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宝龙
【摘 要】 为了在体育教学中能照顾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必须加强反馈机制,尤其是大面积及时反馈,只有通过不断反馈才能了解学生的差异所在,了解每个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有什么特殊需求,特别是及时了解困难学生的体育学习状况。教师通过大面积及时反馈,适当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关键词】 差异;大面积及时反馈;教学策略;发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地照顾全体学生的差异,前提条件是及时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因此体育课堂中的大面积及时反馈与调整教学策略是十分重要的。下面笔者以体育学科的差异教学的子模式——体育运动技能课教学模式为例,结合平时体育课堂教学,谈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大面积及时反馈,逐步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
一、预学查异——把准认知,认清学生学习能力
大面积及时反馈目的在于了解学生体育技能、技巧的掌握及相关体育知识构建的情况,为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打好良好的基础。大面积及时反馈的使用,不仅能让学生发现自己体育技能、技巧和相关的体育知识结構产生的变化,也有利于体育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体育技能、技巧的掌握情况,发现自己授课中的不足之处。在示范课《立定跳远 游戏:障碍跑》预学差异环节中,笔者设计了立定跳远预学卡,通过预学卡及时了解学生的动作技能掌握情况,为后面调整教学策略提供学情。
案例1:
立定跳远课堂教学预习卡
1.立定跳远起跳时是用( )蹬地。
A.全脚掌 B.前脚掌 C.脚后跟
2.立定跳远落地时身体重心应该( )。
A.向前 B.向后
3.立定跳远起跳时,手臂往( )摆动。
A.向前 B.向后 C.放体侧不动
4.立定跳远的是由哪几个环节组成的?( )
A.起跳、腾空、落地 B.起跳、落地、腾空
C.落地、起跳、腾空
【评析】 “立定跳远起跳时是用( )蹬地。”有23位同学全部答对,约占57.5%。由上可知,学生对立定跳远双脚蹬地发力的部位不是十分清楚,只有超过一半多点的学生能清晰知道发力的部位是前脚掌。“立定跳远起跳时,手臂往( )摆动。”有32人全部答对,约占80%。仍然有少部分学生认为起跳时手臂向后或放体侧不动。其他两项错的人数只有极个别。
二、初学适异——动态生成,调整教学策略
课时教学目标应由师生共同制定,并在教师指导下内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巨大动力,并起到导向、调控等作用。同时,根据班级学生立定跳远预学卡大面积及时反馈结果,适当、适时地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能熟练掌握体育技巧、技能,为强身健体、强健体魄打下终身基础。在示范课《立定跳远 游戏:障碍跑》初学适异环节中,笔者根据大面积及时反馈结果,及时调整了教学策略,满足了不同体质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
案例2:
师:同学们,立定跳远蹬地用力部位是脚的那个部位?
生:前脚掌。(有部分学生答全脚掌)
师:预学卡上有17位同学没有答对哟!好,我们先来练习团身抱膝纵跳,要求用前脚掌用力蹬地,落地要轻巧。
生:知道了。(生练习)
师:今天,姜老师带了立定跳远分解图,并编写了口诀,能让大家快速地掌握立定跳远技术。
……
师:同学们,想不想挑战一下自己。
生:想!
师:好!老师设计了四种不同高度的立定跳远区,你们可自由选择不同的高度进行立定跳远练习,挑战一下自己!
生:自由练习,体验体育学习的乐趣。
【评析】 通过预学卡的大面积及时反馈结果分析,班级学生对立定跳远技能相关知识的构建不是十分清晰,有大部分学生蹬地用力部位不正确。那么教师及时调整了教学策略,在教师讲解、示范立定跳远动作时,编写了适合班级学生学习立定跳远动作要领口诀“一摆二蹲三跳起;快速蹬地展身体;收腹提膝伸小腿;平稳落地跳得远”,并配置立定跳远分解图,直观的形象便于学生接受,形成体育技能学习的初步概念,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增加团身抱膝纵跳专项辅助练习,既能让学生熟练掌握动作技能,又能促使其模仿和提高,差异性地促进学生下肢力量的发展。在学生熟练掌握立定跳远技能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按照学生的体能发展设计四种不同高度的立定跳远区,让学生自由选择,挑战自己,这样不但充分照顾不同体质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也能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得到发展。
三、拓学展异——调整挑战性目标,提升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设计再好的教学,课上也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大面积及时反馈的学生学习情况加以调节改进,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有效的教学应追求预设与生产的和谐统一,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校示范课《跨越式跳高 游戏:播种与收割》拓学展异环节中,笔者根据大面积及时反馈结果,及时调整了教学目标,设立挑战性教学目标,让不同体质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所带来的乐趣。
案例3:
(教师分别设定55厘米、65厘米、70厘米、75厘米四种不同的练习高度)
师:同学们,现在有四种不同的高度,分别是55厘米、65厘米、70厘米和75厘米,大家觉得自己能跳过哪一个高度啊?
(生谈论起来。)
师:那么大家待会儿自己去找适合自己的高度试一试。越过的同学可以挑战更高的高度,没有越过的同学则降一个高度练习。
生自由分组,自由选择练习。体育成绩较好的几个同学在最高的高度上练习,显得信心十足。65厘米和70厘米高度的同学也是迫不及待地要越过当前高度,挑战新高度。
师巡回指导,主要停留在最低高度这一侧,重点帮助无法越过最低高度的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评析】 鉴于学生身高、体重、运动能力和协调性等方面的差异,教师设定四个不同的高度供学生自主选择练习,升降级制度激发了学生勇于挑战的热情,不断地去尝试,不断超越自我,同时也保证了练习的效果。前三个高度练习的学生,他们协调性较好,动作技能掌握较快,更多地体现在运动能力的差异上,因此只需要对动作稍加纠正,即可让他们自由练习,教师则重点关注没有跳过最低高度的学生,这也体现了差异对待的观念。这部分学生协调性差,动作掌握不熟练。通过个别指导,进一步讲解示范,学生的反复练习,提高跨越式跳高技术,并鼓励成功的同学挑战下一个高度,不断地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调整挑战性教学目标:所有高度各提高5厘米)
师:同学们,这次老师把所有的高度都提升了一点点,大家有没有勇气去战胜新高度?
生:(很激动)有!
师:大家加油吧,跳不过也没关系,不用降级,可以继续挑战,直到你战胜它。而跳过的同学依然可以升到下一高度。
(生充滿热情地挑战新的高度,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勇于面对挑战,战胜困难)
【评析】 经过多次练习,学生的跨越式跳高技术越来越娴熟时,又设定这一个环节,依然有四种高度可供不同能力的学生选择,依然关注了学生间的差异,但又给每个学生都带来了新的挑战,让每一位学生都去体会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胜利带来的喜悦。只升不降的要求打消了学生因担心降级而不敢尝试的顾忌,使他们放心大胆地去拼搏、去挑战。
新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而且也十分注重运动技能的培养。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他们在体育课堂上也会成为信息源,体育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契机,合理、科学地进行大面积及时反馈,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策略,让更多的学生乐于学习体育,体验体育学习获得成功的乐趣,让体育课堂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华国栋.《差异教学论》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1(2).
[2]华国栋.《差异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