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其莹
【中图分类号】R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8--02
春天天气逐渐转暖,各种致病微生物随之生长繁殖,引发各种流行传染病,常见的有流感,流行性脑膜炎,风疹等,春季来临时,要重视防病保健,避免罹患传染病影响身体健康。春季是冷暖空气频繁交回的时期,如不注意健康保养容易患流行疾病,对春季传染流行病进行科学的认识,了解传染病防控的有效方法,对保证群众身体健康,防止春季流行病大范围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一 季节性传染病简介
传染性疾病是由病原体引起,在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常见的有流感,乙肝,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甲类传染病有鼠疫和霍乱,乙类传染病包括传染非典肺炎,艾滋病,麻疹等。丙类传染病有流感,风疹,麻风病等。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可预防性的特点【1】。
传染病病原体可以通过人体传播,传染病具有相对固定的传染期,发现身体不适应及时住院治疗避免扩大传染。大多数患者在疾病痊愈后,会产生不同的免疫力。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如水痘病原体为水痘病毒,病原体有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等。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易感染人群与传播途径三个基本条件。传染病防控主要根据其传染要素,通过控制传染源,增强人的抵抗力,切断传染途径等措施预防控制传染病流行发生。
流行病是可以感染众多人口的疾病,流行病可以在在某些地区发生,某种疾病观察值超过预期值为流行。流行病不一定为传染病。季节性是疾病随季节波动的现象,季节性变化的疾病主要是传染病,一些慢性病的急性发作与季节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季节性表现为四季均可发生,疾病季节性变化原因复杂,受到昆虫媒介,气象条件,生产活动等因素影响。研究疾病的季节性变异有助于提前采取防治措施。
二 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控
1 流感的防控
春季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有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为发热,流体,干咳,全身关节不适等,有患者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流感病毒不耐热,对常用消毒剂敏感,耐低温干燥,甲型流感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播迅速【2】。
流感具有突发性,季节性的特点,流感发病率高,常流行3周后自然停止,流行规律通常为先城市后农村,甲型流感常引起爆发流行,约2年发生小流行一次。乙型流感呈爆发,丙型以散发为主。我国北方地区流行高峰在冬春季,南方地区高峰多发生在秋冬季。
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3天,流感多发于活动范围较大的青少年,机体抵抗力较差的中老年的患者感染流感病毒后易发展成重症病例致命。流感流行季节,有超过40%的学龄前儿童罹患流感,健康儿童感染流感病毒表现为轻型流感,少部分出现呕吐腹泻。老年人常有呼吸系统等原病,感染流感病毒后病情较重,发生肺炎率高于青年人。中晚期妊娠妇女感染流感病毒后易发生肺炎,出现呼吸困难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导致流产或胎死宫内。免疫缺陷人群如艾滋病患者,感染流感病毒后发生重症流感危险性增加,发病后可迅速发热,病死率高。
流感并发症有细菌性肺炎,支气管炎,中毒性休克等。普通感冒由多种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明显,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检查可见咽部轻度充血。流感有咳嗽症状时需要与急性支气管炎相鉴别,合并肺炎时需与其他肺炎相鉴别。
流感治疗要坚持预防隔离与药物治疗并重,基本原则包括及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加强支持治疗,合理应用对症药物等。发病36小时内尽早开始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支持治疗要注意多休息,增加营养,主要补充维生素,保持口鼻清洁。流感是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在没有合并细菌感染迹象情况下不得使用抗生素。由于发热是流感突出症状,处理流感患者发热时应选用物理降温。
2 麻疹的防治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发热,眼结膜充血,畏光,流泪,咳嗽及声音嘶哑等。麻疹是儿童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人口密集未普种疫苗地区易发生流行。麻疹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常并发呼吸道疾病,肺炎等。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
典型麻疹可分为潜伏期10天,前驅期3天,出疹期3天,恢复期3天。非典型麻疹包括轻型麻疹,重症麻疹,异型麻疹。中国实施计划免疫后,麻疹发病率明显降低,由于人口流动增加,部分儿童麻疹疫苗漏种,初免后随年龄增长免疫力逐渐降低等原因,麻疹小规模流行时有发生。发病年龄后移,现在患麻疹者多为8个月内婴儿,成人偶有发病。成人麻疹中毒症状重,半数患者皮疹偶出血倾向,并发症较少。麻疹以10月至次年2月为发病季节,普种疫苗后发病季节后移至3-5月份【3】。
麻疹一般治疗方法为个例,房内保持适当温湿度,有畏光症状时房内光线保持柔和,补充足量水分,口腔内应保持湿润清洁。发现手心有疹子出现,病人进入恢复期。高热时可用小量退热剂,剧咳时用镇咳祛痰。麻疹患者对维A需求量大,在维A缺乏区麻疹患儿应补充维A。
3 流行性腮腺炎
流腮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见,是青少年儿童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引起急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常见的并发症为脑膜脑炎,睾丸炎。病人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流腮前驱症状较轻,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边缘不清,7-10日消退。目前尚无特效药物。
流行性腮腺炎潜伏期8-30天,有发热,头痛,食欲不佳,呕吐等症状。根据流行情况及腮腺肿大特征,可以有效诊断。化脓性腮腺炎常为一侧腮腺局部红肿,晚期有波动感,挤压时有脓液自腮腺管流出。颈部及耳前淋巴结炎的肿大不以耳垂为中心,局限于颈部或耳前区,为核状体,较坚硬边缘清楚,压痛明显,表浅者活动可发现与颈部或耳前区淋巴结相关的组织有炎症。有糖尿病,慢性肝病者,应用某些药物可引起腮腺肿大。
流腮为自限性疾病,抗生素治疗无效,主要对症治疗,注意口腔清洁,清淡饮食,避免酸性食物,可用利巴韦林治疗,体温达38°以上可用解热镇痛药,睾丸炎患儿疼痛时给解热镇痛药,可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预防方法主要是管理传染源与主动免疫。
结语:预防措施使用具体方法有时影响策略的改变,如流脑疫苗研制成功推广,改变疾病的预防策略。麻风过去采用严密的社会隔离杜绝疾病传播,但病人不愿隔离,影响患者主动求医,在有效药物治疗下,对非开放患者可在家中治疗。发现病灶开放时,与之生活的人可能受到感染,勿需在短期治疗中进行隔离。
参考文献
春季谨防的鸡主要流行病[J].畜禽业,2013(02):77.
春季养生特点[J].新疆畜牧业,2012(04):64.
鞠志伟.流行病的春季预防[J].工企医刊,2009,22(03):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