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虚为实 返实为虚

2020-05-11 06:08陈德兵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野草意象鲁迅

几年前,我连续做过两次调查,结果惊人地相似。新学期开学,我给孩子们一周的时间通读整册教材,然后投票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课文。第一次,诗歌和古诗为零票。第二次,诗歌和古诗依然为零票。两次调查的结果告诉我们一个严峻的现实:孩子们不太喜欢诗歌,一般不会主动去学习诗歌。平常生活中同样如此,孩子们抱着的课外阅读书籍多为童话、小说、故事,而鲜见一个孩子整天抱着一本诗集去阅读的。为什么?因为诗歌没有曲折的情节,没有生动的人物,因为诗歌读起来没有那么轻松,读起来没有那么愉悦……但,诗歌又是那么优美、那么重要,我们怎样展开教学才能把孩子们引进诗歌的大门呢?

我想,我们只能根据诗歌的特点,展开诗歌的魅力,引导孩子们熟诵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节奏,品味诗歌的形象,领悟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揣摩诗歌的技法。当然,这些任务不可能在每一首诗歌的教学中都完成,我们只能“因材施教”,有选择地完成其中几项。

诗歌最大的特点是含蓄、跳跃,诗人善于驱动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运用比喻、拟人、拟物、借代、夸张、通感、象征、暗示等艺术手法,将自己的情感、哲思巧妙地附着于意象之上,隐藏在诗句之中。针对诗歌的这些特点,我们同样需要驱动我们的想象和联想,用我们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累尽可能地去还原和补充画面、情景,从而触摸诗人内心的情感。当我们的内心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后,我们再跳出诗歌,看看诗人是怎样弹奏出这支心曲的,慢慢悟出诗歌创作的一点门道。这个过程我称之为“化虚为实”“返实为虚”。本篇先讲“化虚为实”。

诗歌高度凝练,讲究使用意象。苏联文艺理论家那察伦柯说:“诗不允许冗长的描写,它要求‘事实的精髓。”也就是说,诗人往往在虛处着笔,让我们从虚的意象展开想象,去感受和捕捉诗中隐含的实实在在的事物。

一、意象还原,化虚为实

阅读诗歌,还原意象,最需要的是想象。想象是化实为虚的重要手段。比如冰心的《繁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哪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呢?诗人并没有实写。但是,读着接下来的三个短语,我们一定会在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轮金黄的圆月挂在天空,在一座静谧的庭院里,葡萄架洒下斑斑驳驳的影子,草虫们在高兴地歌唱,一个小姑娘坐在妈妈的膝盖上,扑闪着一双大眼睛,听妈妈讲着美妙的民间故事;或者,依偎在妈妈的胸前,听妈妈哼唱着动人的歌谣……通过这个画面,我们分明感受到童年的快乐、母爱的温暖。但是,诗人分明说永不漫灭的是“这些事”,很显然不仅仅限于这一件事。时间不限于晚上,地点不限于藤萝叶下,亲人不限于母亲。那么,还会有哪些事也让诗人觉得永不漫灭,让诗人感到童年的快乐和亲人的温暖呢?继续想象,我们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到一些这样的画面:外婆给小女孩梳头扎上漂亮的小辫子、奶奶给小姑娘缝制结实的小书包、爸爸顶着小姑娘去河边看热闹的龙舟赛、哥哥牵着小姑娘的手去田野里放风筝、姐姐搂着小妹妹在被窝里说悄悄话、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团圆饭……根据诗中的“月明园中”“藤萝叶下”“母亲膝上”这三个意象,我们还原出一个个温馨的画面,于是,一首小诗变得如此丰润。

二、典故还原,化虚为实

诗歌经常使用典故,这就使得诗歌言简义丰,含蓄隽永。阅读诗歌,如果不懂得这些典故,终究是隔靴搔痒,难获真意。诗歌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将典故展开,和诗歌内容联系起来,引导学生领悟诗人的情思。如《有的人》中这样写道: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诗中的“当牛马”“作野草”都与鲁迅先生的作品有关。诗人引用鲁迅先生的作品,想表达什么呢?那就需要回到鲁迅先生的作品里去,将这两个典故还原出来。鲁迅先生曾经写过一首七律《自嘲》,其中一联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很显然,诗人臧克家先生化用这句诗,是想借此表达对鲁迅先生心甘情愿为劳苦大众服务这种崇高精神的赞美。结合一些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我们对鲁迅先生“孺子牛”的形象会认识得更深刻。

又如鲁迅先生在散文诗集《野草》的前言《题辞》中写道: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鲁迅先生自比为野草,因为野草很平凡,很常见,以此表达自谦之意;同时野草善于汲取营养努力生长而且生命力顽强,以此表达自己顽强的斗志,且决不向敌人妥协的态度;鲁迅先生还将《野草》创作的背景也就是当时的社会比作地面,并愿意和这一切走向死亡和毁灭,以此迎接一个新的世界!臧克家先生借用鲁迅先生的这一自喻,赞美的是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甘愿献身、顽强斗争的伟大人格!将这些典故还原,鲁迅先生的形象便一步步在学生心中清晰起来、真切起来、高大起来。

三、语境还原,化虚为实

诗歌的创作,有时候与诗人所处的历史环境关系非常密切。甚至可以说,那样的诗就诞生在那样的时代!在学习这样的诗歌时,我们必须先将语境还原,让学生产生切身的体会,学生才能将诗中的形象理解到位。比如艾青先生的《绿》,赞美了“绿”的生机勃勃,“绿”的沁人心脾。但是,在这么多鲜艳的色彩中,诗人为什么钟情于“绿”呢?联系诗人创作此诗的历史环境,一切就迎刃而解了。第一,诗人艾青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20余年,1979年终于得以平反。这首《绿》就创作于1979年2月,诗人背负了20多年的冤屈终于被洗刷,此时,诗人是一种怎样轻松、兴奋与激动的心情,我们不难理解,所以满眼“看”到的都是令人神清气爽的“绿”。第二,我们的国家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全国各族人民铆足了干劲,各行各业红红火火、蒸蒸日上,全国上下一派欣欣向荣。所以,诗人强烈地感觉“到处是绿的……”,农村是绿的,城市也是绿的;高山是绿的,丘陵是绿的,平原更是绿的;学校是绿的,工厂是绿的,军营更是绿的……一抹绿,就是一股力量;一抹绿,就是一份希望……啊,这才是最迷人的“绿”呀!这才是最令人怦然心动的“绿”呀!

四、空白还原,化虚为实

诗歌的跳跃性,给我们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如果不具备阅读诗歌的思维方式,学生阅读时便难以进入这个空间。教学中,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将诗歌因跳跃产生的空白,通过想象加以补充,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很多。如《童年的水墨画》这组诗中,每首诗的最后两行都特别具有跳跃感: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读这两行诗,孩子们一般会有疑惑:这“扑腾”一声是什么声音?人影为什么碎了?笑声怎么会蹦跳?引导孩子们交流,达成共识:这“扑腾”一声,是鱼儿上钩被拉出水面的声音,同时,平静的水面也被打破,所以人影碎了,鱼儿被扔在草地上挣扎,旁边观看钓鱼的小伙伴们也在拍手蹦跳,嘴里发出银铃般的笑声。根据大家的描述,我将这两行诗改成了一篇小短文:

“哥,鱼咬钩啦!”

“嘘!别喊!”

浮子忽上忽下,突然沉下去了!水生使劲把钓竿一扯!钓竿猛地一抖!哈哈!鱼上钩啦!鱼儿还在水里拼命挣扎,钓竿被拉成了一张弯弓!

终于,一条半尺来长的鲫鱼被拉出了水面,掉在岸边的草地上,不服气地蹦着跳着。

“啊!哥,好大的一条鱼!我抓不住它!哈哈哈……”

那只红蜻蜓,早飞得无影无踪啦!

学习第二首、第三首小诗,请学生自己想象补白,改写为两篇小短文,效果出乎意料。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深圳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专栏作者:陈德兵

中学高级教师,全国小语“十大青年名师”,岭南师范学院客座教授,中华吟诵学会理事,广东省小语会青研中心委员,《小学语文教学》杂志签约作者,深圳小学语文教师。曾获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特等奖。多次被评为市骨干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省优秀小学语文教师。发表文章160多篇,论文、教学设计多次获全国、省、市级一、二等奖,参与编写各种教材、教师教学用书、教学设计等30多册,主持、参与省、市级研究课题近10项。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富有思维含量,应邀到全国各地上课、做讲座100多场,深受学生和同行欢迎。指导的多名青年教师在参加优质课、素养比赛中获市、省、全国一等奖或特等奖。

猜你喜欢
野草意象鲁迅
留守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来自林间的风
一束野草
孔乙己
一束野草
阿迅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