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历史背景下,要想提升我国人才的竞争力,就必须从提升人才的质量上为出发点,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高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各门课程教师的共识,也是中国高中教育改革的关键一步。为打造能力课堂、高效课堂,实现高中教学课堂与大学接轨,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本文以高中物理教学为参考,分析在核心素养培养视域下,高中教师应当如何调整教学模式,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水平,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值得广大教师探索实践。
关键词: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培养提升策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措施分析
核心素养是教育学界最新的讨论热点词汇,尤其是在中国素质教育改革时期,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提升都需要以培养核心素养作为支撑。在新高考改革的历史阶段,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愈发突显,要想在高考中提升分数,为升入理想的高等院校奠基,就需要提升物理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学知识。因此创新教学模式,打造积极健康活跃的教学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性,提升育人水平成为每一个物理教师的职责。本文以案例结合论述的模式分析,文中案例均来自鲁科版教材。
一、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内涵
(一)核心素养概念分析
“核心素养”一词,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述,如“21世纪的技能”“关键素养”,虽然欧美国家与我国对此的称呼不同,但是核心素养的内核都是定义了未来公民的面貌,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为顺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倡导,2014年中国教育部首次将“核心素养”体现在政策意见中来,并且其成为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灵魂。在中国,核心素养成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教育改革的教学改革方向。以2017年年底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为模板,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内涵更加丰富,并且更讲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二)核心素养的内涵
不同学科的人才培养标准都不同,因此核心素养内涵也有一定的差异,物理学是一门非常典型的理科学科,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物理观念的培养,学生需要掌握一定层次的人文基础和物理学科技能,能具有物理学的相互作用观、运动观和物质观,并运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2)科学思维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构建物理模型、科学推理、科学论证和善于质疑创新的思维能力;(3)科学探究意识的培养,会提问题,能摆事实、讲道理,能与同学朋友交流沟通,并且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4)严谨认真的求知态度和社会责任,具有科学的本质、态度,并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 高中物理课堂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重点
要想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从物理学科素养的内涵为着手点,分析教学重点,并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教学重点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正確的物理观
在很多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学生的课程知识的教学,但是没有形成正确的物理学习观念和物理发展观念,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学生不知道应该怎么学物理,只是单纯地死记硬背,没能理解物理学习的内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部分学生不会学,明明课本上的习题都会做了,但是放到小测验上,成绩却一塌糊涂。很多题目不难,只是在课后习题的基础上稍加变形,但是学生就解不出来了。第一方面是学生在理解基础知识的时候有一定偏差,第二方面就是没有发散的物理学习观念,死学死记,最终也会导致学生学习质量不佳。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从观念上订正,形成正确的物理学习观念,让学生在正确认识各项规律和公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具有正确的物理学习观。
(二)科学的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关键,重点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具有科学的思维意识看清事物的本质,并且会想、能做,并从实践中找寻其中的内在联系,探索发现其中的科学规律。因为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难度大幅增加,很多学生听不懂、学不会,导致学生只能盲从教师的教导,而没有自己对物理知识的主观看法。放在教学上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物理学知识,但是放在生活情境中,仍然不能通过转化为物理知识解决,尤其是很多物理试题中,很多都是与现实生活情境相挂钩的,但是在理论题目上学生能做对的,换种说法放在实践类题目上,就屡屡出错,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没有转化的思维意识,导致学习效率不高。
(三)实验探究能力
为了让学生透彻地理解物理学学科内涵,掌握扎实的物理学习基础,很多物理学实验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会导致学生的思维模式僵化,以一种“拿来主义”对待物理学习,教师教授的知识一并掌握,但是探究能力非常差,不能通过实验现象分析物理学本质,不能自己通过某一实验,验证某一定理,更不能针对某一问题,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得出正确结论。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时候,需要引导学生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通过实验处理物理学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进而演化成学生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探究能力,而这些能力足以让学生受益终身。
三、 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课堂活动设计策略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培养良好的物理观念
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体系庞杂,教学压力大,以鲁科版物理教材为例,每一本教材基本上就是一个专题,教师在开展一切教学活动之前,都要重视学生的物理根基的培养,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并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物理学习观念。以概念教学课“速度和加速度”为例,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标量、矢量之间的区别,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因为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关于概念的区分教学是重点,教师要在让学生理解“速度”的定义基础上,明确速度的定义式v=s/t,这样在进行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率等的教学的时候,才能引导学生通过v=s/t这一最简单的公式,推导出平均速度、速率等的延伸公式。
另外还要重视图形结合解决问题,同样以“速度和加速度”的教学为例,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它是一种理想化但是现实不存在的运动,但在教学中,只要是在所求的时间内保持相等的时间位移相同,就可以认为是匀速直线运动。在讲解物理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用上理想化的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除了理想化以外,还有数学方法和观察实验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观念,学会分析概念,推导概念,并且能通过物理概念分析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物理课程对于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标准非常高,因为其与实际联系密切,在日常教学的时候,也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意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提升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创新创造,锻炼科学的物理学习观念,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举例教学、问题启发和讨论验证的流程,采取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升学习效果。
例如,在进行必修二第一章“功和功率”,第三节关于功率的教学中,就可以采取这一模式,教师在学习功率的概念之前,设计一个教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如:A型号的起重机正常工作状态下把1吨的物体匀速提升到M米的高空需要一分钟,B型号的起重机因为技术革新,将同样的物体提升到M米只需要30秒,那么两台起重机做功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吗?做功的快慢有什么关系?因为之前已经学习了功的计算公式,分析可知这两台起重机确实是做了功的,并且W甲=mgh;W乙=mgh,因为h都是相同的M米、m=1000kg,由此可见,W甲和W乙之间是相等的关系,也就是说做功的大小是相同的;随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析两台起重机之间做功快慢的关系,并且让学生自主分析,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为了得出该结论,学生做了哪些研究,让学生自主发言,引出功率的计算公式。教师还可以利用身边的具体活动为例子,让学生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问题,例如,可以以“拔河比赛”的受力分析为问题,力是平衡的吗?为什么體重大的队伍往往会占有优势呢?让学生自主分析,并且得出自己的答案。
(三)信息技术助力教学,打造高效课堂降低理解难度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除了以自身的优质教学课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升教学有效性以外,还要充分借助一切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的内涵。因为物理学的很多知识都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抽象思维,无论是受力分析还是电路分析,都需要学生在脑海中具有很清晰的思考体系,这样才能保证分析不出错。但是最开始学习新课的时候,学生在抽象逻辑思维上的根基并不牢固,受力分析画不对、电流流向搞不清,导致学生学习存在难点。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利用网上的教学视频,让学生以小动画的形式,加强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理解起来没有难度,学习干劲自然提升上去了。
四、 结语
总而言之,物理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注重考查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并且也需要一定的计算能力,尤其是很多公式和定义需要学生理解并掌握,更是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差、学习有效性不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启发教学、探究式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掌握以物理知识解决实力问题的能力,这无论是对未来的高考还是终身学习,都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郑金山,陈金贵.运用物理方法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以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10):109-110.
[2]张惠作.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活动设计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9(9):24-28.
[3]陈阁.基于物理观念素养的高中物理力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9.
[4]王鲜.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学习迁移理论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9.
[5]陈宇.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结构与发展模型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9.
作者简介: 林国强,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