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历史新课改要求教师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必须重视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熏陶,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帮助学生健全其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念、情感态度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历史教学中的时候,不但需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还需要注重培养正确的人文素养。只有学生的人文素养出色,才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历史史实和历史现象,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改;人文素养;培养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对高中历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是其本质和核心,其对于学生正确历史观念培养和正确公民意识养成,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有着重要作用。笔者主要探究了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策略,希望能够在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 人文素养内涵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意义
(一)人文素养内涵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其核心是对人生存价值和生活意义的关怀。历史中蕴含的人文素养和其他学科有一定区别,是一种意识世界中诞生并升华的观念和感受。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的时候,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但需要引导学生在知识中理解道德观念,还需要教师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意义
人文素养是和人的生命价值有直接关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够让学生更加尊重生命,养成平等的观念,若是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将这些观念融入进去,能够逐步地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此外,培养人文素养还能够帮助学生解放其思想和行为,在学习的时候,将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体现出来,能够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历史学科研究的是以往的社会政治问题和道德问题,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但能够幫助学生更好地完善自己,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
二、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人文素养培养是高中历史教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教学的时候,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并根据实际的情况和需要不断地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更新教学手段,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准确定位人文素养培养的目标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教学方案设计应该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根据三维目标来设计教案。笔者在讲到《历史必修·第二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课时中“水利的兴修”时,通过相关模型、图片和视频等方式来帮助学生了解: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都江堰水利工程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得出:该工程重在疏导,维护了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认识,进而升华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立生态文明的历史高度,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这一人文素养。
(二)重视隐形教材挖掘,将学生参与热情调动起来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中,除了有很多文字性的叙述,还有很多知识链接、图片,并且在课后还有一些活动建议和课程测试内容等。若是教师进行历史教学时,能够充分地挖掘这些隐形教材,必将推动高中历史教学更好地进行,让学生的高中历史学习更加丰富。笔者在讲到《历史必修·第三册》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课时,运用多媒体展示目前世界上最早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金刚经》图片;唐代创立的欧体、颜体、柳体的图片;带领同学们共同朗读《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耳熟能详的“诗仙”李白代表作,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李白这些作品的艺术风格。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唐朝的繁盛,从而激励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产生民族文化自信,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的人文素养。诸如此类,《历史必修·第三册》涉及古今中外思想文化艺术的时候,其中许多作品往往比较抽象,教材简单的文字描述,学生很难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差,甚至可能会走神,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适当补充、有效运用图片、影像资料等多媒体手段,适当地挖掘这些隐形教材,不但能够将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很好地激发出来,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也能够促进高中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三)更新教学理念,做好教学和教学评价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的时候,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跟上社会和时代发展的步伐,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的时候,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多样化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思考,提高学生提问方面的能力,通过情境还能够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进行问题分析,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思路来进行问题的解决。对于一些结论性的知识,教师不应该直接告知给学生,而是应该指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究,让学生主动积极地研究问题,得出相关的结论,这样学生的记忆才会牢固,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的深刻。
在教师的引导下,高中生需要很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内化自己的人文素养。并且,高中历史教学的时候,每节课的设计都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情况,根据高中生的需要来设计。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导学案的设计,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进行相关问题的思考,在探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模式运用进去,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质疑,这样不但能够提高高中生的协作意识,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学生的人文素养也能够真正地提高。
此外,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的时候,教师也需要认识到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重要性,在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及时地捕捉到相关的信息,并根据课堂变化来进行活动内容的调控,确保活动评价的合理性。在评价的时候,教师不但需要重视结果还需要重视过程。笔者结合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一时政热点,开展题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历史故事”的演讲比赛,评选出若干奖项,并将竞赛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对中国现代史的学习热情,又有助于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真善美,才能够对人生、社会以及历史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社团活动对于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也非常重要,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寒暑假的时候深入到社会中去,参与社会实践,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问题,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来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高中历史教学的效果也会有明显提高。
(四)结合时政热点,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有人说,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时事,尤其是一些近期时政热点,有助于学生的人文素养也能够真正的提高。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家国情怀。201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怀抱20周年,笔者在讲到《历史必修·第一册》专题四《“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一课时,通过播放歌曲《七子之歌》、习近平主席考察澳门的视频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加深感受回归澳门的史实,并理解:改革开放,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有关方面接受;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等深层次历史背景;以及澳门回归标志着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等重大历史意义。从而有效渗透学生对祖国热爱之情这一人文素养的培养。
2019年中国近现代史类似时政热点还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100周年;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美两国关系正式实现正常化——中美两国正式建交40周年等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巧妙结合每年时政热点,必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这一人文素养。
三、 结语
《新课标》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養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非常重要,要做到这点,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将学生放在首要的位置,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进行积极的引导,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长期的努力,教师只有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才能够切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庄佳.试析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16.
[2]朱汉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黄文龙.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8,20(19):192.
[4]林冬英.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23):47.
[5]杨红玉.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2):232.
作者简介:
高定海,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建阳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