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银
一、感知:一条“情”线贯全篇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昆明的雨》。大家已经读过课文了。那我提一个问题,看看同学们读的效果如何。请看屏幕:《昆明的雨》是一篇什么散文?
(屏显)
《昆明的雨》是一篇 散文。
生:抒情散文。
生:写景抒情的散文。
生:第四单元的导语中说“这个单元学习的散文类型多样,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或写景抒情,展示了……”,你看,《背影》是写人记事的,《白杨礼赞》是托物言志的,《散文两篇》是阐发哲理的,剩下的这篇《昆明的雨》不就是写景抒情的吗?
师:结合“单元导语”来回答,说明你有“大局”意识,思路开阔,自读课文就该这样去学。
生:老师,我想说,课后的“阅读提示”中也已经讲得很明白的。
师:非常好,“阅读提示”就是帮助我们阅读的,你能选取相关的信息,给大家读读吗?
生:“本文题为《昆明的雨》,却并未用大量笔墨直接写雨,而是从一幅画写起,将记忆中昆明雨季的景、物、事一幕幕展现开来……文章信笔所至,无拘无束,看起来有些‘散,但其中贯串着一条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作者用这样一条线索将零散的素材聚拢起来,鲜活、立体地描绘出一个‘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
师:散文贵在“形散而神不散”,作者在文中最直接的情感表述是哪句话?大家一起说。
生(齐):“我想念昆明的雨。”
师:嗯,“我想念昆明的雨”,在文章第2段和最后一段独句成段,遥相呼应。可见,作者写作本文的出发点是抒发感情。
(师板书:抒情)
师:“我想念昆明的雨”。“我”和“雨”之间,作者用了一个词“想念”,想念是什么意思?
生:回想,思念。
生:对过去的回望,惦念。
生:想起过去的事,念念不忘。
师:“想”,是回望、回想过去;“念”,是惦念,对过去念念不忘。也就是说,作者是把自己情感聚焦在了“过去”,由这个角度来看,《昆明的雨》还是一篇什么样的散文?
生(齐):回忆性散文。
师:对。我们不要忘了,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师板书:回忆)
师:每个人都有过去,也都会回忆过去。李商隐曾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煜也有言“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纳兰容若更是留下了“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名句。关于过去,多少情愫在其中!结合背景资料想想看,本文的作者,他在回想昆明那段生活时,内心情感又会是怎样的?
生:汪曾祺是在1939年来到昆明的,在昆明一呆就是七年,昆明是他的第二故乡。作者说想念昆明的雨,不如说是想念昆明雨季的生活,更不如说是想念昆明这个地方。
生:作者在昆明上完了大学,在那里结识了一生的挚友、爱人。他在昆明度过了生命中最美好的求学时光和青春年华,所以作者是在想念曾经逝去的美好岁月。
生: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大部分地区硝烟弥漫,昆明却没有战火纷扰,所以那时生活在昆明的作者是幸运的,因此他更多的应该是一份珍惜之情。
师:“往事回思如细雨”,雨润心田情意长。不管时光如何流逝,世事如何变迁,作者心中都有挥之不去的“昆明情结”,充满对美好往昔的珍爱与怀念!
二、赏析:一个“美”字悦人心
师:让作者如此牵念和珍视的昆明雨季到底是怎样的?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你会用哪个字?
生(齐):美!
师:美!不错的,本文正是一篇充满美感和诗意的文章。作者笔下,昆明雨季的美无处不在。请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进行圈点批注,告诉大家它美在哪里?
(生圈点批注,师巡视)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生:美在景物。
(师板书:景物美)
生:第一段中作者写“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我觉得这仙人掌就很美:浓绿色和金黄色搭配一起,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师:仙人掌,我们都见过;可开花的仙人掌,我们见得较少。问题是,这仙人掌是在什么情况下开的花?
生:“倒挂着”的,仙人掌生命力顽强,也说明昆明雨季空气湿润。
师:昆明雨季中的景物真是与众不同啊。景物之美,还有吗?
生:第八段写到了缅桂花,作者说:“我在家乡看到的白兰多是一人高,昆明的缅桂是大树!”作者把家乡的白兰和昆明的缅桂作对比,突出了缅桂树的高大。
师:嗯,不比不知道,一比显高下。我发现,这句话的结尾是个感叹号,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你给大家读读。
生:是一种惊喜赞叹之情,所以要加重语气,重音落在“大树”上,像这样……
生:我批注的也是“緬桂花”。房东母女摘了缅桂花拿到花市上去卖,是从侧面写出缅桂花的美丽。“带着雨珠的缅桂花”更美,它们使作者的心都变得软软的,更衬托出缅桂花的清新纯净,卓然不俗。
师:“踏花归来马蹄香”,侧面描写的好处就在于此。
生:第五段中,作者把杜甫和陶渊明的诗句组合,“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恰到好处地写出雨季草木的旺盛。
师:作者是怎样评价这种“旺盛”的?
生:这种“旺盛”已经到了“过分的”“近于夸张的”程度,让人联想到草木在雨季里喝水喝得太饱的样子。
师:真好,昆明的雨!昆明的雨季,还美在哪里?
生:美在滋味。作者在第7段写了昆明雨季的许多种菌子,比如牛肝菌、青头菌、鸡枞、干巴菌、鸡油菌,每一种菌子的特点和吃法都讲到了,简直是如数家珍啊。
师:你的意思是,汪老也是一枚“吃货”无疑了?
(生笑)
师:“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汪老在散文集《人间滋味》中如是说——
(屏显)
“凡事不宜苟且,而于饮食尤甚,中国的许多菜品,所用原料本不起眼,但经过一番‘讲究之后,便成了人间至味。”
师:请找出能够诠释这句话的例子。
生:是干巴菌。“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作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师:你读得不错,尤其是老师最担心的那个当“挑选,选取”意思讲的字,哪个字?大家一起再读。
生(齐):“择zhái”。
师:是的,“择净”的“择”,口语中读“zhái”。它还有一个读音是——
生(齐):“zé”。
师:非常好。回到刚才的问题,你能解读一下吗?
生:干巴菌的外形很不起眼,很丑陋的。“可是下点功夫”,“下功夫”就是经过一番“讲究”,比如“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它就变成了人间至味。
师:从外形丑陋到人间至味,干巴菌上演了一次“华丽变身”,让人刮目相看!作者是用哪两个句子来表现干巴菌带给人的强烈感受的?
生:“这种东西也能吃?!”“这东西这么好吃?!”
师:一个问号和一个感叹号组合在一起。怎么读呢?先把它们拆开读,一问一叹,一升一降,看看效果如何。找两位同学来试试。
生:这种东西也能吃?
生:这种东西也能吃!
生:这东西这么好吃?
生:这东西这么好吃!
师:是疑问,还是感叹?作者想表达的真实意思是什么?
生:“这种东西也能吃?!”表达的是,这种东西不应该能吃吧,令人起疑,感叹号加重了这种疑问。“这东西这么好吃?!”这句话表达的是,没想到这东西这么好吃,问号是无疑而问,加重了感叹的意味。
师:哦,我想问问,你是一个美食达人吧?
生(笑):我不是。我妈说我从小就是一个“吃货”。
师:一个特有“品味”的“吃货”!非常好,谢谢你的“品味”!
师: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个句子,体会一下它们的意思。
(生齐读)
生:第八段写雨季的果子杨梅,也是滋味美。
师:嗯,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生: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火炭梅”名字的由来——颜色黑红,如同火炭;还通过和苏州、井冈山杨梅的比较,突出了昆明杨梅的滋味甜美。
(师板书:滋味美)
师:雨季的美,还有吗?
生:美在人物。
师:人物美?在哪一段?人物是怎样的美?
生:第八段,作者写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小花帽、绣花鞋,穿着打扮具有苗族风情,非常精美,让人联想到她们如花般的容颜。作者还写到了她们的吆喝声,娇娇的,给人的感觉也很美。
师:女孩的吆喝声也很美,你能给大家模拟一下吗?很为难,是吗?那我找一名女同学来试试。
生:“卖杨梅——”
师:她吆喝得怎么样?
生:她的声音听上去响亮了些,那个“梅”字,好像拉得不够长。
师:那你给大家吆喝一声,好不好?
生:“卖杨梅——”哎,我读得也不太好。反正觉得声音要细一些小一些长一些,还要害羞一点。
师:哦,“害羞”?你的体会蛮深的。“害羞”,是什么?对,是不好意思啊。同学们,你们想想,苗族女孩会不会“不好意思”呢?
生:会的,因为她们都很善良。
师:善良,就会不好意思?根据是——
生:文中写她们“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她们应该是累了,可又不好意思挡了别人的路,所以只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
师:心地善良的她们,时刻顾念着别人的感受!
师:好,想象一下,初涉人世的苗族少女们,戴着小花帽,穿着扳尖绣花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用细细的长长的略带几分羞涩的声音,时不时地吆喝一声:“卖杨梅——”哪位同学再来读读?
生:卖杨梅——
师:嗯,有味道了。作者写娇美的苗族女孩,用意何在?
生:写苗族女孩的娇美,是为了衬托昆明雨季的柔美,表达作者对昆明雨季的喜爱之情。
师:与小说中作者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不同,散文中的人物要服從于作者情意的表达或某种意境的营造。而汪老笔下苗族女孩,带给了我们审美上的愉悦,她们真得好美!
(师板书:人物美)
师:昆明雨季的美,还有吗?
生:风俗美,美在风俗。
师:怎么说?
生:作者写买杨梅的女孩们的穿着打扮,戴着小花帽,穿着扳尖的绣花鞋,都是苗族特有的,突出的是一种民族风俗美。
师:嗯,风俗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别有特色的风尚习俗,比如某个民族或某个地区沿袭下来的习惯、习俗。
生:文章开头是从宁坤要作者画一幅有昆明特点的画写起的,作者画了“倒挂”着的仙人掌。第6段中,作者告诉我们昆明人家门头上用小镜子、仙人掌等来辟邪。这些是昆明这个地方特有的风俗,也是风俗美。
(师板书:风俗美)
生:读第9段,我体会到了一种人情美。房东是个热情的人,待人友善。在缅桂花盛开的时候,她时常给房客们送花。
生:她给房客们送花,主要是因为她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
师:看来,你不太同意前面这个同学的说法,对吗?
生:对。我觉得房东是出于自己的私心,并非真正的“热情”。
师:有自己的想法,这很好;但要言之有据。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
生:我认为房东还是好客的,因为作者也只是推测,说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
生:其实,我倒觉得房东是一个爱花惜花的人:她不是怕房客们摘花,他是怕房客们乱摘花,请注意作者的用词“乱摘”,她是怕把花弄乱弄坏了。如果她待人不诚的话,又怎么会时常送花!
生:我同意他说的。房东不但“时常”送花,有时还用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了“满满”的缅桂花——送的次数多,送的数量也多。怎么能说房东不热情呢?
师:所以,居异地住他乡,遇到这样一位热情好客的房东,使“我”倍感温暖,心软软的,体味到了人情之美。
(师板书:人情美)
生:写雨中小酌的这段文字,具有一种氛围美。
师:怎样的氛围呢?
生:闲适安静。作者和好朋友一起去喝酒,下起了雨,他们呆在小酒店里,一边喝酒一边赏雨景,也是一种惬意吧。
师:看样子,是很闲适的。安静,从哪里体现出来?
生:“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周围的环境和氛围是安静的,鸡才会一动也不动地保持着自己的站姿。
师:嗯,周围环境是安静的,身处其中的人自然也会受其影响。想一下,作者内心会不会静如止水,毫无波澜呢?
生:不是的。这一段文字开头就说“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作者写想起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写看到莲花池陈圆圆的石像,都是在暗示和烘托自己寄居他乡的愁绪。
师:我明白了:作者享受这份安静,但不等于说他内心就平静。也可以说,正是此时的安静,引发了他对千里之外“不安静”的故乡的牵念。
生:这段中写雨,不但渲染了氛围,还推动事情的发展。“我”和德熙到莲花池去,并没有交代具体要做什么,可能只是观赏一下。当时的天气是“积雨少住”的;因为“雨又下起来了”,“我们”进入了小酒店喝酒;又因为“雨下大了”,连院子里的大木香都湿透了,“我们走不了”,所以一直坐到午后,滞留在小酒店中。联系当时的大背景,这与作者避战乱求学于昆明的经历很相似!
师:所以即使有酒喝有景观,也会有淡淡的乡愁萦绕在作者心头。
生:作者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的诗中也是暗含着乡愁的,比如“浊酒一杯天过午”,让人很容易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词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师:也就是说,作者的乡愁是一种淡淡的愁绪,淡淡的惆怅,它隐含在事与景之中,需要我们用心体会。
师:现在,再说说“雨中小酌”这一段,我们感受到了怎样的氛围?
生:安静、闲适、淡淡的惆怅……
(师板书:氛围美)
师:昆明雨季何其美!昆明雨季的美,又何止于此。汪老之子汪朗在《人间送小温》一文中说:“他(汪曾祺)想通过这些文章呈现各种美好的东西,让人们慢慢品味,懂得珍惜。”显然,汪老已经做到了。
三、提升:一份平淡不寻常
师:昆明雨季的美,是我们通过作者的语言感受到的。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本文的语言特点,你会选用哪个词?
生:美好。
师:太笼统了。怎样的美好?
生:自然。
生:朴素,不是很讲究文采。
生:拉家常似的,亲切。
生:直白,一看就懂。
生:平淡。
生:课后“阅读提示”中说:“汪曾祺的散文,往往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若要一个词的话,就是“平淡”吧。
师:我发现,同学们已经把“阅读提示”利用到最大化了,“阅读提示”的确很权威的。不过,老师想问问你们:“平淡”的语言,真的好吗?同学们平时写作文的时候,可是被要求切忌“平淡”的。
生:写作文时语言尽量不要平淡,有文采的语言,更能获得老师的青睐。
生:好的语言,不一定就是華丽的词藻。
生:我觉得,写作文时的“平淡”,是指写出来的文字没滋味,就像白开水一样,是真平淡。和这篇文章的“平淡”,不太一样。
师:此“平淡”非彼“平淡”。我好像明白点了,请接着说。
生:这篇文章的语言看似平淡,其实是耐人寻味的。比如“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不是怀人,不是思乡,是什么呢?作者说一半留一半,欲言又止,让人回味再三。
师:淡而有味,对吗?你是作者的知音!
生:作者的语言的确很平淡,不加修饰,但是他写出了昆明雨季的美和与众不同。反正读了《昆明的雨》,我好想去昆明看看。
生:我之前读过作者写的《葡萄月令》,感觉都挺平淡的。
师:不错,“平淡”可以说是汪老的语言风格。我们知道,影响作家语言风格形成的因素很多,但却少不了作家自身的有意为之。请看屏幕。
“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但有时恐怕也不免‘为赋新诗强说愁,感情不那么真实。——汪曾祺”
生:把语言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是作者所追求的。
生:像汪曾祺这样的大作家,都有“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担忧,我们写作文时更要有感而发。
生:再有文采的语言,如果“为赋新诗强说愁”,就会华而不实。
生:平淡的语言,照样可以表达真情实感,只要不做作,不矫情就好。
师:同学们理解得不错。很多时候,平平淡淡才是真!汪老“平淡”的语言背后,是对生活原汁原味的尊重,更是内心真情实感的流露。是的,“淡极始知花更艳”,汪老语言的“平淡”,实为一份绝不媚俗的平和淡雅,自成风流!
师:有兴趣的同学,课下不妨读读汪老的散文集,那里有太多的美篇佳作在等着你!好,今天的课上到这里,下课。
[本课例系“沧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胜任力的研究”(批准号:20181216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