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社会治理新思路:建设性新闻理念在电视节目中的应用

2020-05-13 14:19闫奕
新媒体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

闫奕

摘  要  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新闻媒体间“流量为王”“速度至上”的风气流行起来,博眼球的消极新闻层出不穷。近年来,西方媒体开始重视“建设性新闻”,这种弘扬正能量、积极提出解决方案的新闻形式受到追捧。我国一些电视节目中也开始引入建设性新闻理念,这或许可以为媒体社会治理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建设性新闻 电视节目 媒体社会治理 积极新闻

新媒体时代来临,新闻行业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受众偏好于碎片化阅读,猎奇、充满“爆点”的消极新闻成为媒体的首选;虚假新闻泛滥,“后真相”逐渐成为常态,传统媒体公信力下降、影响力减弱;在“人人都是传播者”的现在,传受双方的位置差逐渐缩小,民众渴望更多发声机会;电视收视总体成持续下滑态势,电视逐渐成为单纯的视频播放器……在这样严峻的媒体大环境下,“建设性新闻”被国外研究学者重视起来,西方新闻界兴起“建设性新闻”改革浪潮,这股浪潮也于近两年涌向国内。2019年11月9日,主题为“建设性新闻:理念与实践”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在北京举行;11月27日“建设性新闻研究中心”也在苏州成立。这种立足未来、直面问题、积极诉求、以解决为导向的新闻形式和理念走进国内研究视野,如若正确解读和实践,势必会改善当前新闻行业的困境,并为发挥媒体社会职能增加新路径。

建设性新闻包含了多重概念,与对策新闻、公民新闻和积极心理学有着紧密联系,既有所囊括,又有所超越。建设性新闻在传达真实准确且吸引人的报道的同时,也认为需要用面向未来的眼光取代冷眼旁观,使受众可以从新闻业感受到幸福感与满足感。这样的理念,势必会掀起一股新浪潮。

1  国内电视节目建设性新闻理念的实践

1.1  建设性新闻理念初探——《共筑美好生活 苏城议事厅》

为了更好地加强党委、政府和民众之间的沟通互动,打造畅通民意的表达渠道,帮助民众了解公共政策出台的过程,增强决策的透明度,苏州广电总台于2019年4月推出了《共筑美好生活 苏城议事厅》电视栏目。通过嘉宾访谈、追踪报道,加强舆论监督,以问题为导向,关注民生热点,发现并解决问题,调动各方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实践建设性新闻操作理念,共同促进美好生活的构建,提升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1.1.1  节目立足点明确,引入建设性新闻理念

《共筑美好生活 苏城议事厅》以苏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十二项“三年行动计划”》为立足点,在最初的十二期内容中,每期以一个行动计划为主题,建立全新的政务对话类节目,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帮助广大市民及时地去了解公共政策的出台过程。

比如在第一期节目中,围绕“产业升级行动计划”,开展了淘汰落后产能、扶持发展先导产业、苏州机场建设等话题的讨论。邀请的嘉宾有发改委主任、工信局副局长、苏州大学教授和大型企业代表。共同分享和总结最新的实际成果,以专业人士视角为今后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提出拥有建设性的可行意见。

在十二期“三年行动计划”主题节目结束后,《共筑美好生活 苏城议事厅》又聚焦“整治超限超载,护航交通安全”和“苏州5G应用”等民生相关议题,继续提出可持续发展计划。

1.1.2  以数据为辅助,正负面案例全面分析

节目中引入特殊嘉宾——人工智能机器人“小贝”,由它为观众梳理相关最新数据,为节目增强了一定的新闻性的同时还与科技挂钩,契合新媒体时代背景。在领域专家进行发言时,也同样配有清晰的数据字幕和图表。

建设性新闻并不排斥关注负面信息和社会问题,但它所追求的是以理性的姿态和积极的态度去理解和解决问题,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切入点和分析框架[1]。《共筑美好生活 苏城议事厅》不会一味地鼓吹优秀案例,而是同时报道负面案例,但是将重点面向未来,提出具有实际意义和成效的解决办法。

1.1.3  給予民众表达渠道,多种方式对话专家

以第一期的产业升级主题为例,在节目一开始就播放了一段短片,是苏州市民对于苏州产业的一些期待、印象和评价,由他们的看法,引入本期节目的讨论。在第四期社会治理创新主题中,针对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化联动机制,节目组也采访了30位居民,倾听他们对于网格化管理以及网格员的意见。

节目同时在苏州新闻客户端开通议题征集通道“议事·征集令”,利用电脑和手机都可以查看议题解决进展,报道议题解决结果。民众同样可以根据议题提出自己的问题,提问可以采用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在节目中会抽取网友提问,让专家予以解答。为开播预热,并迎合当下短视频热潮,“苏州新闻”微信公众号上曾发布四则《共筑美好生活 苏城议事厅》快问快答小视频,以1分钟左右的时长,针对重点内容总结专家发言,增强受众阅读的趣味性,丰富互动形式。

1.2  建设性新闻理念渗透——《向前一步》

《向前一步》是中国首档人和公共领域对话,城市公民与公共政策对话的社会民生类节目。旨在通过城市管理者与普通百姓之间平等的对话与沟通,帮助分歧双方达成一致,勇于打破社会民生类话题壁垒,致力于打造中国首个公民课堂。节目中并未像《共筑美好生活 苏城议事厅》一样,直接提及引入建设性新闻操作理念,但是整个节目构成都渗透着建设性新闻理念的积极之风。

1.2.1  热点身边事作引,社会各界同时发声

《向前一步》于2018年6月在北京卫视开播,每期的主题都与市民的身边事息息相关,比如小区停车问题、棚户区改造和百货市场搬迁等,抓取新近发生的热点案例,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和市民代表同台商议,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

以2019年12月初播出的“垃圾分类总动员”主题为例,围绕11月27日通过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展开,讨论北京市民的合理应对措施。三位市民代表诉说自己的困惑和苦衷,节目组前期在多个小区进行拍摄采访,收集居民意见。大学教授、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会长、律师、心理专家、垃圾分类达人等社会各界人士,在同一平台发表自己的看法。根据每期主题的不同,场上的氛围也会有所变化,针对矛盾突出问题,也绝不乏“唇枪舌战”,但是意见双方,都是在为问题的解决共同努力。

1.2.2  合理方案以小见大,有效推动社会治理

《向前一步》大多数的录制场地就在问题发生地的户外直接进行,比如小区花园、市民广场等,与当事人或观众实现零距离。在录制现场中间始终画着一条红线,节目的最后,会针对问题的解决征求所有观众的意见,大家一起跨过这条红线,面向未来,“向前一步”。节目的初衷不是报道事件和冲突本身,而是立足合理的解决方案,这样积极的喻意,是整个节目的整体基调。一位垃圾分类达人就表示“不要还停留在怎么垃圾分类,而是通过《向前一步》这个节目开始垃圾分类。”一些方案对策也许是针对某个小区或社区,但对于存在类似问题的地方同样适用。

该节目的定位虽未曾提及建设性新闻理念,但是却呈现了生产一则建设性新闻的全部过程。节目组仿佛记者一般,为观众书写了一则又一则“建设性新闻”。提出社会中新近矛盾、热点问题,给予受众更多的发声机会,参考社会多方意见,媒体搭建对话平台,以建设性新闻理念,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以建设性姿态提供化解矛盾的方案。这样的节目有利于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社会治理创新贡献更多媒体力量[2]。

2  建设性新闻理念今后的路径探索

建设性新闻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它具有面向未来的视野,以及挖掘可能的解决路径。将这样的理念应用在我国的电视节目中,结合我国国情,思考建设性新闻的“本土化”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

2.1  净化传播风气,重建媒体公信力

“标题党”,充斥猎奇、冲突等内容的消极新闻确实会收获更多的关注和流量,使媒体获得更大利益。但是阅读这些仅停留在表面的消极新闻,不会对受众有更多精神上的助益。当信息可以带来积极情绪并减少恐惧和愤怒等负面情绪时,它将有助于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建设性新闻将注意力放在问题的解决方案而非问题本身,这样的理念可以给予受众以希望,同时在无形中也可以重建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2.2  “受众本位”,提供平等交流平台

在“人人都是传播者”的时代,受众也越来越渴望表达自己的想法。面对这样的情况,应该采取自下而上的方法,尽可能考虑受众需要和想要的新闻。建设性新闻能够有效引起公众、新闻机构和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它专注于追寻未来的意义,重构新闻与受众的关系。媒体作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桥梁,如果能给市民提供更多正规且公平公正的交流平台,可以更好地促进多方意见的碰撞和合流。

2.3  立足民生,挽救电视收视现状

建设性新闻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大到国际关系的对外传播问题,小到与市民息息相关的社会民生新闻,都可以贯彻建设性新闻理念。我国电视节目中关于建设性新闻的实践较少,就像《共筑美好生活 苏城议事厅》和《向前一步》一样,立足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也不失为一个基础的突破口。新闻价值其中一个要素就是接近性,播报居民身边事且具备推广性,自然会受到观众的喜爱,这样的电视节目也有助于挽救日渐低迷的电视收视率下滑现状。

2.4  发挥媒体社会职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大众传播具有环境监测和社会协调等社会功能,媒体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既要传达政府相关政策法规,也要成为民众的发声平台,更要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其责任不会减轻,只会越来越重。媒体和记者应该在新时代下承担起行动者、解困者的角色,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对策。新闻本身也许无法单独解决问题,但是却可以和其他社会成员、群体一起做出贡献,通过正能量叙事,帮助和推动社会变革和治理。

3  结语

国内外研究学者在近些年如此关注建设性新闻,正意味着其满足了新媒体时代变革的诉求,更强调新闻业和媒体的责任意识,企图改变新闻机构对消极事件和现象的过分关注和渲染。我国的新闻业也应该搭上这艘改革之船,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以全媒体形式引入和渗透建设性新闻理念,结合我国国情,在保证新闻核心功能的同时,发布健康优质内容,借媒体之力推进国家和社会积极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史安斌,王沛楠.建设性新闻:历史溯源、理念演进与全球实践[J].新闻记者,2019(9):32-39,82.

[2]朱可江.媒体参与社会治理应该深些再深些[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報,2019-10-22(006).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
电视节目
电视节目
电视节目
电视节目
周一广播电视报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