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年级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再认识

2020-05-11 05:52万鑫英
考试周刊 2020年34期
关键词:再认识三年级核心素养

摘 要:语文学习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学习,在现代教育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语文教学作为其他教学的先导,在提升学生的汉语文化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语文写作交流能力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强调“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要求语文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以“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基本的教学切入点,从而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性能力,促进小学语文的有效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三年级;核心素养;再认识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教学论》中这样描述到,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一种新时期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一直具有稳定性和规律性,主要目的是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为目标,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文学素养和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为其他学习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一种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这些基本的要素,即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语言的培养、语文学习方法的改进、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语文专业能力的提升、语文思维的培养、语文人文素养的提升、语文审美能力的完善等,其中概括起来就是“语文听力、话语、阅读、写作、思考、审美”这六个方面,而教师需要在培养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学生语文审美的引导,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本篇文章中,我通过分析五种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高效教学模式,对学生形成启发,从而为语文教师的顺利教学和学生的充分学习提供指导。

一、 在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情境教学作为一种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模式,主要指的是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进行中,针对教学的主题给学生进行教学情境的还原或者引导学生们进行相应的课堂艺术制作,从而使学生在这种学习情境中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从而在高效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比如,在讲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人教版)《风筝》这一节课的过程中,因为本节课的教学实践目的是使学生经过基本的学习,学会本课中的基本生字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文章中作者“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这些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特点,从而在感悟“童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语文理解能力,逐渐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整节课的教學实践进行之前,教师先给学生在电脑上播放一个“风筝制作”的教学视频,使学生进行学习。之后引导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各色彩笔、纸片、剪刀、胶带等,在课堂中进行“风筝”的绘画,从而使“风筝变活”,加深学生对风筝的印象,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之后通过引导,教师把学生的思想融入本课的学习中,先指导学生学会基本的生字词“大惊失色、千呼万唤、踪影、垂头丧气、田埂”等,再引导学生分析本课中的基本线索“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使学生在文章中找出与其相关的描写,分析作者在各个阶段的心理变化“憧憬——高兴——难受”,并分析其原因,培养学生的语文分析理解能力,为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便利。

二、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新时期的语文信息技术教学一改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主要是在课堂实践中给学生展现出与讲课内容相关的生动的图画、趣味性的教学音乐、启发性的语文教学视频等,从而在指导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高效学习语文,逐渐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比如,在讲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人教版)《听听,秋的声音》的过程中,由于本节课的基本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经过通篇的学习,在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从秋天的声音中去感知秋天的美好,并引导学生按照本课中“诗歌”的写作形式,对本篇课文进行续写,从而在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之前,教师先在教室里面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上给学生放出一些关于“秋天”的优美图片,比如“金黄的秋色、红色的枫叶、银杏道路图”等,并给学生播放一些有关秋天的音乐“《月光奏鸣曲》《枫》《爱在深秋》”等,从而使学生在画面的熏陶和音乐的陶冶中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创造一种欢快的学习氛围。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生字词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先进行一次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在诗歌中找出具体的“秋之声”,如“刷刷声落叶声、蟋蟀振动声、大雁声、秋风掠过田野声”等,引导学生在这些具体的意境中想象秋天的声音,从而形成对“秋之声”的感知。教学结束之后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作者的“诗歌”特点对本首诗歌进行续写,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习作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 在兴趣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是很高,所以教师应以学生的兴趣为基本的出发点,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并激发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创新能力,为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从责任感培养入手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学生的学习并不是一种无压力、无责任的自由状态,每个学生应该肩负一定的责任。从社会、家庭和个人三个角度晓以利害,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二)从学科整合的角度入手让学生喜欢语文

通过教师的精心备课,结合其他学科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所学知识能在生活中快速地转化和应用。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人教版)《荷花》的教学实践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本课中的12个生字,在积累优美语句的过程中用心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另外指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学会用作者的描写方法,在同伴之间互相表达“自己所喜欢的植物”,在提升学生语文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因此,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事先布置学生去现实生活中去观察荷花、了解荷花;然后在教室的各个角落里面粘贴各种的“荷花照片”和“荷花手工制作”,激发学生对“荷花”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想象能力。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真体会作者那丰富的想象力,找出作者所写的“赏荷花的时间、地点,荷花的特点,想看荷花的心情”等,从而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写景特点,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即“对荷花和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完成课文学习内容。教学结束之后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的模式,结合学生科学课上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按照“自己所喜欢的一种植物”组织语言,在小组内部进行表达交流,提升学生的语文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三)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

师生关系是教学中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学生喜欢一个老师,就会喜欢这个老师所任教的这门学科。而教育的特点在于它的个体差异很大,平等对待每个学生,让学生在老师这里得到认同,学生就能与老师及时进行交流,很多的学习问题就能及时解决。

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感情投入,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能力,精心设计好的每一个环节,尊重每一个学生,为全体学生提供足够的参与机会和时间,使之全面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 在“质疑”教學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教学中的“质疑”作为一种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进行之前,给学生布置针对性的预习内容,指导学生在语文预习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敢于对教师总结的定论提出“质疑”,在语文教学结束之后的练习过程中提出“质疑”,从而在激发学生语文探究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在进行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人教版)《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教学实践中,因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基本的学习,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分析“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并分析文章中小村庄变迁的原因和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要敢于提出问题,如“本文的主题的什么?为什么要以小村庄来命名呢?小村庄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思考能力。在课堂进行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对老师所讲述的内容进行质疑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如“小村庄变化最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如果自己是小村庄的一员,我会如何行动?”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学生在课后的练习过程中也要不断提出质疑,从而深刻发掘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文学来源于现实,高于现实,语文素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实践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它符合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可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集中精力,产生创新的契机。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判断、讨论、交流、操作等实践活动,进而充分理解并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背景下,教师要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在情境教学、信息技术教学、兴趣教学和质疑教学及实践操作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从而为培养学生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晓琴,朱德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

[2]王艳娇.小学语文学科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2016,4(9).

[3]胡洪强,张锋.对“语文素养”的疑惑和出路[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7(3):97-98.

[4]林崇德.学习与发展[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2.

[5]魏书生.教育改革与素质[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1.

[6]林晓静.小学语文教材落实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以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教科书为例[J].学苑教育,2017(3).

作者简介:万鑫英,浙江省义乌市,义乌市塘李小学。

猜你喜欢
再认识三年级核心素养
对夏衍讽喻史剧《赛金花》的再认识
三年级足球脚内侧踢球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思考与再认识
三年级英语对话课错例分析及评价作业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