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合显
摘 要: 吉首大学生态扶贫博士人才培养,坚持“需求导向、联合指导、强化实践、突出能力、重在应用”的理念,把国家急需的博士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有机统一,既注重人才的理论修养,更注重人才在扶贫工作中的实践能力,以达到生态扶贫博士人才“重在应用”的本质要求。
关键词: 吉首大学生态扶贫博士 人才培养 理论修养 实践能力
随着集中连片特困区扶贫攻坚的艰巨性和重要性日益突出,对培养具有扶贫理论和实践经验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急迫[1]。但是,既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因学科、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很难满足这一需求,造成扶贫人才需求与现行人才培养体系之间的矛盾。针对我国扶贫攻坚现状,理论修养深、实践能力强、扶贫针对性明确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比较缺乏,影响到民族贫困地区扶贫工作的开展。
2011年,作为武陵山片区内唯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且在扶贫开发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综合性大学,吉首大学为切实满足国家对连片特困区实施生态扶贫战略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成功申报了唯一一个服务国家扶贫开发战略需求的项目——“国家连片特困区(武陵山区)生态扶贫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并于2013年首届招生。
一、吉首大学生态扶贫博士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为了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是博士教育类型结构和学位结构的创新尝试[2]。吉首大学生态扶贫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必要性:其一是连片特困地区大多是大山区、荒漠区、高海拔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退变严重、生态灾害最易发生,急需创新扶贫模式,实施生态扶贫。其二是传统博士人才培养体系、机制的束缚与滞后,不能满足当下生态扶贫的实际需求。此外,传统扶贫模式不能适应新时代人与环境的和谐协调发展。其三是目前博士人才培养体系缺乏针对国家生态扶贫特殊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
在可行性方面,吉首大学生态扶贫博士人才培养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特点。其一是服务区域的典型性与示范性。吉首大学生态扶贫博士人才培养立足于武陵山连片特困区,瞄准生态致贫问题,示范作用于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其二是人才培养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吉首大学生态扶贫博士人才培养适应国家扶贫攻坚高层次专业人才的战略急需,人才培养具有满足国家特殊需要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其三是符合国家扶贫战略需求。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并决定率先启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工作,为全国其他连片特困地区提供示范。其四,吉首大学生态扶贫博士人才培养单位具备实施条件,具有较扎实的办学基础和较丰富的培养经验,具备较雄厚的学科实力和较完备的培养平台,生态扶贫博士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科学合理、切实可行。
二、吉首大学生态扶贫博士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吉首大学生态扶贫博士人才培养面向集中连片特困区(特别是武陵山区),培养经过生态民族学系统学习,具有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跨学科理论素养和扶贫实践经验,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等部门从事生态扶贫理论研究与创新、生态扶贫事业规划与指导、生态扶贫工作实施与践行的“创新、务实、管用”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上,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理论研讨,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吉首大学生態扶贫博士人才培养立足于武陵山区生态扶贫人才的实际需求,系统把握武陵山区人、业、地、民族现状,探究武陵山特困区生态致贫的原因与机理、扶贫理论和实践创新,在具体的生态扶贫需求中,探索生态扶贫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实现武陵特困区的脱贫致富和可持续发展。
二是内外结合,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吉首大学通过对用人单位、毕业生、在校师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调查,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和武陵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需求,按照“生态扶贫”的现实针对性与迫切性,确立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具体人才目标。并针对这一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目标要求,确立校内、校外导师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体验相结合,使生态扶贫博士系统接受扶贫开发专业化训练,具备多学科理论素养和从事生态扶贫具体工作的实践能力,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部门扶贫开发的理论研究、政策咨询、规划制定及扶贫开发实务等工作。
三是理念引领,重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吉首大学以“实践与创新”理念为引领,按照“需求导向、联合指导、强化实践、突出能力、重在应用”的要求,制定针对性强的课程体系,促进生态扶贫博士人才中的理论学习、研究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主要措施主要包括:课程体系涵盖理论知识、实践训练和研究创新三个模块。课程知识模块突出学位基础课的学科交叉性和综合性,学位选修课的宽广性和针对性,跨学科课程的指向性和实用性;实践训练模块采取课题导向的挂职锻炼模式,根据学生个人申请和贫困村寨实际需要安排研究岗、管理岗和技术岗进行实践,并配备实践导师(导师组成员)进行指导;研究创新模块要求学生具备总结生态扶贫实践经验及探索和创新生态扶贫理论与实践的能力。
四是机制创新,强化“实践与创新”体系的实践保障。为形成“学、研、政、产、用”多方参与、相互协同的博士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博士人才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素质和能力目标,吉首大学构建起生态扶贫博士人才培养的新机制。例如,建立项目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严格施行项目管理部门报告制度,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推行导师组联合培养和学校、部门、行业协同培养制度,设立博士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完善博士生培养与管理的制度建设。另外,建立人才培养资源配置体系。按照“上级部门指导、学校主导、部门推动和地方参与”的方式,构建人才培养资源配置体系,形成特需人才培养合力。建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严格导师遴选,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强化教学、科研平台建设力度,建设一批生态扶贫实践基地,加大建设质量监控体系力度,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三、吉首大学生态扶贫博士人才培养取得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促进了学位授权审核制度的改革,也推动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3]。根据武陵山片区生态扶贫人才的需求实际,吉首大学坚持“需求导向、联合指导、强化实践、突出能力、重在应用”,把国家急需的博士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有机统一起来,既注重夯实生态扶贫博士人才的理论修养,更注重人才在扶贫工作中的实践能力培养,满足生态扶贫博士人才“重在应用”的本质要求。
结合武陵山片区实际情况,吉首大学构建了多元复合的博士人才培养体系。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既要强调学术导向,又要强化实践应用,把理论与实践融入课程体系。在导师结构上,把导师队伍建设纳入培养模式中,对确保博士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4]。导师组由校内导师、部门专家和行业专家组成(“1+1+1”)模式;课程导师由1名基础课导师、2名专业课导师组成(“1+2”)模式;培养过程按1年课程理论学习、1年社会实践和1年学位论文研究设定(“1+1+1”)模式;课程模块按2门公共必修课、4门专业必修课和3门方向选修课架构(“2+4+3”)模式。上述举措形成了注重实效的实践培养模式。另外,研究生需要在一年的扶贫实践期间撰写一份扶贫实践报告,策划一项生态产业方案,开展一场生态扶贫知识讲座。既切实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凸现了“创新、务实、管用”的人才培养质量特色。在理论成果上,出版了“连片特困区蓝皮书”和“生态扶贫研究”等系列专著和教材,提出了文化制衡理论,创新了生态扶贫理论与方法,构建了连片特困区“人、业、地”综合减贫分析范式,形成了跨学科融合、多学科集成的生态扶贫研究及博士人才培养特色。
在扶贫实践成效方面,近六年来吉首大学培养了一批生态扶贫博士。在创新生态扶贫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实施生态扶贫实践基地,成为指导生态扶贫工作的“智库”。
教师取得了一系列有关生态扶贫的标志性成果,例如发布了《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蓝皮书。于2013年、2015年和2017年发布三部蓝皮书,创新性地提出了连片特困区综合贫困识别与治理的“人—业—地”(PIL)范式,探索了政府、企业、专家、村干部、村民多重扶贫政策评价路径,出版了“生态扶贫研究丛书”。该丛书整合了生态民族学理论、贫困理论、资本理论及社会质量理论等,系统地阐述了“生态扶贫”的基本内涵、实质与对策,对精准扶贫战略具有直接的指导价值,实现了贫困村“联团村”的生态脱贫。吉首大学生态扶贫博士人才项目团队针对“联团村”失态致贫实际,以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相结合为路径,以生态环境转化为生产力为机理,将生态要素转变为生态友好型产业发展路子,实现整体脱贫。
博士生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例如,受国务院扶贫办委托,博士生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编写出版了《干部驻村帮扶实务参考》扶贫培训口袋书,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和地方扶贫干部的高度评价。博士毕业生陈茜通过整理湘西苗族地区水稻种植的民间知识体系,挖掘其独特的生态、经济与文化价值,复原了“花垣子腊贡米复合种养系统”。于2017年获批为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博士毕业生何治民针对“十八洞村”生态致贫实际,实地调查,完成生态扶贫调研报告和博士论文,推动十八洞村的生态脱贫。在读博士生积极研究永顺县油茶复合种养、保靖县黄金茶和贵州锦屏县林粮间作等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智慧,助推其成功申报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通过产业效益实现区域生态脱贫。
四、结论与展望
吉首大学生态扶贫博士人才项目在理论创新和服务地方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在培养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深度、实践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另外,生态扶贫博士生的扶贫实践仍需进一步深化,并获得更广泛的支持与重视,生态扶贫理论研究成果急需进一步推广与应用。此外,满足国家特殊需求的生态扶贫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仍需获得国家、政府的进一步支持。
参考文献:
[1]麻春霞.生态扶贫初见成效后的创新跟进研究[J].原生态民族学文化学刊,2019(6):20.
[2]赵霞,赵一妮.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质量保障机制探究——以粮食行业博士人才培养为例[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1):154.
[3]高婧.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的模式创新与优化研究——以南京财经大学为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2):75.
[4]蘇春景,韩延伦.创新博士人才项目培养质量保障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6(10):43.
基金项目:湖南省研究生优质课程2019年立项项目“生态扶贫与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