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慧 刘灏 张勇 赵永娜
摘 要: 随着来华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留学生不仅成为高校的重要群体,还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对象。基于留学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三全”育人思路的指导下,本文探索并提出以留学生为主体,课内课外协同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校内校外联动化的“三化一體”留学生思想教育模式,为高校留学生思想教育提供实践参照,提高留学生育人实效性和感染力,最终实现培养 “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人才和“学有所长,身心健康,对我友好”的留学生目标。
关键词: 来华留学生 思想教育模式 “三化一体”
教育之关键在育人,育人之关键在德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教育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来华留学生作为高校中的重要群体,自然是德育工作的对象之一,是“三全”育人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留学中国计划》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来华留学教育得到迅猛发展,留学生人数显著增加。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185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1004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来华留学人数逐年上升。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了一系列教育对外开放重大改革举措,为做好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9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重点部署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中,明确提出要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着眼于建立并完善来华留学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全面提高来华留学质量,打造“留学中国”品牌。在此形势下,加强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问题研究,已成为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现状和目标
来华留学生来自多元的文化背景,往往存在语言、生活、环境上的不适应,存在学习动力不足、求学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在当前国际环境纷繁变幻的背景下,来华留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对华态度亦发生变化。现阶段,在留学生思想教育问题上,仍然存在模糊不清的观点和认识。高校留学生教育多以知识-技能型教育为主,即“德、智、体”中的“智”的教育,“德”方面的教育相对缺乏,且重视不足。因此,对高校留学生群体开展思想状况调研,摸准其思想脉络,探索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思想引导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留学生思想教育是基于留学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构一种基于文化、融于文化的思想教育样式。开展留学生思想教育要坚持树立浓厚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阵地意识、积极的主动意识,以应对文化多样性的挑战,引导留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留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促进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内心上能够与中国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融洽与和谐地融合,最终实现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人才和“学有所长,身心健康,对我友好”的培养目标。
二、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模式
在推动留学生思想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在“三全”育人思路的指导下,本文提出“三化一体”的留学生育人模式,“三化”指的是课内课外协同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校内校外联动化;“一体”即以留学生为主体,重视留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一)课内课外协同化,扩大留学生思想教育吸引力。
一方面是立足第一课堂,开设相关课程。各高校结合自身特色,针对留学生设置一系列思想教育课程。有的高校除了开设“汉语”和“中国文化概论”等留学生必修课程外,还开设了如“中国书法”“中国文学赏析”“中国民族及宗教”“中国法律基础”“中国旅游文化”“中国饮食文化”“中国民间舞蹈和音乐”“中国武术”“太极拳教学”“中医学基础”“针灸学”等颇具特色的课程。这些课程可以通过汉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国国学经典学习、中国地域文化学习等内容,使在华留学生群体认识中国文化,培养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和认同,培养对中国形象的正确认知,最终实现留学生思想教育目标。
另一方面是充分活跃第二课堂。除了在课堂上坚持把思想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之外,还应当积极探索第二课堂,把“课”搬到课外、校外。积极开展校园各类学术研讨会、报告会、讲座,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讲求特色、打造品牌,把留学生德育工作有机融入活动开展和校园文化建设中。例如,开展中外学生美食大赛、国际文化节、中国文化知识竞赛、中文歌比赛等校园文化活动,既为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人才艺的机会,又提供了多国文化相互参照、相互学习的平台,促使留学生走出“小圈子”,融入校园,了解并熟悉中国文化,让留学生在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学习和生活,在与中国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增进各国青年之间的了解与友谊。还可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重大事件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中华传统经典著作、民族艺术形式等,开展特色鲜明、内容健康、寓教于乐的主题教育活动,提升中国文化在留学生中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对留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实现课内课外协同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达到文化熏陶和寓教于乐的效果。
(二)线上线下一体化,提升留学生思想教育感染力。
一是善于运用“互联网+”,创新思想教育载体。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媒介、师生学习和生活的新空间和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载体。各类媒体对留学生文化心理的形成起着重要的舆论导向和文化暗示作用。许多新问题和热点问题因网而生、因网而增,小问题可能酝酿发酵成大事件。线上教育成为思想教育的新阵地。这就要求留学生教育工作者创新工作方式,充分整合和利用线上资源开展留学生思想教育,做好网上正面宣传。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利用QQ、微信与学生交流掌握学生动向和思想动态,利用微博、公众号、订阅号等向学生及时传达有正面效应的网络消息、网络新闻,懂得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做好学生工作。不仅留学生可以随时了解国内外最新动态,而且教师可以选择最新、最有影响力、最有教育意义的例子向留学生宣传和讲解。努力把互联网建设成为留学生德育的新阵地,实现教育传播、及时对话、资源共享、舆论引导等功能,进而发挥网络教育的功能。
二是充分利用各种线下资源和载体开展留学生思想教育,利用历史纪念碑、纪念馆、文化遗址、博物馆、历史馆、展览馆、科技馆等对留学生进行历史教育。还可利用各类文化宫、游泳馆、图书馆、健身房、体育馆等文化体育设施,组织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促进留学生在文化娱乐活动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各高校采取不同的形式開展各类针对留学生的文化体验活动,如民族文化体验、传统文化体验、红色文化体验等。在国家层面,教育部打造了面向全国来华留学生的“留动中国”品牌活动和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牵头举办的“感知中国”品牌活动。这些活动以文体才艺表演和文化体验为纽带,展示在华留学生健康积极的形象和青春风采,实现了中外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加深了留学生对中国的了解。通过线上线下一体互动,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生动形象地讲好“中国故事”,讲透“中国成绩”,让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价值深入留学生内心。
(三)校内校外联动化,发挥留学生思想教育影响力。
学校教育不是孤立的,必将受到家庭、社会等各个环节的制约,单一的学校教育不能保证育人的有效性。为了充分发挥留学生思想教育的整体效应,就要合理整合各项要素,统筹规划、精心安排、合理布局,不断寻求留学生思想教育系统诸要素之间的最佳组合和衔接协调,实现留学生思想教育的整体优化。随着在校留学生规模扩大和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推进,不仅需要各高校重视来华留学教育,更需要校内校外共同重视来华留学教育,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在留学生教育管理中,要统筹校内校外资源,搭建好学校、家庭和相关职能管理部门沟通的“桥梁”,做到校内各部门联动、家-校联动、警-校联动等,各有其位、各司其职、各献其能,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如学校可邀请出入境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为留学生做涉外安全讲座、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规宣讲,可邀请公安局、辖区派出所和学校保卫处等给留学生举办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盗防骗讲座,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实现校内校外同向同行、联合驱动、协同育人,全员育人,从而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效能。
(四)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三自”能力。
在留学生德育过程中,在打造各种思想教育载体和发挥学校、教师、家长、社会作用的同时,还要发挥好留学生的内因驱动力,培养留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能力”。摒弃以往灌输式、填鸭式的思想教育模式,多从留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关切留学生的诉求,教师有意识地从台前退到幕后,重协调、重指导,从包办代替、保姆式管理转为学生参与管理,合理提高留学生对各项学生事务的参与度。利用学生组织、校务公开、参与管理等形式,积极增强留学生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发挥留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可以鼓励留学生竞选班委,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班级集体管理的机会,组织、管理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考虑到留学生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民主意识强等特点,高校可成立留学生组织或中外学生互助组织,充分发挥学生基层组织的作用,着力提高民主参与的有效性。或鼓励留学生参与学生组织和社团活动,积极参与到学生管理事务和校园文化建设中,进一步发挥留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可促进中外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提高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管理与自我管理、教育与自我教育、服务于自我服务的良性互动。
三、结语
高校思想教育时空视阈的世界性拓展,意味着我们不仅从本国视野出发,从过去带有一定封闭性、强制性的教育模式中走出来,而且以更加开放的文化心态,在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的前提下,重视和努力探索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途径,摒弃“千人一面”的教育模式,实现“千姿百态”的教育效果。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从短期意义上说,有助于各院校对留学生的管理,通过思想教育消除留学生的文化不适,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有利于留学生成人成才和高校教育国际化顺利推进。从长远意义上讲,高校培养的留学生今后将成为中国与其他国家交往的桥梁和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加强来华留学生的思想教育,把中国的政治、历史、文化和经济等概况及学校的基本情况介绍给他们,使他们能够逐步客观、正确、深入地了解中国,培养知华、友华情节,进而宣传中国,在发展中国与他国关系中发挥积极作用。因此,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高校应不断在留学生教育管理实践中,以新的视野不断探索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并总结出适合本院校的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模式和体系,塑造和培养出一批批德才兼备、对华友好的留学生人才,在日趋开放的国际教育竞争和多元文化冲突中赢得主动。
参考文献:
[1]姚植兴.国际化办学视野下高校境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2):65-69.
[2]付星吉.在黔东盟留学生思想教育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18.
[3]普慧,万真,李群,等.国际医学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昆明医科大学MBBS项目的经验与模式[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2):7-10.
[4]刘源.新媒体在来华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工作探索[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269(Z1):63-65.
[5]教育部.2018年来华留学统计[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904/t20190412_ 377692.html.
[6]吴玉程.新时代高校落实“三全育人”的理论与实践探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8(13):35-37.
[7]教育部.绘制新时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教育部负责人就《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答记者问[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271/201902/t20190223_370865.html
基金项目:2018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名称:“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省来华医学留学生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8JS178。
通讯作者:赵永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