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氢氯噻嗪片与缬沙坦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分析

2020-05-12 09:28:02袁向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9期
关键词:氢氯噻嗪控制率

袁向阳

山东省乳山市人民医院 264500

高血压是动脉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可引起冠心病、脑血管病等,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呈增高趋势,血压控制率低,2002年>60岁高血压患病率为49.1%,控制率仅为7.6%[1],2012—2015年调查>60岁老年高血压患病率为53.2%,控制率仅为18.2%[2],老年人是高血压病的易发人群,具有血压波动大、血压不易达标以及存在靶器官损害等多种危险因素,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风险较高,严重威胁生命及健康。本文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3月就诊于本院高血压门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探讨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3月于本院高血压门诊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3],未服用降压药物或停药1周以上;未服用降脂药、降糖药物、利尿剂、激素类药物;征求患者同意,并能够坚持规律服药,按时复诊。排除肾功异常、严重心衰、脑血管病急性期、继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实验组:男22例, 女18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70.6岁;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71.2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治疗前均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空腹血糖、血脂、血钠、血钾、血尿酸检查。ABPM设置:以6:00至22:00为白天时间,每0.5h测量1次;22:00至次日6:00为夜间时间,每1h测量1次;有效血压收缩压在90~20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在50~120mmHg,可分析数值>85%为有效,每1h均有1次以上有效血压。对照组早晨口服缬沙坦(生产厂家: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217,规格:80mg/粒),80mg/d。实验组早晨口服缬沙坦氢氯噻嗪片(生产厂家: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66,规格:80mg/粒,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mg),1片/d。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后,复查ABPM、空腹血糖、血脂、血钠、血钾、血尿酸。

1.3 判定标准及观察指标 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24h平均SBP及标准差(SBPSD),24h平均DBP及标准差(DBPSD);日间SBP及标准差,日间DBP及标准差;夜间SBP及标准差,夜间DBP及标准差;24h舒张压变异系数(DBPV)、24h收缩压变异系数(SBPV)[4]。ABPM达标值:24h平均血压<130/80mmHg,夜间平均血压<120/70mmHg。日间动态血压达标:即24h血压<130/80mmHg,白天血压<135/85mmHg,且夜间血压<120/70mmHg。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达标率比较 实验组达标29(72.5%)例,未达标11(27.5%)例,对照组达标24(60.0%)例,未达标 16(40.0%)例,实验组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平均血压比较 治疗前两组间24h平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各项血压平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血压降低值,实验组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24h、日间、夜间平均血压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异性比较 两组治疗后24h SBPV、DBPV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2.4 两组治疗前、后代谢指标变化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代谢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24h SBPV、DBPV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代谢指标变化比较

3 讨论

高血压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多合并靶器官损害,患者依从性差,血压波动大,血压不易控制,增加发生心脑血管病风险。研究表明,降压治疗可使脑卒中减少40%,心血管事件减少30%[2];因此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尤为重要。缬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可选择性地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亚型(AT1)结合,从而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本文结果显示对照组血压控制率达60%。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原则是小剂量、联合、长效、适度和个体化,可采用两种或多种低剂量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以增加降压效果,单片复方制剂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2]。缬沙坦氢氯噻嗪是两种降压药物的复方制剂,服用方便,实验组血压控制率在72.5%,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人因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及神经体液调节紊乱,血压波动大,加重靶器官损害,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发生机制主要是交感神经兴奋,激活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S)系统性[5]。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缬沙坦的降压作用相对平稳,并且长效持久,可在开始治疗后4周可发挥最大降压效果[6]。两组患者24h血压变异性均较治疗前降低,但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缬沙坦临床应用多年,实践证实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无严重的不良反应[6]。氢氯噻嗪是临床常用利尿剂,主要抑制远端小管前段和近端小管对氯化钠的重吸收起到利尿及降压作用。长期应用主要副作用是电解质紊乱及代谢异常,引起低钠血症、低钾血症、血糖血脂及尿酸升高。2010年我国高血压指南指出,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6.25~25 mg)对代谢影响很小,实验组结果也提示缬沙坦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对电解质及代谢无明显影响。并且长期应用氢氯噻嗪可激活RAS系统,缬沙坦可拮抗RAS系统,起到协同降压作用。

综上所述,缬沙坦是一种长效的降压药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平稳,持续有效,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可起到协同降压作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安全有效。

猜你喜欢
氢氯噻嗪控制率
氢氯噻嗪联合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无锡茶园不同修剪模式对茶小绿叶蝉发生量的影响
茶叶(2021年1期)2021-04-13 06:21:34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状况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叶酸对H型高血压伴舒张性心衰疗效观察研究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拉萨市城关区2014 年社区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分析
西藏科技(2015年6期)2015-09-26 12:12:09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郑州市某三甲医院职工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急性并发症调查
3,7-二卤代吩噻嗪的合成新工艺及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