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难以忍受耳朵深处潜藏的耳屎,总是忍不住想要“一掏为快”?其实,耳屎对人有着诸多用处,频繁掏耳或者方法不对很容易损害耳朵健康。下面一起来了解被你“误会”的耳屎都有哪些作用。
耳屎,又叫耵聍,是由外耳道皮肤内的耵聍腺分泌出来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黄色素,还含有少量水分和钾、钠等元素。
抗菌 耵聍含有丰富的脂肪酸,能在耳道皮肤表面筑起一层酸性膜,使外耳道处于酸性环境下,可起到轻度抗菌作用,保护外耳道免受感染。
保温、保湿 耵聍可帮助耳道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不让耳道内的皮肤过于干燥。
防止异物入侵 耳道皮肤的细毛被耵聍中的油脂滋润,可阻挡外界灰尘,防止异物和小昆虫侵犯鼓膜。
防噪 耵聍的存在客观上缓冲了传入耳中的声波,避免耳膜被噪音或剧烈的声响所震伤。
1.掏耳朵不当可能会造成外耳道损伤,或将耵聍推入更深的外耳道,引起耳痛、耳堵甚至听力下降。
2.如用手指甲、发卡、钥匙、铁签等掏耳朵,稍不小心可能会刺破外耳道皮肤,导致外耳道发炎、肿胀以及剧痛。
3.频繁掏耳可能会引起肉眼难以看见的隐性破损,进而导致感染。如果诱发霉菌感染,耳内会瘙痒剧烈,让人坐立难安。
4.如果掏耳时不小心刺傷耳膜,则可引起听力下降甚至中耳炎。
严格来讲,大家最好不要自己掏耳朵,如果有耳屎分泌旺盛的症状,如“耵聍栓塞”,可2~3周清理一次。同时,掏耳朵前应先洗净双手,以免将细菌等带入耳朵,更不能用手指甲、发卡等掏耳朵,可以将医用消毒棉签浸透温开水后稍稍挤干,放进外耳道内,并且朝一个方向轻轻旋转,将耳屎带出。此外,不要用氧氟沙星水滴入耳朵来软化耳屎,这可能会使成块的耵聍变成膏状,堵塞外耳道。需注意的是,若感觉耳屎增多,特别是游泳后耳道进水后,感觉耳朵痛痒、听力减退时,千万不要乱掏,应及时就医处理。
(摘自新华网 文/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