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时代日本多维度联合防卫力战略构建及其影响*

2020-05-14 07:49:04孟晓旭
国际安全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多维度太空领域

孟晓旭

【内容提要】 日本新防卫战略把日本的防卫力量从传统的海陆空领域扩展至多维度的太空、网络以及电磁波等新领域,重视各领域之间的彼此融合防卫。作为一个综合性防卫战略,它强调从平时到“有事”各阶段之间、自主防卫与日美同盟及多层次安保合作之间、“前方战场”和“后方体制”之间的综合防卫。为实现“跨领域作战”,日本提出了优先项目和强化重点,侧重在太空、网络、电磁波等新领域内获得并强化相关防卫能力。同时日本也加强提升传统领域内的海空能力、导弹防御及防区外打击能力,并对自卫队的体制进行相应调整。新防卫战略与“印太构想”融合,进一步深化了日本立体跨域防卫体系。日本“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新战略具有深刻的竞争时代背景,为配合美国军事战略调整并强化日美同盟、对竞争时代安全情势的判断与主动应对、积极加入全球军事变革下新领域内的激烈竞争、更好地应对岛屿争端及加强海洋防卫等现实问题,这是日本谋求构建新防卫战略的深刻动因。该日本新防卫战略产生的影响包括:日本的防卫自主或更难实现、进一步改变战后日本的安全战略基点、在新安全领域引发竞争及不利于构建良好的中日建设性安全关系等。对此,中国需进一步增强本国综合性实力,积极推动日本对华安全释疑,扩大中日防卫交流与安全对话,增进两国的安全互信。

2018年12月18日,日本在内阁会议通过的《2019年以后的防卫计划大纲》(以下简称新《防卫计划大纲》)中提出构建“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此后,日本政府和执政党不断探讨该防卫战略。2019年3月26日,防卫省召开“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构建委员会”深化相关讨论。①该委员会的委员长由防卫副大臣担任,委员长代理由防卫大臣政务官担任,副委员长由防卫事务次官担任,委员包括防卫审议官、防卫大臣官房长、各幕僚长、情报本部长、防卫装备厅长官等。见防衛省「多次元統合防衛力構築委員会」の開催について、https://www.mod.go.jp/j/press/news/2019/03/26e.html。2019年6月12日,日本自民党政调国防安全保障调查会联合学习会第五次会议的研讨主题也是“构建面向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②自民党「会議情報」、https://www.jimin.jp/activity/conference/weekly.html?wk=-4。“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的构建具有深刻的竞争背景,是当前安倍政府设计未来日本中长期安保战略的关键,也是指导下一阶段日本防卫力量建设的重要指针。新防卫战略强调改变日本以往的“传统”安保思维,必然会对日本的防卫建设、安全走向以及国际安全等产生重要影响,需要我们给予必要关注。基于目前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不充分的现状,③徐万胜、姬世伦:《日本新版〈防卫计划大纲〉评析》,载《和平与发展》2019年第1期,第38-50页。本文对其作进一步探讨。

一 “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的内涵及其构建

“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强调多领域(包括传统领域和新领域)防卫力的融合运用。安倍政府多次提出日本必须要构筑出不同以往的真实有效的防卫力,不断讨论“跨领域作战”“新领域”等与“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战略密切相关的新防卫概念。2018年5月20日,自民党政务调查会在向政府提交的《对于策定新防卫计划大纲及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的建议——面向“多维度横断防卫构想”的实现》报告中首次提出“多维度横断防卫”概念,建议即将出台的新《防卫计划大纲》之基本方针“不仅是海陆空,而且要灵活运用太空、网络及电磁波等来构建多领域交叉(也就是‘多维度横断’)的防卫力,应基于联合运用的观点对之进行最适化建设。”④自由民主党政務調査会「新たな防衛計画の大綱及び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画の策定に向けた提言~『多次元横断(クロス・ドメイン)防衛構想』の実現に向けて~」、2018年 5月 29日、https://www.jimin.jp/news/policy/137478.html。8月,在 “安全保障与防卫力座谈会”上,安倍提出“在网络和太空等新领域保持优势,对日本的防卫具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性”的认识。①首相官邸「安全保障と防衛力に関する懇談会」、2018年8月29日、https://www.kantei.go.jp/jp/singi/anzen_bouei2/dai1/gijiyousi.pdf。9月3日,安倍在第52次自卫队高级干部集会上明确训示:“拘泥于海陆空这样的传统区分已经不能保卫日本,交叉灵活地运用太空、网络、电磁波新领域的防卫体制之变革非常紧迫。”②首相官邸「第52回自衛隊高級幹部会同 安倍内閣総理大臣訓示」、2018年9月30日、http://www.kantei.go.jp/jp/98_abe/statement/2018/0903kunji.html。在充分吸收“跨领域作战”“新领域”等概念的基础上,新《防卫计划大纲》最终就下一期日本的防卫提出“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新防卫战略。

(一)概念内涵

根据新《防卫计划大纲》和《2019~2023年的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以下简称新《中期防》),日本所构建的“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防卫领域不仅仅是海陆空的传统领域,还包括太空、网络和电磁波等新领域。第二,在加强个别领域内防卫力的质和量的同时,还要重视太空、网络、电磁波等新领域防卫能力,以提升整体防卫力,并有机融合所有各领域的防卫力,在相乘的效果下提升整体的防卫力来实施“跨领域作战”,以克服个别领域内相关防卫力的劣势及弊端。第三,确保从平时到“有事”的所有阶段常态、可持续地、灵活地实施战略活动,必须更加广泛且高频度地实施从平时开始的能力展示、信息收集、警戒监视等活动。第四,强化日美同盟,在增强日美同盟的威慑力和应对力的同时,与其他各国推进多方面、多层次安全保障合作。第五,重视包括后方在内的防卫力持续性和强韧性问题,重视物资供给、人员、装备技术、产业、信息收集与处理等发挥支撑作用的各方面。③防衛省「防衛計画の大綱及び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画について」、https://www.mod.go.jp/j/approach/agenda/guideline/2019/pdf/20190426_190509.pdf。按照日本防卫战略的思路与表述,日本“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是一个立体、多维度、跨领域的防卫概念(参见图1),它主要包括两个关键词:一是“多维度防卫”,二是“联合防卫”,它们体现了当前日本在防卫力构建上的特点与重点。

“多维度防卫”,主要强调横向维度的“多领域”及它们彼此之间的融合防卫,“跨领域作战”,即海陆空、太空、网络、电磁波等各领域交叉融合作战,将不同领域内的防卫力进行互补性使用,建立起防卫力联合优势,提高作战效率,提供任务所需的行动自由,实现作战目标。这是最能体现防卫战略之“新”的地方。关于“跨领域作战”的实际运用,原日本陆上自卫队东部方面军总监渡部悦和认为,陆上自卫队地对舰导弹攻击敌人舰艇就是从陆地到海洋的“跨领域作战”,海上自卫队“宙斯盾”系统和陆上自卫队陆基“宙斯盾”①“宙斯盾”系统雷达还能发射电磁波。攻击敌方的弹道导弹是从海洋和陆地领域向太空等新领域进行的“跨领域作战”。②渡部悦和「新たな『防衛計画の大綱』『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画』」、http://www.jfss.gr.jp/home/index/article/id/839。

图1 “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构建结构示意图

“联合防卫”除了强调横向维度的综合“多维度防卫”外,还涵盖各防卫领域内联合、彼此间在各阶段、各机构上的联合等防卫的综合性以及立体上的各种防卫体制间联合的综合性。“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强调日本应有的防卫在“联合防卫”上要做到:第一,实现从平时到“有事”各阶段的综合防卫。具体措施为:一是通过积极的共同训练、演习和舰艇的海外港口停靠等,从平时开始提高存在感,展示日本的意志与能力,推动自卫队战略性交流活动与日本外交的融合;二是灵活运用所有领域的能力,在日本周边广泛且持续性地进行信息收集、警戒监视、侦察(ISR)等“监视”活动,灵活地选择威慑措施,防止事态发生及严重化;三是对于侵犯领空和侵入领海等侵害日本主权的行为,包括与警察机构合作在内,迅速采取适当措施,从平时就开始持续性地展开对弹道导弹的防御;四是从平时开始持续监视太空、网络、电磁波领域,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在应对攻击时,灵活运用新领域力量来阻止和排除威胁。第二,自主防卫与日美同盟、与多层次安保合作之间的综合防卫。日本在强化自主防卫力的同时,一是从平时到“有事”的各个阶段,根据《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在日美同盟中积极地发挥日本的安全作用,有效地实施日美共同活动;二是积极推进多层次的对外安保合作,在“印太构想”下考虑地域特性和对方国家实情,战略性地推进包括共同训练、演习、防卫装备和技术合作、构筑支援能力、各军种交流等防卫合作和交流。①防衛省「平成 31 年度以降に係る防衛計画の大綱について」、2018年 12月 18日、https://www.mod.go.jp/j/approach/agenda/guideline/2019/pdf/20181218.pdf。第三,“前方战场”和“后方体制”之间的综合防卫。一是基于对太空和网络等更加依赖的背景,与有关机构合作并分担职能;二是确保弹药和燃料供给、海上运输线和重要基础设施防护等,加强包括后方在内的防卫力量的持续性与强韧性;三是与相关省厅合作,通过储备、修复、代替等方式,②防衛省「平成 31 年度以降に係る防衛計画の大綱について」、2018年 12月 18日、https://www.mod.go.jp/j/approach/agenda/guideline/2019/pdf/20181218.pdf。将完善防卫力量的支持要素纳入综合建设视野,包括保障人员、教育基础,调整防卫装备体系,强化防卫工业技术基础,实现武器装备采购的合理化,巩固国防工业供应体系稳定等。

(二)优先强化事项

日本一方面主张当前防卫力的强化必须以与以往完全不同的速度进行,另一方面又考虑到人口减少和财政困难等现状,因此对“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战略的构建提出了相关优先事项,在实现“跨领域作战”的目标下进行优先支持与重点强化,尤其强调在太空、网络、电磁波等新领域内实现能力的获得与强化。同时,为配合“跨领域作战”,“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战略也强调持续加强传统领域内的海空能力、导弹防御能力及防区外打击能力的建设。

在“优先强化事项”上,强调在太空领域要确保具有情报收集、通信、定位等功能的人造卫星的防卫能力建设,构筑持续监视太空状况的体制,强化从平时到“有事”各阶段下能占据优势地利用太空的能力。在网络领域,寻求网络防卫能力的根本强化,加强对自卫队指挥通信系统和网络的持续监视能力,加强迅速恢复损失的能力。在日本遭受攻击等“有事”时,有阻碍攻击方网络运行的能力。在电磁波领域,强化电磁波信息收集与分析能力、提升应对干扰能力的同时,强化使对方雷达和通信“无力化”的能力。在海陆空等传统领域,新《防卫计划大纲》认为优先强化的事项主要是提升与增强应对战斗机、舰艇和导弹的能力,以维持海空优势。在海空领域强调深化能力,主张强化在更广范围对周边海空的持续监视能力、强化应对包含无人潜航器(UUV)的能力、构筑可灵活运用短距离起飞、垂直起降战斗机(STOVL)在内的战斗机体系等,强化空中应对能力。在提升防区外打击能力上,除了拥有射程圈外的反击能力等必要能力外,还应加强对相关技术的综合性研究与开发。在提升防空导弹综合能力上,主张利用防御导弹所需的各种装备并建立一体化运用体制。在自卫队的机动展开能力和持续性上,主张强化水陆两用作战能力及加强与民间运输体制的合作。①防衛省「平成 31 年度以降に係る防衛計画の大綱について」、2018年 12月 18日、https://www.mod.go.jp/j/approach/agenda/guideline/2019/pdf/20181218.pdf。

日本2019年的防卫预算达到5.2574万亿日元,较2018年增加1.3%,其中相当一部分经费用于对“跨领域作战”的能力构建上。太空领域内的项目主要包括:获得宇宙监视(SSA)系统,调查研究C4ISR系统②C4ISR系统,是军事术语,意为自动化指挥系统。其中C4代表指挥、控制、通讯、计算机,由于这四个词的英文首字母均为C,所以称C4;I代表情报;S代表电子监视;R代表侦察。机能强化问题,利用通信卫星、商业卫星以及气象卫星,学习美军太空基础课程等,相关经费合计达896.5亿日元。网络领域内的项目主要包括:建设防卫通信基础,强化航空作战的网络安全对策,实施网络通用课程,参加网络安全的国际训练,调查研究应对信息系统供应链风险等,相关经费合计达223亿日元。在电磁波领域内的项目主要包括:获得拥有高电子战能力的F-35战斗机,提升F-15战斗机的电子战能力,获得网络电子战系统,改修多用机UP-3D,提升自动警戒管制(JADGE)系统的电子战能力,相关经费合计达1 271亿日元。海空领域的项目主要包括:提升P-3C反潜机的能力及延长其机龄,延长预警机的机龄,建造护卫舰、潜水艇以及舰龄延长,获得续航无人机与预警机,建设相关雷达,调查研究对“出云号”准航母的改修、获得03式和11式地对空导弹等,相关经费合计达4 246亿日元(此费用未包括已在电磁波领域中统计的获得F-35和提升F-15战斗力的相关经费)。防区外打击能力建设包括:获得相关导弹,研究岛屿防卫高速滑空弹等。综合导弹防空能力构建包括:建设陆基版“宙斯盾”系统,获得SM-3 Block IIA及SM-3 Block IB拦截弹,建设对空战斗指挥统制系统等。机动展开能力包括:获得16式机动战车、155mm榴弹炮及C-2运输机等。这些相关经费合计约为3 640亿日元。③防衛省「我が国の防衛と予算—平成31年度予算の概要」、https://www.mod.go.jp/j/ yosan/2019/yosan.pdf。总的看,这些武器以及设备都是实施“跨领域作战”的关键装备。①渡边悦和『新たな「防衛計画の大綱」「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画」』、http://www.jfss.gr.jp/home/index/article/id/839。

(三)防卫体制的调整

为了对“实现横断作战而进行统合运用”提供组织基础,“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要求自卫队在体制建设上进行对应调整,目的是汇集各领域内自卫队的情报,以进行统一分析,准确弄清事态,集中发挥作用。日本此举的主要考虑是,其认为来自敌方复合攻击的可能性较大,因此需要在防卫体制上进行整合。对此,新《防卫计划大纲》提出:第一,进一步推进海陆空自卫队在所有领域的联合,迅速发挥自卫队整体的能力效果和实现高效率的运行态势。日本主张在统合幕僚监部②日本统合幕僚监部,日本防卫省特别机构之一,是负责统一指挥和调度日本陆海空自卫队的联合参谋部。强化与新领域相关的态势,探讨未来统合运用应有的状态。第二,为持续监视太空状况,确保从平时到“有事”所有阶段的太空利用优势,在航空自卫队成立太空专属部队。第三,在网络防卫队原有人员基础上再增加 70名队员,充实和强化网络防卫队。同时,为了彻底地强化网络防卫能力,经常持续监视自卫队的情报通信网络,成立作为联合部队的网络防卫部队。第四,要对电磁波领域的“统合”利用进行管理和调整,强化统合幕僚监部在其中的作用。第五,为同时应对各种复合性的空中威胁,保持陆上自卫队地对空导弹部队及弹道导弹防御部队、海上自卫队“宙斯盾”护卫舰部队以及航空自卫队地对空导弹部队等优势,构筑防空导弹综合能力。第六,成立海上运输部队,在“统合”运用下迅速开展自卫队机动的活动。③防衛省「平成 31 年度以降に係る防衛計画の大綱について」、2018年12月18日、https://www.mod.go.jp/j/approach/agenda/guideline/2019/pdf/20181218.pdf。

从具体实施上看,防卫省通过新建和改编自卫队部队,在充实太空、网络、电磁等领域的队伍的同时,深化各领域及跨领域的组织体系建设。2019年1月27日,日本防卫省称,正在探讨新建部队来统一负责太空、网络和电波等新领域的防卫,该部队与传统上指挥陆海空三大自卫队的统合幕僚监部是不同框架的部队,被定位为兼具司令部职能的“功能统一组织”,④「宇宙・サイバー、自衛隊初の統合部隊創設へ 防衛省検討」、産経新聞、https://www.sankei.com/politics/news/190128/plt1901280002-n1.html。其级别与陆上自卫队陆上总队、航空自卫队航空总队和海上自卫队自卫舰队类同。在太空专属部队上,防卫省确定将在2022年组建监视太空状况的新部队,编制规模为100人,这支部队预计于2023年开始正式运行。日本已经向美国派遣自卫队官员,学习监视废弃卫星、火箭碎片等太空垃圾的相关经验。为强化联合运输能力,还新编1个联合型的海上运输部队。①今井和昌、丹下綾「『統合機動防衛力』から『多次元統合防衛力』へ」、『立法と調査』No. 409、2019年2月、頁86。此外,日本2019年的防卫预算中在防卫政策局战略规划课下新设“太空、海洋政策室(暂称)”、在统合幕僚监部指挥通信系统企划课新设“电磁波领域规划班(暂称)”、在整备计划局信息通信科新设“电磁波政策室(暂称)”“AI网络安全推进室(暂称)”“AI规划班(暂称)”等,并且作了相关经费规划。②防衛省「我が国の防衛と予算—平成31年度予算の概要」、https://www.mod.go.jp/j/yosan/2019/yosan.pdf。继2019年春首次在地方部署专门网络部队外,2019年9月,日本又在九州的陆上自卫队西部方面军部署了电子战部队。③「九州に電子戦部隊=南西諸島に地対艦ミサイル-離島防衛、西方シフト着々・陸自」、https://headlines.yahoo.co.jp/hl?a=20190916-00000006-jij-soci.

(四)跨区域防卫体系的深化

在“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下,日美安保同盟进一步强化,超出2015年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提出的同盟从“地区”走向“全球”的层面,两国在太空、网络、电磁波等新领域内的安全合作令人关注。2019年4月19日,日美“2+2”安全磋商会议的共同声明表示,双方欢迎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国家防卫战略》与日本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防卫计划大纲》之间的整合,强调“日美同盟应更好地准备跨领域作战,将太空、网络及电磁波领域作为优先领域。”一方面,日美共同强调在“跨领域作战”上“太空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应强化“功能保证、相互运用性及运用合作”来深化合作,“要灵活运用新颖的太空观念,确定支持同盟需要的政策”;④防衛省「日米安全保障協議委員会共同発表」、https://www.mod.go.jp/j/approach/anpo/kyougi/2019/04/19_js.html。另一方面,在新《防卫计划大纲》的记者发布会上,日本防卫大臣岩屋毅表示,为构筑“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在继续强化日美同盟的同时还要根据“印太构想”灵活运用防卫力,推进多方面、多层次的安保合作。⑤防衛省「防衛大臣記者会見」、2018年12月18日、https://www.mod.go.jp/j/press/kisha/2018/12/18a.html。

由此,“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与“印太构想”融合,通过共同训练、联合演习、防卫技术与设备交流等提升相互操作性,进一步深化日本跨区域防卫体系的构建。2018年12月23日,日本海上自卫队与美英两国海军在太平洋首次开展三国联合军事演习,日本准航母“出云号”参加了此次演习。2019年6月10日,日美在南海举行战术航行演习,展示海上威慑能力。2019年5月,美、日、法、澳四国在印度洋举行联合军演。同月,日印在安达曼海举行联合军演,包括“联合海上行动”、战术演练等。2019年,日印还就《物资劳务相互提供协议》(ACSA)进行正式谈判,该协议将允许印度海军进入位于吉布提的日本海上自卫队海外基地,而日本海上自卫队也将被允许使用位于印度洋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上的印度海军设施等。2019年6月26日,日法首脑会谈同意以海洋安保、高质量基础设施等为中心进行的印太战略合作。①外務省「日仏首脳会談」、https://www.mofa.go.jp/mofaj/erp/we/fr/page6_000343.html。除海洋安全合作与交流之外,“印太构想”还深化到了太空、网络等新领域的安全合作上。2019年6月29日,日印“外相战略对话”表示:“双方为深化日印关系,促进在网络、太空领域的合作。”②外務省「日印外相間戦略対話」、https://www.mofa.go.jp/mofaj/s_sa/sw/in/page4_005088.html。此外,日本与印度在海域态势感知(MDA)合作上达成协议的同时,还把合作探月纳入近年合作重点项目,两国可能在2023年共同登月。③「『月の南極』へ無人探査機 日本とインド共同宇宙開発」、https://headlines.yahoo.co.jp/videonews/fnn?a=20190730-00421652-fnn-soci。网络安全的国际合作上,2019年3月,在日本的提议下,第二届“东盟地区论坛闭会期间关于使用信息与通信技术安全会议”(ARF ISM on ICTs Security)各成员国同意彼此共享关于网络安全政策的相关信息。④外務省「サイバーセキュリティに関する第2回ARF会期間会合等の開催」、https://www.mofa.go.jp/mofaj/press/release/press4_007262.html。2019年7月12日,日法第五次网络磋商会议提出“将强化两国的网络安全合作置于优先位置”。⑤「第5回日仏サイバー協議」、https://jp.ambafrance.org/article14898。

二 “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战略构建的动因

在“竞争时代”的大背景下,日本新《防卫计划大纲》指出,要构筑不同以往的真正有实效的防卫力就必须确保防卫力量的质与量,强调“特别是在太空、网络、电磁波这样的新领域取得优势对日本十分重要,日本必须完全摆脱以陆海空传统领域划分防卫的思维,跨领域地构筑联合各领域的新防卫力,以与以往截然不同的速度进行变革”。⑥防衛省「平成 31年度以降に係る防衛計画の大綱について」、2018年 12月 18日、https://www. mod.go.jp/j/approach/agenda/guideline/2019/pdf/20181218.pdf。

(一)“竞争”“竞争战略”“竞争时代”

“竞争”,本意指竞逐各方争相超越。但是,在当前新兴国家崛起、守成国相对衰弱的国际形势变局之下,“竞争”在安全战略上则又被美国等国家加上了新的特殊涵义,即竞争各方尚未达到武装冲突层面的对峙形态。这里将国家间的对峙分为“竞争”和“武装冲突”两种状态,在武装冲突之前和武装冲突之后都是“竞争”状态,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对峙。美国已将“竞争”状态作为军事安全战略上重要的应对之策。美国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TRADOC)司令斯蒂芬·汤森德(Stephen J. Townsend)强调:“战斗环境发生变化,国家间竞争重新出现,美国国防战略强调在冲突之前和之后赢得‘竞争’的重要性。”①Stephen J. Townsend, “Accelerating Multi-Domain Operations Evolution of an Idea,September-October 2018,” https://www. armyupress.army.mil/Journals/Military-Review/English-Edition-Archives/September-October-2018/Townsend-Multi-Domain-Operation.

1972年,兰德公司战略研究室主任安德鲁·马歇尔(Andrew W. Marshall)在《与苏联的长期竞争:战略分析框架》报告中将经济学中的竞争战略思想引入到国家安全领域并提出“竞争战略”(competitive strategies)的概念,提出了美国对苏竞争战略的路径与工具——“净评估”方法。②Andrew W. Marshall, Long-Term Competition with the Soviets: A Framework for Strategic Analysis, Santa Monica: RAND, April 1972.基于美国相对衰弱的凸显,美国战略派深化了冷战时期提出的“竞争战略”,主张在和平时期利用军事力量的发展、建设、部署和展示来塑造竞争对手的选择,使之有利于己方的战略目标。③Thomas G. Mahnken, Competitive Strategies for the 21st Century: Theory, History, and Practice,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考虑到中国崛起的“威胁”,继承“竞争战略”思维,美国国防部提出“第三次抵消战略”。④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以及70年代至90年代,美军分别提出第一次和第二次“抵消战略”,核心思路是“以核武器制常规武器”及“以信息化对机械化”来构建针对苏联的非对称战斗力。这两次“抵消战略”帮助美国赢得了战略主动。2014年10月27日,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发布研究报告《迈向新抵消战略:利用美国的长期优势恢复美国全球力量投送能力》。同年 11月 15日,延续上述报告的战略思想,时任美国国防部长查克·哈格尔(Chuck Hagel)在演讲中提出旨在投资尖端技术与系统的“国防创新计划”新倡议,标志着美国“第三次抵消战略”的出台。该战略基于“核武器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新反舰、防空导弹、远程攻击导弹以及不断增强的反卫星能力、网络能力、电子作战能力以及特种作战能力”,⑤Bob Work, “The Third U.S. Offset Strateg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artners and Allies,”January 28, 2015, https://www.defense.gov/newsroom/speeches/speech/article/606641/.强调“使对手当前优势贬值的同时,增加其应对美国行动的成本,从而帮助美国建立长期的竞争优势。”①Stephen Welby, “The Offset Technology Strategy,” April 12, 2016, https://www.armedservices.senate.gov/imo/media/doc/Welby_04-12-16.pdf.“第三次抵消战略”强调创新,旨在通过发展新的军事技术和作战概念“改变未来战局”,在与主要对手的新一轮军事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第三次抵消战略”注重打造快速和远程打击“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以及全维战场的体系对抗,是新的“竞争战略”,强调将陆地、海上、太空和网络空间形成联网,催生出了新的作战形态。

美国从战略上认定当前的世界大国处于竞争时代。2018年1月,特朗普在其任内发布的首份国情咨文就把中国和俄罗斯定为战略竞争对手。②White House, “President Donald J. Trump’s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January 30, 2018,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s-statements/president-donald-j-trumps-state-union-address/.2018年美国《国防战略》报告认为,在“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不断衰弱背景下,是大国的长期战略竞争而不是恐怖主义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首要关切。③Summary of the 2018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https://dod.defense.gov/Portals/1/Documents/pubs/2018-National-Defense-Strategy-Summary.pdf.事实上,早在2017年1月 26日,后来担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规划高级主管的纳迪亚·沙德罗(Nadia Schadlow)提出战略竞争时代的到来。从防卫角度看,美国安全战略视野内的“竞争时代”强调以下特点:一是未来冲突将横跨区域和陆海空、太空及网络等所有领域,美国在每个作战域享有的绝对军事优势及按照自己想要的任何方式展开军事行动的情况已面临全面竞争;二是竞争对手研究美国的作战方式,开始针对美国的实力进行相关能力投资,试图找到美国作战网络和作战构想的弱点,并利用那些没有发生公开战争的竞争领域(如信息战、模糊或否认代理行动及颠覆活动等)来达到目的;三是精确和廉价武器的传播以及网络工具的使用使得国家和非国家竞争者可以在各个领域伤害美国,这些能力还能使对手在不使用核武器的情况下能对美国展开战略攻击,从而削弱美国的经济和军事部署能力;四是竞争对手以及其他国家和非国家行为者判断美国以“二元方式”看待世界,将国家分为“和平”状态和“战争”状态,因此它们倾向采取“灰色事态”的手法来进行“竞技”。使用传统手段和非传统手段相结合、战争界限更加模糊、作战样式更趋融合的“混合战争”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和大国冲突的形式之一,先进的技术更是将“混合战争”的复杂性提升到新的高度。

(二)“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的构建动因

为应对竞争时代及其下的全球军事变革,主动应对安全情势的变化,主动参与新领域内的激烈竞争以及更好地应对现实的安全问题,日本积极推动跨领域、跨部门且高度联合的“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战略的出台,并深化相应的防卫能力构建。

1. 竞争时代配合美国军事战略调整并强化日美同盟

面对长期的战略竞争、科学技术的快速传播以及横跨所有冲突领域的“战争”和“竞争”新态势,美国认为“真实的世界是竞争不断的竞技场,竞争对手不会按照美国的方式发动进攻”,宣称要“重视竞争博弈,迎接挑战”。①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December 2017, 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17/12/NSS-Final-12-18-2017-0905.pdf.为维持在世界军事领域内的领导地位,基于“实力促和平”的战略选择,美国提出:一是实现美国军队关键核心能力的现代化,强调把资金优先用于恢复重建和确保太空任务执行能力的项目上,同时也将投资于网络防御、可恢复能力以及进一步深化网络空间能力与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融合;二是美国国防部必须发展新的作战理念和能力,打造一支满足现实需要的联合部队,在空中、海上、陆地、太空和网络空间领域没有确定支配地位的情况下赢得胜利,包括不构成常规军事冲突的战斗。②Summary of the 2018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https://dod.defense.gov/Portals/1/Documents/pubs/2018-National-Defense-Strategy-Summary.pdf.这两个方面都突出了太空、网络等新领域在安全防卫上的重要性,考虑了新技术可能给战场带来的变化,提出军事现代化不单指对硬件进行现代化改造,还需对作战力量的组织和运用进行创新防卫理念的创新。在新的作战理念上,2016年,美军正式提出“多域战”(Multi-Domain Battle)概念,强调将作战力量从传统的陆地和空中,拓展到海洋、太空、网络、电磁波等其他作战域,获取并维持相应作战域优势,支援并确保联合部队行动自由,实现整体作战,从物理打击和认知方面挫败对手。2018年,美军继而又提出“多域作战”(Multi-Domain Operations)的概念,被称为“多域战”的升级版,其虽仍以“多域战”为核心,但在解决方案上则进行了重新定义,强调在复杂的军事竞争中,未来作战不是以“战斗”(Battle)为中心,必须开展整体“作战”(Operation),通过持续的竞争来获得最终胜利,因为单纯的“战斗”胜利虽赢得局部胜利但不能赢得整个战役的胜利。美国这种强调“作战”而不是“战斗”的作战理念无缝衔接了“战术”和“战役”,对于竞争者可能在竞争和武装冲突的各阶段采用“多层对峙”的方法来削弱美军的多域优势,也可以更好地应对。③The U.S. Army in Multi-Domain Operations 2028,https://info.publicintelligence.net/USArmy-MultidomainOps2028.pdf.

为在日益复杂的全球安全环境里竞争、震慑和取胜,美国“多域战”和“多域作战”都强调对盟友的依赖,①David Vergu, Multi-domain Operations Rely on Partnerships to Succeed, February 12, 2019,https://www.defense.gov/explore/story/Article/1755520/multidomain-operations-rely-on-partnershipsto-succeed/.以可持续的方式充分调动联盟力量,维持美国霸权的基础。2018年版美国《国防战略》报告提出“一体化军事战略”,要求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建立更广泛的联盟。②Summary of the 2018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https://dod.defense.gov/Portals/1/Documents/pubs/2018-National-Defense-Strategy-Summary.pdf.日本新《防卫计划大纲》也认识到美国这一战略需求,美国为了重建军事力量,在所有的领域维持军事优势,强化核威慑力,提高导弹的综合防御能力等,美国对同盟国和伙伴国维持防卫承诺的同时,也提出加大分担责任的要求。③防衛省「平成 31 年度以降に係る防衛計画の大綱について」、2018年12月18日、https://www.mod.go.jp/j/approach/agenda/guideline/2019/pdf/20181218.pdf。美国将印太地区定位为优先地区来加强同盟和伙伴关系,在2019年6月1日发布的《未雨绸缪、伙伴关系深化及网络化区域建设》印太战略报告中,美国提出通过加大与盟友和伙伴国的合作、加快盟军与美军的能力集成及深化相互操作性等来应对竞争对手在当地的军事优势。④“Indo-Pacific Strategy Report: Preparedness, Partnerships, and Promoting a Networked Region,”June 1, 2019, https://media.defense.gov/2019/Jul/01/2002152311/-1/-1/1/department-of-defense-indopacific-strategy-report-2019.pdf.

日本作为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的安全盟友,特朗普政府多次要求其分担责任、配合其防卫理念和安全战略的调整。从防卫理念和作战方式等方面看,“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深受美国的“多域战”和“多域作战”的影响,既是美国作战理念在亚洲的翻版,也是美国军事战略在亚洲的回应性支持。2019年5月,特朗普访日期间,日本宣布采购美国105架F-35隐形战机,成为美国所有盟友中采购该款战斗机数量最多的国家。日本此举背后的主要原因不单是特朗普追求表面的经济利益,实际上是美国在给盟友日本充实可以用于“多域作战”的武器,更好发挥日本“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对美军的无缝配合。原日本陆上自卫队东部方面军总监渡部悦和明言:“跨领域作战”是美国联合参谋本部议长马丁·邓普西(Martin Dempsey)上将提倡的,目的是“如果日美双方都采用的话,日美共同作战就会顺利进行”。⑤渡边悦和「新たな『防衛計画の大綱』『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画』」、http://www.jfss. gr.jp/home/index/article/id/839。尽管日本对特朗普政权的“美国优先”持有疑虑,认为“不确定”的美国不再靠谱,但是在安全领域,安倍政权对美国的回应一改二战后以来大多数政府所持有的犹豫和踌躇,是积极强化而不是背离日美同盟。现在日本防卫界的主流观点认为,不仅要使以日美同盟为基础的以往的安全保障体制不发生动摇,还要有积极支持、强化日美同盟的危机感。①防衛研究所「新たな防衛計画の大綱」、『東アジア戦略概観 2019』、http://www.nids.mod.go.jp/publication/east-asian/pdf/eastasian2019/j07.pdf。2019年4月召开的日美“2+2”安全磋商会议强调,两国加强跨领域合作包括在新领域内加强能力建设。②Japan-U.S. Security Consultative Committee (Japan-U.S. “2+2”), April 19, 2019,https://www.mofa.go.jp/na/fa/page3e_001008.html。

2. 对竞争时代安全情势变化的主动应对

对日美同盟的强化并未影响日本对自身防卫能力的提升和对自主防卫战略的追求。日本注重自身安全能力提升的战略思维并未受到来自美国方面的禁锢,这与安倍政权追求的“摆脱战后体制”及“大国化战略”相关,安倍多次强调真正的国防是要靠自己。因此,对“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的构建不仅是日本回应美国在战略竞争思维下向盟友发出的责任分担和作用期待,还是日本基于安保战略对竞争时代的安全形势特别是全球军事变革现实进行深入研判后作出的主动战略选择,目的是维护日本的安全利益。

日本密切关注美国防卫与安全战略的调整,注意到“特朗普政权正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转向以外交、军事、政治、经济相融合的总体战来对待‘大国竞争’问题,美国外交在道义现实主义下接近传统的共和党保守主流外交。”③高畑昭男「トランプ流『道義的現実主義外交』の展開」、http://www2.jiia.or.jp/pdf/research/H30_US/02_takahata.pdf。日本认可美国的对“竞争时代”的“战略判断”,十分关注军事冲突之外另一个层面的“竞争”现实。新《防卫计划大纲》强调,围绕现有秩序的不确定性在增加,以形成有利于自己的国际秩序、地域秩序及扩大影响力为目标,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的国家间竞争显现。④防衛省「平成 31 年度以降に係る防衛計画の大綱について」、2018年12月18日、https://www.mod.go.jp/j/approach/agenda/guideline/2019/pdf/20181218.pdf。与美国一样,日本判断当前国家间的竞争方式已然多样化,新的竞争呈现出新的特征。一方面,国家间从偶尔到经常使用军队和执法机关威胁他国的主权、使用社交网络等操纵他国舆论,网络威胁正在严重化、巧妙化,⑤「次期サイバーセキュリティ戦略骨子」、https://www.nisc.go.jp/conference/cs/dai17/pdf/17shiryou02.pdf。网络战是新时代的战斗,不仅是邻近的国家之间的战斗,也是无形空间内非对称型的严峻战斗;⑥「新たな安全保障戦略-高まる脅威と不透明な国際環境に立ち向かう-」、http://rips.or.jp/jp/wp-content/uploads/2018/07/7e592bdff3d55ffeab904e02811763cb.pdf。另一方面,作为国家间竞争的一环,在国际法上还达不到使用武力和军队程度的“灰色地带事态”,也有长期持续的趋向,甚至还有进一步增大的可能。①防衛省「平成 31 年度以降に係る防衛計画の大綱について」、2018年12月18日、https://www.mod.go.jp/j/approach/agenda/guideline/2019/pdf/20181218.pdf。此外,日本强调“混合战争”成为国家间“竞争”的重要形式,模糊了军事和非军事界限,国家间可以通过信息战、舆论战、网络战和贸易战等展开“竞争”,强行要求对方作出的不单是军事方面的反应。

2018年10月,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基于重新审视旧的2013版《防卫计划大纲》和日本国家安保战略的现实需要,提出了涵盖11项提议的政策建议书。②该研究会成员有前防卫审议官德地秀士、原海上保安监秋木茂雄、防卫大学教授神谷万丈、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小谷哲男等。此中,日本安保界的“有识之士”论述了日本对当前国际社会正在加速的“竞争”的认知:一是人工智能、无人化、自动化等是军事变革的要因,围绕技术革新的竞争在中美两国展开,中美间的贸易冲突不仅仅是贸易纷争,还是围绕高科技竞争的一环,与中美两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密切相关;二是中国计划到2035年实现军事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中美、日中的军事平衡可能发生显著有利于中国的变化;三是网络不仅威胁国家和军队,还涉及重要基础设施、企业和个人。一些国家通过网络攻击取得他国安保意图的决策过程、军队的作战计划、高科技技术等情报外,还进行军事和政治活动;四是妨碍太空空间自由利用的威胁也在高涨,中国和俄罗斯在进行开发和试验反卫星武器和从轨道上攻击的能力。拥有这样能力的国家可能基于电子干扰和网络攻击对太空体系构成威胁等。③「揺れる国際秩序に立ち向かう新たな安全保障戦略-日本を守るための11の提言-」、http://www2.jiia.or.jp/pdf/policy_recommendations/2018/181010jpn-security_policy_recommendations.pdf。该建议书要求日本在“动荡的时代”要构建出新的安全保障战略,以积极应对时代和现实的变革。

在地缘安全意识下,日本认为自己的周边集中了“军事上质和量都占优势的国家”,特别是面对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强大竞争压力。2018年《日本防卫白皮书》提出,中国在国防开支高水平增加的条件下急速扩张并增强以核武器、弹道导弹战力以及海上、航空战力为中心的军事力量,增强了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而且中国还企图发展在电子战、网络等新领域的实战性运用能力,认为中国将在21世纪中叶成为世界一流的军队。日本提出必须关注俄罗斯在日本周边等地区的日趋活跃的军事行动,指出俄罗斯参与攻击他国政府机关和军队等信息通信网络以及破坏他国基础设施等行动。④防衛省「平成 30年版防衛白書」、https://www.mod.go.jp/j/publication/wp/wp2018/pdf/index.html。

日本认为俄罗斯和中国是当前时代的“竞争高手”,对“灰色地带事态”和“混合战争”运用娴熟,而且对日本构成了威胁。日本提出,俄罗斯合并克里米亚时运用网络攻击、宣传、特殊作战等“混合战争”,使乌克兰军事机能和国家机能混乱和下降,指责中国以钓鱼岛为焦点在东海展开的“灰色地带之战”与“混合战”相似,担忧中国和俄罗斯的所谓“锐实力”对日本民主主义构成威胁。①「揺れる国際秩序に立ち向かう新たな安全保障戦略-日本を守るための11の提言-」、http://www2.jiia.or.jp/pdf/policy_recommendations/2018/181010jpn-security_policy_recommendations.pdf。据此,日本得出中国极有可能升级对日进攻,必须尽快强化警备态势,主张在强化传统领域的能力的同时,把相关防卫预算转向交叉地使包含太空、网络、电磁波等全部领域在内的联合防卫上,并“通过破坏性的创新,谋求大胆的方向转换”。②樋口譲次『米中の構造的対立が惹き起こす冷戦「2.0」 その行方を左右する新防衛大綱』、http://www.ssri-j.com/SSRC/higuchi/higuchi-60-20190101.pdf。日本还观察到,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成员国为了应对“混合战争”等,已作出重新探讨安全战略并根据安全保障环境的变化增加国防费等应对措施。③防衛省「平成 31 年度以降に係る防衛計画の大綱について」、2018年12月18日、https://www.mod.go.jp/j/approach/agenda/guideline/2019/pdf/20181218.pdf。在这样的安全情势下,日本主动进行了防卫战略调整。

3. 积极加入全球军事变革下新领域内的激烈竞争

新一轮全球军事变革开始涌动,各国在太空、网络、电磁波等新领域展开日趋激烈的竞争和对抗。在科技发展背景下的国家间展开的现代战中,对太空、网络和电磁波等新领域的利用被普遍认为不可或缺。④「新たな防衛計画の大綱」、『東アジア戦略概観 2019』、http://www.nids.mod.go.jp/publication/east-asian/pdf/eastasian2019/j07.pdf。日本担心这些军事技术影响日本未来的安全与发展,是“有可能改变游戏规则的武器”,日本不想做旁观者。⑤防衛省「令和元年版防衛白書」、https://www.mod.go.jp/j/publication/wp/wp2019/pdf/R01000031.pdf。太空方面,2015年,俄罗斯宣布建设空天军新军种。2018年,美国宣布将成立太空军,分散卫星功能和构建采用星座设计(constellation)技术的军事太空体系。2018年7月,法国也表示将制定太空防御战略。北约也正式承认太空是一个全新的独立作战领域,预计将会相继开展筹措太空作战指挥司令部和太空部队。网络空间方面,2017年6月,一系列勒索软件席卷全球,美国随后指责是俄罗斯军方所为。北约也日益重视网络攻击,致力于建立指挥中心加以应对。电磁波领域内,美国在电磁波作战领域领先并不断突进,空军主持过反电子高功率微波先进导弹(CHAMP)项目等,海军开展过海上电子战改进(SEWIP-BlockⅠ/Ⅱ/Ⅲ)项目等,陆军有“多功能电子战”(MFEW)系统等。而且,还有消息指出,美国有“电磁轨道炮和高能激光武器的实验和部署计划”。①防衛省「令和元年版防衛白書」、https://www.mod.go.jp/j/publication/wp/wp2019/pdf/R01000031.pdf。面对激烈的竞争,日本政府内部弥漫着“日本已经落后”的危机感。鉴于1957年的“伴侣号”人造卫星危机(Sputnik crisis)刺激美苏两国在太空领域展开竞争,由此促使两国技术实力提升到了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高度,日本铃木一人指出,“如果不能及时投入这场竞争,就有可能出现影响国家整体技术实力发展的问题”。②铃木一人:《新的争夺领域——太空》,2019年7月11日,https://www.nippon.com/cn/indepth/a06101/。安倍提出的“保持优势具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性”,就是面对激烈竞争而表现出的危机感。事实上,早在日本自卫队参加美国主导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日本就切实感受到与美军先进军事技术之间的差距,并强烈要求政府开发相关防卫能力。

而且新领域在“竞争时代”下的全球军事变革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一方面,在当前军事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战斗形态已发生变化,形成了海陆空与太空、网络、电磁波交织混合的现代战争样式。在军事攻击前先发动以使社会不安为目标的网络攻击等“混合战争”的情况增多;③「揺れる国際秩序に立ち向かう新たな安全保障戦略-日本を守るための11の提言-」、http://www2.jiia.or.jp/pdf/policy_recommendations/2018/181010jpn-security_policy_recommendations.pdf。另一方面,太空、网络等被妨碍自由访问和灵活运用的状况时有发生。新领域在安全上还具有特质性,其既可以是如海陆空等传统领域那样成为独立战场,还可以是支撑海陆空领域物理性战斗的基础设施乃至作为战斗力增强的手段。太空领域关系着通信和金融网络、军事情报系统、天气监测、卫星侦察预警和导航定位等,作为其他领域的支持性角色出现在战斗中。日本防卫省指出,“太空的特性注定其对防卫领域极为有利,也是强化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侦察与监视系统(C4ISR)机能的有效手段。”④防衛省「宇宙開発利用に関する基本方針について」、https://www.mod.go.jp/j/approach/agenda/meeting/board/uchukaihatsu/pdf/kihonhoushin.pdf。在海湾战争中,拥有通信卫星及精密诱导武器等信息技术的美军受损轻微,但能对规模和装备排在世界前列的伊拉克军队造成毁灭性打击。网络则“因与其他的所有领域紧密相连而成为关键要害之处”,⑤首相官邸「安全保障と防衛力に関する懇談会」、2018 年8 月29 日、https://www.kantei.go.jp/jp/singi/anzen_bouei2/dai1/gijiyousi.pdf。可以提供所有军事行动所依赖的指挥与控制等信息设施。在网络空间与实体空间一体化中,来自网络空间的威胁能对国家安全保障产生直接的影响。①首相官邸「『国家安全保障戦略』の現時点での評価について」、2018年 12月 18日、https://www.cas.go.jp/jp/siryou/pdf/h301218hyouka.pdf如果电力等重要基础设施受到网络攻击造成电力供给停止事态,自卫队执行任务能力会受到致命打击。②「サイバー反撃能力って何?=新防衛大綱に明記-ニュースQ&A」、2019年1月13日、https://www.jiji.com/jc/article?k=2019011300244&g=pol。电磁波领域的电子战作为现代战斗样式处于攻防的最前线,③防衛省「平成 31 年度以降に係る防衛計画の大綱について」、2018年 12月 18日、https://www.mod.go.jp/j/approach/agenda/guideline/2019/pdf/20181218.pdf。可以阻止信息的传递,是当前防卫关注的主要领域。此外,进入太空、网络和电磁波等新领域一般不会依赖海陆空等传统领域的优势,而进入海陆空领域常常需要这些新领域的支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前,新领域对未来战场十分关键。一旦离开在太空系统和网络系统支持下通过人造卫星和雷达等获得情报,传统的海陆空领域的部队和武器甚至无法进行有效的运作。电子战同样是在信息环境中展开的,因而更离不开新领域的支援。

正因如此,日本注重强调新领域在防卫战略上的重要性,提出随着信息通信等领域急速的技术革新,军事技术的进展变得惊人,各国为了提高整体的军事能力,追求在新领域的技术优势,如果日本不能实现太空和网络等的稳定利用,将会对国家及国民的安全产生重大影响。④防衛省「平成 31 年度以降に係る防衛計画の大綱について」、2018年 12月 18日、https://www.mod.go.jp/j/approach/agenda/guideline/2019/pdf/20181218.pdf。日本防卫界也认为,世界各国为确保本国的军事优势地位在研发太空军事技术方面不断加速,而且很多外国军队将网络攻击作为“攻击敌人弱点”的非对称战略重点。⑤防衛省「平成 30年版防衛白書」、https://www.mod.go.jp/j/publication/wp/wp2018/pdf/index.html。各国不断推进人工智能,灵活使用先进技术进行武器研发,将来战斗的形式也很难预测。⑥村川豊「新時代の海上防衛への挑戦~」、2019年1月15日、http://www.taiyukai.or.jp/2019/1/2019-0115_3.pdf。日本防卫研究所的报告还提出,“随着日本自卫队对太空、网络空间依赖度的提高,对敌人的对抗手段也变得必要。而且,在对特定攻击者锁定比较困难的新领域,从尚未出现武力纷争的阶段(所谓‘灰色地带事态’)起就展开持续性防卫态势不可或缺”。⑦「新たな防衛計画の大綱」、『東アジア戦略概観 2019』、http://www.nids.mod.go.jp/publication/east-asian/pdf/eastasian2019/j07.pdf。特别是对于“混合战争”,更需要“有机地融合全部的领域能力,根据相乘效果放大整体能力的跨领域作战”。⑧「防衛大綱・多次元統合防衛力のイメージ」、2018年12月18日、https://www.jiji.com/jc/graphics?p=ve_pol_seisaku-anpoboei20181218j-01-w510。2019年1月16日,日本防相岩屋毅在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所作的演讲中明言:“新领域即太空、网络空间和电磁波的快速扩张利用,将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国家安全范式。这就是推动日本最近制定新《防卫计划大纲》的原因。”①Japan’s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January 16, 2019, https://www.csis.org/analysis/japansnational-defense-strategy。

4. 更好地应对岛争及加强海洋防卫等现实问题

对于岛争安全问题,日本主张采取联合作战,展开立体防卫。日本单方面认为中国对“灰色地带事态”的运用也将集中于岛屿争夺上。通过整合情报、通信、防空网络、扩充兵站和建设包括下地岛机场在内的航空基地等,可以强化三个自卫队的联合运用效果,确立离岛防卫的基础。②「新たな安全保障戦略-高まる脅威と不透明な国際環境に立ち向かう-」、http://rips.or.jp/jp/wp-content/uploads/2018/07/7e592bdff3d55ffeab904e02811763cb.pdf。为更好地对岛屿实行立体防卫,新《防卫计划大纲》强调需要“联合应对”,具体包括:(1)对于针对岛屿等目标的直接攻击,必须迅速动态地展开必要的应对,确保海上优势、航空优势,阻止对手部队靠近及登陆。在海上优势、航空优势难以确保的情况下,也要从对手部队的威胁圈外发动攻击,阻止其靠近、登陆。万一被占领,则采取一切措施进行抢夺。(2)对导弹、战机等的空中攻击,通过合适的手段,机动地、持续地应对,控制损害,维持自卫队的各种能力和能力发挥的基础。(3)面对游击队、特殊部队的攻击,对原子能发电所等重要设施进行防护的同时,搜索入侵部队并进行击破。③「平成 31 年度以降に係る防衛計画の大綱について」、2018年12月18日、https://www.mod.go.jp/j/approach/agenda/guideline/2019/pdf/20181218.pdf。由于中国在钓鱼岛海域的船只力量等竞争态势优于日本,日本需要联合运用各领域力量包括加强后方支持基础等,在持续竞争中与中国进行“长期战”。

随着中国的崛起,日本认为自己的海洋防卫优势面临着很大挑战,警惕地看待中国的正常军事活动并加以防范。《日本防卫白皮书》强调,2018年4月,中国的舰艇和飞机频繁穿过冲绳与宫古岛之间进入太平洋,其中有可能还包括航空母舰的舰载歼击机;2018年1月,中国潜艇等在钓鱼岛海域航行等。④「平成30年版防衛白書」、https://www.mod.go.jp/j/publication/wp/wp2018/pdf/index.html。日本还对中国海军由东海和南海向西太平洋开展行动的相关动向保持警惕,认为“目的在于提高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制约美军在该海空域的行动。”⑤「中国安全保障レポート 2019 ― アジアの秩序をめぐる戦略とその波紋 ―」、http://www.nids.mod.go.jp/publication/chinareport/pdf/china_report_JP_web_2019_A01.pdf。考虑到中国已经具有在第二岛链内对抗美军的能力及正在构筑到2025年在印太全部领域对抗美军的能力,日本担忧自己将会在中国的军事影响下处于孤立状态。①用田和仁「防衛計画の大綱とは何なのか」、http://www.ssri-j.com/SSRC/mochida/mochida-10-20190125.pdf。特别是,日本认为中国的海空活动在呈现常态化的同时,还出现了“面向构建紧贴实战的联合作战执行能力的动向”。②防衛省「令和元年版防衛白書」、https://www.mod.go.jp/j/publication/wp/wp2019/pdf/R01000031.pdf。

对于岛争和海洋防卫,日本认为更需将新领域与传统领域融合起来进行强化应对,特别是借助太空领域的优势。因为在军事战争未发生之前,首要的就是加强对中国相关情报的收集,加大监控力度。目前日本使用海上保安厅的巡视船和海上自卫队警戒机的海洋监控体制被认为难以覆盖从钓鱼岛到小笠原群岛这段范围,无法对日本的近海进行实时监控,更遑论在更大范围内实施监控了。于是,日本政府计划以国家安全保障局和太空战略室等为中心,构筑从太空监控海洋状况的体制,通过综合的“海洋监控”(MDA)体制搜集进入钓鱼岛周边海域的中国舰船和可疑船只的动向以及中国在日本周边海域包括南海在内的安保动向。另外,日本还谋求通过人造卫星和空中续航时间较长的无人机之间的信息共享,实现对日本近海和更大范围的实时监控,这些都使日本增强多领域交叉联合运用的“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

三 “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在安保战略上的变化及其影响

“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的“新”和“特色”更多体现在“多维度”这个横向维度各领域的“横断”融合上。总的来看,“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的构建体现出当前日本在安保战略上的两个新变化。

第一,“竞争时代”下日美同盟的新强化。“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将日本的防卫与美国的安保战略进行深度融合,标志着美日同盟从二战后的传统海陆空领域扩展到网络、太空和电磁波等在内的新战略领域,并开始了两国各领域之间的联合交叉与共同运用。在新领域,2014年,日美两国已就太空状况监视(SSA)问题达成一致。自2013年起,日美已举行6次网络对话。③外務省「第6回日米サイバー対話の開催」、2018年7月25日、https://www.mofa.go.jp/mofaj/press/release/press4_006272.html。两国在有关网络的情报交换、政策合作、重要基础设施防护、能力构筑等领域有密切合作。2015年修订《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是日美安保关系标志性的再深化,其中规定两国从平时到“有事”、从地区到全球的“无缝”安全合作,并涉及太空和网络领域,强调自卫队和美军在面对危险时加强合作。如果危险已经发生,自卫队和美军可进一步重构合作。①防衛省「日米防衛協力のための指針」、2015年 4月 27日、http://www.mod.go.jp/j/approach/anpo/shishin/shishin_20150427j.html。“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则进一步衔接和强化了自卫队和美军在各领域于指挥层面和运作层面上的合作,适应对从平时到“灰色地带事态”到武力攻击事态等纷争扩大事态,以确保在A2/AD环境下强化对美军支援的基础,进一步深化日美在警戒监视、综合防空导弹防御(IAMD)等方面的合作,并将进一步丰富两国安全同盟的合作内容。2019年1月16日,日本防相岩屋毅在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表的演说中就“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强化日本在新领域内的能力时表示,“为了提高日美的共同应对能力,在新领域的合作不可缺少”,强调自卫队新设立的“太空领域专门部队”与美国新创设的“太空军”间的紧密合作是提高日美作战能力的关键,同时表示将在网络领域与美国网络军深化合作,提升能力。②「太空・サイバーで日米協力深化」、2019年1月16日、https://www.jiji.com/jc/article?k=2019011700314&g=pol。

第二,日本综合性防卫战略和防卫体制建设的新深化。日本的安全观注重强调“综合安全保障”,主张将各种安全问题整体地看待,将危机管理和国防安全联系并统一在国家安全保障会议下应对,并采用综合性的手段处理安全问题。2013年首次通过的《日本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主张构建保卫国家的综合防卫体制,完善实效性强的综合防卫力,强调“举国家之力综合推进有组织和横跨领域的行动,加强对网络空间的保护以及加强针对网络攻击的应对能力”及“在自卫队部队运用、情报收集分析、监控海洋、信息通讯、测位等方面,将有效灵活利用日本及各国拥有的各种卫星,同时确立监控太空空间状况的体制。”③内閣官房「国家安全保障戦略について」、https://www.cas.go.jp/jp/siryou/131217anzenhoshou/nss-j.pdf。2018年《日本防卫白皮书》强调“必须构筑综合性防卫体制,努力遏制各种事态的发生,并在事态发生之际,根据其发展无缝应对。”④防衛省「平成 30年版防衛白書」、https://www.mod.go.jp/j/publication/wp/wp2018/pdf/index.html。由于二战后世界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自身在防卫领域存在发展“受限”的特殊性,日本在个别领域内的防卫实力落后于世界不少国家。为满足能在军事领域发挥“大国”作用,与综合安全保障观秉承一致的、追求防卫的“整体效果”的“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试图利用“整体”优势来弥补“个别领域”的能力不足,主张在各领域强化防卫力,突出强调领域“多维度”的综合及其间相互融合性运用的综合,强调在对外安全合作上的综合,要求系统性地组合所有政策手段,强化包括平时战略性交流在内的合作,要求在所有阶段,防卫省、自卫队、政府组织以及地方公共团体、民间团体等要进行合作,进一步加深日本对综合性防卫体制和防卫战略的构筑。

安倍再次上台以来,日本政府对安保领域进行一系列大幅度的综合性调整。2013年创立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并通过首份《日本国家安全保障战略》,2014年通过《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并对宪法第9条的解释进行修正,容许对集体自卫权进行“限制性行使”。2015年通过系列新安保法案,出台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加大对美军的支援力度等。“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强调的海陆空、太空、网络、电磁波各领域的联合运用、日美共同运用以及官民一体的综合防御力的构筑,这些都处于安倍政府对安保领域不断进行调整的路线之上,是安倍政府对日本安全战略的又一次调整,必会产生如下复杂影响。

(一)日本的防卫自主或更难实现

二战后,日本政府逐渐注重国家自主性的实现,特别是在安全领域能否实现防卫自主,已成为验证日本二战后“国家战略”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安倍政权也是将安全领域作为“摆脱战后体制”的重点试验田,不断进行突破。①孟晓旭:《认知、政策与互动:战后中日安全关系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7年版,第375-378页。这个战略目标从根本上来说,是与战后历史地形成的“不平等”的日美安全同盟相矛盾的,因此,日美同盟的强化最终必然会阻碍这个目标的顺利实现。由于当前与美国在地区有共同的安全利益,加上对美国日益加深的不信任,安倍政权也乐于积极配合美国进行防卫调整,并逐渐向军事战略靠拢,借美国这个外力和“安全便车”来减少阻力,突破二战后“军事禁区”,并增强自己的防卫能力进而培育进攻能力。美国在东亚的立场是维持和强化自己的影响力,其中的重要方式就是采取“离岸平衡”,通过地区盟友来应对“崛起国”,日本对此有充分的认识。但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当前的日本愿意甚至主动谋求日美进一步“军事一体”。“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是日本在两国共同需求下作出的防卫升级,旨在强化日美同盟的威慑力和应对力。2018年5月,日本智库的相关政策建言就提出,“由于战争形态和战斗样式发生变化,应重新探索使日美共同作战顺利有效的推进体制,强化自卫队的统合运用。为提升和美国的相互操作性,有必要在运用及编成上进行修改”。①「揺れる国際秩序に立ち向かう新たな安全保障戦略-日本を守るための11の提言-」、http://www2.jiia.or.jp/pdf/policy_recommendations/2018/181010jpn-security_policy_recommendations.pdf。

“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深化了日美在太空、网络、电磁波领域,综合防空导弹防御,联合训练和演习,联合情报、监视与侦查活动等上的合作,加强了两国间的互操作性。与美军共享作战理念下,日本自卫队在更广的层面上支持美军活动、实施后方支援及对美军舰艇和战斗机的防护等,深化了日美关系。美国则利用日本的地理优势,增强了太空态势和海洋态势的感知能力。2019年6月,日本防相岩屋毅与美国代理国防部长帕特里克·沙纳汉(Patrick Shanahan)会谈,双方确认日美双方就太空、网络、电磁波等新领域,确认了深化日美合作加速的必要性,通过提高相互操作性强化运用合作,通过各种演习对两国间合作要领进行检查,确认了包括“为跨领域作战推进日美合作”。②防衛省「岩屋防衛大臣とシャナハン米国防長官代行との会談の概要」、令和元年6月4 日、https://www.mod.go.jp/j/approach/anpo/kyougi/2019/0604_gaiyo.html。但是,为达到共同作战的效果,日本则需要扩大购买美国制造的武器,包括用于准航母“出云号”上配备的F-35隐形战斗机、美制“标准”3Block2A和“标准”3Block1B拦截弹、“爱国者”反导系统3MSE、RQ-4“全球鹰”无人机、E-2D预警机等,构筑日美共同的整体防卫力。同时,加上联合军事演习以及相关课程培训,实际上造成日本在武器、作战方式和技术上对美国的进一步依附。

“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的更大效果是进一步增强美国的全球安保能力。而日本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越大,美国就越不会让日本摆脱其在自己全球安全战略设计中的角色,对日本的控制反而会越牢。在实力相对衰弱的美国实施战略收缩之际,其更不能让日本摆脱自己的控制,因为日本是美国“延伸威慑”战略在亚太地区的重要支柱。事实上,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在控制着日本,并以此驱使日本进行改变以便服务美国。在冷战结束初期,日本就防卫问题甚至意识到,如日本不满足美国的政策需求的话,美国就不会给日本提供情报信息。③Andrew L. Oros, Normalizing Japan: Politics, Ident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Security Practice,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p.142.虽然日本重视在日美同盟的强化中提升日本的军事话语权,进行所谓对日美同盟“纠正非对称性”,一方面自己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支援美军的行动,另一方面美军在作战方面也须与日方切实保持协调与充分磋商,以此谋求 “平等性”和“自主性”。实际上,日本仍在美国的巨大影响力之下。特朗普政权威胁弱化日美同盟实际上是美国“以退为进”的策略和战术运用,日本积极回应并强化日美同盟有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更说明日本在同盟关系中的弱势角色。“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提升日本在新领域内的防卫能力,也是日本在向美国展示自己的重要性,通过与美国相互共享提升自己的地位。但是由于目前日本自身技术、军事能力和战后宪法的限制,其“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 ,无论是设备还是技术更多是依靠美国的支持与援助。日本为迎合美国付出得越多,对美国的依赖就越深,甚至会形成新的依附,也越难实现其所追求的“防卫自主”,只能更受制于美国。况且,美国也不会容忍日本在防卫力量或相关安全领域内有超出美国的优势。①李艳:《日本太空战略研究》,北京:时事出版社2018年版,第349-350页。

(二)进一步改变二战后日本安全战略基点

“专守防卫”是二战后日本的安全战略基点。从二战后日本历次《防卫计划大纲》的防卫构想变迁看,“专守防卫”在安倍再次执政后不断遭受挑战。1976年首版《防卫计划大纲》提出“基础防卫力”概念,强调在“专守防卫”战略下拥有适当规模的防卫力量,在全国各地均衡地部署防卫力量与防卫设备,依靠自己的力量有效应对有限的小规模侵略,面临的侵略难以应对时依靠美国的支援。1995年版与2004年版《防卫计划大纲》基本沿袭“基础防卫力”构想。2010年民主党执政时期提出的《防卫计划大纲》摆脱“基础防卫力”,提出“动态防卫力”概念,主张“动态威慑”。安倍再次执政后,日本的安保战略发生较大调整,其战略安全文化已发生变化,提出了“积极和平主义”的概念。2013年,安倍政府制定的《防卫计划大纲》提出“统合机动防卫力”概念,向进攻型的“扩大防卫”方向转变。②陆伟:《“联合机动防卫力量”:日本新军事战略的构建和影响》,载《外交评论》2014年第5期,第55页。

“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超出了“专守防卫”,其要求加强太空防卫,提高对卫星威胁的监视能力和强化早期警戒能力和通讯能力,提升太空威胁应对能力的同时,构筑综合防空导弹防御,加强包含反击能力在内的网络防卫态势,增强电子战能力和有效利用电磁波。③小谷哲男「多次元統合防衛力:評価と課題」、http://www2.jiia.or.jp/RESR/column_page.php?id=325。日本整合分散的太空、网络、电磁波新型作战力量,实行多域联合战斗的目的就是追求威慑力,使对手屈服,超出了“门槛威慑”的限度。2015年,岩屋毅著文称,日本将为维护、恢复国民安全和世界和平作出积极贡献,而不是墨守“待着不动、不做坏事”这种程度的和平主义,主张提升整体遏制力。①岩屋毅:《实现“无间断、无缝隙、无漏洞”的安保法制》,2015年9月24日,https://www.nippon.com/cn/features/c02101/。2018年10月,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的政策建议书表示,“采取多领域战斗的构想,在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的环境下,即使指挥通信体系功能丧失,保有一定自制性的部队可以同时在全部领域作战,使敌方处于守势。”②「揺れる国際秩序に立ち向かう新たな安全保障戦略-日本を守るための11の提言-」、http://www2.jiia.or.jp/pdf/policy_recommendations/2018/181010jpn-security_policy_recommendations.pdf。

日本试图谋求在新领域具有对外发动攻击的可能。“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强调在日本遭受攻击等“有事”时,有阻碍攻击发起方网络运行的能力。防卫省对网络战的设想路径大致为:“网络防卫队”作为将来发动反击的核心组织,在美国的支持下确定攻击来源,迅速发送大量数据(DDOS攻击)使对方通信瘫痪。③「セィバ一防衛隊発足へ 米と連携 反擊力保有を検討」、『東京新聞』、2013年12月22日。「サイバー反撃能力って何?=新防衛大綱に明記-ニュースQ&A」、2019年1月13日、https://www.jiji.com/jc/article?k=2019011300244&g=pol。尽管日本在网络攻击上仍存在一些理论性的挑战,但公开探讨及摸索可能性表明了日本努力实现目标的不懈意志。2018年5月20日,日本自民党在《对于策定新防卫计划大纲及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的建议——面向“多维度横断防卫构想”的实现》中提出为应对网络空间的攻击,根据对日本发起的武力攻击,从法律出发认定是武力攻击事态以发动自卫战。④自由民主党政務調査会「新たな防衛計画の大綱及び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画の策定に向けた提言~『多次元横断(クロス・ドメイン)防衛構想』の実現に向けて~」、2018年 5月29日、https://www.jimin.jp/news/policy/137478.html。2018年11月30日,日本执政两党自民党和公明党合议认为,有必要在法律上讨论网络受到攻击之际能否认定为武力攻击事态,以便可以行使自卫权。⑤「『サイバー反撃能力』 防衛大綱に明記へ 政府方針」、2018年 11月 30日 夕刊、https://www.tokyo-np.co.jp/article/politics/list/201811/CK2018113002000281.html。2019年1月,日本政府还作出了相关的决策。对于网络攻击和宪法第九条的关系,防相岩屋毅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如果(网络攻击)对重要基础设施的损害将要达到剥夺国民追求生命、自由、幸福权力的程度,则可以行使自卫权。⑥「サイバー反撃能力って何?=新防衛大綱に明記-ニュースQ&A」、2019年 1月13日、https://www.jiji.com/jc/article?k=2019011300244&g=pol。在“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下,日本自卫队加快了对美军的追随步伐,网络攻击也被纳入日美安保防卫的框架之内。2019年4月,日美“2+2”会议强调,“阁僚确认,国际法适用于网络空间的同时,在一定的情况下,网络攻击可以构成《日美安保条约》第5条规定所适用的武力攻击”。⑦防衛省「日米安全保障協議委員会共同発表」、https://www.mod.go.jp/j/approach/anpo/kyougi/2019/04/19_js.html。“在任何情况下网络攻击是否构成第5条下的武力攻击,和其他威胁的情况一样,通过日美间紧密的协商进行个别具体的判断”,使日美集体防卫变得更为有弹性,日本有可能在美国遭到网络攻击的时候对外发动攻击,增大了日本对外发动攻击的可能性。

“多维度统合防卫力”还谋求对敌攻击能力。对搭载海上自卫队的护卫舰“出云号”进行事实上的航母化改修,以搭载短距离起飞及垂直着陆的隐形战斗机F-35B,就是以保有对敌基地攻击能力作为目标。为落实新《防卫计划大纲》提出的加强防卫圈外的反击能力,日本引进“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JASSM)和远程反舰导弹(LRASM)外,还将首次研发国产远程巡航导弹,把原有相关导弹的射程延伸至400千米以上,这些对远距离攻击性武器的拥有远超“专守防卫”的范围,使日本拥有了先发制人的打击能力。根据《日本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2019~2024年)》,陆上自卫队还将在冲绳县设立2个大队的“岛屿防御用高速滑翔弹”部队,①防衛省「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画(平成 31 年度~平成 35 年度)について」、https://www.mod.go.jp/j/approach/agenda/guideline/2019/pdf/chuki_seibi31-35.pdf。负责打击敌方舰船。2019年8月2日,美国宣布正式退出《中导条约》。在这样的背景下,日美共同运用陆上发射型的远程反舰导弹(LRASM)和战斧巡航导弹等事也纳入议程。②村野将「自衛隊には何が足りない?『競争』時代の防衛戦略とは」、2019年1月18日、http://wedge.ismedia.jp/articles/-/15093?page=6。因此,日本“专守防卫”安全战略基点的进一步改变也不利于地区安全形势,甚至能够在国际安全领域产生“蝴蝶效应”,增加大国军事竞争压力。

(三)将在新领域引发安全竞争

在“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下,日本在防卫战略上将更为侧重于新领域,以防卫为名,扩充部队,扩大自卫队的活动范围和任务角色,进军安全新边疆,大量采购新装备,研发新武器,这些无疑将引发新一轮军事竞赛,增加发生冲突的风险。在太空领域,日本已将“确保太空安全”③「宇宙基本計画(平成27年1月9日宇宙開発戦略本部決)」、https://www8.cao.go.jp/space/plan/plan2/plan2.pdf。作为宇宙计划的首要政策目标。在网络领域,日本提出,美国的网络防卫部队有6 000人,中国和俄罗斯的部队人数更多,强调日本已经落后了。④「サイバー反撃能力って何?=新防衛大綱に明記-ニュースQ&A」、2019年 1月 13日、https://www.jiji.com/jc/article?k=2019011300244&g=pol。目前日本网络防卫部队有430人,日本主张进一步扩大规模,计划到2020年底,由防卫相直辖的网络防卫部队将增至2 000人。同时,日本还研制开发网络作战武器和相关防御系统。在电磁波领域,日本积极配备多型电子战装备,并引进网络电子战系统,加强电磁干扰作战能力,构建电子战态势。防卫省防卫装备厅筹划开展电子作战试验。日本还提出要加紧推动智能化技术的军事应用,引进 AI体制,并计划在整备计划局信息通信课新设“AI网络安全推进室(暂称)”,同室新设“AI规划班(暂称)”;①「我が国の防衛と予算—平成 30年度予算の概要」、https://www.mod.go.jp/j/yosan/2019/yosan.pdf。同时强调技术实力对日本安全保障的重要意义,指出“不仅是经济实力和防卫实力的基础,还是一种国际社会渴求的有价值的资源”,主张“从安全保障的角度出发,努力从平日起掌握技术研发相关信息等科技相关动向,集合“产学官”②“产”是指产业界、企业,“官”是指政府,“学”是指学术界,包括大学与科研机构等。日本企业、政府及学者专家合作,实行产官学结合的体制,是日本二战后经济起飞的重要经验。的力量,在安全保障领域也有效灵活地利用这些技术。”③内閣官房「国家安全保障戦略について」、https://www.cas.go.jp/jp/siryou/131217anzenhoshou/nss-j.pdf。新《中期防》提出了很多关于开发新技术、研发新武器的目标,包括自行研发用于岛屿作战的高速滑翔导弹关键技术、研发供新型战斗机使用的一体化任务系统、研发用于驱逐舰的网络化火力控制系统以及研发可按任务需求进行功能模块更换的无人潜航器等,④防衛省「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画(平成31年度~平成35年度)について」、https://www.mod.go.jp/j/approach/agenda/guideline/2019/pdf/chuki_seibi31-35.pdf。这更容易引发军事技术领域的新竞争。

在“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的构建中,日本还试图在太空等国际安全新领域扮演更积极的角色,提出要制定规则,无疑会在更广泛的秩序层面上引发新竞争。日本《网络安全战略》声言:“制定基于自由民主普世价值观的规则,日本将为国际社会确立、实践这些规则和规范。”⑤「サイバーセキュリティ戦略について」、https://www.nisc.go.jp/active/kihon/pdf/cs-senryakukakugikettei.pdf。2018年10月,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的报告建议,包含军事层面在内,日本应在维护既有的国际秩序上发挥主导性和积极性作用。⑥「揺れる国際秩序に立ち向かう新たな安全保障戦略-日本を守るための11の提言-」、http://www2.jiia.or.jp/pdf/policy_recommendations/2018/181010jpn-security_policy_recommendations.pdf。2018年7月23日,和平安全保障研究所《新安保战略:面对高威胁和不透明的国际环境》政策建议认为,以美国为中心的同盟网络虽然提供了国际安全保障协力的基础设施,但日本有必要发挥更为主导的作用。⑦「新たな安全保障戦略-高まる脅威と不透明な国際環境に立ち向かう-」、http://rips.or.jp/jp/wp-content/uploads/2018/07/7e592bdff3d55ffeab904e02811763cb.pdf。规则和话语权与秩序密切相关,不仅左右国家利益分配,而且决定各国在国际社会所能扮演的角色并对其国际行为合法性进行评判,是当前世界各国竞争的主要目标之一。日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校长白石隆认为随着国际社会经济与力量分布的急剧变化,按照什么样的原则、建立什么样的秩序才是日本“眼前的课题”。①白石隆「安倍首相出访东南亚所体现的日本外交新五原则」、2013年 1月 31日,http://www.nippon.com/cn/column/f00016/。日本有意通过显示和加强力量存在,以在新领域取得更大的话语权与主导权,最终形成对日本有利的秩序。新《防卫计划大纲》强调日本要致力于在太空、网络等领域推动形成国际规范的努力。②防衛省「平成 31 年度以降に係る防衛計画の大綱について」、2018年 12月 18日、https://www.mod.go.jp/j/approach/agenda/guideline/2019/pdf/20181218.pdf。在太空领域,日本进一步的设想是,在监视太空垃圾的基础上,力争与美欧一起构筑太空安全同盟。因此,“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继续倡导“印太战略”,通过提升与美国等国的国际合作加强其在新领域安全上的话语权。在网络领域,日本政府于 2019年表示将牵头主导成立与亚太地区 26个国家和机构共同应对网络攻击的机制,该机制除共享先进经验、援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能力外,还提出各国应设立“网络负责人联络窗口”机制的建议,并认为该措施“是构建网络防御国际体系的第一步”。③《日本欲牵头建亚洲网络防卫机制》,载《参考消息》,2019年 3月 12日,http://www.cankaoxiaoxi.com/mil/20190312/2374205.shtml。

(四)不利于建设性中日安全关系的构建

2018年10月,安倍访华期间表示中日关系将由“竞争”转为“协调”,两国领导人还就构建中日建设性的双边安全关系达成共识。但是,“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战略以“中国威胁论”为借口,在安全上针对中国、与中国展开竞争的意味明显。一方面,该防卫战略融合了“印太构想”,主张积极灵活地运用防卫力,通过共同训练、演习、防卫装备和技术的合作、支援能力建设、加强军种间交流等与国际社会开展安全合作和交流,而“印太构想”有针对中国构建安全包围圈、制约中国实力拓展的意图;④神谷万丈「日本と『インド太平洋』——期待と問題点——」、2013年 3 月、http://www2.jiia.or.jp/pdf/resarch/H24_Asia_Security/01_kamiya.pdf;吴怀中:《安倍政府印太战略及中国的应对》,载《现代国际关系》2018年第1期,第13页。另一方面,“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在提前预演中也暴露出其针对的目标。2018年10月,日本首次参加了美空军太空司令部举行的“施里弗演习2018”(SW18)太空站演习,这也被认为是日美在空间合作的“里程碑”。该演习假定是应对2028年的位于印太的“某个大国”利用太空和网络开展行动以实现其战略目标,演习研究了如何利用国际盟友能力慑止对手将冲突扩展或升级到太空,确定太空和网络空间在多域冲突中的战略与战术作用等。

在“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下,日本在提升岛争和海洋安全能力的同时,自身也成为国际对华监控网的一部分。从2016年开始,日本防卫省就参加美、英、澳等多国间的太空监视训练演练,通过与北美、欧洲、亚洲、南半球各国的合作来监视更广范围的太空。①「自衛隊“太空防衛”に乗り出す」、2017年 11月29日、https://www.nhk.or.jp/politics/articles/feature/1463.html。根据新《防卫计划大纲》加强太空防卫力量的要求,日本将建设能监视36 000千米的地球同步轨道的太空监视系统(SSA),大大超出当前日本太空航空开发机构(JAXA)仅能对200~1 000千米低轨道进行监视的水平。这不仅使日本弥补只能监视限于本国上空及其周边有限范围的不足之外,还必将提升国际对华监控网的能力。

此外,“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试图在多领域投入力量、增强防卫能力,有在“竞争时代”通过“代价强加战略”(cost-imposing strategy,即消耗战略)导致中国“改变现状”的成本变高,以此来促使中国改变行为的战略考量,本质上说是一种新“军备竞赛”。2018年5月20日,自民党政务调查会提出:“对于向日本发起攻击的对手来说,通过让其考虑巨大的牺牲和负担的‘代价强加’,对攻击防患于未然。”②自由民主党政務調査会「新たな防衛計画の大綱及び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画の策定に向けた提言~『多次元横断(クロス・ドメイン)防衛構想』の実現に向けて~」、2018年 5月29日、https://www.jimin.jp/news/policy/137478.html。2018年10月,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的政策建议书《面对动荡国际秩序的新安保战略——保卫日本的11个建议》中提出,面对中国国力增强和“改变现状”的行为,日本应采取现实主义的应对,强化必要的威慑力,采取“代价强加战略”使中国改变现状和反介入能力变得困难,但不使整体的中日关系恶化。③「揺れる国際秩序に立ち向かう新たな安全保障戦略-日本を守るための11の提言-」、http://www2.jiia.or.jp/pdf/policy_recommendations/2018/181010jpn-security_policy_recommendations.pdf。根据《日本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2019~2024年)》的规划,2019~2023年度日本的防卫预算高达27.47万亿日元。比2014~2018年度的24.67万亿日元增加近3万亿日元,增幅为11.3%,其中大量的经费用于与中国进行竞争。如此下去,日本下一期《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相关经费预算的年平均增长率将超过2%,这必将引发新的竞争及中国对日本的安全警惕。对于日本新防卫计划大纲,中国外交部回应称,“其中不乏冷战思维。日方这种做法不利于中日关系改善发展,也不利于地区和平稳定大局”,要求日本坚持“专守防卫”的政策承诺,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军事安全领域慎重行事。①《2018年12月 18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https://www.fmprc.gov.cn/web/wjdt_674879/fyrbt_674889/t1623018.shtml。

四 结论

“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是日本紧跟美国战略思路和军事变革而作出的战略调整,拓展了日本的综合性防卫体制,也是日本主动在竞争时代认知下对防卫战略进行的再次升级,它也给国际安全带来新的竞争与不安,使地区安全关系复杂化,影响二战后日本的和平形象及与周边国家的安全互信。事实上,“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自身也面临着各种需要应对的课题,如何收集“多维度”的情报信息并将其综合在一个整体下进行落实还很难,这也需国内各机构和盟国等的综合性支持。“跨域”防卫体制的构建、特别是从美国购入的高额武器对日本自身防卫产业的推动效果实质有限,反倒是增加了日本的财政负担。而且在整体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日本对中国实施的“代价强加战略”很容易陷入“被代价强加战略”(cost-imposed strategy)中去,最终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还是自卫队和日本国民。②村野将「自衛隊には何が足りない?『競争』時代の防衛戦略とは」、2019年1月18日、http://wedge.ismedia.jp/articles/-/15093?page=6。尤其是日本对美国的军事支持越多、重要性越大,其也就越难摆脱美国的“怀抱”。

对于日本充满“竞争”意味的“多维度联合防卫力量”,首先,中国继续增强本国综合性实力,以不变应万变,应对来自日美的安全挑战,应对更为激烈的大国博弈。其次,中国致力于与美国及地区国家构建安全互信,积极加强安全外交,扩大防卫交流与安全对话,构建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再次,中国进一步推动日本对华安全释疑,加强彼此安全互信,推进中日建设性双边安全关系的构建与深化。

猜你喜欢
多维度太空领域
上太空,安个“家”
“多维度评改”方法初探
领域·对峙
青年生活(2019年23期)2019-09-10 12:55:43
多维度市南
商周刊(2017年7期)2017-08-22 03:36:22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太空遇险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
3D 打印:先进制造领域的必争之地
杭州科技(2013年5期)2013-03-11 16:40:59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体育师友(2012年4期)2012-03-20 15:30:10
畅游太空
意林(2010年15期)2010-05-14 16: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