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3月18日,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下发《关于印发〈山西省普通高中返校复课教学指导意见〉的通知》。
随着我省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省委、省政府已经就普通高中高三复课做出决定,目前各学校正在细化、完善开学预案,抓紧做好开学前的相关工作准备。为保证疫情防控期间在线学习和复课后课堂教学顺利衔接,进一步做好复课后教学指导,我院通过网络问卷对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进行了深入调研,对线上教学实践、线上线下教学差异、线上学生学习效果以及开学后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衔接等方面做了针对性调查,在此基础上,就我省普通高中复课后教学工作制定如下指导意见。
结合疫情期间在线教育取得的成果,围绕网络教学期间的所见所闻,根据学科特点,精心设计复课后的第一节课,通过开展主题创作、专题鉴赏、学生作业展览等活动,促进学生珍视生命、热爱生活,培养学生家国一体、休戚与共的使命感、责任心,激发爱国情怀。
德育工作是所有学科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承担的责任,尤其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要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组织学生了解战“疫”过程中各级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广大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冲锋在前的感人事迹,让学生感受全国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坚强决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激发爱国主义热忱,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对于高三来说,即使在全封闭的状态下,也要重视学生与社会的沟通,重视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课程设计中,以国家、省、市、县等各级部门疫情防控过程中各方面、各阶段的行动措施为教学资源,把抗击疫情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同复课后的学科内容有机结合,抓住有利契机开展德育工作。
复课之后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积极做好正面的心理教育,让学生安心于学校,静心于学习。要重点关注医护人员子女,特别是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孩子和家庭成员或亲朋中有确诊为新冠肺炎的孩子。要充分利用班会、心理健康课等形式,缓解孩子们心中的压力,引导他们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对问题严重的学生要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有效消除疫情带来的心理阴影。对于返校的高三学生,要利用好师生同时同地封闭的有利条件,有效发挥专职心理教师、班主任、宿舍管理员的作用,建立导师制,让师生间形成固定的团队,在学习上、生活上、思想上进行经常性交流,努力创造相互信赖、和谐轻松的氛围。对没有住校经历的学生,要给以更多的关照,尽量减少他们的不适应感,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给予的温暖。
调研显示,线上教学期间近50%的学生几乎没有体育锻炼。体育教育是我党教学方针“五育并举”之一,也是学习成功的基本保障。因此,学校要做好整体规划,各科协同,保障音、体、美、劳等教学的时间,落实好国家、省关于大课间活动的要求,做好“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要从学生返校起始,就要有计划地将学生分成若干批次,分别按照不同的作息时间有序且无交叉地进行就餐、上课,并参加体育锻炼、文艺活動等。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得到及时的调节和能量的释放,快乐健康地投入学习,特别是保障高三年级学生精力充沛地备战高考。
调研显示,学生对学科概念、知识理解不到位,并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对此,复课后应该进行一次标准化考试,建议使用统一试卷进行测试,采用阅卷系统收集数据,通过大数据了解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分别针对共性和个性问题确定处理办法。若有可能,可以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一次摸底考试,通过横向比较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和突出问题,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指导依据。此外,还可以通过问卷或访谈,了解学生在线学习中表现出的个性化特征和成果,并特别关注因硬件和网络条件限制未能有效进行线上学习的学生,给予他们必要的学习帮助。
要根据疫情情况和学生在线学习实际,结合恢复课堂教学后的学期工作安排,调整教学计划,重点体现课标中要求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价值;抓住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的落实;强化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实验探究等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严禁超课标、超难度、赶进度教学。
高三年级在复习阶段,把握方向是最重要的,因此要深度研究考纲和考试说明,内容的删减一定要依据考纲和考试说明确定,考查的特点要依据历年课标卷进行分析研究。要研究《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领会“一核四层四翼”精神,提高高考备考阶段学习的立意,提高教学站位,在国家立德树人目标的要求下实施教学,不仅要落实考查内容中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还要注重落实“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不仅要注重考查方式中的“基础性”“综合性”,还要注重“应用性”“创新性”。为此要研究2019年试题变化引发的思考,要注重研究教育部公开发表的关于试题分析的文章,领会其核心要领,把握正确的备考方向。
要减少复习轮次,重新整合调整复习内容、设计复习过程,提高复习效率。对已经居家在网上学习过的课程,有重点地对已学内容进行讲解和复习,特别是对实验教学内容,要重新进行现场演示和学生实验。加大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确保每名学生较好地掌握已学知识内容,然后再进行新的课程教学。
加强教学研究,强化备课、授课、辅导、作业批改等常规教学与线上教学的衔接,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要体现教学的层次性和个性化,较长时间的居家学习将会使班级学生的层次性、个性化特色更加明显,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或能力提升,引导学生及时整合和有效巩固在线学习成果,突出教师的点拨和引领作用。
合理组织教学,进一步精选教学内容,聚焦核心概念,强化学科思维方式的整体化、结构化设计,以有利于促进学生从学科知识向学科能力素养的转化;精心设计基于真实情境的探究性活动,深入挖掘教学内容在学科能力、素养发展方面的独特价值,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运用学科思维方式和方法学习知识,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科能力和素养。
结合网络教学期间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思路,以学生为主体,优化教学环节设计,创设多元的、开放的教学方式,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尝试应用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新模式,合理、巧妙地运用知识、技能和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以问题为切入点,以教育信息化为推手,促进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参与。
关于高三年级开学实行小班教学,每班不超过30个人,根据调研,学校的班级数量增加后的总量小于原来班级数量的2倍,但教师配置不变,为解决这一矛盾,建议采取如下的教学方式。
可以采用自主学习加轮换上课的方式。首先,可以按照60分钟一课时排课。在同一时间段内,原来的行政班上相同的科目。第二,教师提前发放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之后根据教师提供的参考答案进行批阅,并进一步钻研,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更多的问题,然后将自己确实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给教师。第三步,教师精讲。将60分钟分为两段,教师在两个小班内分别讲解。
这样做,一方面,缓解师资紧缺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阅读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积累在没有教师帮助下独自走向成功的经验,提高其自信心,夯实其备考的实力。
此外,如果学校条件允许,还可以采用基于网络同步教学的方式。采用该种方式,是利用網络平台,同时对拆分后的两个班级进行授课。每次轮流在一个班上课,对另一个班进行直播。这样做,既解决了师资问题,又免除了学生与教师彼此适应的过程,还能保证教学的针对性。
由于居家学习的局限,复课后实验教学需要在保证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化。物理、化学、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的学生实验和部分演示实验。一是对课标教材所列出的实验,必须在研究的基础上,独立地、认真地亲自操作。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地理解实验的原理、思想和方法;熟悉并掌握实验仪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了解某些实验中可能存在的系统误差和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要知道某些实验中误差的主要来源,会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会记录实验数据和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果。二是能灵活地运用学过的理论、实验方法、仪器,去处理、分析、研究某些未做过的实验,包括设计某些比较简单的实验,而且在实验过程中有所体会,能从具体的、个别的实验中抽象出某些共性的东西。另外,还要通过演示实验仔细观察现象和产生该现象的条件、环境,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思考解决的办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复课后,由教研部门牵头进行区域教学进度、教学质量调研,包括命制调研试题和发放学生问卷。依据调研结果,反馈教学不足及改进方法建议。
一线教师在复课后依据调研结果和考试情况,可采取分层教学、二次教学、混搭式教学、专题指导等形式,进行衔接式补充教学。
区域教研要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进一步推动信息化在基础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提高信息化与基础教育教学的融合。
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深度整合与创新发展,广泛利用网络优质资源,扩大课堂信息量,拓宽学生视野,提高教学效率。掌握基于信息技术的多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和方法,突出学科自身的特点,结合人文学科、自然学科,联系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实施教学,使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对于在前期较长时间段内学生在线学习中摸索出的成功经验,复课后应继续推广。例如,相对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在线学习借助网络和教师的协同,形成一种新的授课组织、探讨形式,每个教学专题由一位教师主要负责,其他教师协助,教师分工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教学质量。还有,在线学习过程中,国家、省、市教学资源网,各教材出版社的数字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免费资源,教师要结合复课教学实际,继续发挥优质资源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