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倩玉
从2003非典型肺炎到此次新冠肺炎,我们不禁疑惑,为什么每次疫情都是肺受伤呢?
呼吸系统更易受到病毒侵犯
“呼吸系统是暴露于自然界的,是人体各大循环系统中唯一与外界直接连通、开放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热病科主任医师王琦介绍,疫情都是由传染病引起的,而传染的途径主要有三大类,消化系统传播:呼吸系统传播;血行播散。
消化系统传染病侵犯的是胃肠道;呼吸系统主要伤害的是肺部,肺泡中如有细菌侵人则导致肺部感染,从而引起肺炎。正是受到器官开放性程度高的影响,从而导致了在面对病毒侵犯时,肺部是最先被感染的器官。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股凯生主任医师介绍,在临床中,很多的急性传染病都是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的,如果得了这类传染病首先危及的就是呼吸道和肺部。
而相比消化系统的传染性疾病,比如痢疾,做好个人的卫生保健后,其传染性能够得到明显遏制。可是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病毒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预防起来相对来说较为困难。
呼吸道传染病难防难控
对于呼吸道传染病难防难控这一点,王琦也有同样的看法。他认为,疫情具有区域性、爆发性和传染性的特征。如今社会流动性大、开发程度高,最容易造成大范围扩散的疫情就是通过呼吸系统进行传染的疾病,易形成区域流行,且难以防控。
在面对外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侵犯时,呼吸系统遭受的挑战也是最大的。无论是严重的大气污染,还是肆虐的病毒都在不断挑战着我们的呼吸系统防御体系。
殷凯生介绍,正常人的呼吸系统拥有健全的防御机制。从鼻腔、咽喉,再到气管、肺泡等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健全且强大的呼吸防御系统拥有一道道关卡来保护我们身体不受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侵害。“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在现在的疫情下,没遭受侵害的一个重要原因。”
殷凯生表示,临床通过CT、胸片检查后发现的肺炎症状虽然最为常见,但并不是被感染患者全部的症状表现。近日,鐘南山院士已证实类便中发现了新冠病毒,说明受此病毒感染的不仅仅只有肺,还涉及到了消化系统、血液等。
“我们的呼吸防御系统尚可抵御普通病毒和大气污染物的侵扰,但当遇到像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这样特别厉害的对手时,这层防御体系就会力不从心,极易被攻陷。”殷凯生说。
日常要重视,肺部最怕受凉
有研究统计,我国肺炎的发病率约占总人群的12%。预计我国每年有250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在院外由细菌、病毒、衣原体和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所引起)患者。同时,像慢阻肺这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
“肺部最怕着凉!”股凯生提示大家要注意防寒保暖,呼吸道表面的纤毛上皮是个很重要的保护机制,受凉后会使纤毛摆动减慢甚至脱落,气道分泌物增加,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使呼吸道管腔变狭窄,从而导致肺部防御机能下降。
王琦介绍,肺部疾病的轻重程度主要取决于两点:机体免疫力强弱、感染病毒毒性的强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升自身免疫能力。提升免疫力靠的是坚持健康生活方式,不熬夜不吸烟,营养均衡,适当锻炼等。
“即便感染了,预后也不用过度担忧。”王琦表示,虽然此次疫情导致的肺部后遗症目前尚不明确,还需长期观察,但参照2003年“非典”疫情过后的统计数据,患有后遗症的患者只占绝少数,会有个别重症患者因当时治疗不及时或感染程度较严重导致痉愈后肺部出现纤维化等后遗症,但尚未发现会因此导致肺部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