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洁
(浙江工商大学 外国语学院,杭州 310018)
改革开放40多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国际舞台,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为了让更多的外国消费者了解中国产品,我国绝大多数出口产品都进行了汉英翻译。作为中国产品走出去的第一步,产品名称汉英翻译至关重要。产品名称的正确汉英翻译不仅可以诠释产品的相关信息,还可以最直接最有效地吸引国外消费者的眼球,是中国产品国际营销成功的关键。反之,产品名称汉英翻译混乱不堪,漏洞百出,必然导致国外消费者不知所云,甚至会让他们对产品质量产生质疑。
令人担忧的是,我国日用品产品名称汉英翻译仍存在很多问题,其中译名不统一问题十分严重,例如“粘钩”的译名,笔者就可以找到4种译法:
1. Adhesive Hook(台州市椒江韵美塑钢制品厂);
2. Hook(义乌市缕露工艺品厂);
3. Sticky Hook(台州市黄岩中平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4. Pothook(浙江亿美塑胶有限公司)。
国际商贸交流的术语规范是正常开展国际商务交流的前提。固定术语不统一是商务翻译的大错,轻者产生误导信息,重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1]。作为国际商贸术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名称所具有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其汉英翻译必须坚持“译名统一”原则。产品名称“译名不统一”使信息传递混乱,非但没有起到翻译的主要作用,反而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怀疑与不信任,造成我国产品在外国市场下架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这个问题若不尽快解决,将继续危害我国商贸信息的国际交流。重要商贸译名的统一和规范化,是国家对外开放水平的标志,也是国家经济和文化工作严肃性的表现[2]。因此,统一译名具有实际意义,可以减少交流沟通的不便,避免混乱[3]。
“译名统一”原则,是指“在汉英翻译过程中译名、概念、术语应始终保持统一,不允许将同一概念或术语随意变换译名”[4]。在产品名称翻译过程中,为了准确无误地呈现产品信息,避免信息传递产生混乱,“同一概念必须使用同一种词语,而不能翻花样,不能使用类义词甚至同义词,而只能用同一个词表示同一个概念,以保证其同一性”[5]。
但是,由于译者缺乏译名统一意识,术语汉英翻译逐渐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毫无例外,这种“多元化”的特点也体现于日用品名称汉英翻译中。通过实地调查,笔者发现译名不统一是产品名称汉英翻译普遍存在的问题,却一直未受到社会的关注。作为中国日用品走出去的第一步,笔者认为,日用品名称汉英翻译译名正确且统一至关重要,必须予以重视。在搜集、分析实例的基础上,笔者归纳指出译名不统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关键术语漏译,二是关键术语误译,三是译名与实物不符。
产品名称关键术语漏译是指译者未能译出产品的关键信息,或者遗漏重要信息,致使外国消费者无法全面获取产品信息。由于译者漏译的部分各有不同,从而造成译名不统一的现象(详见下页表1)。
不难发现,表1中的产品名称具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包含该产品材质或特性的信息。而在翻译这些产品名称时,不同译者的处理方式尚未达成一致。我们可以看到,有些译者将产品的材质和特性译出,例如浙江瑞康日用品有限公司将“一次性台布”译为“Disposable Table Cloth”,将“一次性塑杯”译为“Disposable Plastic Cups”。与此不同,又有些译者并未翻译表示产品材质或特性的词,比如江门鑫峰发展有限公司直接把“一次性台布”翻译成“Table Cloth”。又如浙江万峰塑料有限公司在翻译“一次性塑杯”时,也漏译了“一次性”。正是由于不同译者之间仍未形成规范化的“译名统一”标准,才会出现同一产品名称有多种译名的局面。
表1
产品译名译者一次性台布Table ClothDisposable Table Cloth江门鑫峰发展有限公司浙江瑞康日用品有限公司竹纤维纸杯Paper CupsBamboo Fiber Paper Cup浙江龙士达日用品有限公司浙江瑞康日用品有限公司一次性塑杯Plastic CupsDisposable Plastic Cups浙江万峰塑料有限公司浙江瑞康日用品有限公司真空压缩袋Vacuum BagVacuum Compression Bag太力集团台州巧芬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粘钩HookAdhesive HookSticky Hook义乌市缕露工艺品厂台州市椒江韵美塑钢制品厂台州市黄岩中平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产品名称关键术语误译意指译者胡乱翻译或创新翻译,导致译文词不达意,使得译名不统一问题愈演愈烈。而误译的主要原因是译者缺乏严谨的态度,随意地按照机器翻译软件提供的译文确定译名(详见表2)。
表2
产品译名译者冬被Winter WasQuilt in Winter上海红瑞家纺有限公司上海红瑞家纺有限公司垃圾桶TrashTrash Can台州市黄岩中平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浙江健安家居日用有限公司一次性桌布One Time TableclothDisposable Tablecloth义乌绿派日用品有限公司台州市好又巧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洗碗巾Dish TowelDish Cloth樊威哲有限公司浙江龙士达日用品有限公司棉棒Cotton BudCotton Swab稳健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杰丽斯(广东)日用品有限公司
在上述产品译名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令人惊奇的是,中平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竟将“垃圾桶”译为“Trash”(垃圾)。如此荒谬至极的译名,如何让外国消费者成功获取产品信息并产生购买欲望呢?更有上海红瑞家纺有限公司将“冬被”翻译成“Winter Was”。众所周知,“被子”应译为“Quilt”,而之所以存在这种不知所云的译名,是因为译者直接照搬机器翻译软件上的译文。另一个典型例子是“一次性”的翻译。这个词对于专业译者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在英语中就有与之对应的词“Disposable”,并且这种译法基本上已达成共识。但义乌绿派日用品有限公司仍将该词译作“One Time”。有些术语虽已有约定俗成的译法,但仍出现层出不穷的新译法,这会导致统一问题非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越来越严重。
产品名称译名与实物不符是指译名与所指存在偏差,即译名与实物无法对应,外国消费者根据译名所产生对产品的认知异于他们所见的实物。这种不准确的译名翻译与忠实性背道而驰,导致外国消费者严重怀疑产品信息的真实性,对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阻碍作用(详见表3)。
表3
产品译名译者沐浴条Bath LilyBath Flower茶花现代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绍武市万家美家居用品制造有限公司玻璃水Glass WaterGlass Cleaner天津市中德业达工贸有限公司蓝月亮(中国)有限公司锅铲TurnerKitchen Utensils广东金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斯佳乐家居用品(广州)有限公司衣架ClipHangerPeg依蔓特日用品有限公司浙江龙士达日用品有限公司浙江龙士达日用品有限公司保鲜盒Fresh BoxFresh Bowl上海安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得家具有限公司
我们可以看到,表3中的产品名称与其译名存在一定偏差。“玻璃水”为玻璃清洁剂,而天津市中德业达工贸有限公司在翻译该产品时,直接对其进行词对词翻译,而忽略了其实质的内涵,导致译名与实物根本不符。更有译者将“沐浴条”译为“Bath Flower”“Bath Lily”。“Flower”和“Lily”都有花的含义,很容易让外国消费者误解该产品为“用于泡澡的花”,而事实上该产品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搓澡巾”。再如“衣架”的译名,“Clip”和“Peg”的意思更偏向于“夹子”,而非“衣架”。译名与实物相差甚多,外国消费者又怎会有信心买这些商家的产品呢?所以要想中国产品走出去,必须做到其译名准确规范而又统一。
译界学者及相关部门对译名统一问题的必要性早已达成共识,但始终未得到明显改善[6]。而“译名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在于译者缺乏“统一”意识,喜欢“创新”翻译,“自主”翻译,甚至胡乱翻译。因此,解决“译名不统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译者增强责任意识,端正职业态度,自觉地将“译名统一”原则纳入翻译标准。除此以外,笔者提出三大对策,以期对我国日用品名称汉英翻译建立统一标准有所帮助。
依照权威商贸汉英翻译工具书确定统一译名是指译者在翻译产品名称术语时,以专业的商贸汉英翻译词典为准。作为商贸翻译的一部分,日用品产品名称翻译具有其特殊性与专业性。因此,译者不能简单地以普通汉英翻译词典上的译法为标准,而是要依照权威商贸汉英翻译工具书的译法确定译名。可参照的商贸汉英翻译词典有《外研社最新汉英对外经贸词典》《汉英中国出口商品词典》等。
例如,在《外研社最新汉英对外经贸词典》(ANEWCHINESE—ENGLISHDICTIONARYOFINTERNATIONALBUSINESSANDECONOMICS)第1089页就明确标注着“台布”的译名为“Table Cloth”,但是仍有译者将其译为“Table Cover”(深圳市妙洁日用品有限公司)或“Tablecloth”(义乌绿派日用品有限公司)。另外,该词典第1089页上规定“塑料衣架”的译名为“Plastic Pegs”,但是衣架的译名还是如此的“多元化”,有“Clip”(依蔓特日用品有限公司),“Hanger”(浙江龙士达日用品有限公司)等等。专业词典对译者翻译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使译名统一,准确地传达对等的信息,在翻译专业术语时要依照权威商贸汉英翻译工具书来确定译名。
尊重产品生产商独创的译名是指对于新发明、新出现的产品,如果生产商在发布产品时就已规定该产品的独创译名,并且被大众广泛接受,译者要尊重这些产品译名的独特性,即对于新出现未能及时录入词典的术语,译者要以生产商独创的译名为准。请看例子:
产品名:新型塑料袋
译名:Solubag
“新型塑料袋”是指2018年8月由智利工程师开发的可溶于水的塑料袋,如何翻译这一新出现的产品呢?如果译者不查阅相关资料,那么很有可能译为“New Plastic Bag”。事实上,该公司在发布这个产品时已将其命名为“Solubag”(Soluble+bag)。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可采用“拿来主义”,直接将“新型塑料袋”译为“Solubag”,这种译法既有利于译名的统一,又尊重了产品公司的权威。
参照国际跨境电商平台确定统一译名是指译者既不能在相关的专业词典上查到译名,而且产品也没有独创译名时,可参照国际跨境电商平台上的产品名称翻译来确定译名。我们知道,产品名称翻译的主要目的在于用更接近目标市场表达习惯的语言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由于地理等因素的限制,译者很难亲临国外目标市场观察比较产品的命名。但是随着网上购物平台的国际化,译者可参照借鉴国际网上购物平台的产品命名,选择为目标消费者普遍使用的译法,从而达到“译名统一”。以“木筷”为例:
译名1:Wooden Chopsticks(福建味家生活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译名2:Wood Chopsticks(福建味家生活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该公司之所以将“木筷”译为上述两个版本,是由于其不确定“木质的”在英语中的习惯表达。在我国,木筷的使用历史悠久,要想追溯到最初的译法实在不易。况且在信息瞬息万变的今天,很难辨别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出于上述原因,译者可通过浏览各大国际网上购物平台筛选更为目标消费者所接受的译法。由于“chopsticks”不存在争议,可在“eBay”等平台的搜索栏输入“chopsticks”,然后选择展示木筷的图片观察其对应的英语介绍,可发现“Wooden Chopsticks”使用更普遍,而“Wood Chopsticks”几乎没有出现。据此,译者可判断“木筷”更贴切的译法为“Wooden Chopsticks”。
作为商贸汉英翻译的一部分,产品名称汉英翻译只有达到术语统一才能更好地介绍产品信息,宣传企业形象,从而促进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日用品产品名称不统一且混乱现象极其普遍,实现“译名统一”任重道远。本文通过分析产品名称不统一的实例,旨在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遵守“译名统一”原则的重要性。同时,本文提出三大对策:一是依照权威商贸汉英翻译工具书确定统一译名,二是尊重产品生产商独创的译名,三是参照国际跨境电商平台确定统一译名,以期改善产品名称汉英译名不统一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