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创造力倾向发展状况及提升策略调查

2020-05-11 20:37姬国君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差异分析创造力提升策略

姬国君

摘 要:在强调创新的全球时代下,创造力发展问题尤为重要且紧迫。为此对初中生创造力倾向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第一,初中生创造力倾向发展水平总体不高,好奇性和想象力两个维度发展水平一般;第二,初中生创造力倾向发展在不同的性别和兴趣爱好类别以及各个维度上均呈现出无显著性差异,而在不同的年级与常住地址以及各个维度上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第三,对初中生创造力倾向和平均成绩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总体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基于此,提出如下提升策略:首先,利益相关者的创造力培养观念亟须转变;其次,建议开发创造力训练课程并纳入校本课程中;最后,提出知识自主建构是学生创造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初中生;创造力;创造力倾向;差异分析;提升策略

新时代,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而初中是重要的承上启下的阶段,人的未来发展及创造力往往在这一阶段奠基。基于此,对上海、郑州和昆明969名初中生的创造力倾向进行测试,主要选取在性别、年级、兴趣爱好类别以及常住地址等维度上进行差异分析,进而从整体上提出策略与建议,最终使其能够有效推动新时代国家创新型人才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研究工具及样本分布情况

1研究工具

创造力倾向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创造力心理倾向的人格特征。[Symbolq@@]心理学家威廉斯(F.E.Williams)研究发现,创造力高的个体具有四种主要特质:丰富的想象力、充分的好奇性、强烈的挑战性和高度的冒险性。本研究所使用的问卷是由威廉斯基于其研究成果编制的“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Symbolr@@],整个问卷包括50道题目,并将创造力倾向分为四个维度: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和挑战性。其中,冒险性是指勇于直面失败或者批评,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下完成任务,并为自己的观点申辩,包括11道题目,其中反向题目2道;好奇性是指富有刨根问底的精神,乐于接触不确定的情境,深入分析内含的道理,能够把握事物的特殊现象,包括14道题目,其中反向题目2道;想象力是指能够超越感官及现实的界限,进行直接的推测和想象尚未发生过的事情,包括13道题目,其中反向题目1道;挑战性是指探寻各种可能性,了解问题解决的可能及现实之间的差距,善于去探究复杂的问题,包括12道题目,其中反向题目3道。计分方法采用的是李克特五点记分制,包括“从不这样、很少这样、有时这样、经常这样、总是这样”5个选项,且正向计1—5分,反向计5—1分。测试得分越高,表明学生创造力倾向越强;反之,测试得分低者仍需进行发展。

2样本选择及分布情况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上海、郑州和昆明初中阶段的学生,问卷由学校教师负责,学生统一填写。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1100份,回收问卷共计1012份,有效问卷969份,有效率达到95.8%。问卷调查的结果处理分析软件是SPSS19.0(中文版),问卷调查的样本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二、信度、效度检验

虽然“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是比较成熟的测量问卷,但是为了明确其与本次调查的切合度,再次对该测量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1信度检验

为了检验测量问卷的可靠性,本研究对其全部50道题目进行了信度分析,各个维度标准化的SymbolaA@系数见表2。由于整个测量问卷的标准化系数SymbolaA@为0.88,各个维度SymbolaA@系数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即SymbolaA@系数都在0.5以上,所以该测量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2效度检验

为检验本研究量表的结构效度,进一步对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该量表有四个维度作为一级指标: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和挑战性,统计表明KMO值为0.814,通过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Sig=0.000<0.05,符合因子分析要求。采用结构方程软件LISREL8.80进行拟合度指数的考察,具体验证性因素分解结果见表3,通过对拟合指标的分析,表明该量表已达到统计学标准且结构效度良好。负荷量表示对总体变量解释的情况[Symbols@@],各个维度的负荷量都在0.8以上,所以该测量量表的结构效度良好(见表4)。

三、初中生创造力倾向发展现状及差异分析

在对初中生创造力倾向发展整体状况分析的基础上,再分别对其四个维度——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和挑战性进行差异分析,以期能够对初中生创造力倾向发展有一个整体性呈现。

1初中生创造力倾向发展整体状况

本研究所使用的“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由于在计分时采用的是李克特五点记分制,所以需要重新计算创造力倾向以及每个维度的得分区间。冒险性(11道题目,其中有2个反向题目):最低11分,最高55分,所以得分区间为11-55,间距为8.8;好奇性(14道题目,其中有2个反向题目):最低14分,最高70分,所以得分区间为14-70,间距为11.2;想象力(13道题目,其中有1个反向题目):最低13分,最高65分,所以得分区间为13-65,间距为10.4;挑战性(12道题目,其中有3个反向题目):最低12分,最高60分,所以得分区间为12-60,间距为9.6。创造力倾向得分是以上四个维度得分之和,最低50分,最高250分,所以得分区间为50-250,间距为40。同时将每个维度的得分划分为五个区间:最低、较低、中等、较高和最高。具体初中生创造力倾向的得分区间见表5。

2初中生创造力倾向发展的差异分析

从不同的性别、年级、兴趣爱好类别以及常住地址,分别对初中生创造力倾向发展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不同性别维度上初中生创造力倾向的差异

初中生创造力倾向在性别上的差异,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可得知(见表7),三地的初中生创造力倾向及其各个维度发展水平在性别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从得分上可以看出女生略優于男生。从国外学者对创造力在性别上的已有研究来看,男性和女性也没有显著性差异,这些研究的被试包含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和成年人,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Symbolt@@]仅在挑战性维度得分上男生优于女生,表现出好奇心强、善于挑战有困难的事情、具有冒险精神等。这可能主要是由于本调查对象是上海、郑州和昆明三地的初中生,常住地址主要为城市市区,城市市区父母观念基本趋于男女平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追求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2)不同年级维度上初中生创造力倾向的差异

初中生创造力倾向在年级上的差异情况,经过单因素ANVOA分析结果可得知(见表8),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创造力倾向及其各个维度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从表8中的创造力倾向及各个维度得分上可以发现,初中生中六年级和八年级的创造力倾向最强,七年级略低于前两者,九年级的创造力倾向最弱。这是由于学生从六年级(上海初中预备班)刚进入一个中学学习阶段,对新鲜事物有非常强的好奇心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刚入校的一年级新生在创造力水平方面明显高于高年级的学生。[Symbolu@@]进一步观察与分析还发现,六年级初中生创造力倾向得分最高;而九年级初中生创造力倾向得分最低。其原因可能与学习压力有关,较大的压力环境会阻碍创造性的发挥,而且在令人感到压力的环境中也不利于创造性的培养。[Symbolv@@]故而九年级学生的创造力倾向明显低于其他年级。但从整体上看,初中阶段学生的创造力倾向发展还是比较稳定的。

(3)不同兴趣爱好类别维度上初中生创造力倾向的差异

兴趣是人皆有之的一种心理现象,并广泛存在于学习和工作等现实生活之中。[Symbolw@@]本次调查研究兴趣爱好类别包括两类:与课程知识学习有关的类别和业余类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9)可知,初中生创造力倾向总体及冒险性、好奇性和挑战性维度上的不同兴趣爱好类别无显著性差异,其中仅有想象力这一维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关于初中生创造力倾向在兴趣爱好类别上的差异的相关研究不多,在对其进行调查时发现,学生创造力倾向及冒险性和挑战性维度呈现显著性差异,其他两个维度呈现无显著性差异。[1]而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部分初中生的兴趣爱好类别有过于泛化的倾向,在学习某些课程知识时不感兴趣或者仅仅不讨厌而已,不能把全部精力投入所学课程知识的学习中去,缺乏求知的好奇心和深度探索的能力。诚如有学者提出,创造是更高层次的智力活动,需要在对事物的一般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更高层次的加工。[8]再结合本研究(见表9),可以看出两种兴趣爱好类别得分差距不大,业余类仅仅略高于与课程知识学习有关的类别,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初中生认为课程知识学习对其创造力倾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不同常住地址维度上初中生创造力倾向的差异

在不同常住地址维度上,运用单因素ANVOA分析结果(见表10)可知,在不同常住地址上的初中生创造力倾向均呈现显著性差异。我们还可以从初中生在创造力倾向的得分上来看,乡村和城乡接合部学生分数最低,而城镇、城市郊区和城市市区学生的分数不相上下,而纵观四个维度(见表10)亦是如此。本研究的调查结果与社会的普遍认识表现基本一致,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中主要身处城市市区和城镇,这些学生从幼儿开始就接受了相对较优质的教育。另外,城市市区和城镇学生的创造力倾向高于乡村,这可能与父母受教育程度有关。已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学生的创造力倾向呈正相关。[9]

除了上述四个维度的差异性分析,本研究还对初中生近期的期中和期末两次成绩进行了收集与统计。其中,由于各个学校的考试总分不一样,即便同一个学校,各个年级的考试总分也不一样。基于这样的情况,对收集的两次分数按照百分制进行统一处理,然后将两次成绩进行算术平均数处理。以此对初中生创造力倾向和算术平均成绩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见表11),二者呈现出显著性相关(P<0.01)。对此也有研究者得出了类似结论,如郑日昌和肖蓓苓认为学生的创造力与学习成绩有相关,但相关不是很高。[Symbolq@@0]蔡笑岳和朱雨洁发现,学科中、低分段学生的创造性倾向与学业成绩有显著相关。[Symbolq@@1]学生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所学的知识存量,所以对知识的有效组织将有助于个体快速有效地提取与加工信息,进而有利于创造活动。[Symbolq@@2]需要说明的是,四个维度中想象力维度的显著性为P<0.05,而其他三个维度的显著性为P<0.01。这说明了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发展,也可能由于教学方式、学材编排等的抑制,此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值得持续反思。所以,本研究认为知识是基础,也是工具;创造力是动力,知识是创造力的前提。

四、提升初中生创造力倾向发展的教育策略

通过对上海、郑州和昆明969名初中生创造力倾向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第一,初中生创造力倾向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且个体差异很大。第二,初中生创造力倾向发展在性别和兴趣爱好类别的各个维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但从每个维度的得分情况来看,发现男生及与课程知识学习相关的类别的得分较低。第三,初中生创造力倾向发展在年级和常住地址维度上均呈现显著性差异,其中九年级学生创造力倾向较其他年级最弱。此外,对初中生创造力倾向和算术平均成绩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总体呈现出显著性相关。结合国家发展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本研究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整体提升:

1利益相关者的创造力培养观念亟须转变

利益相关者理论源于经济学领域,可将此引入教育学领域。蔺艳娥和栗洪武提到教育学领域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主要利益相关者和次要利益相关者,但在此仅对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行论述,包括学生、教师、家长、政府、行政人员和职业界。[13]学生既是学校存在的根本,也是教育服务的主体;教师是课程教学中的主导者和引领者;家长是学校教育间接的服务对象与消费者;政府扮演着出资者与管理者的角色;行政人员包括领导者和管理者,校长是政府决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此外的行政人员属于管理者,从学校层面影响着学校的发展;职业界与知识的生产、转化、应用紧密联系,影响着学校的人才培养标准等。

在教育轉型的新时代,利益相关者的创造力培养观念必须随着教育深度转型而改变,因为这种观念改变在整个基础教育改革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可逐步提高初中生创造力倾向的整体发展水平。利益相关者要有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共同营造有利于创造力培养的空间,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其充分发挥好奇心和想象力。同时要深刻认识到,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利益相关者携手长期进行合作与培育,逐步提高初中生创造力发展水平。

2开发创造力训练课程并纳入校本课程之中

要想真正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落在实处,关键是积极行动,那就是要开发创造力训练课程,并将其纳入校本课程之中。课程是在文化传承与发展进程中对学习的系统化预设[14],即是学生所研学的内容之融合及其进程与安排。因此课程开发不是一件盲目或机械的工作,而要基于一定的理念:以学习为中心、自主化和个性化学习,在完整的学习经验中强调创造性学习经验,充分体现创造性学习文化,课程理念是课程开发的灵魂。[15]

新时代创造型人才培育面临的挑战,迫使我们亟须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重要的,也是不能动摇的。因为初中阶段是整个课程知识学习的初级阶段,是高中教育阶段以及高等教育阶段甚至是人的一生的路基,诚如有学者提出在开设足和开设好国家课程以及地方课程的同时,也要注重丰富且多样的校本课程开发,培养学生全面、宽厚的基础知识。[1]其次,要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凸显学生兴趣。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不仅顺应国际教育改革趋势,还是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16]初中阶段是学生创造力形成的关键期,要把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与要求渗透具体学科教学之中。最后,学校不仅要将创造力培育融入各门课程教学之中,更需要开设专门的创造力训练课程。

3知识自主建构是学生创造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知识自主建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创造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将先前内化的知识与外在的有选擇性的新知识进行积极主动且充分的融合。面对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创造力发展现状,尤其应给予九年级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等,可以使其综合运用知识自主建构的两种基本学习形式——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形成自己的知识图式和建构策略。诚如有学者阐述道:“尽管现在学校学习环境中学生知识建构方式的变革趋势越来越强调探究式学习,并将此作为学生在知识学习的一种极其重要方式,但是不管课程如何变革,学习方式如何变化,以及如何强调探究式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我们不要忘记,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17]

为了适应新时代创造教育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否产生学习兴趣,能否将学到的知识进行自主建构。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发现不同区域的学生知识自主建构的习惯和表现等问题,鼓励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自主建构的两种基本形式,进行因材施教。另外,教师要预设好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境与所需材料,并时刻观察学生,对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学会质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进行自主反思与总结,教师在其中起到帮助与引导学生的作用。最后,学生如何进行知识自主建构,还需要师生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齐书宇,胡万山.高中生创造力倾向发展现状及提高对策研究——基于对北京K中学高中生的调查与分析[J].基础教育,2016,(3):59-68.

[2] 阎力.创造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49-51.

[3] 李庆丰,胡万山.大学生创造力倾向发展研究——基于对北京工科院校J大学的调查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71-80.

[4] Saeki,Fan, Van Duesen.A Comparative Study of Creative Thinking of American and Japanese College Students[J].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2001,35(1):24-36.

[5] 王天利,姜笑君.大学生创造力倾向测试调查分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4-66.

[6] Runco M.Creativity[J]. Annual Reviewof Psychology,2004,(55):657-687.

[7] 郭戈.关于兴趣教学原则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12,(3):119-124.

[8] 宫秀丽.中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影响因素[J].当代教育科学,2003,(7):51-52.

[9] 高珊,曾晖.大学生创造力倾向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10):138-139.

[10] 郑日昌,肖蓓苓.对中学生创造力的测验研究[J].心理学报,1983,(4):445-452.[Symbolq@@

11] 蔡笑岳,朱雨洁.中小学生创造性倾向、智力及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36-41.[Symbolq@@

12] 周治金,杨文娇.论知识与创造力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7,(10):75-79.[Symbolq@@

13] 蔺艳娥,栗洪武.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运行机制[J].教育评论,2017,(7):55-58.[Symbolq@@

14] 丁念金.课程内涵之探讨[J].全球教育展望,2012,(5):8-14,21.

[15] 丁念金,冯震.创造力训练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J].课程·教材·教法,2015,(6):13-18.

[16] 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13-15.

[17] 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29.

猜你喜欢
差异分析创造力提升策略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关于当代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差异性分析
中美高等职业教育差异分析
试论中国声乐作品的文化定位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我国国际收支账户的内部差异分析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