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乡接合部初中语文课堂问题设计的探究

2020-05-12 01:08周来香
教育界·中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

周来香

【摘要】针对城乡接合部初中语文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活动单一、学生参与度较低的现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设计来调动学生的热情,以达到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度理解文章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境问题;重点问题;拓展问题

笔者所任教的是一所城乡接合部生源不是很好的初级中学。学生的见闻相对比较纷杂,思维却又相对单一,感悟和欣赏能力也很一般。很多时候,学生习惯于倾听和记录,在教学中不敢提问,也不善于提问。课堂大部分时间是沉默和被动的,很多时候学生的思维没有积极动起来,只是教师一味地提问,学生回答不出,老师就自问自答,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少之又少。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究竟该如何有效地设计语文问题呢?笔者针对这一点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认为要改善语文课堂的沉闷和单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设计情境问题,激发学生产生共鸣

类似的情境会使人产生情感的共鸣,情境问题的创设,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虚拟的现实生活的环境,旨在引导学生进入虚拟的生活情境,激励学生能不由自主地、自然而然地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

例如,笔者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背影》这一课,这位老师是这样导入的:

史铁生先生用他那浓郁深情的文字表达对母爱的怀念,对母爱的彻悟和悔恨,这也正是他历经坎坷、真正成长的感悟。《秋天的怀念》沾满了儿子盈盈的泪水,更飘逸着淡淡的诗意。成长本就是一首诗,尤其是饱蘸着真情的岁月,自然更是一行行闪光的诗。今天,让我们跟随朱自清一起走进他的《背影》,体会朱自清成长中一路走来的爱与泪,让我们徜徉在《背影》诗意的光辉中!我们童年的成长,常常是伴随着爸爸宽厚有力的肩膀,伴随着爸爸宽大厚实、长满老茧的手掌,伴随着爸爸挺直的脊梁撑起的全家的坚强。那么,朱自清向我们讲述了成长中他和父亲怎样的故事?课前大家已预习过课文,请大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你来说说,你读到了一位父亲怎样的背影?

这样的设计为整节课设定了一个感情基调,由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导入同样饱蘸深情的背影,能一下调动学生的感情,让学生产生共鸣,并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

情景问题的设计也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借助于视频、画面、音乐,先声夺人,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和时间里进行想象、体会、思考,比直接的提问和分析要有效果,也更能让学生更快地走进本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二、设计重点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在提问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发为基础的。教师要在创设学习情境的基础上通过“重点问题教学法”抛出一个能起到高屋建瓴的重点问题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对话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有意识地运用这种“重点问题教学法”,感觉课堂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比如,笔者在执教《孔乙己》第二课时讲解文章中“笑”的时候,就设计了一个问题:“你觉得这些人的笑是怎样的笑,请从文中找出依据?”整节课就围绕这一个重点问题展开,学生根据这一问题去解读课文,去寻找,去思考。

生1:我觉得那些酒客的笑,是对孔乙己的一种嘲讽,如课文第四小节中……

生2:我要补充,酒客的笑是嘲笑,但是每次嘲笑的内容是不一样的,第四小节是嘲笑孔乙己偷东西,而第六小节是嘲笑他没有考中秀才。

生3:还有呢,第十一小节嘲笑他被打断腿。

……

因为整节课主要就围绕这一个重点问题展开,所以教学目标明确,学生思考的角度也很清晰,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要想所提的重点问题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吹皱一池春水”,应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问题要明确。一是要抓得准,摸得透,有的放矢。每次提问强调重点,要符合教学目标。二是用词要明了清楚。用语尽量要准确、恰当,尽可能从一个角度去问,不让学生产生歧义。例如,在听一位老师上《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一课时,老师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师:也这就是说,写了爸爸非常喜欢花。好,那么从这些故事中你能感受到他们父女之间具有怎样的情感呢?

生1:我觉得是一份浓厚的父女之情。

师:能不能说得具体一点。

生1:……(沉默)

分析:老师的前一个问题由文章写了几件事情,自然地过渡到从中体会到了怎样的父女之情,学生1回答得很好,浓厚的父女之情,接着在学生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老师继续发问:“能不能说得具体一点?”这个问题似乎问得太快也有点大,让学生一下就蒙住了。面对课文和老师的提问学生无从下手,只有沉默。笔者认为在提这个问题前,老师可以创设点情境,让学生读一下觉得最能体现父女之情的语段,等学生读完之后,再提这个问题可能会更好。

其次,问题要适度。设计的问题必须难易适度。这样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数量还必须要适度。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例,老师还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师:已经说得很好了,再看看这些细节。

生2:是爸爸的慈爱。

师:非常好。

生2:……(沉默)

师:非常好,“在临终的嘱托里”呢?

师:一个才12岁的孩子,她能理解父母的临终嘱托吗?也许不能,但是她却深深地感受到了那份严在其外,爱在其内的深深父爱了吧。

生3:……(沉默)

分析:在学生找了许多关于父亲的细节后,老师进行补充,“父爱,在送来的夹袄里”能体现什么?这个问题比较容易理解,所以学生马上就答出了,老师紧接着追问“在临终的嘱托里”呢?这个学生就沉默了,接着老师自己解读为严在其外,爱在其内最恰当不过了。接着又问了另一個问题“在此,林海音用独特的方式谱写了父爱的乐章,父爱也伴随我们长大,你是否也能用你诗意的语言来跟我们分享一下你的父爱?”笔者认为老师在这两个问题的处理上不是很妥当,尽管老师说出了所谓的答案,其实那只是老师自己的解读,而不是学生的解读,那个学生也许并不赞同呢。这个问题值得进行探讨,听听孩子们的解读,但是老师却蜻蜓点水,戛然而止,就转入了下一个问题,学生的思维有点跟不上。而下一个问题更有点难度,要学生用诗意的语言来分享自己父母的爱,没有任何思考时间,所以学生站起来还是沉默。这是必然的结果,因为问题的跨度较大,也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师生的互动缺乏张力,亦缺乏深层次的随机生成。

最后,问题要灵活。学生回答错误是正常现象,教师应宽容对待学生,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尊重学生的回答,可以因势利导,根据情境灵活提出一些新问题,转化问题的难度和方向。

三、设计拓展问题,加深学生深度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基于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在教学时设计适量的拓展问题,它有利于增大课堂教学容量,让孩子们对所学的内容有深度的理解。但是拓展问题不能多,也不能太杂,要进行类比提问,达到用课外知识补充、加深理解的目的。

例如,笔者在执教《一面》时,引领孩子们深度解读作者三次观察鲁迅先生,根据观察的条件和心理感受不同,描写出的外貌也不相同,但是否能从中读出鲁迅的性格?孩子们的解读是很到位的,有的说:“写他的瘦,头发约莫一寸长,写出了他工作的繁忙没有时间去理发,工作忘我。”有的说:“写他的瘦,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写出他应该是个性格刚烈的人。”有的说:“瘦瘦的,写出他身体不好,但是仍坚持工作,是个很勤奋很顽强的人。”有的说:“写他瘦,写胡须的直,可以看出这个人性格很直爽。”有的说:“牙黄的长衫说明先生很朴素,有点穷,穿不起绸缎的衣服。”……最后孩子们自己总结先生是个衣着朴素的人,虽然有点瘦,但却精神矍铄,性格刚毅,意志顽强。

这一环节之后,笔者还引领孩子们阅读了《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一句外貌描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让学生解读人物的性格。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延伸问题:“你从这段外貌描写中读出了怎样的一个凤姐?”运用刚才的阅读方法,孩子们的解读非常深刻,有的说,有“三角”“吊梢”,在相法上的解释是,“三角”“吊梢”是狡猾、刻毒、邪恶之相;有的说,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启先笑的“丹唇”,表现出她艳丽的外表下隐藏着狡猾和刁钻……经过这一问题的延伸,学生对于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就更能理解文章中鲁迅先生的性格了。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语文课堂上,精妙的设计问题不仅能“吹皱一池春水”,达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还可以“激起千层细浪”,达到训练学生思维品质,提高文学修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芸.启发式教学方法探索——创设问题情境[J].天津教育,2004(2).

[2]房寿高,吴星.到底什么是问题意识[J].上海教育科研,   2006(1).

[3]靳健.后現代文化视界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

[4]季伶俐.谈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J].牡丹江教育学院报,2009(6).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