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娜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一医院,湖南 长沙410003)
冠心病均是常见心血管疾病,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身心健康产生危害,且可进展而引起多器官病变,是老年人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常规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有一定效果,但配合综合化身心康复护理可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和促进心功能恢复[2]。本研究分析了促进老年冠心病患者身心康复的综合化护理方案及护理效果,具体如下。
选择我院2017年2月到2019年3月共6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纳入标准: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年龄大于60岁,可配合本次护理。排除标准:除外合并精神疾病、意识障碍等无法配合治疗的患者、合并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该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实验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61-81,平均(66.68±2.80)岁。病程2-18年,平均病程(10.68±2.21)年。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61-82,平均(66.46±2.91)岁。病程2-18年,平均病程(10.43±2.27)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分组比较。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1.2.2 实验组 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老年冠心病患者综合化身心康复护理。(1)心理护理: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赢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信任,向老年冠心病患者家属普及基本护理知识和预后信息,消除老年冠心病患者和家属疑虑,减轻其焦虑情绪,促使其积极配合。(2)饮食康复护理。给予老年冠心病患者营养支持,给予丰富蛋白质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多摄入苹果、玉米等食物,严格控制胆固醇和食盐摄入量,给予维生素和补充微量元素改善免疫力。(3)用药护理。告知老年冠心病患者和家属正确用药的重要性,介绍药物作用原理,说明不可自行增减药物剂量以免导致心功能出现较大的波动。让患者了解服用药物控制这种疾病的重要性。老年患者通常很难接受长期服药的三个特点。一是害怕长期用药伤害身体,二是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三是用法困难等,因此,需要在充分考虑患者健康的基础上考虑其经济情况、考虑药物安全性和用法方便性,以提高患者遵医行为。(4)安全护理:加强老年冠心病患者安全防护,设置床栏和室内防滑垫,指导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肌肉力量锻炼,在使用降血脂药物后密切观察,预防跌倒和坠床的发生。对卧床老年冠心病患者定时协助老年冠心病患者翻身和叩背,按摩身体受到压迫的部位,防止压疮的发生。(5)运动锻炼。协助老年冠心病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指导其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以改善运动耐量。(6)行为干预。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生活指导和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行为模式,克服不良情绪,制定与患者的饮食,锻炼和工作计划,保持正常体重,戒烟和戒酒。根据病情和身体状况,组织患者参加各种活动锻炼,同时监测心率(控制在100次以下),保持充足的睡眠,并为难以入睡的人提供适当的治疗,例如睡前热脚,阅读书籍和听轻音乐以帮助入睡。
比较两组心功能改善2级、住院时间;护理前后老年冠心病患者LVEF、运动耐量。
采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取t检验和χ2检验,其中,针对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而针对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护理后实验组老年冠心病患者LVEF、运动耐量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实验组心功能改善2级、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差异(±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差异(±s)
组别实验组对照组例数32 32时间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LVEF(%)45.21±1.21 53.24±3.67 45.71±1.21 48.21±2.11 6min步行试验结果(m)223.13±22.68 370.13±51.11 223.11±22.62 334.21±42.21
表2 两组心功能改善2级、住院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心功能改善2级、住院时间比较(±s,d)
组别对照组实验组t值P值例数32 32心功能改善2级的时间11.21±1.01 10.13±1.21 7.846 0.000住院时间14.34±1.21 12.68±2.16 8.956 0.000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数患者为老年人,服药依从性低下,自我管理能力低下,容易导致病情加重,需要强化护理干预。冠心病治疗期间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有效护理,以确保治疗工作顺利开展和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水平[3~4]。
冠心病是常见慢性疾病,致残率和死亡率高,积极治疗的同时需要借助有效护理[5]。借助综合化身心康复护理,可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合理控制血脂,减轻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负担,提高其遵医用药行为和适当锻炼行为,并保持健康饮食习惯,从而进一步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运动耐量[6]。在综合化护理下,可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并通过护患有效沟通,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患者的配合,这对于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十分重要[7]。另外,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实施饮食康复护理,可给予老年冠心病患者营养支持,并使其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从而更好提升机体抵抗力水平而加速康复进程。通过用药护理,可规范患者的治疗过程,避免患者自行用药以及错误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而运动锻炼的实施对提高患者免疫力和改善患者的预后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8]。行为干预的实施则是充分肯定患者日常行为习惯对疾病的影响,促使患者自觉建立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从而进一步改善病情。而安全管理的实施充分考虑老年患者的特点,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见性护理和防范,减少了不良情况的发生,也因此减少了可能引起的纠纷事件的发生。
本研究显示,实验组老年冠心病患者LVEF、运动耐量、心功能改善2级、住院时间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可见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化身心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心功能,缩短治疗时间。主要是因为综合化身心康复充分关注患者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的康复治疗,可帮助患者重建心功能,并提高遵医行为和健康水平。住院时间的缩短主要是因为综合化身心康复从多个层面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并改善身心状况,加速了康复的进程,因此可更快好转出院,减轻了患者因住院时间延长而可能增加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可带来良性的影响。
综上,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化身心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心功能,缩短治疗时间,改善患者的运动耐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