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绿色金融是指在经济发展面临转型的当下,经济增长需要进行结构化调整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的金融形式。本文主要研究基于绿色金融背景下的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首先阐述了绿色金融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性,绿色金融为绿色经济转型提供有力的支撑,通过剖析绿色金融推动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从绿色信贷出发,缩小绿色金融的供需差距,发挥西部地区绿色经济的优势,建立合理的绿色企业评价机制,有效促进陕西省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绿色金融 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济转型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4(a)--02
1 绿色金融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性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已经从主要通过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实现的高速增长转变为集约化增长,后者主要是通过技术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实现的。这一阶段的转变一方面体现在结构性数据的转变,例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GDP能耗降低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能源结构等。另一方面转变体现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这其中绿色经济转型就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表现在供给侧的资源要素配置还未完全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的全流程,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比较大的压力。这就使得绿色经济转型成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通道之一。绿色金融是解决融资问题,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途径,也是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2 绿色金融推动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绿色金融缺乏突破点,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未形成合力
当前,绿色金融的主体是银行业,其中商业银行是主要参与者,绿色金融的发展相对薄弱。而从绿色金融的内涵和分类来看,其应该是一个有机统一、多机构、多产品的网状结构,互相促进、互相补充。首先是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绿色信贷产品,通过对环保企业及环境友好型企业制定较为优惠的贷款利率来支持其生产经营环节,对于资源高消耗型企业上浮贷款利率来扶持绿色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是通过绿色保险产品,对于积极进行绿色经济转型的企业在购买相关绿色保险产品时给予费率优惠,为其未来的生产等环节提供充分的保障,降低绿色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最后通过绿色债券,在绿色企业发债环节给予费率与政策支持,使得此类企业能够在资本市场寻求企业规模的迅速增长,而对于资源消耗型企业采取反向措施避免其规模过快增长,对于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通过此类方法征收环境税,支持绿色企业可持续发展,打通绿色企业发展的高速通道。而目前这三种绿色金融的载体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现象,绿色信贷发展相对较快,而绿色保险和绿色债券相对滞缓。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环节较为落后,而主要依托金融中介机构的间接融资环节实现,使得绿色金融总体发展未形成规模效应,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明显。
2.2 绿色金融资金支持力度不足,阻碍了其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绿色金融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关政策的缺乏匹配导致对绿色金融的资金支持不足。为了实现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资金支持至关重要。2018年中国绿色金融资金总需求为2.1萬亿元,但总供给为1.3万亿元,供需缺口为0.8万亿元。绿色金融资金总供给严重不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其中,商业银行主要提供基于绿色信贷的资本供应,约占绿色金融总供应的90%。其他绿色金融工具,例如绿色债券和绿色保险,所占比例不到10%。中国的绿色信贷余额仅占约7%的低水平,绿色金融的总体供应仍需增加。
2.3 绿色金融经济结构不平衡,中西部区域发展差异较大
从当前绿色金融发展的市场水平来看,区域发展失衡和经济结构失衡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双重现象。总体来看,东部地区的资本市场运行较为平稳成熟,政策环境也较好。绿色金融可以通过成熟的机制在生产领域中运作,并通过生产要素持续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在以陕西省为代表的西部地区,由于资本市场的运作机制还存在需要改进之处,导致绿色企业在资本市场无法高效地寻求到相应的金融支持,无法通过生产要素对生产环节产生真正助益,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2.4 缺乏绿色金融评价机制,风险管理能力有待加强
在国内目前还未出台详细的关于绿色企业界定的相关政策,只是对于生产绿色产品、使用绿色技术或者是开展绿色营销的企业均被纳入了绿色企业的范围。对于绿色企业的界定范围较广,只要是涉足绿色链条的企业均被贴上了绿色企业的标签,成为绿色金融服务的对象。事实上,绿色金融的概念在国内外的界定仍存在差异。绿色金融在国外偏重于通过相关金融工具最终达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正因为此,对于绿色金融缺乏统一的评价机制,导致绿色金融服务的对象不明确,存在非绿色企业涉足绿色金融服务领域,导致目标瞄准出现偏差,使真正的绿色企业对于绿色金融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被排除在外。继而导致其无法形成统一的风险防范标准,存在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
3 绿色金融对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3.1 以绿色信贷为抓手,增强绿色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和绿色转型的能力
促进和发展绿色金融,将在陕西防治污染,促进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绿色金融支持陕西高质量发展和绿色转型的能力,陕西省银行存款金融机构逐步加强对绿色环保产业的绿色信贷支持,促进了绿色金融的发展。金融机构成立专门的绿色部门,促进绿色信贷业务发展,发布了针对光伏,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产业的绿色信贷指导方针和信贷政策,积极开展绿色标签和分类管理。以绿色信贷为出发点,同时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拓宽绿色金融渠道,形成以绿色信贷为抓手,绿色保险和绿色债券共同发展的有机统一体,切实提升陕西绿色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3.2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缩小绿色金融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缺口
单一的绿色信贷模式无法满足当前市场对绿色金融的需求缺口。数据显示,针对绿色金融的不良贷款率相对于同期各项不良贷款率来说明显偏低,不良贷款率仅为0.37%。说明相关绿色金融的资产质量较好,因此可以加大对于绿色产业如清洁能源、绿色交通、污染防治等的授信力度,进一步满足市场对于绿色金融的资金需求。应该增加绿色信贷,债券和保险等资产的数量,以便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3.3 因地制宜,提升区域绿色金融效率
由于地区差异,尽管西部地区的GDP增长率近年来一直处于领先水平,但以陕西省为代表的西部地区的表现由于其自身的经济体量较弱以及发展基础与系统不完整,导致绿色产业和绿色企业呈现出造血能力差的重要特征。与其他绿色经济发展较为成熟、绿色发展支持力度更加强的地区相比较,陕西绿色企业赖以发展的渠道主要依靠在绿色金融上。除了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来促进经济发展,还必须使现有的绿色融资方式更加的多样化,并开展新的绿色金融形式,例如碳排放权等。
3.4 规划绿色金融评价机制,增强绿色金融风险管理能力
随着绿色信用绩效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陕西省存款银行金融机构将进一步加强对绿色环保产业的信贷支持,增强绿色金融风险管理能力,绿色金融支持陕西省的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能力也将得到提升。基于此,建议在规范绿色金融及绿色企业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第三方评级机构的做法,建立我国关于绿色企业的评级机构,匹配绿色企业的指标维度。通过公认的第三方评级机構的评议结果,使绿色企业的界定更加科学和规范,通过此,筛选出真正对于绿色金融有需求的企业,在绿色金融供需存在缺口的情况下,提高其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绿色金融在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维度下真正发挥作用。
4 结语
绿色金融是符合当下中国经济绿色转型的发展模式之一,陕西省在当下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也必须符合经济与环境协调统一发展的大趋势。当前,在绿色金融支持陕西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发展仍然薄弱,突破点不足,对绿色金融资金的支持不足,绿色金融经济结构不平衡,区域发展存在较大的中西部地区差异。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例如缺乏绿色财务评估机制以及需要加强风险管理能力等。通过发挥地区经济优势,借助绿色金融发展的强劲趋势与政策扶持,通过找到绿色金融发展突破口,构建绿色金融多元发展网络的方式,将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等多元产品在不同层次的平台上实现流畅运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使得市场上真正需要绿色金融支持的合格企业能够通过资金的有效注入,实现生产与经营的可持续发展,提升绿色金融的运作效率,同时通过第三方机构的有效鉴别实现绿色金融的瞄准精度,同时增强风险管理能力,使绿色金融在提升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傅安泰.基于绿色金融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路径探讨[J].金融天地,2018(2).
董梦云.绿色金融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J].金融经济,2017(01).
刘霞,何鹏.绿色金融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影响效应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9(03).
田惠敏.绿色金融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J].中国科技论坛, 2018(04).
姜博文.我国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J].金融经济,2019(04).
①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基于空间统计的金融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研究—以陕西省为例”(项目编号19JK0604);西安欧亚学院校级科研基金项目“陕西省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19XJSK08)。本论文获得西安欧亚学院校级科研团队“新时代金融支持高质量经济发展”研究团队支持。
作者简介:申雅琛(1987-),女,汉族,陕西延安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经济,绿色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