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云
关键词:分组合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3 — 0162 — 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要求进一步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2017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的创新计划,这也就需要不断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革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称“思政课”)的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用科学理论说服大学生的过程,而这一科学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1〕。要以理服人,增强思政课教学的说服力,也需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分组合作教学法是按照学生能力分组进行的分组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对因材施教思想的践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集体意识,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使其能真正触动学生心灵。
分组教学是指“根据学业水平、能力、性别、个性等特征差异,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并对小组内部成员进行组织划分,通过提出共同任务,激发小组成员通过合作、互动、交流等方式达成目标的教学方式。”〔2〕分组合作教学法是以合作学习理论为基石,强调学生的参与学习。在分组合作教学法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在完成要求教学目标的同时,能够兼顾到不同学生学习的发展特点。
在分组合作教学法中,更加注重挖掘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既要发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循序渐进不断启发的过程中使得学生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得出结论,获得真知。通过开展分组合作学习,使师生之间平等交流探索,在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基础上,打造一个师生关系融洽、课堂生动、老师风趣、学生积极、内容充实的思政课教学氛围。
(一)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思政课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课程,同时也是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实效性是教学活动目标的实现以及实施这一活动产生的实际效果,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能够入脑入心,学生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解决复杂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能力、素养的有机融合。思政课教学是“基于学而设计教”〔3〕,采用什么方法教学是由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决定的。分组合作学习法是思政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桥梁,同时也是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思政课理论性强,要采用多样化的方法開展教学,分组合作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获得教学内容,比教师直接讲授教学法效果更好。在分组合作学习中通过课下与课上的讨论交流,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把理论知识生活化,可以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实际效果。
(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现阶段一些大学生一提到思政课就打不起精神,在往常的印象中,思政课被贴上了“枯燥”“乏味”的标签,任课教师也往往与“刻板无趣”“死记硬背”等词汇联系在一起。要打破这种刻板印象,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学生参与分组,确定分组任务,明确个体在小组内的角色定位,这样就使得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有事可做”,是教学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通过查资料、摆数据、交流讨论等完成小组合作任务,在实践、反思、提升基础上提升理论思维能力,这就有效增强“我要学”的兴趣和愿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三)培育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分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形式上是“分”的过程,但实质上通过这一过程实现“合”的过程。在分组合作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强化组间的竞争可以有效的推动组内合作,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形成小组内向的凝聚力,有利于提高小组的团结协作。学生以单个的个体参与小组合作中,能够体会到力量感、重要感和价值感,进一步增强自我角色的认知,在教学过程中体会自主探索知识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集体的力量。
(四)增强思维能力和水平
重视创新思维是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强调创新思维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分析解决问题,不断推动思维创新。在分组教学中,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在教学活动的主体作用,通过分组设置的教学问题,相互配合,并通过前期准备,在组内及组间组织的交流讨论中共同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更新及创新思维的培育。
首先,分组不科学,重形式轻内容。在思政课教学中,许多教师都会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但再具体实施的时候,侧重于表面形式,片面追求课堂气氛的热闹活跃。许多教师不注重学生的自身特点,不能对分组内容与学生学习能力和专业特点进行不同层次的预期,不管内容是否适合,都通过分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现阶段思政课多为大班教学,许多教师在分组时采用就近原则,按照宿舍或是就座位进行,甚至有些直接由班委负责组织或由学生自行组织,对于学生的分组缺乏有效指导,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只注重教学学形式忽视了教学内容的分组合作教学形式,不仅不能提高思政课实效性,还会极大的伤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分组合作学习目标模糊。由于教学任务、管理、科研等发面的压力,使得部分教师只是把分组内容简单安排布置下去,甚至直接将问题全盘抛给学生,不进行及时答疑解惑,当学生的思考探索偏离的教学主题,教师有时不能有效指导。在分组教学中,有些教师未进行明确指导分工,致使部分学生缺乏明确目标,分组合作任务仅由一两个学生完成,其他学生敷衍塞责,也存在分组合作任务仅由成绩优秀的学生之间讨论,成绩相对弱的学生被“边缘化”,为了完成教学要求,教师简单的使用分组合作教学方法,甚至把“分组合作教学”简单等同于“分组讨论教学”,没有把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其他教学方法及新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
最后,教学成果考评单一。教学成果的考核是对学生分组教学成果的评价总结,教学成果展示作为分组合作教学环节的最后一站,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相互学习、拓宽视野的重要环节。在教学成果展示中,有些教师教师没有及时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完全充当“旁观者”,教学重难点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学生习得知识情况未能准确掌握。有些教师仅以最后小组的成果展示作为最终的评价,不重视过程学生的综合表现。没有形成完善的评价标准体系,缺少组间的互评以及小组的自评。
(一)联系学生实际科学分组
确立分组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小组初建立时,每组3-4人,在适应和合作能力有所提高后,每小组可以提高到6-8人,不宜过多也不宜太少,过多使学生参与机会不足,过少则合作效果不佳。分组要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各小组之间要尽量做到实力相当,做到组间同质,总体水平一致,这样就能很好的利用竞争机制促进不同小组间的竞争合作。各小组内部要结合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性格、能力、兴趣爱好等特点进行“组内异质”分组,要采用互补和抑制的方法,互补的方法就是每组内的男女比例要适当,注意思维方式和性格等方面的互补,合理配置优秀学生、中等学生、待进生,实现小组内的互学互助。抑制策略主要是避免某些因素导致的分组效果不佳,例如同宿舍、同兴趣(非学习方面)、同乡等有小团体倾向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组成的合作学习小组具有差异性、层次性,使不同的观点想法碰撞交流,不同同学之间优势互补,提高了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二)以问题为导向合理设置分组内容
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设置要具有知识性,内容的设置要充分联系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系统整合设计教学活动;内容设置要具有针对性,以问题为导向兼具知识性、趣味性,结合学生的阶段发展特点,设置贴近学生专业、兴趣、专长、能力等的主题内容;内容设置要具有可操作性,分组合作的主题内容要难易适中,太难或太容易都会使得学生失去兴趣,无法实现预期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分组内容的最终的选择权是学生,所以设置主题要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展开,这样学生的参与度会更高,学习热情也才能被调动起来。如在讲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中“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把寻找中国改革开放40年身边的变化设为选题,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去发现,从经济、文化、社会等多维角度展开,去整理关于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相关案例,有助于深刻领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三)强化过程督导保证教学效果
分组合作教学法分组是前提,而过程的督导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分组过程中教师仍然是引导课堂的关键,当学生探索问题出现偏转时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及时答疑解惑,引导学生把理论问题与实践相统一,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切实做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分组过程中要保障学生的有效参与,合作学习不等于不要竞争,要在强化组间竞争的同时,强调组内的竞争,树立榜样,激励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完成分组内容。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集体观念的养成,分组教学法作为众多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讲授法、案例法、演示法等科学组合,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四)做好教学成果考核保证教学质量。
必须坚持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统一,优化考评方式。一是要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每一学生都是课堂的参与者,在各分组的讨论成果进行展示交流的过程,其实是相互学习的、查思想之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以及人格等方面的实现互动,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因习惯、性格等差异造成的冲突,提升个体综合能力与品质。二是要综合评价,学习的最终评价应该包括组间的互评、小组自评,学生自评以及教师评价,通过平时表现及最终成果的呈现的全面考察,确定学生的成绩。三是要科学制定思政课成绩评定标准体系,对学生的成绩评价应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结合展示的教学成果的内容、形式及小组的综合表现进行整体性评价。通过整体性的评价,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问题兴趣,提升学习学习的内在动力,扭转学生对思政课学习存在的敷衍塞责和应付考试等错误观念,授课过程中通过合作互动,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分组合作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需要且行且思,需要结合教学的进展和学生的基础情况进行适时地调整,使其在教學实践中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完善。分组合作教学应用到思政课中,弥补了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面向每个学生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互相讨论和交流,时间“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效果。当然,分组合作教学法在运用的过程中,需要思政课教师精心组织安排,对参与的学生要进悉心指导培养,用心去实践、去反思、去提升,与其他教学方法以及新技术结合,不断进行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参 考 文 献〕
〔1〕骆郁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变”与“不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4):70-77.
〔2〕陈朝东,杨文.我国分组教学研究的现状及问题——基于文献综述的视角〔J〕.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8,(10):47-50.
〔3〕张英琦,杨志平.思想政治理论课“基于学而设计教”的教学方法体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7,(06):71-74.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