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叙述了“五四时期”前后中国原型批评的萌芽与发展,介绍了上世纪80年代西方原型批评的引入与发展,认为原型批评这四十年探索的基本方向表现为从文学有机整体论拓展到文化符号有机整体论、史前与文明贯通的文化文本论。文章就原型批评中国化历程并得出启示:自“神话”概念进入中国后,学者尝试使用民俗学、考古学来支撑神话研究,促进传统国学方法的更新。八十年代随着理论译作传入,学界开启原型批评的中国化探索,展现出跨学科视野、问题意识和与全球文化接轨的趋势。
【关键词】 原型批评;文学人类学;发展历程
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其主要创始人弗莱以《批评的剖析》奠定他在批评界的卓越地位,原型作为一种批评方法随后在西方发展起来。原型理论在70年代以后热度有所减弱,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情重新迸发,原型批评开始重新发光发热。
一、中国原型批评的萌芽与发展
中国原型批评堪称达到国际水平,但事实上其正式发力却在近30年,远远晚于原型批评进入中国的时间。文学人类学早在20世纪初便在西学东渐风潮中进入中国。1902年西方“神话”概念经日本进入中国,刺激中国民俗学研究由传统文史研究变革。
1、理论研究的探索
五四前后期弗洛伊德学说盛行,20年代民族学、民俗学出现“群体性”研究,另外清代以来的训诂考证传统余威犹在。在此背景下,闻一多从神话民俗角度重新审视《诗经》、《楚辞》文化渊源,《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认为巫山神女为楚之先妣和高禖神,开创研究巫山神女先河。其对伏羲的研究也有着巨大学术价值。闻一多以“民族本位意識”来维持统一和逻辑连贯,开辟将训诂学与西方民俗学、人类学、考古学融为一体的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治学思路。
闻氏之外,郭沫若从婚姻进化史角度解说甲骨文,其《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突破历史文献局限,将地下出土实物、纸质史料、甲骨文和金文综合运用以论述观点;郑振铎使用《金枝》巫术理论破解汤祷传说。这一系列的成果奠定了国学转型基础。
2、理论译作的推广
与此同时翻译学家趁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兴盛之际译制大量人类学著作,而这些著作正是以原型批评为最先者在中国传播开来。1987年弗雷泽《金枝》汉译本横空出世,《神话——原型批评》介绍弗莱文学人类学观点。在这之后,各地纷纷译制人类学、比较文学、民俗学著作,译著的诞生使得那时期学者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得到更新。学人调整心态,以开放姿态拥抱新理论、新视角。原型批评就这样在中国静静萌芽,为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原型批评的成立创造基础条件。
二、西方原型批评的引入与发展
1、原型批评的不适应性
在西方兴盛数十年的神话原型批评,却是到了二十世纪80年代才真正进入中国研究者的视野,且这一时期神话原型批评的研究相对较少。虽有五四前后学者的实践、著作的翻译传播,但中国文化的土壤并不适合让东渡的原型理论无阻碍生长。
面对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不适应性,80年代的学者们是乐观的。有学者认为:“原型作为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并不局限于古代神话和仪式中, 古往今来的一切文艺作品都是它的载体。在文学批评中不是从神话和仪式的角度探讨原型,而是从荣格集体无意识意义上来一般地探讨文学中的原型便是前面提到的荣格式原型批评。荣格式原型批评以其理论的普适性与灵活性而具有光明的前景, 是神话原型批评在中国可以期待的批评力量。”并预测:“神话原型批评是原始主义批评之外的文学人类学批评的主导力量……随着其涉及的问题的克服, 以及涉及的时代环境的改变,神话原型批评有可能在中国文学批评中迎来大放异彩的时刻。”这位学者的乐观并非盲目,80年代中国原型批评的发展堪称飞速。
2、原型批评的确立与发展
1986年,叶舒宪编成译文集《神话-原型批评》并刊登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上,给出“原型就是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在文学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中形成的规律性因素”的定义,并认为“文学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植根于原始文化,最初的文学模式必然要追溯到远古的宗教仪式、神话和民间传说中去。探求原型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学的人类学。”[1]叶舒宪言论预示随后几十年学术探索的方向,“文学人类学”这一概念由此开始在中国发展。1996年,长春召开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宣告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成立,萧兵任会长。
20世纪最后十年,学界提出跨世纪的继往开来之目标,各种理论开始以专栏形式出现。《文艺争鸣》于1990年三次推出文学人类学批评和中国文学与原型批评等栏目,《上海文论》1992年开辟当代批评理论与方法研究专栏,“文学人类学与原型批评”小辑发刊。《文艺研究组织“探讨文学人类学,拓展研究新领域”专家笔谈,《中国比较文学》、《东方丛刊》、《民族艺术》也持续关注学科动态。方克强《文学人类学批评》更是首次尝试对文学人类学流派在中国的批评实践进行理论总结。1997年国家教委重点规划教材《比较文学》增设“文学人类学与比较文学”专门章节。文学人类学研究逐步从边缘走向人们的眼前,成为一门新兴学科。1997年厦门召开“首届中国文学人类学研讨会”,体现多民族、多学科,田野作业与文本研究相互促进的特色。
二十一世纪初出版了由海南大学学科基金支持的包括《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在内的文学人类学系列丛书。2018年中国文学人类学原创书系出版,2019年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系列丛书出刊。这些丛书各有侧重,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中国原型批评的研究给出一份喜人的成绩。
3、原型批评的现状
1986年至2019年间,学者们研究文学的神话原型,探索华夏文明的思想、信仰和想象的原型,提出的重要理论有大小传统理论、文化文本符号编码理论等。其中,大小传统理论区分前文字时代与文字时代,充分重视前文字时代的文化大传统,同时兼顾文化小传统,以大小传统的协调来丈量中国文化,充分挖掘文化传统的深厚内涵。文化文本符号编码理论则以传世文献、出土文字资料、民俗学和民族学材料、远古实物及图像为“四重证据”。[2]自叶舒宪2005年提出“四重证据法”后,学者们便就此展开相关实践和理论研究。原型批评这四十年探索的基本方向表现为从文学有机整体论拓展到文化符号有机整体论、史前与文明贯通的文化文本论。
三、原型批评的启示
1、国学方法的转变
中国文化传统给新时期的原型批评以足够的底气。延续两千多年的学术传统是以围绕古代经典的注疏解释而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训诂学,训诂学在清代演变为考据学。清代考据有实事求是的宗旨,重客观的考察而轻主观的臆断。旧时期的训诂学存在诸多弊端,问题在于方法论的错误,其出发点却无甚错误。在传统文献材料之外寻找到新的论证途径和论证依据后,训诂考据方得以拥有可以相互参证的客观标准。这方面梁启超是为先行,同时期陈寅恪“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的真知灼见、王国维对甲骨文考证而提出的二重证据法,兼之闻一多由经学、历史、文学“旧读法”向考古学、民俗学、语言学:新读法”迈进的“社会学研究”、鲁迅《中国文学史讲义》对诗歌起源的分析都为新途径、新依据的寻找提供参考。“实事求是”的樸学传统使得在面对西方繁多理论成果时,不忘训诂考据的根基,又以积极迎接更加先进的批评方法,这就是叶舒宪所说的“综摄”。如此历经数十年,终于使得中国的原型批评硕果累累。
2、跨学科视野与问题意识
从引入至今,中国原型批评呈现突破文学本位限制的状态,它融汇文史哲、宗教、艺术、心理等学科并走向更广阔领域,形成开放与吸收的正确姿态。二十世纪80年代因客观因素而艰难发展的原型批评,终于因中国数千年未间断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而展现出广阔的研究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加之中国人日益增长的问题意识,在学者的不懈努力下,从文学人类学领域的扩大到考古学科知识的加入,一步一步形成新的研究范式,走至今日。现下,中国原型批评学者更是试图解读先于华夏文明的文化文本——这些五千年前的国家、文明,如灵宝西坡仰韶大墓等,具有极大神话学价值,因而吸引学者不断前行。
原型批评家反思过往、谨慎向前的普遍性态度,这种严肃姿态之下的深沉问题意识将带领中国原型批评获得更丰硕成果。管中窥豹,中国对原型批评的中国化实践和创新足以给出应对外来理论的良好应对范例。
【注 释】
[1] 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在中国的传播[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 叶舒宪.文学人类学探索[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参考文献】
[1] 吴光正.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 叶舒宪.文学人类学新论——学科交叉的两大转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
[3] 弗莱.金枝[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17.
[4] 林科吉.从神话——原型批评迈向文学人类学理论——中国文学人类学的兴起[J].百色学院学报,2010(1).
[5] 徐小霞.神话原型批评方法及在中国的本土化和革新过程[J].社科纵横,2005(2).
[6] 张文曦.中国弗莱研究四十年[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8).
【作者简介】
陈若碧(1995.02—)女,汉族,江苏昆山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2018级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