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周倩
“语文悬念教学法”是由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何泗忠老师提出的语文课程教学理论。这套理论极具前瞻性,与《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倡导的“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观点不谋而合。“悬念”设置就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钥匙,探究悬念和解答悬念的过程便是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的过程,而小结悬念则是教师帮助形成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终极武器。有鉴于此,笔者在课堂教学《项羽之死》中,以“悬念教学法”为钥匙,尝试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下面,笔者将谈谈自己在这次教学实践中的粗浅经验和做法。
《史记》作为史学巨著,一直是中学课本上的常客。从人教版初中教材上的《陈涉世家》到高中必修课本中的《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均选自《史记》。学生能读《史记》、爱读《史记》,《史记》相较于其他文言文来说,就好比甜点相较于正餐。可是,学生真的读懂《史记》了吗?《史记》之中所传递的民族精神,学生领会了吗?其实并没有。那么究竟如何才能让学生敞开思维,学《史记》而不仅仅局限于《史记》呢?这时候,笔者用到了何泗忠老师提出的“语文悬念教学法”。
教师引导,悬念迭生,引导学生自主走进文本,探索文本,得出结论;教师总结,深入浅出,于平淡处见真知。这便是笔者理解的何老师所倡导的语文悬念教学法。为了实践这种教学法,笔者为《项羽之死》设计了设疑——探疑——解疑——结疑的教学过程。以“项羽可不可以不死?”为核心悬念,结合其他根据原生态课堂即时生成的其他悬念,大小悬念交叠使用,将项羽置身于历史事实、偶然与必然、文化传统、民族心理期待等多元文化之中,以小见大,在悬念这把钥匙的指引下带领学生真正走进语文、走进历史、走进文化,开启多元思维之门。
设疑篇——项羽可不可以不死?
项羽何许人也?西楚霸王,英雄盖世。学生对项羽并不陌生,十几岁的少年会为了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豪气而热血,也会为了项羽与虞姬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爱情而动容。只是,当他们通读《项羽之死》这篇文章,面对曾经意气风发、力能扛鼎的霸王如今却四面楚歌、英雄末路的历史事实时,我们的学生,除了惋惜还能有些别的思考吗?想到这里,笔者意识到这不正是悬念设置的最好机会吗?是的,少年爱项羽,少年惜项羽。青春年少,最容易英雄热血。抓住少年们的同理心,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足以改写历史的问题——项羽可不可以不死?是的,项羽可不可以不死?垓下之围,究竟是不是一个死局?历史的魅力在于它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如果可以,我们能不能找到项羽可以活下去的证据?如果项羽回到江东,卷土重来,历史又会有怎样的惊喜?这样的悬念对于学生来说,实在太有魅力了,毕竟执笔写江山是一件那么令人激动万分的事情。
课程一开始,笔者就用极为悲壮和惋惜的语调为学生朗诵了项羽的《垓下歌》,西楚霸王在那一瞬间的心如死灰,那一瞬间的绝望与不舍,一下子感染了学生。于是笔者故作难过地问学生:“同学们,项羽可不可以不死?”司马迁惜项羽,英雄惜英雄。司马迁的《项羽之死》之中,是否给我们的英雄留下了一条活路?此问一出,学生便立即进入了激烈的讨论中,有的人认为,项羽必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项羽之死早有征兆;有的人则认为,项羽可以不死,他只是缺少幸运女神的眷顾罢了。看着学生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笔者内心感到十分满意。这不就是悬念教学法第一步的成功吗?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文本还给学生,让学生带着疑问自己进入文本之中,自主探究便是从这里开始的。
探疑篇——结合文本,用论据支撑论点
项羽可不可以不死?这个问题可不能光凭想象,随口胡诌。喜欢项羽,项羽就不死;讨厌项羽,项羽就必须死。这样的结论得来太过儿戏,失去了我们探究文本的意义。所以这时候,作为语文教师的笔者,需要带领学生深入文本,发散思维。笔者向学生提了一个关键的要求,那就是无论结论如何,都一定要在文本中找到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便是我们常说的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学生在笔者的指引下安静了下来,不再吵吵闹闹,而是认真地咬文嚼字,逐字逐句地分析、推进。
这时候学生一般有两种观点:
第一,项羽必须要死。支持这个观点的学生最容易找到的依据是垓下之围时项刘双方的实力悬殊。“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日:‘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汉军和楚君的实力对比文章开篇就提到了,学生也最容易发现。然而仅仅只有如此吗?笔者又进一步发问。这时候,学生会找到更多实力对比悬殊的证据,例如,“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思考问题角度单一,思维浅显,这是学生的通病,也是学生在日常的课堂学习中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主要原因。悬念教学法的魅力就是在此刻打开学生思维的桎梏,让他们学会视角多元地看待问题。于是笔者在肯定了力量悬殊的时候,继续在大疑问中设置小疑问。笔者接着问学生:“听说项羽年少的时候就是‘万人敌,就是以一当一万的意思,区区五千人不在话下吧?”学生一下子傻眼了,傻眼了就开始反思了,反思了思维也就打开了。果然,不出一小会便有学生回想起之前学过的《鸿门宴》,另辟蹊径地以项羽为人多疑、刚愎自用等理由提出项羽终究难成大事,必死无疑。能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这是大小悬念叠加带来的教学效果,也是语文课堂上教师最愿意看到的事。
第二,项羽可以不死。支持这个观点的学生大多是怜惜英雄,他们从历史的偶然性出发。他们大部分的论据来自于假设,有的学生说项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念他亲爱的妻子。“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么爱虞姬的项羽倘若投降,可以不死吧?还有的学生说项王是战神啊,即使是四面楚歌也是所向披靡的——“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项王这么能征善战,只要肯渡过乌江,肯定不死吧?毕竟乌江之上还有船在等他……学生假设得很好,笔者当即肯定了他们的想法,但这还不够。这些都是历史的偶然,历史的必然是项羽死了。假设毕竟只是假设,并不是事实。于是笔者抓住这个机会再次设置悬念:“既然明明可以不死,那為何项羽还是死了呢?为何明明有机会活下来,项羽还是选择了自刎乌江呢?”这样一来,课堂就从文本分析进入到了下一个阶段。
解疑——从文本分析深入到文化内涵探讨
课堂进入到这个部分,学生已基本掌握文本内容了。在学生分析文句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完成了文言、文章的解析,这个时候教学应该上升到文化范畴。
项羽最终是死了的。既然项羽有机会不死,可为何还是死了呢?学生所认为的实力悬殊或者是性格使然,是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这个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让学生齐读文段——項王笑日:“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项王笑了,为何而笑?这是笔者本节课设置的最后一个悬念。是的,临死之人莫不悲怆难忍,项羽却笑了。司马迁当真是鬼才,一个字涵盖了无数言说不尽的丰富内涵。这个笑包含了什么?是的,学生们猜到了,这个笑才是项羽死亡的真正原因。项羽不是死在刘邦之手,项羽是死在了作为中国古典式英雄的宿命之手,死在了英雄的骄傲,死在了民族文化的期待之上。“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万人敬仰、不可一世的项羽怎么可以苟且偷生呢?我们的民族崇尚英雄,崇尚为了气节为了道义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才是项羽真正的死因啊。至此,学生们恍然大悟。原来项羽身上真正动人的,并不是他的悲剧命运,而是他面对人生绝境时,为了气节而牺牲自我的选择,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结疑——由此及彼,融会贯通
仅就文本讲文本的课,不能算是一堂好课。那么深入文本,升华文本的课就一定是完美的好课了吗?笔者并不这样认为。悬念教学法的最终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思考,这个思考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思考,而应该是举一反三、由此及彼、融会贯通的思考。思考之后还应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所以,在课堂的最后,笔者举出了许多和项羽一样可以不死而却不得不死的古典式英雄,他们有十九年漫漫匈奴囚禁路,坚贞不屈盼归途的苏武,还有披坚执锐,拒绝招降,慷慨赴死的文天祥……这些英雄们身上所彰显的正是中华民族中华儿女的民族气节。学生们跟随教师的脚步,重温历史,走入英雄的内心世界,感受那一段又一段的荡气回肠。这样的一堂课,由悬念而生,以解疑为结。学生在最熟悉的文本里被点亮。这也许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我们所说的民族文化的传承。正如新课标中提到,语文教师应该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更应该是主动学习之中获得的价值观的形成。语文是什么?即是何泗忠老师的悬念教学法。由悬念为引,以文字、文章、文学、文化为骨,加之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思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指导生活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