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伦
现阶段我国已经越来越注重对住院医师规范化的培训,并大规模的实施了多种住培教学,但由于生源的层次差别较大,且培训方法、考核模式、管理体系仍处于探索和完善的阶段[1~2],必然存在着多方面问题。为此,本文选择从多方面入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小组讨论及利用数据统计分析,探讨影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因素。报道如下:
1.1 对象 文章选取2015 年9 月-2018 年12 月我院200 名学员填写学员调查问卷,占全体学员比例为33.50%,其中,男性100 名、女性100 名。并选取有经验的领导、专家进行深度访谈。
1.2 方法 从多方面入手,结合研究目的与实际情况,查阅有关的参考文献,根据专门设计的调查问卷,抽取200名学员填写学员调查问卷,并走访各专家、领导,进行深入访谈和小组讨论,总结多方面收集的影响因素,并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探讨影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主要因素。
2.1 调查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本研究总共发放学员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2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1.0%。其他类调查问卷50 份,有效问卷43 份,问卷的有效率为86.0%。
2.2 问卷调查结果 统计问卷调查情况,其中学员自身因素、人事管理因素、培训机制因素、审查机制因素、评估体系因素等因素均为影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主要因素。见表1。
表1 影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主要因素
3.1 学员自身因素 调查发现,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绝大多数都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一般为近些年的毕业生,和之前毕业后即可参加工作不同,现在他们毕业后常需延迟一段时间才能够正式进入工作岗位。作为非正式员工,其待遇与正式员工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样就导致相当多的学员存在抵触情绪。这种抵触情绪在外单位委托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中更为明显,因为他们多数有一定的临床经验,若再对其进行基本培训,他们常会认为根本没有必要,这样做就是浪费精力、时间。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认真疏通这些学员的思想工作,解除其抵触情绪,使其愉快地参与培训。同时在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的前提下,引导其进入临床实践,使其安心参与培训,在培训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和能力。
3.2 人事管理因素 调查显示,人事管理差异导致管理效率差异。在参与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中,多数尽管身在基地,但其人事管理却在自己的单位,并没有随其参与培训转移至基地,故其工资福利待遇发放及档案管理仍需自己单位处理。而参与培训的无工作单位的社会人员则与上述住院医师不同,因其档案暂存于人才交流中心,其工作保障及工资福利待遇则由培训基地负责。这样就导致对于不同人事管理的学员进行人事管理时,必然会出现一定的问题,致使部分政策执行不力,甚至导致相当多的住培工作难以落实。医院和学员双方对住培管理也都存有异议。
3.3 培训机制因素 规范化培训和在读研究生专业学习及衔接研究生学位的机制还未完善。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中有很多正处于研究生学习阶段,其招生与招录以及学历学位授予均与规范化培训及其证书发放衔接机制不顺畅,常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例如,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课程衔接、学习时间安排及专业学习之间的不协调,若强调规范化培训的时间,必然要缩短研究生专业学习时间,减少临床科研,这就会导致研究生与其导师之间出现问题,甚至无法完成正常的学位学习,无法获取学位。为保证研究生在完成自己的学位学习的同时参与规范化培训,达到双赢,必须理顺二者之间的机制。
3.4 审查机制因素 培训教师的资格审核不够严格,导致讲授技能不规范,影响培训质量。一名优秀的培训教师必须在医德医风、理论基础、临床经验及思维、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各个方面都很突出。但一些培训基地因为医疗、科研任务较多,没有意识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性,导致教师审查机制不严格,影响培训质量。
3.5 评估体系因素 缺少科学合理、统一有效的评估体系。由于各地区在入学筛选、阶段考核及总结评估等方面注重角度不同,并且,培训内容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且与临床的实际相互脱节,缺乏在临床能力与思维、人文素养及沟通合作等方面的培训,也缺少进行定期培训质量评估的反馈机制[3]。因此需要构建统一的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估系统,准确评估培训质量。
住院医师规范化的培训现已成为改善临床医师队伍整体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在保证临床医师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及医疗服务质量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关乎着医学生毕业后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师。各地区、各基地要想住院医师规范化的培训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必须从学员自身压力情况、培训制度的设计制定、培训效果的评判标准、当地建设的相关信息、培训导师的基本情况以及医师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等多方面入手[4],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了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分析认知态度和影响因素,构建适宜的住培策略,从而不断提高住院医师专业水平及医疗服务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