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用樟树无性系炭疽病抗性测定

2020-05-14 07:46廖旺姣朱昌叁邹东霞梁晓静杨卓颖李开祥安家成
广西林业科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芳樟醇油用炭疽病

廖旺姣,朱昌叁,邹东霞,梁晓静,杨卓颖,李开祥,安家成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特色经济林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西木本香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八角肉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南宁 530002)

樟属(Cinnamomum)是樟科(Lauraceae)中较重要的且经济价值较高的属之一,在用材、香料、医药、化工、生态和园林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樟属中的樟组(Sect camphora)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包括樟(C.camphora)、黄樟(C.porrectum)、八角樟(C.illicioides)、岩樟(C.saxatile)、沉水樟(C.mi⁃cranthum)、猴樟(C.bodinieri)、尾叶樟(C.foveola⁃tum)、阔叶樟(C.platyphyllum)、油樟(C.longepanicu⁃latum)和米槁(C.migao)等。樟组植物的根、茎和叶可提炼天然芳香精油,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保健、香料和工业行业[1-2]。油用樟树泛指以提取体内精油为主要利用方向的樟组树种[3]。樟树人工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病虫害不断增多,炭疽病在苗木和幼林中发生普遍,各主要栽培区均有报道[4-11]。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枝梢,造成幼苗顶梢枯死和枝枯,甚至整株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成为樟树人工林培育的一大障碍。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病害最经济且有效的途径,采用室内人工接种法评价植物病害抗性是目前快速、方便和可靠的抗病性测定方法,在辣椒(Capsicum annuum)[12]、葡萄(Vitis vinif⁃era)[13]、杧果(Mangifera indica)[14]和油茶(Camellia oleifera)[15]等作物的炭疽病抗性测定上均有应用。目前樟树炭疽病在病原鉴定[2,9,16]、发病规律[2]、病害空间分布[2]和综合防治[10-11,17-18]等方面均有研究报道,抗病无性系研究尚未见报道。开展油用樟树无性系炭疽病抗性测定可为抗病无性系的选育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病原菌

供试的油用樟树炭疽病病原菌菌株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樟树苗圃(108°21′E,25°56′N),采集感病的樟树叶片,带回实验室进行组织分离、培养纯化和致病性测定,确定为致病菌株后,保存于4℃冰箱中,备用。

表1 油用樟树无性系Tab.1 Oil-used plant clones of sect camphora

1.2 供试无性系

供试的油用樟树无性系有25个,其中芳樟醇型12个,分别为GLC95、LL001、LL004、LL002、LLT06、LLT11、LLT15、LLT39、LL702、706、LLH02和LL719;桉叶素型CAT01和CA627-1;柠檬醛型CN201、CN001和CN002;龙脑型BL508和BL509;黄樟油素型SA001和SA002;松油醇型502;樟脑型CP004;邻伞花烃型711和右旋芳樟醇型LR201(表1)。

1.3 试验方法

1.3.1 接种体准备

从保存在4℃冰箱中的油用樟树炭疽病病原菌菌株中,挑取菌丝接种至PDA平板基上,置于25℃恒温培养箱,暗培养6 d,用内径6 mm灭菌打孔器在菌落打取菌饼,备用。

1.3.2 炭疽病抗性测定

从广西林科院樟树试验林采集25个供试无性系的健康成叶带回实验室,每个无性系采集60张叶片,清水冲洗干净,用沾有75%酒精的脱脂棉球消毒叶片表面,再用灭菌水冲洗3次,滤纸吸干叶片表面水分,放入铺有滤纸的28 cm×20 cm×3 cm透明塑料盒中,叶片背面朝上,根据叶片大小每个塑料盒中摆放3~10张叶片,每10张叶片为1个处理,每个无性系3次重复。用灭菌接种针在叶片中部近叶缘处创造2~4个微伤口,用无菌解剖刀挑取菌饼,菌丝正面贴在伤口处,用沾有1%葡萄糖水的脱脂棉覆盖,最后在塑料盒中放入沾有灭菌水的脱脂棉球保湿,盖上盖子,置于25℃恒温培养箱中12 h光暗交替培养,48 h后除去沾有1%葡萄糖水的棉球。以空白PDA培养基为对照(CK),10 d后检查结果。

1.3.3 结果统计与分级标准

调查结果以病斑面积进行分级记录,统计病情指数。0级为无病斑;1级为1.00 mm2<病斑面积≤20.00 mm2;3级为 20.00 mm2<病斑面积≤40.00 mm2;5 级为 40.00<病斑面积≤120.00 mm2;7 级为120.00 mm2<病斑面积≤360.00 mm2;9级为病斑面积>360.00 mm2[19]。病情指数参考杧果炭疽病抗性测定计算公式进行统计[19]。

炭疽病抗性评价标准参考杧果炭疽病抗性等级标准[20]并做修改,以病情指数划分,分为6级,高抗(HR)为病情指数≤15.00;抗(R)为15.00<病情指数≤30.00;中抗(MR)为 30.00<病情指数≤45.00;中感(MS)为 45.00<病情指数≤60.00;感(S)为60.00<病情指数≤75.00;高感(HS)为病情指数>75.00。

1.3.4 数据统计分析

用DPS 13.01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5个油用樟树无性系接种10 d后均感病,病斑大小和病情指数有差异,各无性系抗病性差异显著(P<0.05),病情指数为11.11~76.54(表2)。25个无性系中,有3个无性系病情指数大于45,其余均表现为高抗、抗病和中抗,对炭疽病有较好的抗性。其中高抗无性系3个,为LL002、BL508和711,占供试无性系的12.00%;抗病无性系14个,包括GLC95、LL001、LL004、LLT06、LLT15、LLT39、LL702、LLH02、LL719、CAT01、CN201、BL509、502 和CP004,占56.00%;中抗无性系5个,为LLT11、706、CN001、CN001和SA001,占20.00%;中感无性系1个(CA627-1),感病无性系1个(LR201),高感无性系1个(SA002),均占4.00%。

表2 不同油用樟树无性系对炭疽病的抗性评价Tab.2 Evaluation of disease resistance of different oil-used plant clones of sect camphora to anthracnose

不同化学型油用樟树无性系的炭疽病抗性略有差异。芳樟醇型12个无性系除LLT11和706表现为中抗外,其余均表现为抗病或高抗;桉叶素型2个无性系分别表现为抗病与中感;柠檬醛型3个无性系表现为中抗或抗病;龙脑型2个无性系分别表现为高抗与抗病;黄樟油素型2个无性系分别表现为中抗与高感。其他化学型中,右旋芳樟醇型无性系表现为感病,松油醇型、樟脑型和邻伞花烃型无性系表现抗病或高抗。

3 结论与讨论

采用室内人工接种法[21]对25个油用樟树无性系叶片进行炭疽病抗性测定,结果表明,龙脑型BL508、邻伞花烃型711和芳樟醇型LL002的抗病能力最强;其次为芳樟醇型GLC95、桉叶素型CAT01和柠檬醛型CN201等14个无性系;抗病能力最差的为黄樟油素型SA002。25个无性系中,中抗至高抗的无性系有22个,占参试无性系的80%。

随着樟树人工林规模化发展,病虫害日趋严重,对良种选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油用樟树以提取枝和叶精油为主要利用方向,其经营周期较短,集约程度较高,炭疽病等叶部病害对精油产量产生较大影响,进行抗病育种是防控病害风险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油用樟树无性系间炭疽病抗性差异显著,对樟树无性系的经济性状进行测定评价的同时,对其开展室内炭疽病抗性评价,再结合有针对性的大田调查,将为樟树无性系的良种选育提供依据。本研究中的25个油用樟树无性系是由广西林科院筛选出来的经济性状优良的无性系,上述试验结果还需结合林间自然抗病性评价,以进一步科学合理地利用这些抗病无性系。

猜你喜欢
芳樟醇油用炭疽病
芳樟醇体外抗红色毛癣菌活性及机理研究
苦瓜长“雀斑” 警惕炭疽病
猪炭疽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油用牡丹助农增收
不同催化体系对氧化芳樟醇合成影响研究
油用牡丹助农增收
气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露中芳樟醇含量
油用牡丹在园林中的运用
瓜类炭疽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河北省张家口市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前景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