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实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必然选择,但是目前校企合作的推行还面临着许多问题,还不能很好地符合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创新,寻找出一条适合中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之路,以便为高速发展的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中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6-0041-02
校企合作,顾名思义,是学校与企业建立一种合作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充分利用双方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实施协调互动,密切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形式。通过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形式把学校学习与企业实习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实现理论联系实际,促使学生理实一体化,成为技能型实用人才。事实证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加快其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中职教育应该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一、订单培养模式
订单培养是学校与合作企业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签订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三方联合培养协议。通过实践,证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校企合作的高效模式。以我校药剂专业与大参林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我校药剂专业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为核心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满足本市及周边地区需要,从2016年秋季起,学校每年和大参林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立“大参林班”,学校每年为企业培养50人左右,企业参与教学计划制订,定期派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来校做讲座,并参与教学管理,引进企业文化,学生定期到企业参观实习。企业设立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奖学金,定期召开表彰会,奖励老师和学生。从第三年顶岗实习起,学生开始进入企业,学生毕业时,经企业考核达标后,企业将直接安排“大参林班”学生就业,使我校药剂专业建设进入良性循环。
二、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模式
我校与大参林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模拟药房,其特点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实训基地的设计完全按照企业的设计风格,学生进入模拟药房有种真实感,更有益于学生进入角色,将来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学校出校方管理人员、专业师资、实训场地和设备,企业提供建设意见、专业的培训师,校企共建,资源共享。目前国内大部分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都做到了校内外实训基地配套,优势互补,为校企合作搭建了平台,为学生实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空间。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我校在教学模式上发生了重大改变,全面实现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由以前的先理论、后实践直接转成理实一体,专业课的授课70%都是在实训室完成的。這种教学模式,使枯燥难懂的专业课变得生动有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校期间利用寒暑假到企业实习,企业也定期派专业教师来校指导学生实训,这些专家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既能指导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又能把自己多年的技术经验传授给学生,从而使该专业教学实现了“三个为主”和“四个一体化”,即总体教学以专业课为主,专业课以实训为主,考核以考证为主,做到“药店、教室一体化,学生、员工一体化,教师、培训师一体化,学习、工作一体化,育人、效益一体化”。该专业的五门专业课药理学、疾病概要、药剂学、药品经营管理和药事管理学被定为核心课程,让学生掌握多种技能并积极组织他们考取药士证、执业药师证等职业资格证书,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在具体教学环节上注重学生综合技能培养,为他们拓宽就业面,实现顶岗实习和毕业就业一体化。学生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开始顶岗实习,由于学生职业道德好、职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毕业时所在药店基本能包就业。学生基本做到了学什么干什么,哪里实习哪里就业,工资大都在2000至3000元之间,个别表现突出的学生,在毕业时已经升为店长。
四、顶岗实习模式
在校期间,学生既是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校企双方应紧密结合、协同管理,学校不能把学生一推了之,企业更要担起管理培养之责。只有这样,顶岗实习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一方面,学校要走访调研,择优确定企业,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制订顶岗实习方案,选派班主任和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全程管理和指导;另一方面,企业要提供实习实训场地、设备、实习指导教师,配合校方做好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像对待员工一样对待实习生,对他们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大胆使用,为他们安排生产任务,向他们传授职业道德和素养,按相关规定为学生上保险,并支付报酬,为他们做出评价,接纳他们在企业就业,使实习基地成为就业基地。
五、师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师资队伍是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师资状况难以满足“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我校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大多数学校的教师虽然懂得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因缺乏实践经验,对企业缺乏了解,教材的更新远没有企业发展变化快速,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与实际相脱离。为了克服这个弊端,学校定期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有利于教师知识的更新;同时企业也定期派专业的培训教师到学校给老师和学生授课。通过这样的方式,学校和企业能更好地融合,更好地沟通。一方面,克服了学校的师资对职业教育本身特点缺乏应有的认识,改变了职业教师用普通教育的眼光看待职业教育,用普通教育模式实施职业教育的观念;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由此看来,职业学校必须积极培养大量的高素质“双师型”师资,才能有效应对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校企联合培养,打造“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六、企业参与学生教育与管理模式
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为企业培养出优秀的员工。因此,校企合作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决定校企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如果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必然会制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目前大部分学生参与校企合作活动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对企业的管理模式缺乏了解,担心企业工作辛苦,害怕企业管理太严。由此可见,职业学校应加强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给他们带来诸多益处。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经过校企联合培养,他们既学到了专业技能,提升了理论水平,同时还得到了劳动报酬,为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缩短了由学生向职工的角色转换期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我们要求企业参与管理,由企业人员为学生上课,讲述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模式、企业员工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等知识。在学习中,学生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学校进行有目的的学习,以便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我校通过以上模式,在校企合作中取得了重大突破。近几年,在校企合作下,我校药剂专业学生就业率可以达到90%以上,学生顶岗期间,也有一定的报酬,减轻了家庭的经济压力,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我校还和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从2017年我校作为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2+3”高职教学点,学生的学历也得到了提高,圆了学生的大学梦。我校校企合作已经初见成效,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主动对接的态度促进校企合作,以日益丰硕的成果扩大合作,逐步实现校企之间的良性发展,不断增强校企合作的实效性,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技能型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文学.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兼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5,26(04):20-22.
[2]张庆发.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20(01):9-12,22.
[3]童学敏.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10):68-69.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Applied Talents under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DAI Xiao-jie
(Qinzhou Provincial Health School,Qinzhou,Guangxi 535000,China)
Abstract:The task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o train skilled talents to adapt to social development.The implement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current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However,the implement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still faces many problems,and it still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We are constantly reforming and innovating to find a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road suitable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so as to cultivate more high-quality skilled talents for a fast-growing society.
Key words: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personnel training mode;reform;innovate
收稿日期:2019-06-10
基金項目: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编号:GXZZJG2016B024)
作者简介:戴筱杰(1977-),钦州市卫生学校,医药专业部副主任,讲师,医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