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辽宁葫芦岛市渔业园区养殖规模的增加、养殖时间的延长,海水工厂化养殖相继出现种质退化、病害频发、品质下降等现象。为了调整渔业园区养殖品种单一的现状,提高养殖效益,农服中心于2018年4月,在兴城现代渔业园区鑫隆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进行“圆斑星鲽与大菱鲆养殖效果对比试验”。从山东引进圆斑星鲽苗种1.35万尾,经过10个月的养殖,平均体重可达750克/尾,成活率达93%以上。试验通过生长速度、抗病能力、投饵方式、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对比,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 圆斑星鲽在本地区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示范和推广。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于2018年4月6日-2019年1月15日,在兴城市现代渔业园区鑫隆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进行。
2.养殖池选择与设置 圆斑星鲽与大菱鲆生活习性相似,可利用现有大菱鲆养殖设施,减少不必要的投入。试验池和对照池共设10个养殖池,4个养殖池用于投苗,其他用做分苗使用。试验池规格为5.2米×5.2米×1.2米,水深在60~70厘米,采用方形抹角水泥池,设置独立的进、排水循环系统。养殖用水水质清新、无污染,棚内常年水温保持在10~22℃,盐度20~32,pH 7.5~8.5。试验采用纳米管进行底部充气,溶氧≥6毫克/升。棚顶有遮阳设施,光照在500~1000勒克斯。
3.苗种来源与投放 两种试验用苗均从山东科合海洋高技术有限公司引进,幼苗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反应敏捷、无损伤、无病害的健康苗种。试验苗种规格为5~8厘米,放养密度为250尾/米2,试验组和对照组苗种各投放1.35万尾。为了减小苗种伤害,提高成活率,采用泡沫箱内装塑料袋充氧的方法运输,2018年4月6日,苗种到达试验养殖场,经过“试水”无异常后进行投放。
4.饲养管理 圆斑星鲽工厂化养殖在我地区处于试验摸索阶段,所以日常饲养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圆斑星鲽属于底栖鱼类,食谱较窄,营养级为低级肉食性鱼类。为了保苗的需要,圆斑星鲽苗种前4个月采用精制全价配合饵料投喂(粗蛋白质含量56.39%),后期配合冰鲜杂鱼(粗蛋白质含量62.62%),定期在饵料中拌入免疫多维。大菱鲆苗种全程使用全价配合饵料。饵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3%,体重在200克/尾以下,日投喂3~4次;体重在200克/尾以上,日投喂2~3次。投饵遵循“少量多次、勤投少喂”的原则,以免造成不必要浪费,败坏水质。
5.日常管理
(1)在整个养殖期间,良好水环境是工厂化养殖圆斑星鲽的重要因素。在试验期间,每天换水量达到3~5个循环。随着季节变化,定期检测养殖用水的各种理化指标,控制调节养殖大棚保温和遮阳工作,以保证正常的养殖水温,减少病害的发生。日常养殖中要尽量减少光、声、人的干扰,以免产生应激反应,为圆斑星鲽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2)圆斑星鲽与其他鲆鲽类一样,要保持合理的养殖密度。根据鱼的大小和生长情况,进行合理分池、倒池,避免相互叠压、抑制鱼类生长。分池操作要仔细,防止操作不当造成损伤。以生长、池底情况而定,倒池一般每月1次,分池隔月1次。养殖人员要定期对车间、刷池工具消毒,做到专池专用,降低鱼的发病率。
(3)试验过程中,我们随季节温度变化,对圆斑星鲽和大菱鲆生长情况进行测量,随机取鱼20尾,分别对体长、体重进行测量并做好生长记录,根据鱼的生长情况进行有效日常管理。
(4)圆斑星鲽在我地区处于试验阶段,由于定期在圆斑星鲽饵料中添加免疫多维,所以没有病害发生。6-10月养殖期间,由于季节水温的变化,大菱鲆养殖池出现“红嘴病”。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由于及早进行隔离处理,没有造成大面积疫病扩散。该病主要是由于对养殖用水和养殖设施没有严格消毒造成的。经过隔离消毒,大菱鲆“红嘴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试验池与对照池于2019年1月15日同时出池销售。销售前对两个品种的鱼通过测量和计算,圆斑星鲽平均体重750克/尾,最大个体重815克,产量为6557.2千克;大菱鲆平均体重655克/尾,最大个体重765克,产量为5218.72千克。由于养殖期间圆斑星鲽投喂全价配合饵料配合冰鲜杂鱼,增重明显;大菱鲆全程使用全价配合饵料,当水温在10℃以下时,体重基本不增加。圆斑星鲽与大菱鲆收获情况见表1。
表1 圆斑星鲽与大菱鲆收获情况
1.要选择好引种单位,选择实力强、规模大、有三包服务承诺的企业。本次试验圆斑星鲽苗种来自山东科合海洋高技术有限公司,公司于2003年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北方基地,确保苗种品质和成活率。
2.通过季节水温测试、圆斑星鲽与大菱鲆生长情况的分析,总结出圆斑星鲽适宜摄食水温在15~20℃,盐度控制在20~32、光线控制在700~1000勒克斯为最适生长环境。试验中大菱鲆水温10℃以下投喂全价配合饲料,体重基本没有变化。圆斑星鲽使用优质饵料辅助冰鲜杂鱼,定期在饵料中补充免疫多维,增强圆斑星鲽抗病力。在低温季节圆斑星鲽生长优势要大于大菱鲆,平均每月增重50克/尾以上。
3.大菱鲆种质老化、近亲繁殖,致使大菱鲆种质退化,抗病能力下降。此次试验生长期出现少量的“老头鱼”和“白化鱼”,说明有种质退化的现象。6月发病较多,由于操作人员对养殖工具没有做到专池专用,使得交叉传染造成大菱鲆“红嘴病”。要控制合理养殖密度,避免分池造成鱼体损伤引起发病。由于圆斑星鲽处于试验阶段,还没有形成规模化养殖生产,养殖成活率较高,尚未发生严重的病害。
4.农服中心通过试验总结出一套适合葫芦岛地区工厂化养殖圆斑星鲽养成技术,为我市进行工厂化海水养殖提供技术支撑。本地区首次引进圆斑星鲽进行养殖试验并取得成功,对于优良品种改进、增强市场竞争力、丰富本地区海水养殖品种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