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斌 李 娟 邹伟廉 李捷壮
广东省河源市人民医院 1 消化内科 2 口腔科 517000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SBP)是指在无明确腹腔内感染灶情况下出现的急性弥漫性细菌性腹膜感染,为肝硬化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在肝硬化患者中发生率为8%~30%[1],早期如未进行积极抗感染治疗,死亡率高达50%[2],给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带来严重威胁。故深入了解肝硬化患者并发SBP的危险因素,尽早识别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对改善肝硬化腹水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国内外研究结果中SBP的危险因素颇多,研究结论也不一致[3-4],而针对河源地区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则未见相关报道,本文拟收集河源地区220例肝硬化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观察对象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诊治的肝硬化患者220例,其中男115 例,女105 例。年龄35 ~85岁,平均年龄(53.29±10.15)岁。肝硬化病程为5~15年,平均病程(9.16±2.39)年。95 例乙型肝炎肝硬化,67例酒精性肝硬化,41例丙型肝炎肝硬化,8例自身免疫性肝硬化,9例不明原因肝硬化。根据是否合并SBP分组,并发SBP的110例作为观察组,未并发SBP的110例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1)符合肝硬化和SBP的诊断标准[5-6];(2)所有病例的数据在尚未进行治疗前取得。排除标准:(1)继发性SBP;(2) 伴有其他系统严重器质性疾病的病例,如有严重高血压、冠心病,严重脑神经血管病变,重症肺炎,基础肾功能不全,中晚期肿瘤的患者;(3)不同意参与本研究患者。研究对象均签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收集肝硬化病因,肝功能Child-Pugh评分、PLT、总胆红素、腹水总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有无消化道出血、糖尿病等16个指标。
2.1 SBP相关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BP病史、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血小板、血清钠、腹水总蛋白、Child-Pugh 评分、凝血酶原时间、合并肝性脑病这8个因素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SBP相关单因素分析
2.2 多因素分析 将具有显著性的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腹水患者发生SBP 的独立高危因素包括SBP 病史、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腹水总蛋白、血钠水平,见表2。
表2 肝硬化并发SBP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SBP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肝硬化患者合并SBP 起初症状并不明显也不典型,甚至没有症状,易出现漏诊和误诊。近年来随着诊治SBP 的水平不断增加,SBP逐渐可控,但较高发病率和复发率仍不能忽略[7]。因此早期识别危险因素,有利于预防SBP,积极预防将有效改善预后和降低死亡率。
本文结果显示SBP 病史、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血小板、血清钠、腹水总蛋白、Child-Pugh评分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合并肝性脑病这8个因素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有SBP病史、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血小板下降、血清钠下降、腹水总蛋白下降、Child-Pugh 评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合并肝性脑病均可增加肝硬化患者SBP发病率。对差异性显著的变量进行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肝硬化腹水患者发生SBP的独立高危因素包括SBP 病史、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腹水总蛋白、血钠水平,有研究显示有SBP 病史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高达约70%[8]。同时有研究显示SBP 患者即使治愈,仍有69%的患者会在1年内复发[9],本研究中进一步证实以往结果。主要是因为肝硬化患者抵抗力较低为SBP复发提供良好环境,故对于既往有SBP病史的肝硬化患者,需严密监测SBP复发。本文显示血清总胆红素升高是肝硬化合并SBP 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胆红素血症反映肝损严重,高胆红素可破坏肝细胞结构,增加肝脏毛细血管膜通透性,细胞数量减少抵抗力下降,从而增加SBP发病风险[10],因此对肝硬化患者伴高胆红素血症,应严密监测。低钠血症在肝硬化患者中十分常见,低钠血症与肝硬化并发SBP 存在明显相关性,结果显示当血钠<120mmol/L时,患者常常出现水肿,甚至出现脑水肿、肝肾综合征[11-12]。腹水总蛋白下降是肝硬化患者SBP危险因素,腹水总蛋白浓度降低,提示腹水不易消退,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进而出现SBP。
综上所述,既往有SBP 病史、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增加、血钠和腹水总蛋白降低属于河源地区肝硬化患者并发SBP的危险因素,对于具有这些高危因素的肝硬化患者,需积极及早采取措施,消除危险因素,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