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2020-05-11 05:51戴军青
考试与评价 2020年3期
关键词:本课课本笔者

戴军青

随着三通两平台的构建推广,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以下以《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一课为例,谈谈笔者在这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由于多媒体的介入,原本作为课堂教学主要载体的教材,有时便需要再行解构与重构,使两者可以有机融合。教学素材的择取,教学方法的采用等也都更需斟酌。经过一番思考,笔者将《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一课整合为两大块,即农业“从何处来”与“往何处去”,分别介绍农业的起源及其在发展过程中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

一、“从何处来”——农业的起源

此部分内容为课本的第一个子目,在本课中不管是篇幅占比抑或是重要性都相对较轻。因此笔者即以传统教学处理,引导学生归纳农业的起源、早期农业的地域分布特征及产业结构;通过神农尝百草及半坡遗址比较神话传说与考古发现作为史料的差别。

在这一过程中,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点主要是借助地图动态呈现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引导学生结合地理知识分析早期农业的地域分布特征,使“北粟南稻”的概念直观化,并形成相应的时空意象。古语有言,“左图右史”,且鉴于当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对时空观念的强调,地图在教学中的运用将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于此笔者认为,可借助信息技术结合教材内容使地图“活”起来:一是从无到有,补充教材中没有的,如中国古代商业、手工业分布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分布图;二是由静致动,使课本中的插图“动”起来,如展示中国古代人口迁移动态图,新航路开辟动态图。如此,更便于历史时空观的养成落到实处,而不是停留在空泛的说辞。

二、“往何处去”——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此部分为课本余下的三个子目的总合,笔者将其统筹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这一主题中,以探求何为“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本课的重点(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难点(小农经济的特点、评价)均在此中,借助信息技术以凸显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环节:

(一)借助福建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小程序,开展分组活动。课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课堂上则采用分组竞答计分的方式,一方面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检验学生的自学效果,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问题串加以深化提升。本部分的问答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小组必答题,主要通过列表填空的方式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检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如生产工具改进的主要表现、水利建设的主要成就、自耕农经济的概况等。另一种为抢答题,在学生通读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深化,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亦在无形中进行一定的分层教学。如生产工具演进过程中有何特点,生产工具改进对农业发展有何影响,跨越千年的曲辕犁说明农业经济中存在什么问题(亦为后文对小农经济进行评价作铺垫)等等。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如分组挑人、快速计分、即时反馈等使得课堂互动更为高效,而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使学生的所学能回归教材又高于教材,加深学生对本课的重点“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理解掌握。

(二)借助视频辅助课文中的材料解读。在“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子目中,对都江堰的介绍虽配有插图及文本描述,但该水利工程之精妙对于对学生而言仍较为抽象难解。因此笔者从网络搜索相关的视频,择取既专业又易懂且时长适中的版本,通过多媒体向学生直观地展示都江堰的构造及功能。一来学生眼观耳闻心思,教师适时一点,学生自然能够体会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升华了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自豪感,于无形中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家国情怀。二来,学生亦能借助视频更直观地分析出水利工程的完善对农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理解“精耕细作”的内涵。借一细节之处理,再次撬动本课的重点。正如皮亚杰指出:“总之,形象、影片以及……一切视听教具,只要我们把它们当做一种附属物或精神支柱都是可贵的辅助方法,而且和纯粹口授的教学法比较起来显然是一大进步。”在笔者看来,视频的运用若能恰到好处,不仅能为课堂增色,对于教学内容的传授也大有裨益。

(三)借助多媒体投影功能突破难点。小农经济的特点与评价是本课的难点所在,为此笔者将课文中白居易的诗篇《朱陈村》选段、课后“阅读与思考”的材料设计成材料解析题,要求学生从两则材料中概括小农经济的特点及作用,以限时训练的形式当堂完成。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解答结果直接投影到幕上,邀请学生对投屏的样本进行“批改”。在“评讲”过程中,既有直观的解题规范的再强调,又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向并集全班之力一起完成解答,教师适时指导,从而实现对难点的突破,“让事物和事实、现象和事件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在这一环节中并无补充课外的材料,而是就地取材将教材最大化挖掘以服务于教学。而在其他情况下,如对课本的结论性语言进行佐证,或是对争议点进行辩证,或是对知识点进行拓展延伸,多媒体都有利于便捷地呈现相应的材料,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择取运用。

三、课堂延伸

在课堂尾声,笔者留一悬疑:除了课本所介绍的知识,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体现“精耕细?”(笔者所在学校地处农村,学生对此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请学生就自己所了解的结合网络资料进一步加深认识。因为在信息时代,讲求信息素养,对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也需进行一定的指导,毕竟,在课堂之外,有更广阔的世界。

总而言之,将历史课堂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不止于技术层面,如何使之形神兼具打造高效课堂,实则有赖于教师的理念与实践。路漫修远,自当上下求索。

参考文献

[1] 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2] 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猜你喜欢
本课课本笔者
老师,别走……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