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钟
在大兴安岭东坡下,黑龙江松嫩平原西北边缘的雅鲁河畔,有一个普通的小村子,名为龙江县头站乡和平村,俗称邓家屯。
这里是我出生的地方。就这样一个普通的村子,40年前,因为村里粉坊的粉条口感好,方圆百里闻名。
刘大粉匠上锅台
粉坊很出名,主要是粉条好,抗煮。村里的粉坊,在我家东面,就隔两家。一到秋后,满院子里都是土豆。爹说粉坊是1966年5月1日建的,当时的自然屯叫生产队,队里安排爹管粉坊的具体事,干活儿的都是一些五六十岁的老人。
粉坊进土豆是重要的差事。这土豆有生产队种的,也有收的。土豆要清洗,干这个活儿的男人,叫马聋子。马聋子用大板锹把土豆撮到一个大的锅里,然后用胶皮管子往锅里注水,再用一个带眼的大铁笊篱搅和。因为大锅是斜放着的,一边搅和,脏水就顺着一边流走了,待到水不黑了,土豆就算洗好了。用大笊篱捞出来,马聋子把土豆直接放到锅边的一个木头槽子里,因为木槽子也有斜坡,于是,土豆便直接滚到屋里。
土豆到了屋里,爹就用铁锹,一锹锹地填到粉碎机里。粉碎机紧挨着的是一个大石磨,上面有磨眼,坐一圈茓子,爹把粉碎了的土豆再填入茓子里,用铁锹扒拉着进入磨眼,磨出来的,便是淡红色的粉渣子,之后倒到旁边的大包里,把渣子筛一遍,这叫过包。
过包是用十字木架吊起纱布包做的,老陈头负责过包,下面的大缸接着的,就是那泛红的粉面子水。然后再加粉浆子,一搅和,粉面子沉底,上面的水撇扔了,剩下的就是稀溜溜的粉面子。这一步完事儿了,还要再过小包,小包的纱布更密实些,水淋没了,变成粉面坨子了,一个七八十斤重。
最后的,是最重要的一關,叫勾芡漏粉,这是大粉匠的拿手技术活儿——这大粉匠姓刘,人们都叫他刘大粉匠,大高个、大光头、小眼睛。
刘大粉匠具体负责配方,看勾芡几许,数漏粉多少。勾芡就是在锅里放上几把粉面子,加上一点儿白矾,再倒上滚开的水,然后用一个长把的木头铲子,歘歘歘地一阵搅和。
爹说,芡打不好就花了,花了漏出来的粉一到锅里就化了,这粉就做失败了。芡勾好,就加粉面子,后上来的好几个助手就开始帮忙搋粉面子——一圈老头手顺着锅边往下搋,锅的中间会鼓得老高,溜圆儿的一个大泡,然后松开手,泡缩回去了,再搋、再松手,十几个来回,刘大粉匠说行了,才能开始准备漏粉。
这时候,刘大粉匠上锅台了!只见他坐在大锅边上的小凳上,面对着锅里翻滚的水——那时是没有换气扇的,只是开着窗户往外跑气儿,不一会儿,刘大粉匠就顺着脑袋瓜子往下淌汗了。只见他将粉瓢钩在一根垂下来的钢丝上,左手拽着粉瓢把,右手啪啪啪地拍着瓢里的粉面子,瓢下面有一些眼,圆眼漏的是普通粉,方眼漏的是马莲粉。
粉一溜溜地从瓢眼漏到锅里,旁边的两个帮手,交替递着粉饼往里续:锅边的一个帮手用木杆挑着粉,往锅边的大缸里的凉水里顺;坐在缸边凳子上的帮手则开始捋着、或者用胳膊挂着,够一杆就用一个短木棒一捅,或者用大剪子剪断,在凉水池子里冷却,再拿到外面去晾。
粉坊的工作断不得,是流水线、一条龙。粉坊每年都给队里创收,这是大粉匠的功劳,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东墙外的乐园
粉条晾干一般要三五天,晾干后,用压扁的高粱秸捆好就入库了,有的时候,没等入库就被买走了——当时方圆百里都来粉坊买粉条,齐齐哈尔市的各大单位,尤其是富拉尔基的各大厂子年底采购,都开着大汽车来拉。小时候,伙伴们一看到汽车,就一大帮地跟着后面嗷嗷乱叫,跑着看热闹。
有一次,一个大厂来买粉条算错账,多交了380元钱,爹发现后,叫住了正在启动、准备离开的车。那个司机和厂长激动地握着爹的手,眼泪止不住地流——要知道若是回去对不上账,那是要命的事。
生产队用爹管粉坊,看好的,就是爹忠厚老实无私心。要说有一点儿私心,那就是爹特别爱吃刚出锅的粉条。爹早晨在家不吃饭,他上班会带着一个小铁盔、一双筷子和一小瓶辣椒末,待粉刚出锅,挑到小盔里一拌,一秃噜一小盔。爹说,那刚出锅的粉艮啾啾、劲道道的,就是好吃。
粉坊的东墙外,有一个大坑,粉房里的水都通过排水道排到那里。有洗土豆的水,有做清粉面子的水,有淋粉坨子的水,还有冷却粉条子的水,统统排到大坑里。冬天天冷,冻成冰,孩子们就在这个大坑的冰面上,把这里当成大自然馈赠的乐园。尤其是下雪后,大家堆雪人、打雪仗、滑冰车,有时一个扯一个衣后襟在冰上打刺溜滑。
那高兴劲就不用说了。这游戏本来是男孩子的事,可女孩子也不示弱,董英子、孙玲子一边打刺溜滑,还一边啃着冻豆包,大鼻涕冻出来也不怕。一不小心,接连摔好几个大跟头,或者摔倒一个,后面的就全都摔趴下。那时候摔跟头也不哭,起来没事似的,继续快乐地疯跑。
“大粉匠”的子孙们
这个刘大粉匠,在孩子们中,也很有名。刘大粉匠大名叫刘殿友,是吉林洮南来的。他有8个孩子,5个儿子、3个女儿。刘大粉匠刚来的那时候,他大儿子已经娶妻生子。因为这一家子实在是人口多,当时把刘大粉匠招来时,生产队的压力很大——土地是固定的,增加这么多人口,是不小的压力。而且还要给他们落户口,这让生产队长汪敏权、副队长孙长林费了好多心思。
经过领导小组反复研究,又通过大队书记同意,才最后拍了板,聘用了刘大粉匠。后来有人问刘大粉匠为啥来邓家屯,他说:“我是看好了邓家屯这个地方,风水好、风气好,有强有力的领导。”
粉坊运转后,队长又陆续派来有责任心、有头脑的村民。共同地努力,粉坊的收入蒸蒸日上——当时的邓家屯也叫和平七队,在和平大队领导的7个生产队中,邓家屯最富裕,社员的干劲也最高。
这就是早期的“人才引进”,这个粉坊当然就是早期的“村办企业”,可见人才对企业、对经济收入的重要作用。
今天的邓家屯,依然盛产土豆,依然以粉条闻名,经营粉坊的,却已经迭代,变成了大粉匠的子孙们。村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变的,却是家乡人民勤劳的干劲儿和善良纯朴的精神面貌……