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有荣
摘 要:近几年来,不少学校尝试推行了班主任教师循环制。有的实行包初中三年或包中学三年的“小循环”,有些完全中学则实行中学六年一包到底的所谓“大循环”。这样的制度存在一些优势,也有一些弊端。特从弊端入手,展开论述,思考班主任循环制在实施中的一些不利影响,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关键词:班主任;循环制;个性;心理;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4-016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4.080
勿庸置疑,推行班主任教师循环制有诸多优点:一是有利于班主任教师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在处理参考文献:问题时多一些针对性,少一些盲目性;二是有利于调动班主任教师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稳定教师工作情绪;三是可以减少学校领导在安排教师工作时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便于学校对班主任教师的工作效绩进行较有说服力的终结性评价。但推行班主任循环制也带来了一些弊端。
一、不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
学校教育的任务,不只是要为国家和现代化建设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还应包括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具有健康个性心理品质的人。大量事实证明,个性心理健康的人,个体优势(如智力、才能等)才能得到正常发挥,情绪才能稳定而愉快,行为与思想才能协调一致,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获得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心理学指出:人的个性心理包括个体的需要、动机、情感、情绪、性格、志趣、爱好诸多方面内容,它是人们进行各项活动的基本动力。人类个性心理的最主要的差异是性别不同造成的个性差异,也称“性差”。就统计意义上说来,男性更具有独立意识,探索精神,自信心与支配性,长于逻辑思维,富于果敢、豁达、爽朗等心理品质;女性则具有较强的感知沉能力,偏重于形象思维和机械记忆,以性情温和、细腻、韧性和持久的耐力见长,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观察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比较起来,男女两性的心理品质各有其缺点。在社会生活中,理想的个性心理模式应是一种具有“双性气质”的,即个体同时具有男女两性心理品质的优点的心理模式。
心理科学还揭示出:人类个体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人的生理因素、个体生活环境以及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等交相作用的结果。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在个性心理品质形成的过程中,受教师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班主任教师。因为班主任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是学生最重要的“学师”和“人师”,可以说是学生个性心理认同的重要楷模。
绝大多数学生都具有或多或少的“向师性”,即崇拜和尊敬教师,模仿教师的言谈举止,尤其是对班主任教师。因此,由某一性别的班主任教师一包几年的做法,会对班级学生产生一种长期耳濡目染的心理品质影响。学生通过对班主任教师的心理品质近乎“偶像化”地学习,以及班主任教师有意无意地以自身的个性特点影响和规范学生,很容易使学生形成一种与班主任教师相类似的定型的心理机制,而实际情况是,只有极少数的班主任教师具备较理想的“双性气质”的心理品质,大多数班主任教师则存在着性别差异所造成的个性心理品质缺陷,要么刚中少柔,要么柔中缺刚。当然,个性品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还远不止“性差”一个方面。这就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健康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使他们难以养成适应时代、适应未来的理想的心理模式。
二、对教师的教学管理水平、业务能力水平要求高
首先,从学生的角度看,由于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从生理到心理等各方面变化的幅度很大,缺少稳定性。
一般地说,在11、12岁这个年龄段的初一学生刚进入中学,对全新的中学生活有一种新鲜感和好奇感,几乎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愿望。但是,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或班级,学习中的作用、行为、方式、习惯等存在着差异,班集体往往处于较松散的状态。进入初二,他们已基本熟悉了中学生活和周围的新同学,生理上也进入了一个“青春萌动期”,加之课程不断增多,各种影响学习的智力、非智力因素开始发挥较显著的作用,班集体出现“两极分化”,进入了一个“危险期”。初三学生第一次面临升学和就业的选择,心理逐渐成熟,同时分析问题、识别是非的能力也进一步提高,自控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他们开始接触和思考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等人生问题,但反复性却很大。中学生则进入人生观和世界观奠定基础时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提高,对个人的升学、就业等前途问题较多关心,却又常出现心理和思想上的变动和矛盾。由于此时他们的心理及生理发育尚不完全成熟,又缺乏实践经验,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容易产生一种偏激或者走极端的倾向,所有这些带有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特征的一般问题,具体到几十名个性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身上,产生出来的问题更会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所以,在进行参考文献:的过程中,班主任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一个班级几年中出现的各种动态的不同性质的问题,难度是相当大的,并不是一般教育工作者都具备这种能力。
其次,从业务上讲,班主任教师一般都担负着一门主要学科的教学任务,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新观念层出不穷,并且不断完善和补充进新教材中,使教科书缺乏相对稳定性。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師也要像其他非班主任教师一样,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这势必在时间和精力上给参考文献:工作带来一些影响。
三、对师生双方均易缺乏新鲜感
从学生方面看,由于长期在某一班主任教师的参考文献:下,他们就能逐步熟悉了解班主任教师多方面情况,如班主任教师的教学习惯、志趣、爱好,甚至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的规律等,但是这样却使班主任教师失去了其吸引学生的神秘感。有些学生则由于进一步发现了班主任教师的某些不足或缺陷之处,不再崇拜班主任教师,不再对班主任有敬畏感。个别自控能力差的学生更是容易放任、放纵自己。
从教师方面看,因较长时间与班级中的几十名学生打交道,会产生“每个学生都捏在我手心”的错觉,从而使自己不断接触学生、深入学生中间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自觉性、主动性就会大大降低。在解决问题时,使得教师常常从经验出发,简单化、表面化地处理一些班级事务,陷入了事实上的盲目性,所有的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伤害师生感情,引发师生矛盾。
四、容易造成平行的班主任教师间的心理抵触,产生不应有的内耗
一般地说,经过一轮循环以后,某些班主任教师因班级成绩较好很快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重新循环提任班主任时,这些班主任所带班级学生就会竞争力增强,而其他班主任班级的学生很少,这容易刺伤一些班主任教师的自尊心,使平行的班主任教师之间产生心理隔阂和情绪抵触,形成不应有的内耗,也不利于稳定学生的情绪。教学管理工作同社会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相比,是具有很大的特殊性的,它的最终绩效如何固然与班主任教师的参考文献:能力、业务能力、工作态度和积极性有很大的关系,但同时又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如学生的素质,班级各学科任课教师的业务水平及积极性等因素就不可忽视。因此,单凭班级最终的效绩如何,无法也根本不能作为评价班主任教师工作绩效和能力的唯一标准。可见,推行班主任教师循环制,会在某种程度上刺伤一些班主任教师的自尊心,不利于教师人际关系的沟通和协调。部分班主任教师潜意识中的自卑心理时间久了也极容易逐步演化为成就的内部障碍。
五、对学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许多学生出于被班主任教师重视和喜欢的心理,在学习时经常自觉不自觉地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班主任教师教授的学科,不注意兼顾各学科之间的综合平衡,做到齐头并进,产生了学习上的偏科现象。这种现象在低年级的学生中是非常普遍的。学习上的偏科现象不论对学生的升学,还是对他们未来的发展都会带来消极的影响,这类问题应该引起每一位教师的重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班主任教师也不例外。班主任教师在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审美情趣、好恶观等方面也会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和弱点,由于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给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深远的。如有的班主任教师有爱唠叨啰唆的不良习惯,事无巨细都要长篇说教一番;有的“印象观念”深刻,偏爱或不喜欢某些“不听话的学生”;有的对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完全不屑一顾,甚至阻止班级中有文娱才能的学生参与等。所有这些影响不仅会使学生反感,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和发展。
六、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提出挑战
有人说班主任教师“官”不大,管事不少。确实,做班主任教师要处理的事务繁杂琐碎,需要教师付出很多的心血和精力,这对于教师的身心都是一种挑战。一些年轻教师,学习能力强,精力充沛,在处理班级事务时,自然能够得心应手。而一些老教师,如果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就会难以承受严峻的工作挑战,产生一些心理或生理上的疾病,如神经衰弱、失眠、心血管病、高血压等,不仅给教师本人带来了痛苦,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推行班主任教师循环制时,还要综合考虑各种原因,不能只看到优势,还要看到这一制度的弊端,并针对这些弊端进行思考,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开展这一制度,以更高效地开展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
[1]袁中华.浅谈班主任工作事务的有效管理[J].课程教育研究,2012(4).
[2]李军义,李静著.试论沟通艺术[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2.
[3]孙军著.素质教育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张也编著.班主任教學实践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谷会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