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成就科学梦想

2020-05-11 11:49黄新国陈伊静
黑河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科学思维科学素养微课

黄新国 陈伊静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逐渐被应用到教学领域,导致教学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纷至沓来,丰富着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也丰富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核心的课程。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项漫长的过程,在小学阶段开展科学技术教育会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起到重大的作用。新课改关注课程整合,关注科技教育,科学教师要抓住这个机遇,使科学课堂在信息技术手段的帮助下绽放异彩,以此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会运用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具备进行科学探究所必需的科学思维、方法和态度,让微课成就学生的科学梦想。

[关键词]信息技术;微课;科学思维;科学素养

微课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媒体,按照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要求,以视频的方式记录教师就某一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利用微课开展小学科学教学,能提高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科学问题的能力。相比于传统的科学课堂教学,微课这一模式以其灵活性和有趣性较好地满足了小学生在碎片化时间和多元化空间里学习的需要,为小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一、微课及其结构形式

微课的形式一般为课堂教学视频,主要是教师就某一知识点录制的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和科学教育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或练习测试等内容,有的微课还兼有学生的课堂反馈、教师的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无论形式如何,这些知识内容都以密切的联系和表现方式融合在一起,共同展现出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应用片段。据此,可以看出微课既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又以这些传统的教学资源为依托,既有继承,又有扬弃。

微课以一个(个别以两个)知识点为主题,教学时间较短,最少的1-2分钟,最长的不超过20分钟。其内容、形式和目标相对简单,不太讲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给人以碎片化的特点,但又不完全抛开课程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形散而神聚。微课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应用,主要是基于小学科学学科的特点。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实验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客观分析的科学精神。但是很多实验却不便实际操作,微课的出现恰恰解决了这一难题。

二、利用微课开展小学科学教学

微课以教学视频为载体,以主题明确的知识点为内容,短小精悍。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恰当地应用微课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而且改变了教师现场演示可见性不强、不能随时重复观看的状况,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确定选题,建立小学科学微课资源库,突出不同年级课程的教学重点、难点和课堂中无法观测或实验的内容。这些微课,既可以作为学生探究的自学材料,又可以用来复习巩固知识或不便于实际开展的实验教学。

(一)利用微课讲解概念知识

一节微课一般讲授一个知识点,这个知识点多为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这样的选题较为符合微课制作的初衷:为学生解惑,启发教学,资源共享。小学科学是一门帮助学生认识外部自然科学的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要遇到一些科学概念。受小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所决定,他们对科学概念的学习必须要从具有显性特征的现象或规律入手,借助于观察和体验获得一定的感性经验,然后再用归纳的方法把握科学概念的内涵。如在学习“运动与摩擦力”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微课,帮助学生明白什么是摩擦力,正确构建运动与摩擦的知识体系。首先,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设计趣味性的情景:亮亮用手掌与桌面作摩擦运动,小狗在费力地拉一辆小车。让学生根据视频来归纳共性的现象:物体运动、接触面产生摩擦、感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通过这种直观的体验和归纳,引导学生建构摩擦力的概念。同时,要启发学生提出有关运动和摩擦力关系的问题并自行解决,以帮助学生高效地理解概念知识。

(二)利用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

小学科学教育的学习以科学基础性知识为主,虽说是基础知识,但部分知识点理解起来也较为困难,利用微课能帮助学生攻破重难点。如在“食物在体内的旅行”的学习中,如果用传统的讲授式讲消化系统和消化器官的功能,对于小学生来说既抽象又困难。这时,教师要发挥微课的优势,帮助学生学习消化器官和消化系统的知识。首先,教师根据本节内容设置一个微课主题,可以是“米饭在身体的旅行”“一个面包的消化系统之旅”等主题,然后通过米饭或面包在人体内的旅行视频游戏,让学生跟随米饭或面包到人的消化器官走一回,使学生掌握消化系统的顺序和消化器官的功能等知识。结合微课进程,适时抛出开放性的问题:米饭还会旅行?它将在人体内按怎样的顺序旅行?它会和我们的消化器官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然后用微课展示人体消化系统的示意图,并以动态的米饭或面包形象拟人化地讲述它的旅行路线。这样趣味性的学习,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消化系统的顺序。微课的最后,教师进行系统总结和归纳,加深学生对消化器官的功能及消化系统的认识,突破教学重难点。

(三)利用微课剖析实验现象

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加上小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欠缺,一些实验不方便在课堂上做。对此,教师可以将实验操作过程或知识做成微课,方便学生观察实验,牢记实验结论。如在“电路”微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展示简单的电路拆开顺序:断开电键(开关)、取下电源、将导线从小灯泡接线柱上取下、将导线理顺,引导学生依据视频中的实验操作提示自主实验。其次,教师利用摄像机将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记录。最后,将学生的实验操作与课件中的实验操作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自行核对实验步骤,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又如“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教学中,教师用动画演示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和水,然后对实验过程进行视频讲解:先将一定量的水倒入烧杯中;手拿着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入水中,但不能碰到烧杯的底和壁;将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准确读数,注意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出水面。这样,让学生更加清晰测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更加直观。

(四)利用微课验证猜想或想像

想像是一切创新的前提。微课教学为学生的合理想像提供了空间,幫助他们放飞科学的梦想。例如,在“月相变化及其成因”的学习中,组织学生开展“我要去月球”的想像活动。可以是绘画作品,可以是作文,可以是实验模型,然后制作一个关于课后学生反馈的微课视频。这种想像旅行,学生以书上学到的知识为依据,结合电视、画报、书刊上了解的知识,展开合理想像,创造性地描绘了到月球施行的有趣过程……又如在“摆的秘密”微课学习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单摆摆动的规律;设计对比实验并验证自己的猜想,记录、整理实验数据并分析实验结论。再如“认识空气”的学习中,利用微课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材料做实验。学生可能会选取家中的醋和小苏打,学生知道醋是酸的,但对于小苏打是做什么的认识不多,对这两种物质混合后会产生什么现象知道得更少。这样,教师利用微课引导学生猜想。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开展小实验,观察小苏打和醋混合在一起会有什么现象。由于微课中没告诉学生生成什么气体,当学生看到混合的醋和小苏打产生明显的化学反应现象时,会做出猜想和初步的判断,再结合教科书提供的资料,确定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小学生的想像是奇妙的,甚至是异想天开的,但这些想像,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巨大动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采用新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途径,以适应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被应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降低了科学知识传授中的难度,让学生在反复观看中感受科学实验的氛围,端正科学态度,轻松地掌握知识,了解科学知识内涵,将有限的时间最大化利用,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科学课的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林阿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J].科普童话,2016,(12).

[2]张晓平.微课的形式及特点[J].数字化用户,2017,(20).

[3]王培培.小学科学课中的想像[J].科学童话,2016,(17).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科学思维科学素养微课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用面向科学思维的教学方法改进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