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龙
作为人类语言文字的符号,汉字具有自身独特的功能,种类繁多,运用广泛。汉字的特点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为教学活动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阶段,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加之识字学习本身比较枯燥乏味,学生识字积极性不是很高。如何引导学生对识字产生兴趣,掌握识字技巧和方法,进而主动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格外关注的内容。
一、聆听中感知汉字读音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从中我们可以获取一些关键信息,识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到了最基础的作用。汉字学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呈现出来的是字音。字音是一个字的读音,学习汉字时,学生必须首先掌握汉字的读音,只有掌握了汉字的读音,学生才能展开进一步的探究活动。传统识字教学,教师往往关注汉字的结构、含义,忽视读音方面的引导,这显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进行教学切入时,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从读音这个角度着手,展开引导、点拨。
如,教学统编本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在引导学生进行识字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真切地感知汉字的读音,教师没有直接让学生进行生字认读,而是将字卡展示出来,借助多媒体播放汉字的读音。学生一边聆听一边感知汉字读音。教师在进行展示时,以三个汉字为一组,每播放完一组汉字读音,就引导学生进行“配对”练习。教师发出读音,学生手里拿着一张字卡,听到教师读到哪个字,学生举起与之相对应的字卡并大声读出来。这样的朗读形式将学生的听觉调动起来,因为有训练题,所以学生听得格外认真,格外仔细。在进行识字教学设计时,教师巧妙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在聆听过程中感知汉字的魅力。精巧的设计、奇特的构思引发了学生探索汉字结构的热情,教学引导在不知不觉中完成。
在引导学生学习字音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聆听。聆听是调动学生学习探索积极性最直接的方式。借助多媒体播放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字词或者故事,学生在聆听中自然感知汉字的读音,认知得到激活,思维自然得到发展。
二、解说中辨析汉字结构
汉字的结构法则是有章可循的,这是小学识字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结构是间架结构的简称,它是指汉字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其比例大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的外形、结构千变万化,每个字的结构都有自身特色,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借助汉字特点,引导学生展开结构探索。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采用归类教学法,将汉字的结构进行分解、归纳、整理。对汉字结构进行解析不是教师独自完成的,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主动对汉字结构进行解说,已成为识字教学的当务之急。
如,《小马过河》一文中的生字词还是比较多的,为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设计了一个小小解说员的游戏:“这么多的生字词,你对哪一个最感兴趣,能否从汉字的结构这个角度进行解析说明呢?”一听说要成为班级的小小解说员,学生参与热情极高,认真筛选,并在选择结束后,学生抓阄决定上台顺序。有的学生在讲解“驮”这个字时这样解说道:“‘驮字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一个马字旁,古代的时候运送东西都是用马,所以用的是马字旁,以前我们还学过‘骑这个字,古代人出门要用马来当交通工具,所以是马字旁。”学生解说得非常详细。经过学生的讲解,汉字学习变得趣味盎然,学生识字能力得到提升。
辨析汉字结构能让学生对汉字有整体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对学生分析、归纳能力的提升也有积极作用。不仅如此,学生要想顺利完成解说,必须搜集相关资料,这对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感知汉字的魅力有很大帮助。教师在进行设计时,要将学习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设计趣味化解说活动,让每名学生都能成为小小汉字解说员。
三、朗读中把握汉字字义
汉字的音、形、义这三部分内容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当学生对汉字的音、形有了精准把握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感知字义。字义就是汉字的具体意思。在朗读中识记字义是高效的教学方式之一。朗读是一种将无声语言转变为有声语言的形式,它能够将自身情感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强化学习认知。古语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是人们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识字教学亦需要进行朗读。文章是由字词组成的,只有在朗读中理解了字义,整篇课文的朗读才能顺理成章实现。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反复朗读。
如,教学《找春天》一课,教师将汉字教学放在文本中完成。教师首先让学生从文中寻找生字词,将其圈点、勾画出来。学生很快完成任务。接着,教师让学生将带有生字词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学生寻找得又快又准。这时教师将这些句子投放在大屏幕上,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朗读。朗读第一遍的时候,学生读得磕磕巴巴,对生字的意思了解得也不是很清楚。朗读第二遍的时候,学生就能准确朗读。朗读第三遍的时候,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汉字的读音和含义。在多元化的朗读中,学生完成了知识吸纳,对词语内涵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在让学生朗读字词的同时,教师要认真聆听,给学生做好指导、点拨,促使他们一步步达到学习目的,在掌握字词知识的同时,增强学习自信心。学生每读一遍,对词义的体会都会发生改变。在不理解词义的情况下,学生的朗读往往是生硬的,缺乏感情的。而在读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前后词语的理解,感知词义后,朗读层次和水平就会得到质的提升。
四、书写中积累汉字数量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识字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这是最基本的规律。在识字教学中,如何才能实现量的积累,进而达到质的飞跃,这是教师需要直面的课题。听、说、读、写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学生通过听和读进行知识吸收,经过自身的内化、运用转化为说、写能力。学生写的能力需要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书写汉字就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做好铺垫。当学生完成字词学习后,教师可以布置少量写的作业,这样学生能够巩固汉字读音、结构,更加深刻地感知字词。具体操作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综合能力和学习需要,科学有效设计,精准把握书写的量和度,绝对不能让学生反复抄写,做无用功。
如,教學《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时,因为这一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学习完生字词后,教师布置了一项书写任务:“请大家将这个单元中出现的字词全都整理出来,在整理的过程中注意观察这些字词存在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学生积极整理。在书写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从汉字的结构上挖掘,有的学生从读音上进行挖掘,还有的学生从形似字这个角度进行探寻。学生一边书写一边识记,写的过程中学习字词的兴趣越发高涨。经过这样的书写过程,学生不仅掌握了汉字,还增加了识字量,并能够将学习过的汉字进行梳理,思维认知更加条理、清晰,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汉字书写形式的设计也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打通文本字词之间的界限,将字词教学融合起来,是教学的必然要求。教师要根据这一点,以单元、整册课本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汉字书写。在书写过程中,学生不自觉地进行字词梳理、归纳,教学活动自然是高效的,是值得期待的。
将听、说、读、写融于识字教学中,是教师智慧的体现。聆听是学习的基础,教师首先要从这个角度着手,引导学生展开聆听。聆听的目的是让学生感知汉字的读音。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汉字的结构进行解说、朗读,及时书写汉字也是顺利完成识字教学任务的重要法宝。只有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将听、说、读、写融入识字教学中,我们才能顺利完成识字教学的任务。
(作者单位:浙江温州市瑞安市马屿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