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丽园
【摘要】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计算,学生能够学会计算,并且掌握计算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在教学中,我们要找出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使学生的计算能力稳步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失误原因;计算教学;有效方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将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小学教育的数学要素,是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农村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较为薄弱,有把数字写错的,有把口诀记错的,有忘记进位或者退位的,甚至有看错运算符号的。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确保学生计算的准确性。
一、计算有哪些存在的问题
1.教材的难度
低年级的计算任务主要涉及加减法,两位数的乘除法等,这些成分也构成了小学数学教育的基础。
在整个一、二年级阶段我们的教材所安排的知识点如下。
(1)一年级上学期,主要学习10以内的数的分与合,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一年级下学期,学习20以内的进退位减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以及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3)二年级上学期,学习乘法口诀表,使用表内乘法计算乘除法。
(4)二年级下学期,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口算整百数加、减整十数,口算整十数乘以一位数。
我们的教材确实遵循了学生的发展规律。但对于农村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的认知还处在较低水平,注意力也比较容易分散,自身缺乏耐心,以上种种原因极易造成计算错误。因此,教材的难度设计应该从易到难,教师也应该因材施教,将教材的内容发挥到最大的价值。
2.学生学习上的问题
(1)计算知识掌握得不牢固
学生的计算基础扎实与否,将会直接关系到计算能力的高低。
低年级学生应该先掌握较为简单的加减乘除,在最为简单的基础上建立一定的认知能力,然后再循序渐进地学习复杂的知识点。
在计算过程中,有些学生只知道一味地算,却不知道这么算的原因。在老师讲算理的时候,有些学生不能真正地理解,必然会导致错误的增加。
例如:①17+52-48= ②14-2×2= ③37+16÷4=
我们就拿以上三条题目为例,第①题没有任何问题,加减法是同级运算,先算加法还是先算减法所得出结果都是一样的,然而②③题包含了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这样的题目下学生就会混淆。虽然老师讲解过相关的题目,但学生并不是很容易领会,有些学生很容易从左到右解答,而忽略了区分优先规则,造成计算的错误。
(2)计算的技能未形成
要想提高计算的准确性,首先要掌握好计算的方法。有的学生连最基本的方法都不会,更别提计算能力的养成了。这样的学生,计算出错是毋庸置疑的。当然,也有部分学生是因为缺乏自制力、上课不专心听讲,没有将老师讲的算理和算法加以吸收和理解而导致错误产生。
(3)感知不确切 、不完整
低年级学生感知事物的水平比较薄弱,不善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暂时的记忆也容易出现错误,所以会有错误的计算。
尤其是低段学生,常常在计算中将数字、运算符号等看错,把6写成9,87写成78,1.1232写成 1.1223,“×”看成“+”,“÷”看成“-”等,就是我们常常说的“马虎”“粗心”,这都是低年级学生的感知不确切 、不完整造成的。
(4)注意力发展的不完善
在计算中,影响的因素还包括注意力的发展。小学生在注意力稳定性和分布的成长方面依然不够完善。如果学生能合理地分配注意力,那么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就会形成一种心理准备状态,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反之如果不能合理分配注意力,那么就会干扰新知识的学习。
3.教师教学上的问题
(1)没有讲清算法、算理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学的重难点莫过于对算法和算理的理解。低年级是小学生打基础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培养计算的意识,领悟计算的方法,掌握计算的本领,为今后的计算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有些老师认为,教给学生计算的方法,让学生会计算就行了,理不理解没那么重要。短期看来,应对作业确实不难;但长此以往,学生的理解水平得不到提升,计算能力也不会有所提高。只知道算法,而不明白算理,学生只会一味地模仿,似懂非懂地计算,那考试就不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手段,而变成了一种应付而已。
(2)没有精心设置练习
练习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首要途径。但是光进行题海战术而不对题型进行分类整理,或者不加以评讲和纠错,学习的效率可想而知。
在低年级,学生都处于“他律”的阶段,自觉性没有那么高,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而学习计算的算理和算法,又是那么的枯燥乏味,所以学生往往只是将老师布置的作业草草完成,这种态度会导致学生出错。仔细分析,学生犯的也仅仅是写错符号,算错加、减法这种细小的错误。学生对这种错误可能不以为然,但在我们老师看来,何尝不可惜呢?
(3)对计算错误缺乏认识和分析
低年级学生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作业中,都需要老师的提醒和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新课时一定要强调书写规范,明确要求“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满十进一,退一作十”等,从根本上杜绝学生的错误。
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會提醒学生易错点,让孩子加以注意,帮助孩子最大限度地降低错误率。但并不是每一位老师都能做到这一点,例如,新入职的教师尚处在人际交往的初级阶段,并未达到关注学生的层面。
二、如何正确有效地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1.加强口算练习
口算训练应该日常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口算的教学,同时也要重视量的积累。即便到了高年级,教师也要恰当地布置口算练习。训练的过程中,我们要有的放矢,杜绝机械枯燥的练习。
2.重视运算法则教学
老师应该讲清运算的相关概念,使学生清晰、准确地理解。同时,老师还要对运算规则加以强调,让学生自主理解,并加以建构自身的运算规则。除此之外,在学生刚了解运算规则后,教师应要求他们及时有效地进行运算,将容易混淆的运算法则对照呈现,以便强化牢固。
3.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良好的兴趣是成功的开端。当学生自己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时,他们就会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自主地进行思考,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当然,计算教学相对于其他内容来说,是枯燥乏味的,学生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教师更应该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从生活情境出发,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意识到计算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当然,在强调计算的同时,教师更应该采取多样化的练习方式。比如:用游戏或者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把“要我算”变成“我要算”。
4.重视错误积累整理
学生在计算时出错是在所难免的,但如果学生在犯错后,老师没有及时地加以纠正,学生就会形成思维定式,导致一错再错。那该如何解决呢?这就要求老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将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加以收集和整理,在平常的教学中加以渗透,与学生一起交流、理解、深化,帮助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课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准确的计算方法。
5.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也能帮助他们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家庭作业和课堂练习是最主要的训练场。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增设一些训练内容。老师可以说出一个多位数,让学生准确并快速地书写出来或复述;或者将容易写错的数字混淆在一起,让学生快速地找出来,以帮助学生训练他们的注意力及短暂记忆的心理素质。
总之,计算教学是一个长久而又烦琐的传授过程,想要提升学生的计算本领不是在转眼之间,需要我们不停地寻觅缘由,自我反省,总结经验,有所取舍,才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 洪国明.找准根源 对症下药——小学数学计算中的错误归因及防范[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1):123.
[2] 孙若冰.浅谈提高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措施[J] .甘肃科技,2014,30(13):73-74.
[3] 王蕾.小学低年段数学计算错误的归因分析[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3):217.
[4] 宋菲菲.試论如何搞好小学数学计算教学[J].未来英才,2014(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