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的英语教育规模全世界最大,英语师资队伍庞大,学习者众多,学习时间长,但是学习效果却一直遭人诟病,原因是英语专业学习中思辨能力的缺席,这不仅严重影响了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及其职业发展,也对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造成了相当的负面影响。当前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精读课课时最多,教师的教学精力投入最大,本应极大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但由于教材内容的限制和教学方法的落后,精读课一直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作为长期在一线从事英语精读课课程教学的教师,本人拟从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这两方面深入剖析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缺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英语;精读课;思辨能力
【作者简介】方清(1978.04-),女,汉族,四川遂宁人,广东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英语教学。
一、引言
中国的英语教育令世人瞩目,教学规模大,师资队伍庞大,学习者众多,学习时间长,但是学习效果却一直不太理想,遭人诟病。高校的英语专业也时常被人看作是个“万金油”专业,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好像什么都能干,实质却什么都干不了,难以满足社会用人需求,就业前景惨淡。对英语专业面临的问题,诸多专家学者纷纷建言,大致已达成以下的共识:首先,英语专业是人文学科,以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训练为主的传统教学应该舍弃;其次,我国的英语专业应该和英语国家大学的外语专业类比,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方面多向国外高校学习借鉴;最后,高等教育尤其是英语专业的学生急需思辨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而作为英语专业“主课”的精读课应承担起培养思辨能力的重任。
二、思辨与思辨能力
在中国,“思辨”一词可以追溯到“四书”中的《中庸》,文中原句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讲的是古人为学的五个阶段。慎思指的是对所学知识进行仔细谨慎的思考,明辨就是要明是非、辨真伪,简而言之,思辨就是独立思考、明辨是非。
西方学术界的研究多是对于思辨能力的阐释,较有影响力的是美国哲学学会于20世纪90年代发布的《特尔斐报告》,报告指出思辨能力不仅包括一系列的认知能力,如阐述、分析、评价、推理、解释、自我矫正等认知技能,而且包括一系列的情感特质,如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坚毅等。简而言之,一个有思辨能力的理想的思考者是能勤学好问、博闻多识、相信理性、心胸开阔、灵活应变的,评价时尽量公正,判断时小心谨慎,选择标准时理由充分,探究问题时专注且持之以恒。
三、英语精读课的现状
传统的英语专业教学体系以“综合英语”(精读)为核心,配以听力、口语、泛读、写作等课程。作为语言基础课的核心、花费最多教学时间的“综合英语”学习的大多是一篇篇“精心挑选”出来的相互独立的文章,文章虽有一定的审美性和思想性,但却严重缺乏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未能为学生建立明确的专业知识架构,帮助学生形成专业知识体系,更勿论思辨能力的培养。
四、精读课课程改革设想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得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课程测试、教材编写及教师发展等多方面入手,而其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由于与老师的日常教学息息相关,需要更多人的关注和讨论。
课程设置首先要考虑英语专业的学科性质,既然它是人文学科,就不需要再区分专业技能课和专业知识课,低年级即大一、大二阶段以概论性课程为主,可开设语言学、文学、翻译史、跨文化交流等,高年级阶段可根据各校具体情况开设专业课程,科技英语专业的可考虑西方及中国科技具体内容的学习,经贸英语专业的完全有必要学习经济学、管理、金融等专业课程,学翻译的同学少不了要去研究不同文本的对比翻譯。抗战时期,西南联大英国文学系的课程表中不仅有国文、英文等基础课程,也有英诗、英散文、小说、西洋戏剧等内容课程,更有生物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边缘课程,充分体现了语言水平的提高要通过具体课程的学习理念。
教学方法更应打破以前千篇一律的文章背景知识介绍、课文分析、课后练习的模式,提倡学生自主阅读,积极开展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思想内容的表达和交流,课程考核应多以小论文的形式。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的模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自然融合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引导学生对思想内容的关注,学会分析、质疑和表达,以达到提高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的目的。
五、结语
英语专业应该回归人文学科的本位,明确其专业地位,从语言技能训练走向人文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阅读、写作、交流、思考和创造的能力。只有坚持这样的学科学习,才能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构建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顾悦.回归人文学科:英语专业的学科定位与发展路径[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9(1).
[2]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