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胸科医院结核内四病区 (河南 郑州 450000)
丁 密 李英爽 李福利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为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症状,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常采用化疗治疗该病,由于其属于慢性病,需长期服药治疗辅助,否则难以完成治疗周期,但大部分出院患者无及时专业指导,容易忽视对相关指标的定期检测,加上随着出院时间的推移,依从性逐渐下降,故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尤为重要[1]。Cameron等于200年提出时机理论,将该疾病过程分为5个阶段,其强调照顾者的照顾体验与需求是随着时间变化的,可为延续性护理提供理论框架。相关研究表明[2],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不仅可促进慢性疾病的康复,还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国内对改理论的运用并不多见,笔者将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应用于肺结核患者护理中,观察其对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0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00例肺结核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1)均符合中华医学会非合并分会《结核病诊断和治疗指南》中肺结核的诊断金标准[3];(2)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器质性疾病、严重传染病及凝血功能障碍者。按入院单双顺序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40~80岁,平均(60.47±5.83)岁;病程4~11年,平均(4.81±1.16)年;观察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41~79岁,平均(60.53±5.85)岁;病程3~12年,平均(4.92±1.1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加强健康宣教,并正确指导功能锻炼等;观察组给予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具体如下:(1)诊断期:入院后向患者介绍肺结核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并发症、注意事项及预后等,安慰、鼓励患者,正确引导其宣泄不良情绪,并帮助家属发挥家庭领导作用,以减轻突发事件;(2)稳定期:告知患者及家属治疗方法、原理、目的及风险,并告知注意事项,以减轻患者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护士加强患者家属照顾技巧,并及时辅助患者调整体位,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指导康复方法;(3)准备期:对出院患者加强指导,叮嘱患者按时用药、定期复查,不适随诊,并加强情感支持和干预,肯定其照顾效果且纠正不足之处;(4)调整期:通过电话、微信、上门等方式随访,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居家照顾知识及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建立科学生活方式并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同时给其社会支持;(5)适应期:根据具体恢复情况向患者讲解运动、饮食、药物及饮食调节方法,有利于尽可能适应社会。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量表,总分>24分为严重焦虑、抑郁,总分在17~24分为中度焦虑、抑郁,7~17为轻度焦虑、抑郁,<7分为无焦虑、抑郁,得分越高表明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②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③采用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完全依从:患者能遵医嘱按时服药,不随意改变药物剂量;部分依从:患者能按医嘱按时服药,但会对药物剂量进行改变;不依从:患者不能按医嘱服药或服药时断时续等。记录两组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及不依从例数并计算依从率。依从率=[(完全依从人数+部分依从人数)/总例数]×100%。④观察并记录两组1年复发率。
表1 治疗依从性比较(±s)
表1 治疗依从性比较(±s)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治疗依从观察组(n=100) 61(61.0) 32(32.0) 7(7.0) 93(93.0)对照组(n=100) 53(53.0) 26(26.0) 21(21.0) 79(79.0)χ2 8.140 P <0.05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用 SPSS20.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均以(±s)表示,t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χ2检验,当P<0.05使被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HAMA与HAMD评分比较(±s)
表2 HAMA与HAMD评分比较(±s)
组别 HAMA HAMD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n=100) 22.13±6.57 10.16±3.15 23.46±6.48 11.63±3.68照组(n=100) 22.17±6.61 15.76±5.23 23.54±6.52 17.69±6.69 t 0.043 9.172 0.087 7.937 P >0.05 <0.05 >0.05 <0.05
2.1 治疗依从性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93.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0%(P<0.05),见表1。
2.2 HAMA与HAMD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HAMA与HAMD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与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3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表3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机体功能 生理职能 躯体疼痛 活力 社会功能 情感职能 精神健康 总体健康观察组(n=50) 干预前 52.51±4.47 60.74±6.12 42.39±5.14 50.55±4.89 53.62±4.31 49.36±4.23 55.65±4.61 51.56±4.38干预后 74.36±7.34*#63.79±6.75*#70.76±7.20*#50.67±6.83*#60.85±6.57*#65.79±6.70*#61.12±6.58*#62.86±5.72*#对照组(n=50) 干预前 51.95±4.45 60.82±6.14 42.45±5.17 50.66±4.93 53.69±4.342 49.42±4.27 55.74±4.63 51.61±4.40 58.28±4.84#干预后 62.44±5.62#45.36±5.85#65.61±6.70#56.88±5.63#55.64±5.51#53.64±5.53#59.86±5.69#
2.3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总体健康、生理职能、机体功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总体健康、生理职能、机体功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1年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1年复发率为8.0%(8/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20/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80, P<0.05)。
肺结核具有感染率、患病率及死亡率高的特点, 是我国重点防治疾病之一。其中咳血是肺结核最严重的并发症,大咳血会引起窒息,少咳血可能长期不止,加上化疗药物的不反应严重,可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恐惧、担忧等心理,加上其依从性较差,对疾病认知度不足,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4]。
时机理论将肺结核康复过程分为不同照护阶段,可使护理更具有针对性,满足患者照护需求,增强其对护理的接受度和家属及医护人员的联系,使其积极配合护理及治疗,从而提高治疗依从率,并介绍该病相关知识,有利于提高认知水平,调节不良情绪,减少焦虑、紧张及恐惧等不良心理。同时加强患者家属照顾技巧,肯定其照顾效果且纠正不足之处,不仅能够调动家属学习热情及照顾积极性并增加亲密度与适应性,还能够使患者得到更多来自家庭的支持。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这与杨平[5]研究结果相符,提示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能够提高治疗依从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A与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杨德芳[6]研究显示,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可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生活治疗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能够提高肺结核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在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不良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