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践

2020-05-11 05:49程宇
职业技术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学院

程宇

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并就此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对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切实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各地各级各类学校不断改进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教学内容、创新教法、教师配备、制度安排、建强机构等方面作出很多有益探索,取得显著成效。在此过程中,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把建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摆在突出位置,努力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其经验做法值得借鉴。

坚持机制创优和制度创新并重。加强组织领导,确立党委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二级学院月度工作会商机制。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立学校党委直属党支部,配备配齐党政班子成员。与南京市委党校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借助党校资源优势,提高思政课教师教学、教研水平,建设高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制度创新,结合学校实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施意见》,修订干部听课制度,要求每一节思政课必须有至少一名辅导员到堂听课,党总支、党支部负责人每月至少听两次思政课,党委工作部门负责人每月至少听一次思政课,党委委员和校领导每学期至少听两次思政课,并将听课情况分别纳入辅导员年度考核、党组织负责人年度黨建述职内容。

坚持师资创优和教法创新并举。着力创优师资,积极构建思政课教师选聘、培养、发展、评价一体化机制。实施“博士集聚”“教授涵育”“星火计划”三大工程,完善教师选聘机制,建设专职为主、专兼职结合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落实领导干部讲授思政课制度。着力创新教法,全面推行思政课案例化、情境化、项目化教学,按照“切点灵活、语言用活、素材鲜活、思维激活、内容盘活”要求,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努力打造思政“活”课、创建思政“金”课。着力完善教学评价,优化过程性评价机制,统筹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专题作业和综合考试,着重考核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感悟和思考,推动思政教育入脑入心。

坚持环境创优和文化创新并行。创优推进思政课改革环境,建成思政课教学虚拟仿真体验中心,将虚拟技术引入思政课实践教学,配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讨论互动系统、VR和3D红色资源体验区等资源。启动共享型思政理论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索通过“案例库+理论库+课件库”的“三合一”架构,为思政课教学提供资源支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校史文化传承,将每年12月份定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月”。围绕新中国电子工业发展史,挖掘和提炼学校历史传承和文化精神,编写《学院核心价值理念读本》,打造“南信烙印”网上互动平台,通过分享小故事、小体会,感悟大道理,凝练“南信烙印”思政品牌。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学院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