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应生
在阅读教学中,繁琐的分析常常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犹如“雾里看花”,虽然能够认真阅读,但是感觉却模模糊糊,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讲读课文时没有把作者隐含在字里行间的写作思路深入浅出地揭示给学生。那么,怎样才能深入浅出地揭示课文思路呢?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学中只有先理清文章的思路,给学生指明阅读的方向,学生才能把握得准确,体会得深刻,训练得扎实。
一、抓课文的反复处,用表示反复的词语浅出
有些课文中,作者运用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一般都是为了强调某种感情。虽然词或句反复出现,但每次出现决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作者思路的递进。例如《灯光》一课,作者以“灯光”为线索,回忆了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多好啊!”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教学时,先抓住“多好啊!”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有关的语段,反复朗读,在读中理清作者的思路:“多好啊!”引起深深的回忆——郝副营长英勇献身的往事——漫步广场华灯下,又想起亲爱的战友。接着,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弄清三次“多好啊!”各出现在什么具体情况中?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利用这样的思路,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课文的阅读。第一次“多好啊!”是在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听到的一声赞叹;第二、第三次是在解放战争中的一次战斗打响之前,郝副营长借着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上的插图时的自言自语,以及后来在与“我”的谈话时说的,是他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至此,学生已能体会郝副营长的献身精神,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这样深入浅出的教学,简化了教学程序,避免了面面俱到,突出了重点词句的训练。
二、抓课文的矛盾处,用表示矛盾的词语浅出
很多课文的作者,为了引人入胜地表达自己的写作思路,往往把本质一致的事物,用相互矛盾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如果教师抓住事物的外在矛盾,深入钻研与理解,找出其内在的思路,再用表示矛盾的词语“浅出”课文的思路,就有利于学生发现隐藏在矛盾后面的事物的本质以及课文丰富的思想内涵。如《穷人》一课,讲女主人公桑娜听着波涛轰鸣,狂风怒吼,心惊肉跳地盼望丈夫回来,可当她抱回西蒙的孩子后,听见门“吱嘎”一声,反而感到“一惊”,甚至当丈夫回到她身边时,她都不敢抬起眼睛看他。桑娜这种从盼丈夫归来到怕丈夫归来的矛盾心情,都表现了她的善良和同情比自己更困难的人的美好品质。教学时抓住桑娜的心情变化,用表现她的心情变化的 “盼”与“怕”的矛盾词语,把课文的思路揭示出来,就把一篇长课文化繁为简了,把力气用在了实处,用在了关键处。
三、抓課文的对比处,用表示对比的词语浅出
对比,是一种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现象或事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的思维方法。通过对比,可以更清楚地认识事物。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篇幅较长,逐段分析起来,讲得多、问得烦,学生听得累。如果能抓住小女孩悲惨的现实处境和美好的幻景来进行对比,用体现这种强烈对比的词语,揭示课文的思路,品析词句,朗读体会,学生就不难理解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就增强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穷苦人民的同情。从课文相关内容的对比中去理解,揭示思路,利于打破阅读教学逐段串讲的呆板模式。
四、抓课文的变化处,用表示变化的词语浅出
小学语文课文大部分是记叙文。一般的记叙文,记叙时常常是某一事物、某一情况发生变化,导致另一事物、另一情况发生变化。如果把这些变化一一对应地去分析,不仅多而杂,而且教学会出现多次重复。如果抓住体现事物互相变化的词语,将作者思路发展的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则能达到简化教学程序,突出教学重点的目的。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是通过他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事迹来表现的。教学时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击破这个难点。第一,借助“我”的心理活动变化,体会邱少云在烈火中受着怎样的煎熬,忍受着何等难以忍受的痛苦。如:我的心“绷得紧紧的”“不忍”“忍不住”“心像刀绞一般”。第二,抓住课文正面描写邱少云在烈火烧身的半个钟头里,“像千斤巨石一般”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等体现了他为了大局,毫不顾惜自己生命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德意志。把这两方面联系起来,就能非常清楚地理解人物形象,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
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站到作者的立场去体会,准确理清课文的思路,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但这还不够,还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想一想用哪些学生最易于找到的词句能把课文的思路串接起来,揭示出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循思路阅读,进而形成思维的逻辑性和词句的训练序列。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阅读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