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乌衣巷,是幼时读过的唐代“诗豪”刘禹锡《乌衣巷》诗: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如今的乌衣巷,只剩下350米长,倘若不是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恐怕早已湮灭在历史风雨之中。巷子弥漫着一股幽深的历史云烟,徜徉于此,便可一瞥曾经惊鸿的绚丽。
乌衣巷原为“乌衣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城建业(今南京)守城部队的兵营所在地,当时守城将士都穿着黑色的衣服,当地人便称此地为“乌衣营”。东晋南渡后,定都建康(今南京),乌衣营旧址又成了高门士族的聚居区。东晋两大“擎天之柱”王导、谢安的府第,就建在此地。巷内高第华宅,进进出出的高门士子个个峨冠博带,黑衣华服,号为“乌衣郎”,巷子自然也成了“乌衣巷”。
遥想当年,乌衣巷内车水马龙、丝弦之音缭绕,多少达官贵人出入此巷,多少富丽堂皇的府第鹤立其中。这里有东晋开国元勋王导辅助三朝、推行“侨寄法”的相府,有“东山再起”后的谢安谈笑风生指挥淝水之战的中枢,有“书圣”王羲之坦腹东床的旧所。
如今巷子的中段,建有王导谢安纪念馆。馆前一副楹联:“归燕几番来作客,鸣筝何处伴随云。”正是点化刘禹锡诗意而成。“旧时王谢”,显赫一时。
“王家书法谢家诗”,王谢家族人才辈出,俊采星驰,各领风骚。王导家族,王羲之、王獻之、王珣“三王”书法登峰造极,无与伦比,尤其书圣王羲之,是一代书法的集大成者,《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谢安家族,谢灵运、谢惠连、谢朓“三谢”诗文珠玑锦绣,风流蕴藉,特别是谢灵运的诗歌,开创一代诗风,为山水诗派的鼻祖。在中国历史上,恐怕难以找出像王谢家族这样在大富大贵中依然能将中国文化玩出极致的家族。
巷子尽头处,残存一口六朝时的古井,这也许是乌衣巷唯一幸存的古迹。没有了“旧时王谢”,也没有了“寻常百姓”,那口古井只是默默地藏在小巷深处。井圈上的道道绳迹划痕,犹如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无声地诉说沧桑变幻的身世,孤寂地追思逝去的韶华岁月。
如今的乌衣巷,没有了六朝金粉的那份靡丽繁华,也没有了魏晋风度的那份仙风道骨。当年王谢的豪华府第,连同堂前飞入的春燕,都成了历史烟云。乌衣巷,孤寂地伫立在夕阳之中,凝望着流光溢彩的秦淮河。
(摘自《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