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泳成
摘 要: 大数据具有海量性、多样性、快速性和价值性四个显著特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着新机遇,一是有利于个性化,二是促进全面育人,三是有助于科学决策。同时创新发展也遇到新的问题,包括大数据思维不足,大数据技术运用欠缺,大数据隐私保护缺失。大数据时代要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创新载体三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 大数据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的贺信中指出当前以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对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国家高度重视教育领域的大数据运用,先后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等文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领域的重要内容,大数据时代使其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科学探寻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当前高校思政工作者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大数据的定义及特征
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卡锡认为:“规模超出传统数据库管理软件检索、读写、管理及分析能力的数据集便是大数据。”目前对大数据的定义学者们主要从数据本质层面、数据能力层面、技术运用层面、数据价值层面四个方面展开探讨,本文把大数据定义为通过多渠道采集巨量数据信息的集合体,在信息网络技术支持下,将数据信息按照科学模式进行分析处理,从中发现数据价值,总结规律,最终服务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过程。
大数据时代与传统数据时代有所不同,有自身显著的特征。大数据有四大特征:一是海量性,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据开始爆发性增长。二是多样性,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各类平台产生多种类型的数据,这些广泛的数据来源决定了大数据形式的多样性。三是快速性,指的是数据被创建、移动和处理的速度非常快。四是价值性,在巨量的各类数据里,挖掘出对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有价值的数据,并通过科学分析发现新规律,进行模式预测,从而推动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基于以上四个特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数据时代既面临新机遇又面临新挑战。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机遇
数据科学家维克托所著《大数据时代》被誉为国外大数据系统研究的先河之作,该书中提到“数据就像一个神奇的钻石矿,当它的首要价值被发掘后仍能不断给予”,随着大数据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它给一些领域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一)提高针对性,促进个性化。
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大学生产生的各类型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过程、生活过程和教师管理服务过程等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性“学生画像”,精准地定位和分析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需求,对大学生群体分层分类,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对策。个性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充分尊重和包容学生个性,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在传统数据时代,这个很难实现,但大数据时代使这种个性化变得更容易。
(二)增强实效性,促进全面育人。
由于大数据技术,让实时分析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的全过程成了可能。通过数据筛查,建立追踪曲线,归纳问题;通过数据评估,把握学生思想倾向,细分群体;通过科学的数据管理,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细化,增强实效性。全面育人是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回归的社会目标价值。利用大数据技术,让高校网络思政工作者充分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成长规律,对大学生开展积极的价值教育和有效引导,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与合格接班人,实现全面育人。
(三)利于寻规律,促进科学决策。
大数据时代到来前,高校網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关决策很多时候是依靠过去的经验,主要靠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完成的,采取先进科学技术和方法促进科学决策的较少。大数据时代来临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势,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各类数据,可更准确地把握在网络空间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构建相应的行为数据模式,预测未来发展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决策者提供立体化、全面化、可视化的视野,让决策者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有效科学地决策。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面临的新问题
如今高校的各类新媒体平台和各类学生管理系统每天都会产生由图片、视频、文字、数字等构成的大数据,这些数据实时反映着大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状态和思想活动,非常有价值。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运用大数据技术把这些巨量数据用好,发挥它们的作用目前尚存在一些问题。
(一)大数据思维不足,难以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
当前,大数据已不是一个新鲜名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其并不陌生,但是很多时候“耳熟”不一定“能详”。经常会接触到大数据这个词,但要准确说出大数据的概念或定义,指出大数据的特征与价值的不多,把大数据思维有效运用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和研究并推动两者有机结合的更少。海量性、多样性、快速性和价值性是大数据四大特征,这些特征要求思维方式从传统的数据思维向大数据思维方式转变。然而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固守以往的工作思维,表现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统一性和实施手段的单一化,同时对数据收集和处理重视不够,对数据分析和数据解释处理不好。因此,对大数据认识不充分,大数据思维不足是阻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因素之一。
(二)大数据应用技术欠缺,制约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大多是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党团干部等,有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背景的不多,部分人的大数据应用技术较欠缺。目前各高校都在做信息化建设,有着各种类型的信息平台和管理操作系统,这些平台和系统每天都能产生大量数据,但目前很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会使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不具备建立数据模型、进行数据清洗、把数据可视化的能力。导致无法在操作层面依靠大数据进行“学生画像”,分析学生的行为轨迹,实现学业预警、精准资助、个性化教育、多元评价等。大数据技术的缺乏会导致难以充分发掘大数据的真正价值,制约大数据有效运用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
(三)大数据隐私保障缺失,易引发伦理安全问题。
网上流传过一句话“大数据时代,人人都在裸奔”。虽说是句玩笑话,但背后的含义却值得引人深思。在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学校各类信息化平台对大学生进行动态监控,可轻易地获取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行为、消费行为、学习情况、个人图片与视频、发表的网络言论等。这些数据虽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样面临学生个人隐私被泄露甚至滥用的风险。如果因为系统信息漏洞或管理不当被不法分子利用,将对学生产生伤害。急需构建和完善信息安全维护的长效机制,科学合理地界定数据采集、数据利用的权利和范围,保障学生个人数据信息的安全。
四、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
大数据时代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程,可从理念、机制、载体三方面的创新进行思考。
(一)创新理念,转变思维。
理念创新是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源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大数据时代有所创新并不是简单地提出几个新观点就行,而是要在教育理念上创新与思维方式上转变。
一是树立全域教育理念。全域教育就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多维、协调发展为导向,以大教育观和大教学观扩大课程外延,充分开发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掘社会各要素的教育价值,并通过组建战略联盟、平等协商对话等各种形式建立多元灵活的协同育人平台。虚拟性是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属性。全域教育理念就是要把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两个场域结合起来,将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统一,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发挥两个场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优势,尽可能地构建两者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大环境”,实现在全域范围内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目标。二是树立协同共享的理念。大数据时代做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多群体协同合作,包括思想政治课教师、辅导员、各类管理人员、社会人员等。各个群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共享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使各类资源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更容易形成合力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不仅要创新理念,基于大数据特征,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意思维转变。第一,由样本思维到全量思维。以前传统技术手段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全量分析,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研究,一般采用样本数据进行分析,通过部分样本对整体数据进行推测。而在大数据时代,很多信息已经实时数据化、联网化,可以快速高效地处理海量数据。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花费更低的成本、更低的代价就能做到全量分析成为可能。第二,由精准思维到模糊思维。传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进行数据分析,由于数据量小,可以实现精准化,甚至细化到单条记录。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空前爆发,关注细节已经很难。因此我们分析更强调大概率事件,增加大数据下的模糊思维。第三,由因果思维到关联思维。因果思维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当看到某一问题或现象时,首先想到的是为什么。而在数据挖掘中,有一个算法叫关联规则分析,就是挖掘数据关联的特征。有时两件事情建立一种相关关系,但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大数据时代,我们不能局限于因果思维,而要多用关联思维看待问题。
(二)创新机制,提供保障。
机制创新是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激励和约束。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约束机制,才能调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通过合法合理合情的手段不断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1.構建激励相容的机制。
激励相容指的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一致的,个人在努力实现个体利益的同时,促使集体利益的最大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益问题值得重视,要研究如何以一定的经济投入让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效果的最大化。要通过大数据技术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激励参与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激励相容机制能激发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的内在驱动力。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可促使其更加重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可促使其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并配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总之,激励相容机制可让广大师生有更多的获得感、成就感和被认同感,从而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2.构建培训提升机制。
有大数据相关专业背景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并不多,存在大数据思维不足与大数据应用能力欠缺的情况,制约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因此,通过构建有效的培训提升机制,培养有大数据意识和思维,具备大数据技能素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为重要。这个培训提升机制需要从学校层面全方位考虑,既要系统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整个队伍大数据提升的内容体系,又要不断拓展他们大数据素养的方法路径,通过专题培训、案例教学、企业实践、成果展示等方式让他们将培训与自我提升相结合。
3.构建动态评价机制。
传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式更多的是针对既定的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过程、教育结果进行科学判断,很多时候是单方面和静态的。而在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应该是多元性和动态性的数字化教育评价方式。根据网络中客观产生的动态海量数据,通过大数据技术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动态评价提供重要支撑,做到及时、全面、客观、准确、动态地反映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取得的成效。
4.构建安全保障机制。
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一个安全保障机制。一方面要保证软硬件技术及平台的安全。大数据的类型有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来源有学校管理数据、移动互聯网数据、校园媒体数据等,这些多类型的巨量数据需要保护好、管理好。可采用账号统一规范管理、建立动态攻击保护技术、升级Web防护技术、严格访问控制等策略。一方面要重视个人隐私方面的安全。目前与大数据应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健全,要保证在应用学生数据时学生隐私数据不被泄露。另一方面要划分大数据应用的人员责任,明确数据使用归属权问题。
(三)创新载体,搭建平台。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创新是大数据技术运用的物质基础层面,离开物质基础,理念和机制都将失去支撑。积极建设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为大数据技术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深度应用夯实基础。
一方面要搭建大数据载体硬件平台。大数据离不开互联网,没有网络大数据的绝大部分工作将无法完成。因此,大数据载体硬件平台首先是要加强学校网络基础设施的布局。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已经有自己的局域网,但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的网络平台建设无法适应大数据带来的空间扩大、采集泛化等一系列新问题,难以满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因此,要保持网络的快速通畅就要进一步建设好网络基础硬件设施,优化宽带网络布局和提速升级。加强和网络运营商的合作,在移动WiFi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科学布点,保证无线网络的校园全覆盖。同时要重视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物联网是大数据的重要基础。高校的数据来源主要有三方面,分别是物联网、Web系统和传统信息系统,其中物联网是大数据的主要数据来源,可以说没有物联网就没有大数据。高校应该加大对物联网建设的投入力度。
另一方面要加强建设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载体系统平台。如果把硬件平台比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躯体,那么系统平台就是大脑。硬件平台是基础,如果不建设好系统平台,就无法发挥大数据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和作用。部分学校已经有网络业务平台,包括教育者的各类线上管理平台,学生相关的第二课堂管理平台、奖助贷管理平台、学籍管理系统、党务系统管理平台等,每天能产生大量的各类基础数据。但很多时候这些数据散存在各个院系或部门,不利于实现数据的整合。同时由于运用大数据能力不足,部分数据无法转变成为有价值并可供有效决策的知识和信息。难以让这些大数据技术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因此,建设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载体系统平台,一是需要顶层设计,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求出发,对系统平台数据采集、整理、挖掘和利用进行顶层规划。二是开发大数据分析模型,大数据分析模型应用效果和质量决定大数据的价值,又决定了是否能为校内各院系部门政策制定提供准确的数据预测。此外,大数据分析模型的开发还有利于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方旭.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维克托.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3]刘从德,谭春霞.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献的定量研究——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50-54.
[4]李怀杰,申小蓉.大数据时代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论析[J].思想政治教育,2019(3):105-110.
[5]崔海英.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维度与实现方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3):33-36.
[6]李杰,王继成.大数据助力高等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03):434-438.
[7]刘宏达,穆帆.提升高校辅导员大数据素养的时代价值与实施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9(10):97-102.
[8]罗红杰,平章起.大数据驱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引擎[J].重庆大学学报,2019(09).
[9]黄欣荣.数据驱动的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9(09):121-128.
[10]谢继华.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8.
[11]王荣.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特征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2019年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2019GXSZ075);广东省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高校毕业生‘慢就业成因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