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剑
摘 要:在深入分析士官任职教育院校科研现状基础上,结合院校科研发展规律和服务教学的要求,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对进一步推动任职教育教学科研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任职教育;院校科研;人才培养
任职教育,是指为了使培养对象获得适应某一军事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或具备从事某种军事工作岗位的能力而进行的培训模式。士官任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相关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成为具有较强的任职岗位适应能力、装备操作实践能力以及维护保养能力的高素质工程型人才。随着内涵建设的不断深入,科学研究在士官任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任职院校认识到了科研的重要意义。从学校自身发展上看,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跨越,离不开院校对学校办学定位、发展路径等方面问题的科学回答。从人才培养質量上看,“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任课教师对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反思对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一、士官任职教育院校科研现状
(一)整体科研能力有待加强
任职院校大多数教师主观上缺乏较强的科研意识,客观上缺乏科学研究经验,没有稳定的研究领域与方向,不知如何选择研究切入点,不能高效搜集科研文献资料,不善于把自己的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缺乏撰写高质量的科研设计书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教学任务较重,很多教师难以在科学研究方面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尽管近几年许多院校都十分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博士与硕士数量不断增加,但这批人才现在尚处在科研能力的积累阶段和研究领域的形成阶段,需要在科研实践中厚积才能薄发。
(二)研究团队优势不明显
教师往往重研究课题的立项申报,轻立项课题的过程研究。究其原因,除了研究时间与精力投入不足之外,立项课题研究的团队优势不明显,主要表现在课题负责人对研究课题的过程管理欠严密,存在着计划不周与分工不明的现象,课题组成员中很多仅有虚名而无实际任务或没有参与实质性的研究工作,到了结题时间,部分立项课题还没有按合同完成研究内容,草草结题影响研究质量。
(三)课题管理有待加强
针对目前士官院校科研管理的现状,科研管理部门及课题负责人必须加强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包括课题的立项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研究过程管理等。其中科研经费审批环节多、经费使用渠道欠通畅,影响立项课题的研究进程。在职进修培训机会少影响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在职教师的进修培训、科研团队组建与运行、良好科研环境的提供等,同时帮助课题组与行业、与相关院校保持多层面的联系与协作,为教师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士官任职教育院校科研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明确科研地位与作用
士官任职院校加强专业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培养符合任职岗位要求的技术应用型士官人才是其主要任务。但是,院校的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对任职岗位需求的全方位、深层次认识。教师开展科研工作,不但能有效促进其及时了解学科最新发展与前沿知识,更是培养教师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保证学校专业教育不但能贴近专业,也能在专业发展中起到应有的引领作用。教师水平决定高等教育质量,高素质教师队伍决定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拥有一支善于科学研究、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能够满足实战化条件下的新型军事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营造良好科研环境
高质量的科研成果需要有开放、自主的科研环境作为支持。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理念是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研究积极性的前提。士官任职院校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创新科研管理机制,营造宽松和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科研氛围,加强科技人员之间的团结协作,让所有具有科研潜力的教师都能获得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与生物技术研究工作的机会并能潜心研究。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者要注重加强和改善科技管理服务模式,与科技工作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着力为他们排忧解难,让广大教师在科研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其科技创新能力与教育教学水平。
(三)搭建优质科研平台
平台的建设搭建可以发挥学校的行业优势,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推进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间的产学研合作,开展项目合作研究和人才培养,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根据士官任职院校科研工作特点,积极探索学校科协、研究中心的运作与管理模式,吸引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工作,营造有利于专业(学科)带头人、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和其他高科技人才成长的环境,通过开展系列讲座、专项研究技术指导等方式,营造科研氛围,培育教师的研究能力,真正为全院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一个高效可行的平台,促进院校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与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步提升。
(四)构建有效激励机制
合理构建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落脚点。必须建立一套客观、公正、量化和长效的创新能力激励机制,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以提升项目组的自主知识产权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为目标,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营造一种科学、民主、独立的学术氛围和科学管理氛围,通过公平竞争、授予荣誉、加强培训等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内在的驱动力,鼓励教师以不懈的努力投入科学研究,取得研究佳绩。
(五)打通成果转化通道
完善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制度,加大对科研人员转化科研成果的激励力度,构建服务支撑体系,下大力气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推广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政策,推行实施职称评定和进步成长激励政策,完善成果奖励报酬制度,健全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转移工作体系等多项具体改革措施,使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迈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