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守刚 周丰
摘 要:中国海外留学生与英语非母语者的交际表现是ELF背景下中国大学生交际效能的一个缩影。采用量化的研究方法调查了52名参加中外合作项目的中国学生与母语非英语者(Non-native English Speakers)交流的交际效能情况。研究发现,中国海外留学生普遍意识到尊重母语非英语交际者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在交流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比较欠缺,清晰表述自己观点的能力也有待提升。研究同时发现,这种交际效能与英语(雅思)成绩相关,但是不会随着在国外生活时间的延长而发生明显改变。
关键词:通用语;母语非英语;交际效能;留学生;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20)01-0145-03
一、相关背景和研究综述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国家对于高素质外语人才的需求显得更加迫切,越来越需要能够与母语非英语者(Non-Native English Speakers)进行有效交流的外语人才。在这一大背景下,二语教学理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越来越强调培养学生的“全球英语”意识,侧重学生在与不同母语背景人群交流时口语交际的有效性[1]。为此,近期关于英语通用语(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下列简称ELF)的实证研究应运而生。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于ELF有着不同的定义[2—3],但核心内容都是指使用不同母语、来自不同文化的交际者们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在这一过程中,英语成为所选定的交流外语。
从语言教学的角度看,对于ELF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用学、语言态度和交际者心理三个层面。其中,通用语使用的语用现象受到了较多关注。2011年的Journal of Pragmatics(《语用学》)以专刊形式探讨了欧美国际学校中各种语用现象。在国内,陈新仁、李民解读了通用语背景下语用失误的原因[4],王旋探讨了英语商务通用语交际中交际策略的语用研究[5],高一虹、林梦茜分析了大学生对不同变体英语的态度[6],Zheng从心理的角度探讨了通用语背景下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动机自我意识[7],卢萍、王俊菊探讨了通用语背景下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观念[8]。然而,对于通用语背景下交际效能(communication efficiency)的研究还尚未引起学界的关注。因此,本文采用Portalla & Chen所建立的交际理论量表[9],用实证调查的方法来研究中国海外留学生在使用ELF时的交际效能,并为提高大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完善语言教学提出相应的策略。
二、ELF背景下大学生交际效能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拟聚焦以下两个问题:一是ELF背景下中国海外留学生与母语非英语者交流时的交际效能如何,二是针对中国留学生的交际效能,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出对策以便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本研究的对象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重点高校国际合作项目中52名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其中男學生19人,女学生33人。他们的平均年龄是22岁,英语水平整体较好,出国前他们均已参加雅思考试,平均分数为6分。这些学生前两年在国内高校正常就读,后两年参加国际合作项目出国学习。本研究采用Portalla & Chen研发的跨文化效能感量表( Intercultural Effectiveness Scale)[9]。为了保证翻译的质量,三名研究人员将量表译成汉语后回译成英语,由外籍教师进行对比,并未发现明显意义偏差。该量表包含20个项目,例如,“在与母语非英语的外国人交流时,我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该量表从六个维度考察交际效能,分别是行为灵活、轻松互动、相互尊敬、讯息技巧、身份维护以及互动管理。问卷的信度分析显示,Cronbach alpha系数达到0.7,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二)结果与分析
1.效能感各维度的基本状况
交际效能主要考察有效交际的技巧和能力,涵盖6个层面不同类型和角度。表1显示了国际留学生交际效能各层面的基本状况: 均值最高的是相互尊敬(M=4.25)。这一维度指的是参与者在互动过程中对来自不同文化的交流对象所给予的重视程度。这表明我国留学生在与母语非英语者的学生和教师交往时他们首先做到了尊重对方的表达和习俗,具备了将对方利益或者关切的事情优先考虑的能力。互动管理(M=3.41)的均值位列第二,这表明留学生们能够较好地把握话轮转换,并在准确评估对方需求和愿望的基础上发起和终止对话。此外,学生们表现一般的两个维度依次是轻松互动(M=3.25)和身份维护(M=3.17)。前者是指他们在互动过程中表现出的亲和性、开放性和总体舒适度;后者指留学生们在跨文化交流时具备保持其独特身份的能力。这表明大多数中国留学生能够以轻松的方式与对方交流,并且重视维护自己中国人的身份特征。
均值最低的是讯息技巧(M=2.91)和行为灵活(M=3.01)。讯息技巧是指交际者在交往中利用言语或非语言行为来驾驭另一种文化语言的能力;而行为灵活性是指交际者能够区分和利用适当的行为去适应特定情境的能力。数据表明,中国留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在这两个方面的能力较弱。在利用英语与母语非英语者交流时,他们不能很好地运用语言或非语言行为来表达自己交际意图,对于对方交际信息的理解有时也不是很清晰准确。我们认为,虽然中国留学生在中国学习英语多年,但是他们与外国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有限,与母语为非英语者交流的机会更是屈指可数。对于如何准确地运用不同的交往技巧来实现沟通的目的,他们并不是很清楚。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留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在与母语非英语者交际过程中很好地做到了尊重对方,表现出较强的互动管理能力。然而,其他四个方面的能力都相对较弱,其中最差的是讯息技巧。因此,在今后的英语教学或培训中,有必要强化这几个方面的训练。
2.交际效能与相关要素分析
首先,国外学习时长与交际效能之间没有发现明显关系。我们在问卷的第二个部分中设置了“在国外学习时长”一项,分为4个阶段(见表2)。数据显示,4个阶段的平均值最高出现在0—6月阶段(M=3.38),最低均值出现在7—12月(M=3.25),然而4个时间段之间并没有明显差异。方差分析显示F=0.425,p<0.752。这表明学生们在国外学习时长与交际效能的提升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
其次,英语成绩与交际效能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问卷中“学生雅思成绩”一项分为4个阶段(如表3),绝大多数的学生的成绩在6.5—7之间(N=30)。数据显示,随着学生们雅思成绩的不断提高,学生们的交际效能均值不断提升。这表明,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对于交际能力有着明显的影响。不同英语成绩组之间的方差计算显示F=2.708,p<0.05。事后比较检验(Post Hoc Tests)发现,在交际效能方面,7分以上的学生明显高于6分以下的学生(p<0.01)。这进一步表明学生交际效能与英语成绩之间有着较为明显的关系。
再次,学生毕业后的去留意愿对于交际效能没有明显影响。问卷中“毕业后是否有意愿留在国外学习或工作”一题分为3个选项。下页表4中的数据显示,渴望留在国外继续学习或者工作一组的均值(M=3.43)要高于没有意愿(M=3.3)以及暂不确定(M=3.2)一组的均值。不同意愿小组之间的方差计算显示,F=2.55,p<0.88。事后比较检验(Post Hoc Tests)发现,有意愿留在国外继续学习或工作的一组略高于暂不确定一组(p<0.03)。这表明,学生们毕业后的去留意愿与他们的交际效能高低没有明显的关联。
三、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大学英语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成基于“互联网+”,以微课、慕课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英语通用语背景下,中国学生未来的交际对象可能来自不同国家,学生的交际效能要比语言形式上的准确性更重要。因此,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在教学中得到更多的重视。根据文秋芳提出的“英语国际语的教学框架”,即从语言、文化和语用入手进行英语教学,结合本研究,笔者建议大学英语教学应该聚焦以下几个角度,以便提高我国大学生的运用英语的交际效能。
(一)丰富交际技巧,增强交往能力
上述研究发现,在特定情境下,国际学生交流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比较欠缺,也缺少清晰地表述可理解性信息的能力。这与提出的培養学生们“在线生成恰当策略的能力”如出一辙。基于此,大学英语教育应该重视培养基本的言语交际能力,例如能够清晰、简洁地表达想法, 捍卫自己的观点,能够组织信息并使其能够被理解,能够有效地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然而更重要的是,大学英语需要培养大学生对于信息的分析评价能力,它包括识别主要思想,区分事实和观点,区分事实性信息和说服性信息,以及发觉对方不理解交际信息的能力[9]。
(二)重视“变体”发音,了解多元性文化
根据Kachru的英语传播三个“同心圈”模型,英语不仅在以英、美、澳、加、新等为代表的“内圈”使用,而且已经扩散到了以英国前殖民地印度、菲律宾为代表的“外圈”,并已延伸到了“扩展圈”,即将英语视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国家,例如中国、韩国。 随着英语通用语地位的不断确立,越来越多的英语交流发生在非英语本族语者之间,这要求我们的外语教师要介绍“外圈”和“扩展圈”国家的英语发音变体特点和文化特色。目前,国内的英语教材主要反映“内圈”国家的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科技进步、意识形态等内容,而很少介绍亚欧非南美等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特征。将ELF引入课堂,从文化上讲,大学英语教学既需要重视亚欧非南美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概况,例如宗教信仰、国情历史等,也需要强调将中国文化传播出去,用英语讲述自己的故事,做到“中国故事,英文表达”;从语言教学本身看,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熟悉一些常见的发音变体。
(三)重视专业词汇,培养“英语”思维
根据上述研究,留学生与母语非英语的学生交流的主要话题围绕“学习作业”来展开。此外,学生们在国外英语课堂上所遇到的教师也可能是母语非英语者。因此,丰富专业词汇以及培养“英式”思维方式对于中国学生的学术交流显得尤其重要。这一方面要求学科专业教师在授课时重视核心概念的英文表达,及时准确地将英文的对等表达介绍给学生,将英文书籍、国外高校慕课等学术资源推荐给学生,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英文课;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将“英式”的口语表达、“英式”的写作特点引入到自己的课堂中,让学生尽快熟悉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要领。
参考文献:
[1]张伶俐,汪卫红.英语通用语理论观照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5(4):29—34.
[2]Jenkins J.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interpretations and attitudes[J].World Englishes, 2010,28(2):200—207.
[3]Seidlhofer B. Understanding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M].Oxford: OUP, 2011.
[4]陈新仁,李民.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语用失误新解[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2):7—12.
[5]王旋.英语商务通用语交际中交际策略的语用研究[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
[6]高一虹,林梦茜.奥运志愿者对世界英语的态度与多元文化意识——北京奥运会前、奥运会中的考察[J].中国外语,2010,7(2):99—105.
[7]Zheng Y. An inquiry into Chinese learners' English-learning motivational self-images: ENL learner or ELF user?[J].Journal of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2013,2(2):341—364.
[8]卢萍,王俊菊.通用语背景下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观念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41(5):93—100.
[9]Portalla T. & Chen G.M.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intercultural effectiveness scale[J].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2010(19):21—37.
[10]Kachru B.B. World Englishes: Approaches, issues and resources[J].Language Teaching, 1992,25(1):1—14.
(责任编辑:刘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