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喿、耑、壴”的形音义与构字方式

2020-05-11 06:08徐丽红金文伟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构字声旁生僻字

徐丽红 金文伟

提高识字效率的目的是让学生尽早地大量阅读。如何提高识字效率?一般认为:教学不仅要符合汉字规律、学生心理认知规律,还要符合字用规律,即要教常用字而不教生僻字,因为生僻字在阅读语料中的复现率低,不利于学生记忆,也不利于学生扩大阅读量。但由此产生了一个矛盾:有些生僻字是常用字的偏旁,要不要教?比如,“喿、耑、壴”均是生僻字,却又是常用字的偏旁,“喿”(zào)构成了“噪、澡、藻、躁、燥、操、臊”等字,“耑”(duān)构成了“端、揣、喘、瑞”等字,“壴”(zhù)构成了“喜、嘻、嘉、彭、膨、澎、鼓”等字。不解析这三个生僻字,这些常用字怎么让学生学得明白、理解得清楚?对此,我们的教学研究认为:对生僻字不能一刀切,如果生僻字是“常用字偏旁”,就应解析其形音义和构字作用。这样教学,不仅符合汉字的系统规律,而且学生学得明白,兴致盎然,识字效率明显提高。现解析这三字供老师们参考。

一、喿

音zào,是会意字,上部的“品”是三个口,三表示多,口指众鸟张口鸣叫;下部是树木,是众鸟鸣叫之处。本义是众鸟在树上鸣叫,是“噪”的初文。后来,“喿”主要作構字偏旁,有作声旁和作声旁兼形旁两种方式。

(一)作声旁

作声旁与形旁构成了形声字。

1. 澡

从“氵”,本义是洗手,引申指洗全身,如“洗澡”“澡盆”。

2. 藻

从“艹”,“澡”是声旁。本义是一种水草,如“水藻”“藻类植物”。因古人常用水藻形作装饰,引申作动词,指修饰文辞,如“藻饰”;进而引申为名词,指修饰的文辞、文彩,如“辞藻华美”“堆砌辞藻”。

3.操

从手,本义是拿着,如“操刀”。引申为掌握、控制,如“操纵”“操作”“稳操胜券”。又引申为操练,如“出操”。由“操练”又引申指一系列动作的体育活动,如“体操”“做操”“健美操”(“操场”则指供体育锻炼或军事操练用的场地)。进而引申指弹奏乐器,如“操千曲而后晓声”(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由“握持”又引申指抽象的把握和坚持好的思想、品质、精神,如“操守”(“守”在这里指节操)“情操”“操行评语”“冰心雪操”。

4.燥

本义是干,缺少水分,所以用“火”作形旁,如“干燥”“燥热”。

5.臊

这是多音字,字义都与月(肉)有关。音sāo,本义是猪油味,引申指尿味或者狐狸的气味,如“臊气”“狐臊”“又臭又臊”。音sào,指害羞,如“不害臊”“脸臊得通红”。又指肉丁或肉末(多指加上佐料烹调好的),如“臊子”“羊肉臊面”。

(二)作声旁兼形旁

这与形旁构成了形声兼会意字。

1.噪

初文是“喿”,本义是众鸟鸣叫声,后来“喿”主要作构字偏旁,人们就加形旁“口”造“噪”字表示本义,“喿”兼表鸟鸣声。如“鹊噪”“群鸦乱噪”。引申指虫鸣叫,如“蝉噪”。进而引申指声音嘈杂,如“噪声”。也引申指听起来不和谐的声音,如“噪音”。

2.躁

从足,从喿,表示人急躁时常来回走动,或者跺脚,甚至叫喊;喿兼表声。本义是性情急、不冷静,如“急躁”“浮躁”“不骄不躁”。

二、耑

音duān,是象形字,小篆写作“”,中间长横代表地面,上部“”像植物从地面上长出的幼芽,下部“”像植物扎进地下的根。楷书“耑”仍有一定的象形度。本义是植物刚从地面长出的芽,引申指事情的开端。后来“耑”多用作偏旁,本义和引申义就假借意义是端正的“端”字来表示。“耑”在现代汉字构字中主要作声旁和记号。

(一)作声旁

1.喘

从口,本义是急促呼吸,如“气喘吁吁”“累得直喘”“吴牛喘月”。引申指呼吸,如“喘气”。

2.端

从立。立的甲骨文“”,像一个“大”(指人)站在地面上,表示直立。端的本义是直、正、不歪斜,如“端坐”(坐得直)“五官端正”。引申指人的品德正直、正派,如“端方”“品行不端”。由“不歪斜”引申指平举着拿,如“端着碗”。假借表示“耑”的本义和引申义,表示东西的一头,如“笔端”“两端”。引申表示事物的开始,如“开端”“发端”。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农历五月初五。“端”是开端,也就是“初”,“午”通“五”,端午就是初五,所以也称“端五节”。

(二)作记号

耑在古文字中作形声字的声旁,如“瑞、揣”在古文字中是形声字;到了现代汉语,由于音变,耑在这些字中不能表声了,成为记号,“瑞、揣”因此变为半意符半记号字。

1.瑞

从“王”(斜玉旁),本义是古代玉制的信物、凭证,如“瑞玉”(古代诸侯或藩国朝聘时所执的玉制信物)。引申指吉祥、好的预兆,成为主要意思,如“祥瑞”“瑞光”“瑞雪兆丰年”。

2.揣

这是多音字,从手,与手的动作有关。音chuǎi,本义是测量高低,引申为估计、猜测,成为主要意思,如“揣测”“揣摩”“不揣冒昧”。音chuāi,把手或物品藏在穿着的衣服、袖子等处,如“揣手”“怀里揣着书本”。

要注意的是:“喿”“耑”构成的合体字,因形近常使小学生弄混。区别的有效方法是理解二字与“氵、艹、扌、火、月(肉)、口、足、王、立”等形旁的组合关系。

三、壴

音zhù,是象形字。甲骨文写作“”,小篆写作“”,均像古代演奏时用的竖立的乐鼓,图示如“”;本义是鼓,是“鼓”的初文。楷书写作“壴”,从古文字和图示可知,“壴”上部的“士”是乐鼓的装饰物,中间的“口”是鼓面,下部的点、短撇和长横是鼓的支架。“壴”在构字中,为“喜、彭、嘉”作形旁,为“鼓”作形旁兼声旁,曾为繁体字“樹(树)、廚(厨)”作声旁。

(一)作形旁

1.喜

是会意字。从壴从口,以奏乐鼓、开口笑来表示快乐、高兴之义,如“喜气洋洋”“喜出望外”。引申为爱好,如“喜欢”“喜好”。又引申指可庆贺的事,如“喜事”“喜报”“贺喜”。进而引申特指怀孕,如“她有喜了”。

2.嘻

是形声字。从口,喜声,表示笑的样子或声音,如“嘻嘻地笑”“嘻皮笑脸”。

3.彭

是会意字。从壴从彡(shān),“彡”表示鼓发出的声音。本义是鼓声。后来“彭”用作姓,本义便加形旁“口”造“嘭”字表示。“彭”也在“膨、澎”中作声旁。

4.嘉

是形声字。从壴(奏乐),加声,本义是奏乐欢乐。引申为美好,如“嘉宾”;进而引申为赞许,如“嘉许”“嘉奖”“精神可嘉”。

(二)作声旁兼形旁

鼓,是会意兼形声字。从壴从支(手持枝干当鼓槌,“又”是右手),表示手持鼓槌敲鼓;壴兼表声。本义是敲鼓,动词,如“一鼓作气”“更鼓”。古代作战,用击鼓作为号令来振奋士气,由此引申为激发,使振作,如“鼓舞”“鼓励”“鼓起勇气”。由“敲鼓”又引申泛指弹奏、敲击其他乐器,如“伯牙鼓琴”“胶柱鼓瑟”。又引申指让某些东西发出声响,如“鼓掌”。

由“敲鼓”又引申作名詞,指某些打击乐器,如“乐鼓”“腰鼓”“紧锣密鼓”。也引申指战鼓,如“大张旗鼓”“山头鼓角相闻”(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由名词“鼓”又引申指形状、作用像鼓的东西,如“石鼓”“耳鼓”。又由鼓的形状引申指高起、凸出、膨胀,如“鼓包”“鼓起腮帮”“小书包装得鼓鼓的”。

(三)“壴”的书写知识

理解了“壴”的形义关系,还有助于规范书写“壴”系统的字。

“壴”作偏旁在“喜、嘉”等字的上部时,不能把“壴”的点、撇穿过底横(这种错误写法经常见到),因为三个笔画是鼓的支架,三者是相接关系而不是相交关系。

“壴”作偏旁在字左或字中时,底部长横要按照笔顺规范写成提,如“鼓、臌、彭、嘭、澎、膨”,该长横写成提不是为了“谦让”,而是为了顺势接写右偏旁的第一笔,这样写运笔路线近且前后笔连贯照应,字就写得快。

(作者单位:福建泉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集美大学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构字声旁生僻字
生僻字里识青铜
学习生僻字
关于“庭”字笔画的长与短
多一些《生僻字》这样的网红歌曲
挑战动物生僻字
“彡”的类意义在构字中对“彡”部字的影响
声旁类推法在平翘舌声母方言辨正中的应用分析
“一丝不苟”的糗事
汉字的故事(三十二)
桥头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