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与阅读:关键词阅卷标准的备考导向
——以2019 年全国III 卷第40 题为例

2020-05-12 09:24税光华宋庆华
历史教学问题 2020年2期
关键词:行省疆域逻辑

税光华 宋庆华

据多年的高考阅卷惯例,非选择题第40 题(分值25 分;历史卷满分100 分)往往采取关键词阅卷标准:阅卷组把200 字左右的答案简化为10 个左右的词语,阅卷教师只需要在考生答案中寻找这些关键词,并按照关键词的个数分别赋分,如此以达到标准统一、高效阅卷、相对公平的目的。既然标准是一贯的、权威的、相对公平的,那么备考师生要做的就是如何在考试中通过答案写出有效的关键词。结合一线备考实践,笔者浅见:因果逻辑的构建以及作为其基础的教材、经典文献的双重阅读与文献的试题化是有效的备考方法。

【40 题】(略)

【设问】(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1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9 分)

【参考答案】(1)同:建立了疆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制定了统一的法律;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异:汉朝郡县严格执行统一的制度法令,罗马帝国行省权力较大;汉朝实现了文字统一,罗马帝国未能实现文字统一;汉朝强调教育、教化和伦理规范的作用,罗马帝国重视法律的作用;汉朝制度上对各地区民众同等对待,罗马帝国境内民族区别对待较明显。

(2)确立了中国的基本疆域;强化了民族认同;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价值观;创立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

阅卷组根据上述参考答案提炼的关键词答案是:第(1)问:疆域/国家、行省/郡县制、罗马法/儒家思想;第(2)问:疆域、民族认同、统一、国家治理。这些关键词看似孤立,实则是以“国家治理”为核心的逻辑关系构建的表征。“国家治理”作为汉语动词,在古代社会主要是“统治”意义而非近现代的“治理”意义。其主要含义是指政治权威通过权力运作使“乱”的状态变成“治”的有序状态。1○政治结构、经济形式和意识形态是其主要内容。2○按照这个定义,罗马帝国与汉帝国在国家治理上没有本质区别,但是治理的具体内容上则有所不同。就罗马帝国而言,元首制(公元前27年—284年)、行省及地方城市自治与罗马法是其国家治理的主要内容。这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是:自屋大维以“奥古斯都”的形式建立元首制后,该制度就有其特殊性:罗马的元首君主不是东方式的君主,也不是世袭制的产物。元首的权力尽管是绝对的,但也不是为所欲为的。它是以罗马公民的认同与授权为基础并通过法律建立起来的。如此,元首制就是介于罗马公民渴望的充分自由与无法忍受的绝对奴役两端之间的中间政体。1○元首制的这种二元特征就决定了君主专制与地方行省自治并存的国家治理结构。行省总督的权力很大,集军权、行政权和包税权于一身。由于权力的分割悖论,地方行省自治的离心倾向又是如何与帝国的统一局面相协调的呢?其理解是:屋大维及其后继者不断增加行省的数量并在行省内推行全民都市化运动,尽可能地让帝国的居民过上舒适的生活,以此来调和政治上的矛盾。尤其是从共和制时代延续下来的元老院寡头集团,由于都市化运动下既得利益的增长,他们从“反对者”角色摇身一变成为帝国时代的将军、外交家和财阀。这些跨政权的延续性的统治阶级才是帝国统治的幕后统筹力量。2○据统计,自帝制开始至戴克里先时期,行省从28 个递增到99 个。仅西班牙行省重要城市就有400 多座。3○为保证舒适的生活,帝国修建大量完备的引水工程、下水道工程和粮食供给系统。每个城市定期频繁举行节日、竞技庆典活动,把舒适生活与仪式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如克劳狄在位期间,每年有159 天是公共节日。在节日期间,有大量的戏剧、体育竞赛、猎兽表演、角斗、赛车赛马等活动以满足居民的享乐主义需求。4○都市化运动的财富主要来自于以奴隶制为基础的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及海外贸易,这是罗马帝国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且为了保证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性,罗马法也逐渐从公民法向以私法为主要内容的万民法演进,这为商品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如此,在都市化运动、物质享乐主义及私有财产的法律保护下,帝国统治者逐渐抹去了罗马公民和拉丁公民、罗马公民和行省属民的差别,民族矛盾不断缓和,民族同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公元212 年,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把公民权广泛授予帝国境内除降民以外的自由民。如此罗马帝国的国家治理得以长期延续下去。

通过前述逻辑分析,“元首制、行省、都市化、罗马法”等关键词自然而显。

与之相比,汉朝皇帝制下的官僚政治、郡县制、小农经济与儒家思想意识形态是主要内容。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立了以皇帝制为核心的国家治理模式,并为历朝历代所延用。皇帝制的一元集权、君权至高无上的本质决定了中央集权、垂直管理、自上而下的不可逆向治理历程。古代中国国家的治理主要是精英集团的治理,但是疆域庞大的秦汉帝国,仅靠皇帝和部分官僚化的贵族、军功大臣是很难治理的。不像罗马帝国的创立得到了共和制时期延续下来的寡头集团的支持,周秦时期关东地区的分封贵族更多的是一种地方割据势力。西汉政权建立后,“布衣将相”“选贤任能”之局面基本形成,经过汉景帝、汉武帝的“王国削藩”“推恩令”等政策,“世卿世禄”的古老贵族统治局面在汉朝结束。为了开启帝国治理的新局面,秦汉行政充分利用了文书档案、严格遵循法规,同时任用一批训练有素的“文法吏”承担起帝国政务。如此,君主通过郡、县、乡、里,有效统治着广袤的国土和千万小农。5○汉武帝登基后,为了延续秦朝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采用董仲舒儒学作为国家治理的主流意识形态。这样,儒家的“礼治”精神开始和帝国的“法治”结合起来,且秦汉的法治开始儒家化;“经明行修”的士人不断进入政权,与文法吏相互渗透同化,运用中国古代法律(后人称之为中华法系)共同治理国家。6○此后,皇权领导下的“士大夫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成为国家治理的核心力量。

也正是这种强大的中央集权体制,官僚政府才可以动用行政力量为帝国的运转及疆域的稳定提供经济基础。汉帝国时期的编户齐民制度采用授田制的形式维持小农经济的存在,小农经济为国家提供赋税徭役,国家则提供防护安全和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政府与小农形成一种经济治理共同体。但是由于汉帝国的产粮区主要在关东地区,随着关中人地矛盾的突出,漕运经济便发展起来。同样,也正是这种强大的中央集权体制,先秦时期“定于一”的疆域理想在秦汉时期得以实现。学者评论:“汉代四方各族的臣服,奠定了中国疆域的基础。汉朝‘天子’称号加之于‘四夷’;‘皇帝’称号加之于‘王侯’,同时包举郡县而言。国家元首称号这两重含义已完全体现了华夷的大统一。地理观念也出现了以郡县和诸侯王地区为主干,民族地区为边裔的一体观念。把秦汉断定为统一多民族中国形成的开端,是符合中国实际的。”1○

通过前述逻辑分析,就汉朝的国家治理而言,“皇帝制、郡县制、儒家思想、小农经济、地理疆域”等关键词自然而显。

在分析了本题“关键词”答案后面的罗马、汉帝国国家治理逻辑后,可以得知:关键词不再是孤立的词语,而是因果逻辑构建的产物。而课程教材、经典文章文献的双重交互阅读及文献的试题化是逻辑构建的有效方法。师生又如何在平时的备考中操作呢?

明确阅读备考的观念。阅读并不影响考试成绩的获得。阅读备考与惯常的“刷题”备考并不矛盾。“刷题”备考训练只需要高三下学期就足够了,但这并不能保证大部分学生成绩的稳步提升。历史学科作为一门长期积累性的质变学科,成绩的稳定和竞争性胜出离不开高中三年长期系统性的阅读训练。如何阅读呢?据我们的经验:这主要是指教材阅读与较为通俗的学术经典阅读相结合。教材阅读主要在高一学年和高二上学期完成。而经典阅读则贯穿整个高中三年。教师示范阅读、通透性阅读在先,学生模仿、自主阅读在后。不求数量、只求质量。具体的操作流程是:在教研组长的协调下,首先按照政治文明历程、经济文明历程和思想科技文明历程三个模块把教研组内的教师按照其专业兴趣所长分为三组。然后老师们分别进行教材阅读备课并选取与教材单元相配套的经典文章文献。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三点:一是由于教材本身具有较强的因果逻辑特征,故经典文章文献的选取也应遵循这一逻辑结构。尤其是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横向网状因果逻辑与纵向链状因果逻辑的文章文献;二是文章文献应围绕构成历史骨架和脉络的主要知识点选取;三是在选取反映历史进程真实轨迹文献的同时,也应选用记录历史曲折和人类劫难的经典文章文献。2○如此以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援引前例:在讲三代时期向秦汉时期国家治理演变的过程中,我们教研组与学生一起分别阅读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第二版)》中的长篇“序言”、钱穆《国史新论》中的“中国传统政治”。如此,学生就会了解整个古代中国国家治理的框架以及框架下三代时期的贵族政治特征。接着阅读司马迁《史记》中的“商君列传”“秦始皇本纪”、班固《汉书》中的“武帝本纪”、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中“汉初布衣将相之局”。这部分与教材紧密结合,比较清楚地阐述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变逻辑。学生阅读这些经典文献后,视野及知识的亲缘性、整体性会进一步增强。尤其是明确商鞅、秦始皇和汉武帝三位历史人物的施政纲领奠定了古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这一历史观念。接着阅读董仲舒《春秋繁露》中的《为人者天》和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的“中国法律之儒家化”一节,让学生了解儒家思想、中华法系对古代中国国家治理的贡献。接着阅读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中的“基本经济区的定义”和“统一与分裂的经济基础”两节内容。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小农经济的特征与关中、关东经济区的中央集权政治含义。关于这部分,教材并未清楚定义,但对于学生从政治、经济角度横向构建网状因果逻辑意义重大,且属于高频考点范围。关于秦汉疆域的扩展与形成,我们主要阅读谭其骧先生的《哪些算中国,哪些不算,标准是什么》以及《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两篇文章,这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从地理疆域与制度治国相互作用的角度理解秦汉国家治理的形式特征。

在这个过程中,对于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我们则强烈建议读一、两部历史通俗经典书籍,如葛建雄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和费孝通主编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学生便于上手并非常喜欢。关于阅读时间分配:一周四节历史课,三节是教材课,最后一节是经典文章文献阅读课。一年下来,学生差不多可以阅读45 篇经典文献。三年坚持,学生的文化底蕴、知识体系自然而显。而高度抽象化的关键词则变成了口语常识。

学生有了知识,但必须与功利化的考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维持阅读的长久性和有效性,故阅读文章文献必须试题化。依照我们的经验:试题的命制不主张过多的机械性角度和碎片化知识,而是要立足于知识系统、纵横因果逻辑的角度。这不仅与学生的阅读体系相关,更重要的是与高考试题背后的逻辑关系具有一致性。如前述高考题汉朝的皇帝制——中央集权体制——文法吏与士人官僚政治——编户齐民与漕运经济——儒家思想意识形态——疆域奠定——国家治理模式的形成这一逻辑链条。备考模拟题的命制也应该大体遵循这个结构,不能“就题论题”“断章取义”甚或出现“逻辑错误”。因为参考答案中“关键词”的理解与提取是这一逻辑构建的产物。试题的考查也主要借助大型正规考试的方式进行。考试之后,对于学生的错题,不能仅仅停留于试题的纠错与技术反思层面,而是要求学生重新从试题回到阅读的轨道。在重复性的教材阅读与经典文章文献阅读的结合中深度领会知识之间的因果逻辑。如果部分学生还是不能达到效果,则会要求学生在文章文献阅读之后写内容提要,内容提要不是简单的内容摘编,更多的是一种整体因果联系的构建。语言表达要求通俗化、简要化、专业化。内容提要完成之后,老师进行面批反馈。这也要求老师首先自己写内容提要并准备示范性的文本。如此连续重复,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果逻辑思维、语言操作能力和术语提炼能力则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深度阅读与深度备考也有机联系起来。

猜你喜欢
行省疆域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罗马帝国行省政府的免役士兵探析
唇亡齿寒
大中国之中国疆域
西夏遗民也儿吉尼与元末广西行省的设置与维持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公元1—2世纪罗马帝国的巡察机制
试析辽朝的疆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