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芳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具体思维、形象思维占主导的时期。小学生思维方式的特点,决定了小学各学科教育教学活动需要按照小学生思维方式开展教学设计。数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也不例外,其自身所具备的较强的实践性要求其教育教学过程必须突出实践性、凸显生动性,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充分融合,进而推动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不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数字运用的能力。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数学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由于未能充分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导致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设计单一、难以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影响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与掌握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不仅与小学数学课改理念及思想背道而驰,而且难以帮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目的。因此,探索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成为了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关键举措。本文,笔者将以在生活中寻找数学为研究课题,旨在探索出一条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全新路径,从而为小学数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全新的路径。
1 小学数学生活化概述
1.1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基本概念
小学数学生活化,是指为了解决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较差等方面的问题,从创新教学情境、教学方式、拓展课外学习内容等方面入手,以生活化的方式组织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搭建起理论学习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推动理论知识与实践的不断渗透与融合,从而不断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该教学方式符合现代数学教学课改的新理念,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增强能力、拓展视野、提升学习效率。
1.2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丰富内涵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方法的生活化,主要是指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通过积极创设一种学生熟悉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当中接触、认识、思考数学问题,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教学观念的生活化。要充分认识到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而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工具,其可以在潜移默化当中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三是教学评价生活化。无论是学校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评价,还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都必须坚持差异化评价的教学评价原则,积极构建科学化、合理化的评价体系,不应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还应将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情况纳入评价体系,推动教学评价实现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的转变,督促数学教学取得实效。
2 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2.1 教师对于数学生活化教学不够重视。
受中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对于数学生活化教学不够重视,固守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不善于以情景化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行为,且过分关注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疏于对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能力的培养,从而影响了数学教学的实际效果。
2.2 教师所采取的生活化教学策略不够。
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本质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侧重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然而,由于教师不善于采取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导致数学教学趋于机械化。
3 教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3.1 坚持引入生活化情境,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興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从事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广大小学教师应当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关键,通过引入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将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与生活紧密结合,构建学习与生活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中充分感知数学的魅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开展加减法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模拟购物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加减运算的具体方法。具体来讲,选择一些学生扮演售货员、一些学生扮演顾客,让学生们在购买书籍、练习本、橡皮、彩笔等各种商品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加法、减法的基本含义。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克服传统教学方式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等方面的弊端,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而以最为有效的方式学习。
3.2 坚持丰富学习载体,提高数学学习的实效。
在开展数学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以空洞的方式讲解数学知识点的传统教学方法,通过丰富学习载体,以信息技术、实习作业、小组活动为载体,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是指通过创新幻灯片形式、丰富幻灯片内容,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更为直观的展示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以更加专注的方式参与课堂教学,并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会质疑、学会发问。以实践作业为载体,是指通过向学生布置实践作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深化学生的领悟能力。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这一内容的过程中,可以在作业布置的环节,要求学生用三角形拼出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梯形、菱形等各种图形,帮助学生在拼图的过程中掌握各种几何图形的特点;亦可以安排学生按照要求画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等各类图形,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各种三角形之间的区别。以小组活动为载体,是指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交流中主动发现数学知识学习的盲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对知识点的实际运用能力。
3.3 坚持强化学生生活意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要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生活意识,将数学知识的学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渗透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当中去,从而达到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例如,在讲授三角形稳定性这一内容时,不仅要从理论层面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稳定的原因,而且还可以联系实际向学生提出如何解决课桌椅摇晃的问题,从而实现理论和实际的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当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领悟知识的过程中提升知识的运用能力;在讲授“圆”的特性时,先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用圆规画圆,然后将所画的圆剪下来,并反复对折,在此过程中启发学生总结出“圆”这种形状的特性。事实证明,由学生主动探究所获取的知识最为牢固。总之,要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将学习数学的过程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3.4 坚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积极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对于教师而言,要积极致力于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在教学实践当中善于以平等的姿态开展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良好的对话、交流与互动,以充分赢得学生对于自己的信任,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愿意跟着自己的教学节奏走、愿意按照自己所倡导的正确的学习方法及要求开展数学学习,从而真正将数学生活化的学习方法贯穿到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不仅有利于从根本上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而且有助于推动学生观察、分析、逻辑推理能力持续获得提升。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深刻认识小学数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正确认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全新路径,从引入生活化情境、丰富学习载体、强化学生生活意识、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方面入手,以信息技术、实习作业、小组活动为载体,从而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当中增强学习兴趣,积极培养学生形成探究意识、切实提升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对数学材料的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宾川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