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探讨将“Critical Thinking”能力培养融入经管类本科课程中的实践方案,阐述了如何采取问题式教学、情景模拟、辩论研讨三种教学策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并以问卷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
关键词:批判式思维;能力培养;课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6-0119-02
一、引言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与信息便利迅速地传递与共享正冲击着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多维的信息获取渠道涌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使大学生被动接受着铺天盖地的信息,缩小了原本的思想空间,良莠不齐且传播迅速的各类媒介逐步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得大学生的“思辨缺席”成为普遍现象。因此,如何让大学生在层出不穷的信息冲击下不盲目跟随、慎思明辨,并保持一定的创造力,是各大高校当前培养大学生所面临的难题。
“Critical Thinking”主张将信息中获取的观点和假设,先经过谨慎的逻辑思考进行辨别和评价后,再做出判断,不因观点或假设来源是名人或权威而简单接受,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反省与质疑。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先在美国等一系列西方国家得到关注和普及。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将“Critical Thinking”能力的培养确立为高等教育核心目标之一。如今,亦有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四十余个国家直接将《Critical Thinking》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而我国目前一般以课程教学融合、隐性课程训练、单独设课等形式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其中,学科课程教学可以将批判性思维培养与学科教学融合发展,有助于Critical Thinking能力的长期培养。本文将以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探索“Critical Thinking”能力培养在经管类本科课程中的实践情况和实践效果。
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简介
该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在第七学期的必修课程,所选用的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英文原版教材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以双语教学推行“Critical Thinking”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在这门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人力资源管理,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相关问题的能力。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设置旨在系统展现企业国际化经营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增强学生对于跨文化管理的理解,结合最新的理论研究内容和企业实践案例,深入分析跨国企业在实行人力资源管理时面临的选择和做出各种选择时需要考虑的若干因素,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及跨国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课程除了系统地讲解基本理论知识外,还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了管理研究方法,鼓励学生搜集、整合和辨别多方来源的知识和信息,包括“知乎”和“豆瓣”等平台提供的信息资料,以及中国知网、万方、ScienceDirect等权威平台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引导学生主动地分析这些信息,寻找其内在关系,进而用于解决各类学习任务。培养主动思辨的智力过程,有助于学生不断深化对课程所获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提升学生质疑和自省的能力。这一过程为学生后续开展本科毕业设計、参加社会工作、攻读硕士研究生等均奠定了基础。
三、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策略及方法
为了打破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以讲授为主、案例分析辅助的授课方式,破解学生不参与课堂互动,遇到提问找“度娘”、求“贴吧”、拒绝思考的消极状态,课程教学在结合“Critical Thinking”能力培养时主要采取了三种教学手段,包括问题式教学、情景模拟和辩论研讨,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质疑和思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在“质疑—提问—分析—解决”的思考过程中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独立思辨及批判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有助于高校培养多元化、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具体的教学策略及培养方法如下。
1.问题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法弱化教师讲授者的角色,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小组形式进行课堂讨论和课外学习,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生去“质疑”和“提问”,构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辨模式。学生通过自省和讨论,自主解决问题,教师从旁点拨和讲解涉及的知识点,进而达到学习和掌握新理论的目的。问题式教学法侧重于对新知识和新理论的探索过程,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出发点,通过信息收集、问题剖析、过程推断、讨论与质疑、思考与辨析等一系列过程,最终解决问题。
2.情景模拟。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涉及跨文化管理、跨国公司规划与招聘的单元融入了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模拟外派人员的招聘和派遣、不同国籍员工的管理和激励等场景,帮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真实职场中的人、物、事,体验自己在场景中的角色、遇到问题的思考过程、所采取的行为。情景模拟的教学方式,除了能寓教于乐,提升学生学习的参与感,活跃课堂氛围以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自我认知的能力。这种角色扮演和行为模拟给予学生自省的机会,让学生不断思考在不同情境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此同时,反思特定情境下的管理行为是否恰当。这种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教学方式,能够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的管理技能和操作手段。
3.辩论研讨。辩论研讨教学法是推动学生思辨过程再一次升级的高阶版模式,由学生自发组成辩论队(4人一组),拟定小组名称和结辩选手,以“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为主线,抽签决定辩论主题、所持正反方及对手,每组有20—30分钟时间围绕选题建立论点及佐证案例,挖掘反方可能质疑的论点。每名成员有3分钟时间陈述论点,然后接受对方辩友的奇袭提问,双方展开辩论,最后由结辩手进行结辩。辩论结果由教师(40%)和其他学生(60%)的综合评价判定。辩论研讨教学模式在小组成员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利用共同的目标促进学生之间的依赖合作和相互尊重,在培养协作精神的同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主动思辨的能力。在“小组建立—结辩确定—资料收集—构建论点—小组辩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仅扮演“辩论主持人”的角色,完全由学生独立思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辩论研讨的核心在于促使学生从事件的正、反两面自我提问、分析、回答,提高学生对信息的鉴别能力和多元化思考的能力。
四、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效果评估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课,教师先通过一个简单人力资源管理实例的课堂讨论,对学生“Critical Thinking”能力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授课计划。课程结束后,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一步了解课程教学设计的实施效果(有效问卷108份),包括学生对问题式教学、情景模拟、辩论研讨参与度的评价,对自身“Critical Thinking”能力提升程度的评价,对创新意识的自我评估等,并收集学生对教学策略及设计的课程感受和提升建议。从数据来看,89.5%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思考,68.3%的学生认为自己“Critical Thinking”的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并开始将多元思辨的意识应用于其他课程论文的撰写和本科毕业设计的准备过程中。此外,学生对辩论研讨的教学设计认可度最高,类似“奇葩说”的辩论比赛大大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学生乐于在融入课程知识的基础上搜索各种有趣的论点资料,提高学习的自主性。此外,学生也根据课堂的综合感受进一步提出了优化建议。
Cultivation of the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in Economic Management Courses for Undergraduates
—Practice in the Course "Internationa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GE Jin-we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Zhenjiang,Jiangsu 212003,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Internationa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how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cultivating is integrated to economic management courses for Business undergraduates.Three teaching strategies in course were illustrated,which are problem-based learning,situational simulation and classroom debate,and the teaching effect is evaluated by questionnaire.
Key words:critical thinking;ability cultivating;course practice
收稿日期:2019-07-15
基金項目:江苏科技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1042931606)
作者简介:戈锦文(1988-),女(汉族),管理学博士,江苏科技大学经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