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慧
[提要] 自马尔萨斯展开关于人口与资源环境问题的探讨后,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人们对于环境污染的关注度日益加深,对环境污染影响因素的研究不断深入,近年来由于大气污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发严重,学界关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大气污染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本文进行大量的文献梳理,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评述,希望这些思考能为学界相关研究的展开理清思路。
关键词:人口;经济;大气污染;综述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3月5日
引言
近年来,經济社会飞速发展,密集的人类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随之产生了一系列城市问题,其中大气污染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广泛的关注。近年来持续加重的雾霾现象和持续下降的空气质量对我国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带来了强烈的负面影响,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对于大气污染的影响因素,学界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大量学者认为,人口与经济因素与大气污染有密切联系。
一、关于人口与大气污染研究的理论基础
早期关于人口与环境关系的争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马尔萨斯为代表的悲观主义;另一类是资源富饶论者代表的乐观主义。关于人口与环境关系的讨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马尔萨斯在罗伯特·华莱士的人口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级数的人口增长理论,后人又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形成了马尔萨斯主义思想流派。这个思想流派认为人口增长是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之一。与马尔萨斯主义者截然不同的另一种声音则认为,人口在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和资源替代等技术发展上的巨大作用可以抵消资源有限性的制约,因此对资源环境的预期持乐观态度,这一类乐观主义被西方称为资源富饶论者。这一派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博斯拉普用人口的增长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的例子表明,人口增长对资源技术进步具有促进作用,加以市场的调节作用,不存在真正的资源短缺。后期的赫曼·凯恩和朱立安·西蒙等人通过人口的“S”型逻辑斯蒂克曲线增长理论和智力资源理论进一步补充了资源富饶论。
从20世纪开始,随着对环境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环境污染被细分为了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地退化等方面,这些早期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人口数量变动,尤其是人口规模及增长与环境的关系。近几年,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和增长率等人口因素都被纳入了分析的基本维度。不断有研究证明,人口与环境并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而是复杂的动态关系:人口转变、城市发展、技术进步以及人类的生活方式变化等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应该更加注重人口与环境的关系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有关大气污染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大气环境和空气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人口与大气污染关系的探索也逐渐深入。
二、人口与大气污染的关系
对于人口与大气污染关系的探索主要从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三个方面进行。
(一)从人口规模角度考察人口与大气污染的关系。从人口规模角度研究人口与大气污染关系的文献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以人口数量为核心变量,研究整体的人口数量与大气污染之间的关系。比如,傅崇辉(2016)等通过模拟人口与空气污染物排放量之间关系的动态关系,证明了人口规模是空气污染的重要影响因素。通常,人们认为人口规模增大会造成更大规模的能源消耗,同时造成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大,加剧环境问题。部分学者也注意到,经济增长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与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并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力度。同时,人口素质的提高与技术进步都有利于环境改善与污染治理,最终使得环境问题得到解决。很多其他学者也认为人口数量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大量人类活动产生的尾气排放、生活燃料废气逐渐成为城市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另一类文献则是结合大气污染具有区域性、流动性和无界性的特点,研究人口集聚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即主要由人口密度作为代理指标。对于人口密度与大气污染关系的探讨目前并没有统一的结论。有学者指出集聚有利于减少污染,人口和生产活动的集聚可以通过对厂房、道路等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建设,进而降低污染,紧凑型的高密度城市空间结构使得私家车的交通需求减少和缩短,公共交通比重上升,减少了城市交通碳排放;国内相关研究也表明,人口和经济的集聚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但是,也有学者对此提出截然相反的第二种观点,认为人口集聚程度越高,环境污染越严重。但同时指出,对于某些特定污染物而言,集聚水平的提高对污染的影响可能并不服从正的规模效应。第三种观点认为,人口集聚和环境污染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人口集聚水平不同,会对环境污染产生不同的影响。
人口规模与空气污染物排放量之间关系的结论,不仅能够用于分析人口与空气污染的关系,还能帮助学者在研究环境问题、制定环境政策时,不因我国人口增长形势趋缓而忽视人口因素的作用,并将人口这一重要因素置于社会经济环境整体中进行考虑。
(二)从人口结构角度考察人口与大气污染的关系。在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已经明显减缓的情况下,人口结构性因素所引起的大气污染问题就开始显现了出来,逐渐有学者注意到了人口结构的变动对环境的影响,开始关注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的发展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在考察人口结构性因素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方面,主要从人口年龄结构、城乡结构等角度。首先从人口年龄结构角度来讲,大量的研究成果显示,人口老龄化对大气污染有着反向的影响,即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会抑制环境污染,且这种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超过了技术水平提高对环境的改善作用;但也有文献显示,人口老龄化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线性的反向关系,而是呈“U”型的,即在初期,人口老龄化会抑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但随着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则会促进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而对于人口城市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则有不同的结论。部分学者认为,城市化的发展对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而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带动作用,周边地区的工业也会随之快速发展,而这通常会造成大气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从而对大气环境产生恶性影响。
总的来说,关于城市化与大气污染之间关系的讨论仍众说纷纭,仍有继续深入研究的空间。
三、经济增长与大气污染的关系
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很复杂,对于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研究一直都存在不同的声音,部分资源环境学的悲观主义认为经济增长导致了环境的恶化,快速的、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更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对未来的环境状况持悲观态度;也有乐观主义者认为当经济发展到达了一定程度,会通过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减少能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并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对未来的环境状况持有乐观态度。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学界得到普遍认同,用于研究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规律。李娟伟(2011)认为,我国目前仍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左端,在不考虑政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会导致环境恶化,加深环境污染。周曙东(2010),李小胜(2013)则论证了污染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因果关系,认为只有发展低消耗、低排放产业才能在保障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污染。当然,对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也有不同的观点。李志国(2013)认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应用要“因地制宜”,是否适用要取决于各个地区的实际数据和衡量污染水平的指标。张宇青等(2013)发现库兹涅茨曲线是否存在,在不同指标、不同地区上均存在差异,同时认为大部分存在库兹涅茨曲线的城市已突破拐点处于转折点右端,即随着经济增长大气污染程度将降低。
四、小结
在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时,不可避免的要涉及人口因素,因为人口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将三者同时纳入研究体系,综合考量人口、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把握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虽然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大气污染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但为了长远发展考虑,如何在保障资源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促进人口、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是众多学者们需要研究的课题。学者们在对人口、经济与大气污染的关系进行研究时不断创新,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展。在人口因素研究方面,肖周燕(2013)发现了人口素质因素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童玉芬等(2014)以雾霾天气多发为切入点,分析了城市人口与雾霾形成之间的关系,对于雾霾的进一步研究与治理提供了依据。在经济因素研究方面,赵立祥等(2019)对环境库兹涅茨模型进行了扩展,论证了工业发展对环境产生的压力;王微微等(2019)应用门槛效应,分段检验了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城市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位置。这些研究都对人口与大气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索,并为该领域的发展做出来巨大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傅崇辉,王文军,汤健,等.PM2.5健康风险的空间人口分布研究——以深圳为例[J].中国软科学,2014(9).
[2]王芳,周兴.影响我国环境污染的人口因素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南方人口,2013.28(6).
[3]徐中民,程国栋,邱国玉.可持續性评价的ImPACTS 等式[J].地理学报,2005.60(2).
[4]梁增强,马民涛,杜改芳.京津冀地区区域环境污染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013.32(4).
[5]Andreoni J,Levinson A.The simple analytics of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J].Public Economics,2001.80(2).
[6]Brownstone D,Golob T F.The impact of residential density on vehicle usage and energy consumption[J].Urban Economics,2009.65(1).
[7]陆铭,冯皓.集聚与减排:城市规模差距影响工业污染强度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14.37(7).
[8]孙峰华,孙东琪,胡毅,等.中国人口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变化格局:1990~2010[J].人口研究,2013.37(5).
[9]肖周燕.中国人口空间聚集对生产和生活污染的影响差异[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3).
[10]Alexia Prskawetz,Gustav Feichtinger.Endogenous population growth may imply chaos[J].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2004.8(1).
[11]刘新勇.论人口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2).
[12]王婷,吕昭河.人口增长、收入水平与城市环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4).
[13]刘民权,俞建拖.环境与人类发展:一个文献述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7(2).
[14]李娟伟,任保平.协调中国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冲突的路径研究——基于环境退化成本的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5).
[15]周曙东,张家峰,葛继红,王传星.经济增长与大气污染排放关系研究——基于江苏省行业面板数据[J].江苏社会科学,2010(4).
[16]李小胜,张焕明.中国经济增长、污染排放与能源消费间动态关系研究——基于面板VAR模型的实证[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11).
[17]李治国,周德田.基于VAR模型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实证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企业经济,2013(8).
[18]张宇青,易中懿,周应恒.我国主要城市大气污染与经济增长关联分析——基于静态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J].江西社会科学,2013.33(6).
[19]童玉芬,王莹莹.中国城市人口与雾霾:相互作用机制路径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4(5).
[20]赵立祥,赵蓉.经济增长、能源强度与大气污染的关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9.33(6).
[21]王微微,谭咏琳.大气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检验——基于门槛回归模型对179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分组研究[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9.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