5]实施中国特色的国际“双元制”高等教育模式,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合肥学院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经验,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关键要素,进行了系统改革和实践,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围绕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这一中心,学校与德国大陆集团、西伟德公司等德资企业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建设了一批产学研合作平台,在科研及学生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埃姆登/里尔应用科学大学(Hochschule Emden/Leer)位于德国东弗里斯兰地区,目前在读学生约4600名。学校共设有26个本科专业和10个硕士专业,覆盖社会工作、医疗卫生管理、工程、商学和航海及海洋等领域,其中一些属于跨学科专业和国际合作专业。[6]
合肥学院基于中德合作的良好基础,2016年,合肥学院与德国大陆集团、德国埃姆登/里尔应用科学大学三方共同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开设了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双元制”高等教育专业:双元制高等教育模式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大陆班”)。并由三方组建成立“专业及协调委员”,委员会成员由德方高校、中方高校项目负责人和教授及企业项目负责人及工程师共同组成。根据协议,三方共同参与该专业的建设及管理工作,构建了国际间校-企-校协作育人平台。
2016年9月“大陆班”首届开班,现有2016 级(21人)、2017级(25人)、2018 级(26人)、2019 级(25人)共4个班, 该专业面向全校理工类本科专业新生,选拔对该专业有浓厚兴趣的优秀学生。教学实施过程中基于国际间校-企-校协作育人平台,学生既要在本国,还要在国外交替完成高校学习和企业实践阶段。[7]这一国际“双元制”培养模式不仅完成了普通“双元制”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的学习,还通过在德国企业和德国高校学习积累国际经验,提升了跨文化能力。
“大陆班”学生前四个学期在合肥学院和大陆集团中国工厂进行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的学习,在合肥学院学习技术基础知识,在非授课期内,在大陆集团中国工厂接受实践培训。同期开设德语课程,德语学习结束后参加语言考试。德语达到了B2等级的语言水平的学生由埃姆登/里尔应用科学大学的教授进行技术类基础知识和技能、语言能力以及社会和跨文化能力的资格考核。资格考试通过后,获取埃姆登/里尔应用科学大学邀请函并申请赴德学习签证,接着在德国进行一年的培训和学习。在德期间,学生可根据个人选择或者培养目标,在埃姆登/里尔应用科学大学选择“生产技术”或“设备制造”专业深化方向进行学习。两个学期的授课语言都是德语。该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人才培养路径
在非授课期,学生赴大陆教育学院( Continental-Akademie) 在汉诺威Stoecken 培训中心与德国的学徒一起接受着重在机械、电机和电工领域的实践培训。在德学习一年后返回合肥。接下来无缝隙地进入余下两个学期的培训和学习阶段。学生四年结束后可获取合肥学院的本科学位、大陆集团的培训证书以及埃姆登/里尔应用科学大学颁发的考试合格证书。本科阶段结束后,学生也可以申请项目在共同合作的德方高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和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在“专业及协调委员”组织框架下,组建教师团队、管理团队和平台,三方共同协作,充分调研,了解现代国际工程技术发展水平,掌握全球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态势,熟悉全球行业企业走向和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等,明确现代国际化企业对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具体要求。共同协商制定实习计划、实习大纲、实习指导书、实习协议书、实习学生管理办法及流程、实习评价考核、优秀实习生奖励、校企实习指导教师工作指南、实习指导记录册等文件,形成较为科学系统的合作基地实践教学成套文档资料,做到“规范有序、有章可循、过程可查”。基于国际间校-企-校协作育人平台,三方共同协作确定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专业及协调委员”三方协同制定的培养目标,基于新经济对传统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秉承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育和教学的思想,校企协作,满足传统产业转型、改造和升级对培养相应的现代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需要,实行跨专业课程选修,突破原有的专业框架,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共同对现有传统工科专业的进行改造,构建多学科交融和柔性化的新工科专业培养方案。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要求,对课程体系按照能力要求目标的不同进行课程的开发并实现模块化,便于学生根据培养目标进行灵活选择;在实施过程中构成课程开发-审查-评估-实施-评估-整改-持续改进的有效闭环。课程内容中增加了现代企业所需要的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模块,融入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等相关内容;同时根据专业的实际需要渗透管理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为提升学生的跨文化能力,部分课程实行中德双语教学。进一步优化理论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两大全国性雕塑双年展就看到中国美协艺委会主导的“雕塑双年展”和中国雕塑学会主导的“中国姿态雕塑大展”交替举行,轮番登场。再加上五年一次的全国美展雕塑展以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雕塑部分,雕塑展的盛况令雕塑家目不暇接,过去那种雕塑展荒芜的情形早已荡然无存。现在经常有这样的一种现象,那就是同样的艺术家,同样的作品到处赶场,更多的雕塑作者在感叹应付参展都忙不过来了。
校企协同设计的内容,重点在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及教育教学方式上共同进行创新改革,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标准、标准细化、课程体系改革重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培养标准实现矩阵、企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师队伍、质量保障体系等。把职业能力标准、国际化企业工作标准、学校人才培养标准三融合到培养方案,具体到课程和实践模块中去。以新探索升级的工科专业为核心,构建相应的以专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多方合作教育、多学科交叉融合、柔性化的国际“双元制”人才培养新体系。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校企协同确定的培养目标为方向,校企双方协同设计的培养方案为依据,校企融合,实行高校、企业的双导师制,协同完成培养方案的实施。在培养过程中,理论教学不仅仅由高校教师承担,企业导师或技术人员也针对相关课程提出该课程在实践中的应用,教师把企业技术人员列出的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去,实现了第一阶段的校企协同实施,提升理论教学的质量。
同样,实践环节也不仅仅由合作企业承担,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保持对实践项目的跟进,其中涉及到的理论部分及时与学生提出并深化,实现了第二阶段的校企协同实施,强化了实践教学的深度。
实践项目的选择由校、企双导师共同协商,对所选实践项目的难度和广度进行阶段分解,保证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项目上能够对前期的实践项目继续延伸提高,并且结合后续的理论学习后,实现了第三阶段的校企协同实施,提升了专业能力。 为强化实践能力,第四和第五学期及第六和第七学期的暑期也全部安排进行实践教学;表1为“双元制”模式校企协同培养实施安排计划,充分实现了校企双元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深度交互融合。
表1 “双元制”模式校企协同培养实施安排计划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阶段是学生真正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综合性专业实践训练,考虑到“双元制”培养模式特点,第8学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均安排在企业进行,具体内容为在企业学习的前三个阶段项目的延续和提升。教师深入到企业与企业导师共同全程参与,完成了校企协同实施的第四阶段,实现了人才培养校企双元的全过程协同实施。
在经过理论与实践的交替学习后,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有了大幅提升。由于所有实践项目内容均为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解决具体生产问题,不仅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真题真做,还使学生在理论-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循环中,整个能力及知识体系进一步提高和系统化。同时在培养过程中,部分课程实行中德双语教学,提升了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同时注重创新创业能力、动态适应能力的培养,确保理论与实践的四次融合有效性,共同培养造就一批满足产业需求、面向未来发展,具有国际化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型、现代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根据校企双方协同制定的培养目标,协同设计的培养方案,经过协同实施培养的过程,基于“双元制”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考核上,实行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结合,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在所有理论教学及企业实践学习的内容由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商定的基础上,考核评价标准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目标,校企共同制定考核标准及其相应的评定办法。理论部分按课程,实践学习按能力目标要求,分成大小不同的相应模块并给出具体对应学分,给出相应的考核标准,按理论课程的学习情况及考核实践期间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给出具体的相应分值,真正实现了实践与理论部分的考核评定上实现了无缝对接。
通过以上四个阶段的校企协同合作,确保了“双元制”高等教育模式中理论与实践的有效交替及实施,使学生得到本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训练,不仅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还可以通过实践,养成科学的工作方法,严谨的工作作风,使学生达到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应用能力协同提升,最终实现了校企协作、共同确定现代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了满足新经济发展的需要高质量现代工程科技人才。图2为校企融合-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示意图。
图2 校企融合-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示意图
借鉴 “双元制”高等教育模式的先进成功教育理念和实践,通过校企间的培养目标协同确定、培养方案协同设计、培养过程协同实施、评价标准协同评定四个协作阶段,最终达到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上协同提升的目标。如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课程,为了还原企业生产的真实场景,合肥学院与大陆集团进行研讨后,引入德国费斯通公司的气动液压设备并组织教师进行培训,方便对学生进行相关实验的案例式教学。除此之外,大陆班引入在企业中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老师为同学传授企业中基本实践课程,例如电气与驱动技术,数控车床铣床等,提高学生从工程的角度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设计、加工过程中各阶段、各层次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接下来的企业实训打好基础。在赴德国企业总部和合肥工厂实训前,合肥学院会就大陆班学生在企业高频次接触的知识,如气动液压技术,电气与驱动,数控车床铣床等内容在合肥学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企业实训准备模块,以便缩小与企业实际生产的距离,弥补学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中的偏差,让学生尽快融入企业的工作中去。通过多次企业与学校学习环境互换,理论与实践的反复交融,充分提升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构建了现实意义上的校企间多方协同育人、多方合作教育模式。
在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学生既要在本国,还要在国外交替完成高校学习和企业实践阶段。这一国际“双元制”培养模式不仅完成了普通“双元制”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的学习,还通过在德国企业和德国高校的学习积累国际经验,提升了跨文化能力。
通过国际“双元制”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建立,推动了产学结合和校企合作向深度融合,建立了学校与行业企业 “共管、共建、共赢和共享”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在此过程中,校方对德方和企业方提供的课程安排反复推敲求证,不断与合作企业进行沟通,按照双元制培养模式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在理论与实践的内容上进行合理安排,与企业、合作方及德方合作高校随时沟通、及时发现教学运行中的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课程进行中及时调研前后课程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依存关系,明确后续课程对前期课程在内容上的具体要求、细化课程内容等。项目实施过程中,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可以通过为本专业专门设置课程和交换项目,在中德学生间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这期间对“双元制”教育模式的借鉴经历了由强到弱、又由弱到强的过程,借鉴“双元制”模式的教学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如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尽管各试点学校自身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难以相比、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训教师队伍是借鉴“双元制”办学模式学校的共同需要。所研究并经实践检验的由政府统筹协调,中德校企三方还充分开展了中德教师交流互动,进一步沟通融合。并建立健全的法规、搞好实习实训教师的选拔以及校企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等等方式构建高素质实习实训师资队伍,从而使“实训实习”指导教师数量和质量得到保证。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2016级大陆班前四学期整体成绩优秀,所修课程百分之百通过的达17人,课程通过率最低的为94.95%,较我校同类班级高出12个百分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赴德学生在德所修课程均为全优。学生积极参加国家和学校组织的各项竞赛。获得的国家级挑战杯、成图大赛、力学竞赛等多项奖项及表彰。当前2016级-2019级四个年级,学生整体学习目标明确,学风优良。
为了进一步推进项目的实施,鼓励和调动学生们学习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双方共同设立了大陆马牌轮胎奖学金。当前通过项目的运行,三方已共同了建立起了这样一个国际间校企协作育人平台。通过校企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师资方面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全面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通过项目的实施,共同探索“双元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新机制。
合肥学院通过校企间多方协同育人平台的建立、探索多方合作教育新模式,契合了教育部提出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新工科建设思路。在校企间多方协同育人、多方合作教育新模式下,面向新经济及行业产业升级需求,结合现代企业的人才切实需求,突破原有的专业框架,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专业结构改革,对现有传统工科专业进行升级改造,构建“双元制”现代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新体系。基于国际间校企协作育人平台,通过校企融合,共同培养理实融合的应用型国际化专业人才,实现校企的合作共赢。[8]
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校企双方认识到有必要不断加强各方面制度建设,规范管理体系,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并且都有信心通过共同努力,积极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都获得良好的效益。希望未来能够在此基础上,结合“双元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校企双方深度融合,不断总结合作经验,整合资源,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形成符合新工科人才培养规律的新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长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