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培祥
(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哈尔滨 150090)
黑龙江省于2018年12月组织实施了2018年度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高中学考”)。作为全省的大规模教育考试,高中学考考试数据中蕴涵着大量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充分分析学考考试数据,既可以对全省高中学考各学科的命题情况加以分析,又可以对考生各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个整体的认知。同时,可以深入了解各地高中学校教学状况,发挥学考考试对教学的诊断和导向作用。为此,省招生考试院学考处聘请了有关专家对2018年高中学考考试数据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
2018年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由全省统一组织命题、统一考试的学科共有6个,分别是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考试以国家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各学科课程标准、现行使用教材,以及我省发布的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学业水平考试说明为依据。内容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全面考核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经验,注重对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素质的考查,反映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
基于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和普通高中学生发展的现实情况,此次黑龙江省的学业水平考试将各学科试卷的难易程度划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各试题的分值比例设定为7∶2∶1。考试成绩等级设定为A、B、C、D四等。在考试范围与内容上,要求各学科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知识点)的覆盖率达到80%—90%左右,从而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业发展状况。
表1呈现的是各学科试题的参考教材版本,以及试题内容的覆盖情况。试题命题以黑龙江省目前使用的高中教材为依据。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学科的试卷考查的是必修模块,物理和化学学科考查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所有学科的试题对主干知识的覆盖率都达到或超过了85%,从而保证全面地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表1 各学科试题内容覆盖情况
根据试题答案的建构方式和特点,可将试题类型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在此次学业水平考试中,客观题以单选题和多选题为主,主观题包括计算、简答、材料分析、实验操作、综合探究等题型。下页表2呈现的是各学科试题的类型、数量和分值。整体而言,客观题与主观题的分值大致相当,二者在政治、历史、地理学科试卷中的分值各占50%,在物理、化学、生物学科试卷中的比例为6∶4。客观题的小题数量较多,题均分值较少;主观题的小题数量少,解题复杂程度高,因而题均分值较大。
表2 各学科试题类型与数量
注:题量按小题数量计算。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认知能力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内容,考试命题应兼顾对学生多个认知水平的考查。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认知目标分类理论,将试题的认知水平划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其中“识别”水平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对应的认知行为包括了解、认知、知道、体会、回忆、再现、感知等;“理解”水平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能将知识与已有经验建立起联系,使知识具有意义。“理解”对应的认知行为包括描述、说明、表达、阐述、表征、刻画、解释、推测等。“运用”考查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特定情境之中的能力,对应的认知行为包括掌握、计算、推导、证明、利用、讨论、解决问题等。“分析综合”包含“分析”和“综合”两个方面。其中,“分析”是指将复杂知识分解为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对应的认知行为包括分析、实验、对比、比较、辨别、区别等;“综合”是指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或不同知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整体的能力,对应的认知行为包括建立、编写、设计、提出、组合、归纳、总结、计划等。表3呈现的是各学科试题的认知水平分布。整体而言,所有学科都全面兼顾了对四个不同认知水平的考查,体现了对学生认知发展的全面重视。相对而言,政治学科考查识记水平的试题较多,地理学科考查理解水平的试题较多。在运用水平上,历史和物理学科的试题分值比例较大,政治学科较少;在分析和综合水平上,化学学科的试题分值比例较大,历史学科较少。高质量的试题应兼顾不同认知层次,特别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试题应对理解及其以上层次有所侧重。从对表3数据的分析结果可知,在今后的命题中,个别学科应该适当降低“识记”水平的试题比例,适当增加“运用”与“分析和综合”水平的试题比例。
表3 各学科试题认知水平分布
续表
考试科目识记理解运用分析和综合化学24%26%24%26%生物28%37%22%13%
说明:物理学科试题按文、理科设置了选作题,表内括号内数据表示文科考生题目,括号外表示理科考试题目。
难度是衡量试题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可以反映试题对被试者全体的适合程度。难度系数用P值表示,P的计算方法是实际得分除以满分分值。此次学业水平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要求的程度,试题难度的低、中、高三档比例设定为7∶2∶1,整体难度属于略易,其P值应上调至0.7左右。根据这一标准对照表4中呈现的实测难度数据可知,此次考试的6个学科中只有政治学科的全卷难度基本符合学业水平考试的难度水平。化学、地理和物理学科的全卷难度偏难,而历史和生物学科的全卷难度则过难。
比较各科试卷客观题和主观题的难度,各学科的客观题难度值均高于主观题的难度值,即主观题难于客观题。这一特点在历史和生物学科体现得尤其明显。主观题包括简答、材料分析、综合探究、开放性试题等题型,因其解题复杂程度高,因而难于客观题。不过,如果主观题过难,势必导致全卷难度产生偏差。这也是历史和生物学科全卷偏难的原因。
表4 各学科试题难度
区分度可以反映试题区分不同水平受试者的程度,即考出学生的不同水平,把不同层次的学生真正区别开。区分度用D值表示。D值的计算需先将所有考生在试题上的得分从高到低排序。根据这一要求对照表5中呈现的实测区分度数据可知,此次考试除了政治学科的全卷区分度低于0.3,其余5个学科的全卷区分度都在0.3以上,达到了较好的水平。其中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的全卷区分度在0.5以上,属于很高的区分水平。
表5 各学科试题区分度
具体分析试卷的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区分度,各学科都在0.3以上,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的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区分度都高于政治、历史和地理学科。除了政治和化学学科是主观题区分度低于客观题,其他4个学科都是客观题区分度低于主观题。整体而言,此次学业水平考试各科试题的区分度水平较高。需要改进的是政治学科的主观题和全卷的区分度,在今后的命题中应适当提高。
通过率反映的是受试群体中及格人数的规模大小。通过率的计算方法是全卷及格人数除以考试总人数。其中总人数取不缺考的人数,包括参考但得0分的考生。如表6数据所示,此次考试各学科的通过率都超过了98%,这表明试题很好地体现了学业水平考试的基础性。
表6 各学科试卷通过率
以上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了此次学业水平考试的试题质量。从试题的内容和性质角度分析,此次考试命题较好地贯彻了命题的基本思想,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全面性、时代性、选择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亦体现了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关注。
1.全面性
在试题内容选择方面,各学科以课程标准、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学业水平考试说明为依据,注重基础性,避免偏题、怪题,从而保证了对学生基础素质的考查。各科试题对主干知识的覆盖率均在85%以上。从横向范围来看,各学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的素养均有考查。从纵向水平来看,试题从识记、理解、运用等不同认知层次对学生进行考查。试题达到了全面考查学生素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2.多样性
在试题呈现形式上,各学科采取多种题型,做到了题型丰富多样化。从大的角度看,所有学科都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具体而言,既有传统的选择题、计算题、简答题等题型,也有其他形式的创新题型。例如,政治试卷的18题以漫画形式呈现,第21题是歌词分析,27题是诗词解读。又如,历史试卷的部分题目配有历史图片、数据表格。多样的题型和丰富的素材既恰当地呈现了试题内容,也使题目新颖生动,促使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运用所学知识。
3.时代性
因学科性质不同,各学科试题对时代性这一特点的体现程度不同,但都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努力。例如政治试卷中包含了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泽山和侯云德的事迹材料、我国监察体制改革、秋分被设立为“农民丰收节”“侮辱国歌罪列入刑法”、农村管理信息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改革开放40周年等最新时事。地理试卷中有关于国家对城市新区的设立、人口政策的调整等多项举措的题目。物理试题内容涉及“滴滴”软件打车、《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航母舰载机采用的电磁弹射技术等,具有鲜明时代气息,也体现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又如,化学试卷的第46题与生态系统保护有关,揭示了国家或世界面临的新问题,也体现了我国新时期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贯彻落实。
4.综合性
综合性在各个学科的试题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试题考查注重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综合运用,而不是孤立地考查知识点。例如,历史试卷第27题考查了商品经济在不同时期知识的综合运用,第28题考查了西方古代及近代的思想解放和中国思想近代化,既有中外关联,又有古今贯通。
5.选择性
新课程强调课程内容的选择性,这在考试命题上也应有所体现。在此次考试中,部分学科的试题体现了选择性。例如,物理试题允许考生根据自身情况在两个模块对应的两类试题之间做出选择,体现了自主性和选择性。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着眼点。此次学业水平考试的各科命题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给予关注,试题内容涵盖六大素养,即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并努力将学生核心素养细化和落实到命题之中,充分体现了对核心素养的重视,也有利于发挥考试评价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考试命题应该兼顾对学生多个认知水平(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的考查。此次学业水平考试,尽管所有学科都全面兼顾了对4个不同水平的考查,但个别学科在“识记”方面试题比重偏大,不利于充分考查学生高层次的认知发展,在今后的命题中应该有意识地适当降低“识记”水平的试题比例,增加“理解”“运用”和“分析与综合”水平的试题比例。
尽管此次考试命题在核心素养评价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但学科核心素养框架和指标仍有待进一步明确,核心素养的评价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今后的命题在深入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标准的同时,应加强核心素养评价的有效方法与技术的探索和研究,使学业水平考试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状况。
学业水平考试属于标准参照的考试,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国家规定的课程要求的达成度。因此,学业水平考试的难度是衡量试题质量的重要指标。试题应基于课程标准,注重对基础性内容的考查,避免试题过难。而此次学业水平考试的6个学科中,只有政治学科的全卷难度符合学业水平考试的难度水平,其他学科的全卷包括部分学科的主观题偏难。这表明命题过程中对试题难度缺乏准确的把握。在今后的命题工作中应严格对照课程标准,充分了解学情,建构合理的难度框架,并通过命题专家团队合作的方式准确掌控试题难度,从而确保试题实测难度和预测难度之间的差值稳定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运用学业水平考试质量分析的结果,使学校的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同时也可以使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更准确了解本地高中学校的教学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有关政策,督导和规范属地高中学校的教学活动,进一步增强对属地高中教学的检测能力。
由于普通高中教育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固国之本”“强国之基”的作用,为保障高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等方面对学业水平考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3+1+2模式)的通知》(教学厅【2019】7号)和《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黑教发【2016】32号)文件要求,黑龙江省将启动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打破高考传统的录取模式,破除唯分数论。我们将深入进行研究,开展符合省情的学考常模参照考试评价指标、评价工具、评价方式及评价方法的研究,为全省的高中学考和高考改革研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