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由心生,“象”动始妙

2020-05-11 11:49谭永焕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45期
关键词:头发想象教师

谭永焕

【摘要】根据课标的要求,并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尝试紧扣“象”与“心”之间的关联,启导学生走入奇妙的想象世界。具体的教学策略为:入情入境,诵读生“象”;不拘形式,催生“象”动;添姿加彩,促成“象”妙。

【关键词】生“象”;“象”动;“象”妙

《毛诗正义》有言:“六情静于中, 百物荡于外, 情缘物动, 物感情迁。”此语道出了“情”与“物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研究“想象”,其实也脱离不了研究“心”“情”与事物、“心”“情”与文字符号之间的联系。撰写此文,研究的关键点就是关于想象能力中的“象”生与“象”动的问题。

语文课程从三年级开始,把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语文要素提出来。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单元以及第八单元都围绕“想象能力”来确定语文要素。“相由心生”一词来自佛教文化,它阐释了人的主观思想对认识万事万物具有积极或消极的作用。我们谈论在语文课程中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肯定也撇不开学生的心灵对世界、对语言文字所描绘事物的主观感受和体认。所以,根据课标的要求,并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编写意图,笔者尝试紧扣“象”与“心”之间的关联,启导学生走入奇妙的想象世界,为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入情入境,诵读生“象”

中央电视台由董卿主持的《朗读者》节目很受全国观众的欢迎。笔者觉得《朗读者》可观赏性与吸引力并不只是在于有多少名人或者朗读作品的原作者参与其中,而是在于每一位朗读者都是把语言与情感、把朗读与感受非常真实真挚地融合在一起。“真情流露”应该是朗读者之所以打动全国亿万观众的关键所在。作为母语课程的语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传统早已是嵌入广大语文教师的思维深处。想象能力属于一种特殊的思维能力,而语言与思维又是孪生兄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让学生通过诵读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在“亲密接触”中渐渐进入文本描绘的情境。这是语文课程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

在语文课堂里,只要学生一打开小嘴巴,当音节、词语乃至句子从他们的嘴里发出声音,很自然地音节及词句符号所表达的意义也会随着诵读的声音在他们的脑海中获得体验感。无论真切还是模糊,或有抑扬顿挫感,或有铿锵起伏感,或有色香情味感等。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务必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诵读活动中,而且在引导诵读时尝试采取多种方式让他们边读边想象画面。例如,教学杜甫的《绝句》,教师可在学生对诗句意思有所了解的前提下,采取慢速诵读法,引导学生边读边在脑海浮现“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八个画面。这时候,学生自然会调动全身的感官融入到想象中,他们会仿佛看到一轮慢慢降落西山头的太阳、一片色彩明艳的江山画景……温柔的春风轻轻地吹,花草的芳香扑鼻而来。春天的泥土湿软湿软,燕子扇动乌黑的翅膀在空中滑翔。江边的细沙刚被夕阳晒得暖暖的,鸳鸯们正舒舒服服地睡着觉呢。在慢速诵读之后,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轻声诵读、边读边拍拍子或配乐吟唱的方式,细细品味这些画面传递出来的“情意”,于是,红红的夕阳、明丽的江山、温柔的春风、芳香的花草、湿软的泥土、飞动的燕子、暖和的沙滩、相互偎依的慵睡鸳鸯所传递出的诗人赞颂春光无限美、万物生机勃勃的“情思”,也自然而然地在学生心间流淌。在平日的语文教学中,不管学生爱不爱举手发言,教师都应当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诵读文本,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诵读的机会,这是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一味听讲所无法取代的。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是学生获得语言能力的必经途径,而诵读就是其中一项关键的语言实践。

此外,笔者认为,教学古诗时引导学生进行诵读想象,不仅有助于他们体会诗中意境和体会诗人情感,还有助于培养他们敏锐的语言感受力和提升他们的思考力。春日迟迟、江山秀丽、春风徐徐、花草芬芳,还有燕子飞、鸳鸯睡等等,此番情状已不仅仅是语言形式的堆砌,而更是会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心驰神往,沉醉其中。再如引导学生诵读《三衢道中》,教师势必要把学生引入“梅子黄”“日日晴”“泛小溪”“行山”以及“绿阴”“黄鹂四五声”的那般意境中,并通过这样催生学生敏感捕捉其中的“黄”“绿”之色、“日日晴”“泛小溪”和“行山”之状,还有那清脆悦耳的“黄鹂四五声”……语言与心弦同时应和,相动成趣,这是语文课程所要追求的美好教学境界,语文教师理当孜孜以求。因为当一到此境界,学生的语感能力就拥有了“美好的前景”了。

二、不拘形式,催生“象”动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世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眼睛里也如同庐山之于诗人苏轼一样,每个人都是各有各的观感和各有各的想法的。在三年级的读写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应当如此:不拘形式,让想象自由驰骋。这对于最富有想象力的三年级小学生来说,极其重要!

下面笔者专门以第五单元为例。我们先来阅读有关课文和探讨课后关于想象的问题。第16课《小真的长头发》:小真的长头发还能变成什么?用来做什么?和同学交流,看谁的想法更奇妙、更有趣。为了让学生顺利完成好这道想象题,课后第一题已做了铺垫:小真说她的长头发能做些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一个“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首先就是一种描述想象的“形式”。走自己的路,说自己的话,这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小真说,她的长头发能钓到鱼,而且不管什么样的鱼,只要她把辫子垂下去,只要挂上一点儿鱼饵;小真说,她的長头发连牛都能套住,她还可以把整头牛拉回家呢;小真说,她的长头发能做成松松软软的被子;还有,还有……小真的长头发真奇妙,作者(日本的高楼方子)的想象力也真奇妙!同学们,你们也来当高楼方子,用“自己的话”说下去吧——(1)小真的长头发可以变成一条长长的麻绳,要是小真在轮船上,把自己绑在轮船上,轮船靠岸抛锚的时候,她把自己的长头发编成的麻绳像锚一样甩过去,就能够钩住岸上的铁柱,这样,船不就靠岸了吗?(2)小真的长头发可以做成秋千,只要她把左右两条小辫子挂到树上去,她就可以快乐地在树下荡来荡去,还可以边荡秋千边和小松鼠逗乐呢。小松鼠也许还会跳到她的身上,和她一起荡啊荡啊……(3)当小真在森林里迷了路的时候,她可以把自己的长头发直直地伸得老长老长,一直伸到森林的外头去,她就沿着长头发变成的小路一直往外走,就一定能顺利地走出茂密的森林了。(4)“用自己的话说”,就是让学生想怎样说就怎样说,觉得怎样说得奇妙、说得有趣就怎样说,或者想朝哪个方向去说就朝哪个方向去说。这既是启迪三年级学生想象的一种“形式”,也是三年级学生想象能力的一项目标内容。

再如,学习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要落实课后思考题的想象训练——“你过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这里面又包含什么“形式”呢?“你想变成什么”是一个思维发散的“支点”,由这个“点”开始,思维继续发酵和延展下去——“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请看课文中作者的想象路径:“我”变成了一棵长满鸟窝的树——小动物们住进各种形状的鸟窝——妈妈坐在鸟窝里给小动物分食物,“我”馋得直流口水。这样的想象真“有意思”,想象在不断变化,故事在不断发展,动人心弦,引人入胜。以课文为蓝本,便可以引导学生采取先进入想象的“开启点”——“你想变成什么”,然后继续让想象中的故事不断发展——“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假如学生说:我想变成机器人,我想变成一朵云,我想变成一只不想捉老鼠的猫……于是,想象便有了往下想象的“开启点”了,至于往下学生会怎样想象,只要学生继续发酵和延展出“有意思”的“点”,然后在每一个“点”上又有“奇妙的事”发生,老师就不必做太多的“指指点点”了。我变成了一个机灵而博学的机器人——在课堂上听课,啥都难不住我——我学习很出色,可我的好朋友都与我变得陌生了……我变成一朵白云,想飘到哪里就飘到哪里——我飘到武汉的街头,到处都冷清清的——我飘到雷神山医院的上空,看到了白衣天使照顾病危病人那感人的一幕……上一刻学生的脑海是什么样的“物象”,下一刻又是怎样“奇妙的‘事象”,其实每一个孩子的脑子里都潜藏着无数的奇思妙想,教师只须给他们适当的点拨和鼓励,让他们脑洞大开,这些奇思妙想就会纷至沓来,所以教师在面对三年级学生或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的初始阶段时,的确不必急于在想象方法和想象形式上过多地耗费心思,给学生过多的“条条框框”会束缚了他们想象能力的自由发展。

三、添姿加彩,促成“象”妙

“教贵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想象能力的培养,虽然不宜用条条框框式的方式方法来束缚,但是当学生的想象力无法“展开”的时候,则需要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针对三年级学生还是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为了促成他们的想象能“言之有物”,能“栩栩如生”,教师可引导他们采取“边实践边感悟,边习悟边运用”的方法,启发他们激活思维,通过添姿加彩来丰富自己想象中的“物象”和“事象”。

首先,要引导学生不断丰厚自己的“外在的表象储备”。春发夏长,秋收冬藏,四季更替,物转星移;日出日落,昼起夜寐,一日轮转,周而复始……只要学生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睁大好奇的眼睛,竖起灵敏的耳朵,用心灵亲近生活中人、事、物、景,自然便拥有了“作为构建想象力系统框架的结构物”和为阅读和习作提供丰富的素材资源,也自然便会“情缘物动, 物感情迁”了。例如,要写好“三下”第五单元的习作《奇妙的想象》,学生的“外在的表象储备”里就要储存诸如“国王”“书”“心思”“星星”“小土豆”“冬眠”“罢工”“魔法”“小树”“草丛”等表象。如果没有这些表象储备,学生就无法以它们为题而写出“无穷的遐想”。

其次,要引导学生习悟“象”动“象”妙的方法。时间在变化,人、事、物、景也会变迁;空间在转移,人、事、物、景也会相异。而人、事、物、景的“变”与“不变”,均离不开“形”“色”“味”“数”即“位置”“活动轨迹”等因素,而且在这些“物象”与“事象”的变迁之间总离不开他人、他物、他事的介入和影响,还有想象建构者主观情绪的左右也一样会促进想象的“奇”和“妙”。以上所说是需要教师明白和清晰,而对于三年级或者更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却是一时半会说不清的,只能是在读写实践之中让学生渐渐习悟,而无法一蹴而就的。就如上段提到的习作《奇妙的想象》,如果有的学生想以“滚来滚去的小土豆”为题,则可引导他:以时光或空间变化为线,这滚来滚去的小土豆会遇到什么事情?他又会怎样应对和有什么不一样的表现?又如,如果有学生以“小树的心思”为题,则可以从“小树”或作者的主观情绪为切入点去找寻小树的“心思”是什么或都有哪些心思?有了“心思”的小树想怎样做?后来又有些什么变化?等等。奇妙的想象,“奇”与“妙”可以无处不在,教师只需稍作点拨指引,学生便会还给无限的精彩。

最后,要指导学生在努力做到“文从字顺”的前提下学会多用动词和善用修辞。例如要指导学生写好“三下”第八单元的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如果想把“母鸡在天空飞翔”“蚂蚁的个头比树还大”“老鹰变得胆小如鼠”“蜗牛健步如飞”等“物象”“事象”写活写妙,教师就要教导学生在大胆的想象中运用夸张、拟人、比喻等修辞,而且尤为重要的是要让童话故事中的母鸡、蚂蚁、老鹰、蜗牛等“人物”尽情地动起來,唯有“动起来”了,才有“故事”可叙,而且要一波接一波的想象开去:母鸡的翅膀要拍动起来,鸡爪要在空中挥动起来,包括鸡嘴、鸡眼、鸡脖子都要恰到好处地动弹起来……胆小如鼠的老鹰在行动上会怎样做才表现出“胆小如鼠”,这也需要“有趣”的想象:飞在高空,它鸟瞰大地,翅膀在发抖,脚也发软,它畏高了;它看到老母鸡带着小鸡们在田野上奔跑,它马上从低空超高空出腾窜,它怕被老母鸡追上自己了……“多用动词”一定会让学生想象中的“故事”更加生动,更加有趣,更加奇妙。当然,这并不排斥引导学生采取其他描写方法和表达方式来进行创作。

四、结语

小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需要悉心呵护,需要“教贵有法”,更需要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也要拥有“奇思妙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头发想象教师
快乐的想象
一生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染头发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头发剪坏的你可以这么办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谢谢你
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